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璀璨牡丹指尖開

[複製鏈接]

548

主題

548

帖子

3365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佳佳加油 發表於 2022-2-9 09: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就那麼一捏,一揉,一搓,一片花瓣就做好了。再一捏,一揉,一搓,花朵的莖稈就出來了。再從赤橙黃綠青藍紫的麵糰里,擷取一塊綠的揉揉捏捏,也不過三兩分鐘時間,一朵綠葉紅花的牡丹花就做好了。這就是麵塑,非物質文化遺產。

李家世代以麵塑為生,父親及父親的父親都是干這個的,說到底,這只是一個謀生的技藝吃飯的手段。到了她這一代,不再漂泊,定居洛陽,麵塑成為作品,有了文化味,傳承也就有了更深遠的意義。

她的手指細長,蔥白樣,靈巧地翻舞著,一根細小的撥子(麵塑工具),點化出了栩栩如生的眉目;一柄柄粗細不同的小梳子,梳理出飄逸的服飾紋理和髮飾;一把普通的小剪刀,剪流蘇、剪飄帶、剪枝葉,也剪出或俊朗或婀娜的形體。澗西區的文化館,有她的工作室,藝術氣息氤氳。展示台上,擺滿了色彩艷麗、大小不一、造型各異的麵塑作品,有風雅俊秀的文官、有持槍拿刀的武將、有懷抱琵琶的仕女、有慈眉善目的壽星。每一件作品都細節講究,表情傳神,栩栩如生。尤其是幾件牡丹花花籃作品,擺在醒目的位置,簇簇依偎,枝葉靈動,忽而疏離,如風掠過。見我們驚奇,她淡淡地說,住在洛陽,耳濡目染的都是牡丹花美,一個麵塑傳承人,怎麼能夠沒有牡丹花的作品,怎麼會沒有牡丹的要素哩?

在四月的花開季節,我默默地坐在非遺展館的一側,看著她十指上下眼花繚亂地騰挪,彷彿在彈奏一曲韻律悠揚的歌,歌聲中一朵朵各色牡丹艷麗奪目,在指尖上盛開了。看似捏製得輕巧,看似牡丹花開得璀璨,背後卻是材料細心地準備。「麵塑,蜂蜜和面。蜂蜜防裂,還要加上防腐劑。父親那輩,麵塑色彩是紙用的染料,現在是食品色。我現在又改成了珠光色,顏色更鮮亮。」和好了面,再蒸,等面晾涼,再兌色。一件作品捏制完,還需要晾乾。

她帶著牡丹等麵塑作品,走了許多地方。2001年受邀參加第69屆法國世界博覽會;在鄭州藝術博覽會上,她的作品「牡丹仙子」獲得金獎……2016年9月由河南省博物館、河南省非遺辦公室、河南省非遺保護中心、河南電視台聯合錄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麵塑技藝》紀錄片,記錄了她和麵塑對望的痴戀之心。

如今,她的兒子成為新的麵塑傳承人。也許,他心中構築的作品模樣,會有卡通元素及更多現代元素……

即使時光變幻,世事更替,李家麵塑作品的包裝幾十年如斯,從沒變過,精美的紙盒,一定要附上「面人李」的標記。這是李家麵塑傳承的標誌,有這標誌在,李家麵塑的傳承就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2 15: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