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曾子航:李安已經變成了一塊唐僧肉!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3-24 05: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繼五年前的《卧虎藏龍》之後,李安又一次站到了萬人矚目的奧斯卡領獎台上。
隻身闖蕩好萊塢的華人導演不少,為什麼唯獨李安能夠最終在面對小金人時「得意的笑」呢?

我總覺得李安很像中國一個舊式的文人林語堂,後者長期在美國教書,用英文寫作,但寫的卻是地地道道的中國故事,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紅牡丹》。他們都是屬於學貫中西的「大拿」,林語堂對自己曾經有過一段很精妙的評價,「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我覺得這句話對李安同樣適用。

表面上看李安的電影題材多樣,涉獵極廣:生活片(《冰風暴》)、武俠片(《卧虎藏龍》)、戰爭片(《與魔鬼共騎》)、科幻片(《綠巨人》),無所不包,父子關係(《推手》)、男女糾葛(《理智與情感》)、同性之愛(《斷背山》),面面俱到。實際上,他的影片萬變不離其宗,其中的精神內核千載不變:家庭和倫理,似乎是李安電影永遠的主題。他的大部分電影,全都圍繞家庭展開:如《推手》、《喜宴》和《飲食男女》,這「家庭三部曲」,講透了傳統家庭的紛紛擾擾,道盡了中西倫理的文化衝突。新片《斷背山》雖說是同性戀唱主角,實際上是用新瓶裝的舊酒,老樹又開出新芽。這就使得李安的電影看上去像一幅中國書法意蘊深長,墨香撲鼻。

其實,只要你把李安所執導過的影片的片名串在一起,就會對他這種獨一無二的人倫風格洞若觀火:

首先他電影里的主人公,無論是郎雄扮演的大廚朱老先生、章子怡扮演的女俠玉蛟龍,抑或《理智與情感》里的翩翩紳士、《斷背山》上的西

部牛仔,無一不是「飲食男女」,為愛瘋狂(最搞笑的是那個人老「朱」黃、早就躋身為「爺爺」輩兒的朱老先生居然與自己女兒的同學「張艾嘉」暗渡陳倉,最後竟造就了一段美滿的「黃昏戀」),但都受到世俗觀念的束縛,只好「卧虎藏龍」(李慕白把對俞秀蓮的愛深深埋在心中、恩尼斯離開了自己的同性愛人,選擇婚姻作為逃避),但是一顆驛動的心卻難以平復,他們始終掙扎在「理智與情感」的邊緣,不能自拔。

其次,為了衝破枷鎖,追尋真愛,他們往往採用「推手」的方式徐徐展開(《喜宴》中的兒子只好用假結婚的方式哄得父母開心,更好地掩飾自己的同性戀身份)。

最後,壓抑的情感噴瀉而出,如同颳起了一場「冰風暴」(玉蛟龍在懸崖邊縱身一跳、《理智與情感》中伊麗莎白在自己暗戀多年的翩翩紳士的求婚下喜不自勝、號啕大哭都是這種情感「冰風暴」的具體表現),結局大都令人悵惘,就像面對著一座「斷背山」。

仔細回想一下李安的幾部代表作,基本上是這種「與魔鬼共騎」式的情節設置。「魔鬼」是什麼?套用李安當年闡述《卧虎藏龍》精神內涵的一句名言:「每個人心中都有把青冥劍」,「魔鬼」就是「青冥劍」,就是「斷背山」,就是「慾望」,就是人心中暗潮洶湧、揮之不去的「情慾之花」!

看李安的電影不慍不火,總是充滿著理性的思考。再觀他的面容溫文爾雅,始終有種安詳的力量。真是,人若其名:李安、李安,「理性安詳」,不知道為什麼,面對李安,我腦海中總是想起那個去西天取經的唐僧。

唐僧,儒雅內向,性情溫和,極像李安;作為中土人士,唐僧卻熱衷於西天取經、中西合璧,且漢話梵文都說得倍「溜兒」,這點和李安也有異曲同工之處;唐僧還愛探討家長里短,生活瑣事,經常在孫悟空豬八戒面前嘮嘮叨叨,婆婆媽媽,還偶爾冷幽默一把,李安同樣秉承衣缽,酷愛家庭題材,一拍就是三部曲,幽默風趣同樣不輸於唐僧;當然還有一點也很相似,「唐僧肉」是最值錢的,西天路上的妖怪人人想據為己有,因為吃了可以長生不老;李安如今手捧奧斯卡,也搖身一變成了華語影壇一塊「唐僧肉」,恐怕港台、內地很多大公司、大老闆都已經盯上了他,欲分之而後快!無論誰把他攥到手裡,就等於擁有了一棵搖錢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9: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