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走資派和右派都是文革的反對派

[複製鏈接]

8590

主題

8780

帖子

7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727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ongbing1993 發表於 2023-12-23 23: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走資派和右派都是文革的反對派





走資派和右派都是文革的反對派。讓走資派和右派來解讀《文革》?能有正解嗎?反解都是還存有一點《扶助工農》和《為人民服務》的人性。但如走資派鄧小平和大右派們極盡一切非常惡劣、卑鄙的手段抹黑攻擊文革,將文革中的一切好人好事以顛倒黑白了四十多年。

將走資派在文革中乾的壞人壞事都裁贓到毛澤東和四人幫身上。將大中小走資派右派們要推翻共產黨政權不說,而對受到的批鬥誇大地說,拿走資派右派做的壞事不說,改開后成了反共反毛澤東的英雄。而在改開后,走資派右派又是如何對待工人農民的?

改開后,走資派右派砸了幾千萬在職工人的鐵飯碗,下崗工人中有多少被逼得家破人亡?被自殺有多少?被逼瘋有多少?下崗女工被逼當妓女來維持生存有多少?農村人民公社強追被解散,幾億農民工流浪在各大建築工地上賺一點血汗錢為生存,中間有多少農民工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工傷殘廢跳樓自殺的?

文革中一個大右派自殺了,控訴了四十多年還不罷休,似有控訴一萬年。歌頌了四十多年,如何地有學問懂知識,勇敢地直言反對共產反對毛澤東,被磚家叫獸馬戶又鳥們捧為反共先鋒。而從來不會講這個大右派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為什麼要自殺?更不會說,文革中對所有的走資派和右派,不管是到五七幹校,還是下農村參加勞動接受工人階級和貧下中農再教育時,都是保留原有工資和高幹待遇的。生活是有保障的。工人農民很歡迎的,都當作有知識的大人物呵護著的。

例如最大二號走資派鄧小平在江西下放,帶著夫人秘書保安廚師住將軍摟,平時喝喝茅胎打打橋牌看看報紙。為了做做下工廠做工的樣子,工廠的小走資派專門為鄧小平修一條專用的路通往到工廠,一天去個二個小時看一下工廠。如今已成博物館,這路叫:鄧小平路,讓後人參觀。就是這樣,鄧小平有一點人性嗎?能在掌權后《扶助工農》一點行嗎?不但沒有,還惡狠狠地舉起了屠刀殺向了工農。

不管是到五七幹校,還是下農村參加勞動,接受工人階級和貧下中農再教育,不就是讓這些當官的有一點《扶助工農》和《為人民服務》的人性。然而有嗎?不會有的。這就是《階級鬥爭》!!!馬戶又鳥懂嗎?這就是《階級鬥爭》!!!無知的後人們只聽走資派右派一面之詞能懂文革嗎?《文革》這就是《階級鬥爭》!!!

1976年9月,毛主席在逝世前夕曾有過一段評論自己的話,大體意思是:人生七十歲古來稀,我八十歲了。中國有句古語,叫「蓋棺定論」,我雖未蓋棺,也快了,總可以定論了吧!我一生幹了兩件事,一是和蔣介石鬥了那麼幾十年,把他趕到那麼幾個海島上去了。抗戰八年,把日本人請回老家去了。二是發動了文化大革命。由此看,文化大革命在毛主席的內心世界,是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的。

毛主席領導中國共產黨,把那樣一個千瘡百孔、百廢待興、社會渙散、積貧積弱的國家亂攤子,治理成為具有世界重要影響的主權大國,創造了世界奇迹,其偉大實踐、偉大功績是無與倫比的。正如前清耆宿冒廣生講的:「共產黨能把這樣大的國家治理的如此好,國勢的強大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而毛主席對這些偏隻字不提,卻獨談文革。

如何解讀?我們知道,毛主席讀書以海量計,據黨史專家不完全統計,毛主席一生讀書在10萬冊以上,他讀書讀到了臨終前的5小時58分,至此頭腦亦極為清醒。這說明,毛主席發動文化大革命,不是反動公知所污衊的老年糊塗,而是有著極為深遠的思考。

