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伍正芳: 中國現代畫蓮第一人-陳嵐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3-9 07: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 伍正芳
  
  一個選擇了用油畫展現自己的女人;一個以睡蓮為傾訴對象的女人;一個把舞蹈跳進畫面的女人;一個喜歡聆聽畫布音樂的女人……她就是被海外譽為「中國現代畫蓮第一人」 的著名油畫家陳嵐,一位風華正茂、活力四射,而又嬌柔嫵媚、隨風搖舞,正宗江南睡蓮一樣的西湖美女!

緣蓮


睡蓮似乎與她的一生結下了不解之緣,可以說,她就是睡蓮的化身,讓現實中浮躁的人群,真正了解什麼是睡蓮的一切。

還沒有來到世間之前,媽媽最喜歡吃用睡蓮葉包的粽子,因為只有這樣,她才會老實地在媽媽肚子里安睡。等到剛她生下來的時候,媽媽用睡蓮葉把她整個包起來,抱在懷中,她居然會咯咯地笑不停。

當她十歲的時候,爸爸總是說他們家的牆比別人家的都要厚,這也是小陳嵐的傑作,她天天拿著畫筆在牆上畫睡蓮,各種各樣的睡蓮,爸爸誇獎她畫得好,畫完一面牆,爸爸就用白色塗料塗光滑,她再接著畫,久而久之,他們家的牆就漸漸厚了起來。

當她有了自己獨特的思想之後,她就決定用畫筆,用畫布,把這世間永恆的美――睡蓮形象,展示在現代時尚男女面前。

最有意思的事情接連在她身上出現。記得前年她去了海南、雲南,確讓我們這些少有遠足的人神羨,好不容易等她回來,欣賞一下她的風景照片(其實陳嵐的攝影技藝亦是可佳)。然而,令所有人都失望的是,她的照片衝出來足有兩斤重,但一無例外地全是睡蓮、睡蓮、還是睡蓮!

睡蓮,花色艷麗,姿楚楚動人,在一池碧水中宛如冰肌脫俗的少女,而被人們讚譽為「水中女神」。陳嵐與睡蓮纏綿過後,她會不會描繪出「油畫之神」呢?


迷舞


陳嵐是一位舞者,一位優秀的舞者。

她把舞蹈跳進了油畫。

走進她的畫室,你會感覺到你的身邊全是跳芭蕾的美女,而不是睡蓮!那曲線玲瓏俊秀,那身姿婀娜嬌展,那氣勢蓬勃向上!舞蹈給了陳嵐曼妙的身材,更給她的油畫作品帶來了線條的出類拔萃!

古典舞蹈凝重令人神往,現代舞蹈生動令人勃發!古典與現代的完美結合,跳躍出陳嵐佳作《圓舞輕曲》。那是一群妙齡少女,穿著銀色的天鵝裙,在碧色的水面上,翩然起舞。輕柔一曲,激情一舞,怎能不讓你牽起她那嬌嫩的小手,共舞一曲呢?


痴畫


仔細看過陳嵐作畫的人,都油然而生一種讚歎「神筆妙刀」。

不錯,陳嵐為了追求睡蓮那種積極向上之精神,力避女性輕柔面,努力在工具上做文章。她有自己的獨門 「暗器」――各種各樣的刮刀。有了這些小工具,她的畫作尤如神助,淋漓盡致地表現出睡蓮剛強、向上、不屈的男人氣!陳嵐畫冊封面作品《金蓮映日》是最具代表性的,那種群蓮與日爭輝、志氣高昂的氣勢不得不讓你俯首讚賞。

用色是她的第二個法寶。當你用視覺觸摸到真實的景象時,一切都恰到好處,你能感受到一種節奏,那是忘卻了物質物性存在的形而上的和諧和秩序。它無法被指認,但描繪它是一種快樂,一種無法通過其它途經去尋求的快樂。陳嵐正是用這種心境體驗著蓮的姿態,用色彩編織著視覺的圖像,也編織著自己的人生之夢。

她的畫面色彩濃艷,我們會毫不費力地指認出畫面中色彩的性格,但同時也會被這色彩所營造的氣氛所吸引。在色彩中,睡蓮已演變成一種符號,若隱若現,儘管如此,它也仍然頑強地存在於所有的畫面之中,陳嵐並沒有走向完全的抽象。陳嵐的作品一氣呵成,這樣的畫面讓我感到新鮮而滋潤, 顏料和富有激情的運筆連帶著她不可遏制的情緒,峰涌而至,不可阻擋。

