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林采宜:中國經濟已變色 明年關注兩大風險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oshiyu 發表於 2015-11-24 17: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鳳凰財經訊 23日,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在諾亞財富舉辦的磚石年會主題論壇上表示,中國經濟顏色開始改變,從以前的「黑色」變成「綠色」。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投資下行趨勢難以扭轉,出口成為中國經濟「火車頭」的歲月結束了,消費成為引擎。

林采宜表示,2016年中國宏觀經濟的主要風險有二,一是市場出清可能引爆的信用風險,二是美元強勢導致流動性波動。

以下是演講要點:

黑色中的綠光

全球的宏觀經濟除了美國都在衰退,大部分國家經濟結構轉型導致GDP增速下滑,中國作為第二大經濟體靠外部拉動是很困難的。然而中國經濟並不是一片黑暗的,也有亮點,比如,結構轉型。

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7%,能耗的下降,意味中國經濟顏色開始改變。以前是「黑色」的鋼鐵煤炭,如果第三產業是「綠色」的,那現在中國經濟正在往「綠色」的方向發展。

綠色也分兩種,「硬綠」和「軟綠」。「硬綠」,是指直接與環保相關聯的產業。「軟綠」,是指無煙產業。從2006年以來,國內「軟綠」產業的佔比不斷攀升。后工業時代GDP的增長,意味著服務業的增長,隨著產業結構的改變,產業越來越軟,耗能必將下降。所以說,儘管經濟下行是必然的,但是下行的過程中,經濟在變「綠」,增長動力正悄悄發生著變化。

$買買買,GDP的引擎

在固定資產投資中,製造業佔比33.4%、房地產23.6%、基礎建設22.8% 。基礎建設投資雖然較去年有增長,但是這種增長只能減緩投資下行的速度,不會扭轉投資的趨勢。

出口增幅的下降趨勢短期內難以逆轉。2000年以來,出口成為中國經濟「火車頭」的歲月結束了。這是由中國人口結構決定的。人口紅利不再,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造成人口斷崖式下行,90后比80后少了四千多萬,00后又比90后少了三千多萬。這就造成了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現在中國勞動力成本是印度和越南的三倍,下一次勞動力成本下降,恐怕要等到「二胎們」長大了。

另外,人民幣對日元、歐元間接升值,幅度分別接近50%和30%,這也推動了出口的下降趨勢。價格是供求最敏感的指標,匯率的變化和出口呈現明顯的正相關關係,升值幅度越大,出口影響越大。

有人提出可以提高貿易的附加值,或者增加服務貿易來提高出口。然而貿易升級跟人口一樣是一代人的問題,紡織女工失業了,她的孩子可能成為軟體工程師,但是她卻不可能通過短期的培訓轉型。印度現在是世界最大的客服中心,但是中國做不到。低成本勞動力優勢形成的外貿產業大軍,不可能在短期升級,貿易升級是人口文化素質的升級,受不同教育的人,綜合能力不一樣。

GDP增長動力切換,消費成為引擎,三駕馬車碩果僅存。

就業繁榮與居民收入增長構成了消費增長的堅實基礎。勞動力供不應求,工資水平持續上漲,這就會帶來消費能力的提高。去年到今年,收入增長最快的是農村人口,超過了GDP。收入越低,邊際消費傾向越高,於是這種增長就成為了經濟增長的動力。隨著人口結構變化,40-50歲人口比例上升,為消費帶來動力。另外,政府民生支出的增加降低居民的預防性儲蓄,也推動了消費。

2016年中國宏觀經濟的主要風險有二,一是市場出清可能引爆的信用風險,二是美元強勢導致流動性波動,美元升值的趨勢下,國內資本外流的壓力越來越大。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8: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