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網上"博"完網下"博" 中國"全民博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4-25 13: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北京一家媒體工作的阿芮姑娘,每天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自己的博客,查看留言並回復。如果中午有空,就寫上千兒八百字更新博客。

  在中國,很多網民都像阿芮姑娘一樣體驗著「博客化生存」。百度網調查顯示,中國目前博客人數已達一千六百萬。據最近清華大學和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中國傳媒藍皮書》預測,今年中國的博客規模將超過六千萬,到二00七年可能接近一億。有媒體說,中國正迎來一個「全民博客」的時代。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博客,博客就是那個虛擬的自己。」博客網董事長兼CEO方興東接受《財經時報》記者採訪時這樣說,「博客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作為一種迅猛發展的文化現象,使更多的中國人尋找到表達空間。有專家說,博客也許會在中國開啟一個「寫作民主」的新階段。

  今年二月,在「兩會」之前,人民網推出強國博客,這是第一個博客服務平台。「兩會」期間,強國博客推出了「兩會」代表委員博客,受到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通過在代表委員博客上留言,百姓可以與代表「零距離接觸」和「互動」。

  博客在中國的另一大特點就是名人開博。新浪推出博客服務后,拉進了一大批名人開博客。名人效應場轉移到博客,為網站贏取了令人瞠目的點擊量。曾經導演了《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徐靜蕾,以其本人的才氣及平實真誠的寫作風格,點擊量已超越千萬量級,相當於一個中型網站的點擊量。除此之外,童話作家鄭淵潔、演員李冰冰、地產大亨潘石屹等各路名人都有開博,博客給了老百姓一個與名人接觸的平台。

  有點擊量,就有 「注意力經濟」。在個人博客上做廣告,收益歸網站還是歸博者本人?此爭議在網上引發熱烈討論,但目前尚無明確定論。另外,各路名人網上「博」完網下 「博」,徐靜蕾、鄭淵潔、潘石屹紛紛推出博客文集。不過,網上的高點擊率並未帶來網下的高購買率,《老徐的博客》在上海上市五天僅賣出六本,《潘石屹的博客》因為簽名售書活動的帶動,情況要好,一周賣出一千多本。對此,著名媒體人同時也是博客紅人洪晃說:「葡萄幾塊錢一斤,而葡萄酒呢,幾萬塊錢一瓶,博客文字是葡萄,一本書就是葡萄酒。所以要讓自己的博客文字先成了葡萄酒的水平,才能出書。」

  博客讓人們的表達更加自由,也源於此,博客使網路紛爭四起。人們要不要對博客上發表的言論負責?博客需不需要立法?支持立法者稱,博客是自由精神的集中體現,但自由也要面臨約束,須讓博客在法律的規範下得到更加規範、有序的發展。而反對立法者認為,立法對於博客來說具有滯后性,現有法規基本能滿足博客規範需要,不能抱有用立法來解決一切的心態,博客立法對博客的發展來說,並不是「一法就靈」。

  博客在中國興起,一片繁榮的背後,也隱藏不少問題。博客在中國將走向何方?答案也許只掌握在中國千千萬萬的博客手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7: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