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脫貧攻堅要堅持「三個不能脫離」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oshiyu 發表於 2015-11-30 08: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已經吹響。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幹實幹,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2015年11月29日人民網—人民日報)

  這次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後召開的第一個中央工作會議,體現了黨中央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全國全社會發出了齊心協力脫貧攻堅的動員令,充分彰顯出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充分表明中國共產黨履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掉隊」莊嚴承諾的金子般信心與實現人民夢想的遠大胸襟。當然,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贏脫貧攻堅戰,不僅要有情懷,更要有辦法,有方法。如何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怎樣解決好「誰來扶」的問題?如何解決好「怎麼扶」的問題?怎樣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與實際和實踐精準對接?如此等等的問題,要求各級各地把心思和精力都調到最佳頻道上,把智慧和力量都運用到正確軌道上,絕不能偏離頻道、脫離軌道。

  不能脫離黨的領導。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是黨和人民各項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寶貴經驗。扶貧開發工作更是如此。越是進行脫貧攻堅戰,越是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脫貧攻堅的重大決策部署,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絕不允許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一套,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地區黨委和政府要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必須堅定信心、勇於擔當,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各級各地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保持頑強的工作作風和拼勁,滿腔熱情做好脫貧攻堅工作,要堅決杜絕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要建立脫貧攻堅責任制,層層簽訂脫貧攻堅責任書、立下軍令狀。要建立年度脫貧攻堅報告和督察制度,加強督察問責。要把脫貧攻堅實績作為選拔任用幹部的重要依據,在脫貧攻堅第一線考察識別幹部,激勵各級幹部到脫貧攻堅戰場上大顯身手。要把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選好一把手、配強領導班子。要把脫貧攻堅過程打造成錘鍊黨性、轉變作風、固本強基的過程。

  不能脫離群眾參與。群眾是創造歷史的真正主人,也是改變自己命運的第一主體。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脫貧攻堅工作不能單靠黨委政府、黨政官員「一頭熱」,要充分重視發揮廣大基層幹部群眾的首創精神,讓他們的心熱起來、行動起來,靠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後面貌。要完善機制,調動各方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積極性和創造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要動員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扶貧事業。脫貧攻堅工作是否適銷對路,是否取得實效,不能靠「官方」的一面之詞,脫沒脫貧要同群眾一起算賬,要群眾認賬。要建立健全群眾評議脫貧攻堅工作成效的長效機制,無論是方案論證、措施出台、政策實施以及財政資金的使用等方面,都必須讓群眾參與,請群眾監督,讓群眾評議。要避免「暗箱操作」、杜絕「長官意志」,讓基層幹部群眾有充分的話語權。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民為先」的工作理念,最大限度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地區和困難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不能脫離地方實際。實際的,才是實效的。凡事皆有差異,貧困落後的原因,同樣也是千差萬別。這就要求各級各地在貫徹落實中央關於脫貧攻堅重大決策部署的時候,必須立足地方實際,堅決做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絕不能也不允許搞「一刀切」或「一陣風」。貧困地區要從實際出發,著力解決關鍵問題,與時俱進創新扶貧方式,真正圍繞群眾脫貧出實招、拿出硬辦法,不搞形式主義的扶貧,不建形象工程的樣板。要堅持群眾路線和一線工作法,要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和意見徵集工作,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不能坐在辦公室里搞決策、抓脫貧、謀攻堅,要深入持久地轉作風、反「四風」。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要量力而行、儘力而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突出地域特點、區分貧困類型,有針對性地拿出務實管用、長遠長效的脫貧攻堅政策措施。既要有「啃硬骨頭」的決心,又要防止脫離實際的蠻幹胡來。

  常言道,三分部署七分落實。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今,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已經吹響,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場硬仗,把13億人民全部帶入全面小康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能不能如期實現,靠黨的堅強領導,靠基層幹部群眾的廣泛參與、務實行動,更靠各級各地有創新、有特色的合力共為。唯有如此,中央作出的「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的莊嚴承諾也才能得以全面兌現。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5: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