這種思考,就是貫穿毛主席靈魂深處的,他要領導中國共產黨跳出這政權興亡的周期率。從這個角度觀察,你會發現,從1945年延安的「窯洞對」,到1949年的「進京趕考對」,再到建國后的「三反」、「五反」、「反右」,一直到文化大革命,清晰地勾勒出了毛主席探索跳出這周期率的一條主線。

「窯洞對」。1945年7月,黃炎培考察延安,與毛主席形成了聞名於世的「窯中對」。黃炎培對毛主席說,我生60年,耳聞和所見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都沒有跳出這周期率的支配。開始時聚神賣力,繼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到幹部人才漸見竭蹶,艱於應付的時候,環境倒越加複雜起來了,控制力不免趨於薄弱了。一部歷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跳出這周期率的。毛主席聽后,深思后回答說:「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的。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讓人民來監督,人人起來負責,這就是毛主席破解歷史周期率的民主方程式。建國后,毛主席領導進行的一系列運動,都是發動群眾,包括文化大革命這種全國的廣泛發動。

「進京趕考對」。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率中央機關由西柏坡出發進北平,與周恩來形成了著名的「進京趕考對」。這天臨出發前,周恩來來到毛主席住處,關心地問道:「沒有休息好吧?應該多休息一會兒才好,長途行軍坐車是很累的。」毛主席笑著說道:「今天是進京的日子,不睡覺也高興。今天是進京趕考嘛,進京趕考去,精神不好怎麼行呀?」周恩來也笑著說道:「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毛主席鄭重地說道:「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在這裡,我們也能看出毛主席思考的非同尋常,「考個好成績」,這和周恩來「考試及格」是有著明顯區別的。

我們知道,在這之前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主席已經提出了「兩個務必」,在這裡,毛主席又特彆強調,「決不當李自成」,要「考個好成績」。可見毛主席打破周期率的決心。

時間到了1964年7月,毛主席思考的問題是:蘇聯會變修,中國難道不會嗎?蘇聯存在一個資產階級特權階層,同人民的矛盾是蘇聯的主要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對抗性的階級矛盾,此種情況如果發生在中國怎麼辦?毛主席認為,在中國只有動員全民起來,反修才能防修,防修才不會變修。

1965年5月,毛主席重上井岡山,不無憂慮地說:「我這次重上井岡山,真是彈指一揮間。千百萬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人民江山,會不會因為我們隊伍里滋長特權思想而改變顏色呢?我一想到建立紅色政權犧牲了那麼多的好青年、好同志,我就擔心今天的政權。」可見,毛主席對人亡政息的憂慮是縈繞於心頭的。所以,毛主席要廣泛發動群眾,而且把主要的希望寄託於青年學生,他認為青年學生最具有革命精神。同時,毛主席還有更深層次的考量,那就是防止和平演變。我們知道,杜勒斯是美國對中國進行和平演變戰略的設計者,這個和平演變戰略,美西方至今未曾改變,也一直是我們黨面臨的巨大考驗。

毛主席曾對他的護士長吳旭君說過:「文革中這些群眾主要是年輕人、學生,正是杜勒斯們寄託和平演變希望的最年輕的一代。讓他們親身體驗鬥爭的嚴重性,讓他們把自己取得的經驗和認識再告訴他們將來的子孫後代,一代一代傳下去,才可能使杜勒斯的預言在中國難以實現。」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了,歷史已經證明,毛主席打破歷史周期率的努力,是取得階段性成果的,這就是中國避免了像蘇聯那樣的碎片化。

再深思的想一想,一波高過一波的毛主席熱,也讓人們深深感悟到了毛主席那跨越歷史時代的深遠思考,是多麼的無可比擬的高瞻遠矚。

「李自成南征北戰打了18年,進了北京只坐了18天!」

毛主席率領中國共產黨,卓絕奮鬥,28年開創紅色江山。《文革》是毛澤東留給後人遺產。
毛澤東熱為何持續升溫、經久不衰、日臻醇厚?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不可忽視,這就是毛澤東是有史以來最為廉潔、最為清正、最為公正、最為無私的歷史偉人之一,其偉大人格感天動地,驚神泣鬼,甚至讓他的勁敵都佩服的五體投地,使其歷史地位和影響,隨著時間推移,日久彌新,越來越高,正所謂「公者千古,私者一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3 20: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