在她的畫面中,色彩表達著作者的感情,也呈現著作者觀望時的姿態。我想那一定是充滿著生命激情的體驗,不是嗎?那冷色讓人感到寒意,寒的徹骨,那暖色又讓人如坐火旁,汗流如注。然而,我們還必須設法維持住自己的體溫,讓生命得以延續,這也許就是我希望看到她的畫面中能有些中性色彩的原因。我不知陳嵐未來向何處發展,但這些作品無疑是她階段性的呈現,即因七彩的合弦吟唱著她獨特的視覺的感受和內心的體驗。

入選陳嵐《蓮》油畫專輯中的作品讓人感動!儘管這些畫均是大家習以為常的睡蓮題材,從畫中卻不難看出在斑駁的筆跡背後所隱顯出的暢快淋漓的激情和艱難抉擇的痛苦。或許陳嵐在表現什麼,怎麼表現以及為什麼表現的繪畫追問中還會面臨更多艱辛的路途,我相信以她的毅力和飽滿的繪畫熱情是能伴她走好的!

 其次,陳嵐對具象理論有了自己新的體會。近期作品,依然延續了她的具象手法,即景變、事變、情變、心變,時間不同、心境不一,畫面各異。但最重要的是她所說的「這些近期作品我延續了之前的觀念和美感經驗,只是在具象的概念上做了轉化,讓寫實更具彈性。首先是使物象的輪廓界線減弱,甚至消失部分的輪廓,接著以色彩統一構圖及主調,讓形象成為色彩的附屬,如此打破了『形』的規範,使整體風格趨向抽象。但因為結構仍基於物體形象而成,使畫作不會流於空泛的想象呈現,而是『具象中有抽象,抽象中有具象 』。」一點沒錯,在她的新作《光影童話》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童話故事,用睡蓮的化身,為我們講述什麼是美、什麼是真、什麼是善!

今天,我有幸通讀了陳嵐的一批睡蓮油畫近作,畫面色彩的強烈表現,肌理技法的大膽運用,構圖經營的不經意處理等等,都不時地抓住了我,令我留戀忘返,不舍離去。這裡,我並不有意把陳嵐的畫作與巨匠匹比,誠然,莫奈的「玄妙」始終建樹在那個時代的人們對光景投射下客體色彩的變化興趣上,而陳嵐的作品卻已走出了客觀,進入了自我,以獨到的視覺語言盡情地表達了自己的藝術體驗。畫家對藝術的真誠與客體的真實存在形成了一種和諧的衝突,因而使陳嵐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衝擊力度,油彩刀筆、光色形體、節奏律動、無不顯示了作者的別出心裁和不盡才華……

曾經有位著名的美國油畫評論家,看過陳嵐的畫讚歎說:「By looking at her paintings,most people enjoyed the pleasant and romantic feeling of the brightness and colorfulness from the subjects in her paintings.(通過欣賞她的油畫,人們可以從她的作品中感受到一種明亮色彩所帶來的快樂心情以及浪漫氣息。)」

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來了下面的語言:

「春天,萬花盡展,春水始流,綠樹青山,嬌燕已歸,憑欄思遠,千帆過盡,歸人不見,輾轉千年,出污不染;夏天,榴花紅透,新果漸熟,夏席初涼,鳴奏群蟬,柳影濃蔭,而幽思難禁,萬般心事難展,人人搖扇,我獨心寒,昂首映日,已而夕陽在山;秋天,繁花落盡,秋樹蕭然,冷雨敲窗,獨坐秋風溪邊,小陌寂寂,遙想故人重來,欣欣然,唯冷風撲面,不見舊時容顏,仰天長嘆,花落葉自憐;冬天,夜雪紛飛,簌簌有聲,不知故人此際是否夢遠?於晨雪中獨行,步履蹣跚;於黃昏池面,看殘雪粉色,凄風又起,自歸黯淡。於月夜,冷香暗傳,花影漸失,梅枝稀疏橫斜,清光如此耀眼?蕭然自思,跌坐於池塘冰面,神思寂然,恍若隔天塹。今夕何夕,愁腸百轉,我欲何言?我更何言!唯心中空靈,腳底生心,瘳思萬千!」

這不是正睡蓮的寫照嗎?寂靜、柔美、清涼,而不孤芳自賞、一心向上。這了是陳嵐女士的寫照!


陳嵐的作品多次於國內外各類展覽參展,並屢獲嘉獎。報刊、媒體經常報導其作品,更是眾多收藏家寵愛的對象。

她現為美國普林斯頓藝術院院士、浙江開明畫院職業畫家。我們衷心地祝願她的睡蓮更多地走進我們現實生活中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0: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