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島礁建設后南海問題的四個變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oshiyu 發表於 2015-11-19 08: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中國更關心南海這片海域的安全與穩定,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中國更依賴南海海域的安全與穩定。中國通過「建設」的方式維護自己合法的海洋主權權益,是為了讓自己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而可信的保障,也是在為地區海域的安全與穩定提供必要的責任和義務。
為改善島礁駐守人員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更好地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履行中方在海上搜尋與救助、防災減災、海洋科研、氣象觀察、環境保護、航行安全、漁業生產服務等方面承擔的國際責任和義務,自去年上半年起中國政府對南沙部分駐守島礁進行了相關建設和設施維護,完善了島礁的相關功能。通過島礁建設,中國一舉改變了南海維權的被動局面,徹底擺脫在南海極為不利的存在格局。隨著島礁建設,南海問題出現四個明顯的變化。
南海問題東盟化的趨勢已顯端倪
推動南海問題多邊化、東盟化和國際化,一直以來都是一些南海聲索國追求的目標。現在,南海問題東盟化的趨勢已顯端倪。今年8月6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閉幕的東盟外長會議對南海問題進行了「廣泛討論」,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有7個自然段的文字闡述涉及南海問題的內容,篇幅之大為歷年罕見。這表明,南海問題已在東盟外長會議這個平台上「泛化」了,成為東盟外長會議的一個關切議題。客觀地講,中國與東盟之間根本不存在南海問題爭端。南海議題之所以登上了外長會議的大堂,除東盟意在向外界表達用一個聲音說話以證明自身團結沒有問題之外,顯然是受到相關聲索國的影響。雖然東盟外長會議沒有明確提到島礁糾紛的字眼,而用地區和平、安全和穩定表達自己的關切,但這足以提醒我們,南海問題事實上已成為中國和東盟之間繞不開、躲不過的議題。東盟經濟上依賴中國已是不爭的事實,對中國經濟的深度依賴也使得東盟國家擔心會損害自身安全。一些東盟國家在尋求域外國家安全庇護的同時,也在觀察中國的行為是否會對地區安全造成不利的影響。南海問題也就成為中國是否秉持「親、誠、惠、容」周邊理念,是否致力於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的試金石。
通過雙邊和平談判解決與相關國家間的島礁糾紛是中國的一貫立場,南海問題所引發的地區效應尤其是在地區安全層面的影響需要引起我們高度重視。2014年中國—東盟領導人(10+1)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提出解決南海問題的「雙軌思路」,其中一軌就是「南海和平與穩定由中國和東盟國家共同加以維護」。這表達了中國履行地區責任的明確態度和誠摯意願,當然也表明,南海問題的地區效應所帶來的內涵上的延展,正重塑著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議題。可以判斷,這一趨勢將隨著今年底東盟安全共同體的建成而進一步凸顯,此次東盟外長會議聲明涉及南海的表述只是這一趨勢的預演而已。
南海問題正成為中美之間的議題
美國雖然聲稱歡迎中國的和平發展,但中國急劇發展的速度顯然超出美國的心理預期,美國的霸權焦慮由此而來。怎麼辦?美國認為需要再平衡。一方面增強其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夯實亞太地區的軍事同盟體系,以硬實力平衡中國綜合國力增長尤其是軍事現代化進程所帶來的軍事力量的發展。另一方面主導地區經濟貿易合作進程,即構建TPP,為地區經濟合作定規立制。當然,如果中國周邊出現安全緊張甚至混亂的局面,使得中國發展所需要的周邊環境出現不確定性,無疑會遲滯中國發展的步伐。現在南海局勢之所出現複雜化,與美國對相關爭埠頭上不持立場,實際上「介入但不陷入」的做法,助長有關國家繼續挑釁中國的底氣有著極大的關係。當中國利用強大的建設能力通過島礁建設一舉改變南海力量格局的時候,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南海行為規則應該如何制定,南海地區秩序應該如何重塑。
客觀地講,中國在南沙進行的島礁建設是在自己領土上進行的基礎設施工程,符合相關國際法,其他國家可以關注,但沒有理由也沒有權利說三道四。美國對於僅僅停留於關注顯然並不甘心。10月27日,美方不顧中國政府多次交涉和堅決反對,派「拉森」號導彈驅逐艦非法進入中國南沙群島渚碧礁12海里航行。美國的舉動,表面上看是以挑戰中國核心利益的方式為其亞太盟友撐腰打氣,本質上美國是要通過塑造南海新力量格局下的行為規則來維護其作為全球霸主的利益。這反映出,美國雖然對於中國合法的島礁建設無能為力,但它要護持行為規則制定的壟斷權。也可以講,中美之間不存在南海島礁之爭,但存在南海行為規則的博弈,這也構成中美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全新元素。
中國捍衛南海權益的決心更為堅定和明確
南海問題爭議自上世紀70年代出現以來,一個主要的表現是聲索國就南沙群島問題提出了非法的領土主張,迄至今日形成「五國六方」的複雜局面。中國只有七礁八點可資立足,加上我國台灣地區經營的太平島,也僅有八個島礁而已,大部分島礁被聲索國非法竊據。近年來,相關聲索國一方面聲稱注重發展對華友好關係,不斷密切與中國的經濟關係;另一方面卻在不斷完善其對所佔島礁的基礎功能甚至是軍事建設,加大對相關海域的資源開採力度,力圖達到非法侵佔的長期化和固定化。在這些國家眼中,中國崛起現在正處於將起未起之際,時間不在它們那一邊,趁著中國將精力集中於國內發展,利用這一機會窗口,趕緊出手,坐實南海島礁割據,做足以後與中國就南海問題進行討價還價的籌碼。
現在的島礁建設就是極為明確地告訴它們,中國是有底線的,那就是中國愛好和平,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決不放棄正當權益,更不會犧牲國家核心利益。中國在南海採取的有關行動,是維護自身領土主權的正當反應。可以說,中國沒有侵略的基因,也絕不會謀求超出合法邊界的權益,但中國的存在必需浸透每一寸合法的國土。中國的發展需要穩定的周邊環境,中國也在積極地推動以自己的發展惠及周邊國家,中國也認為「睦鄰友好、互利合作」是周邊國家對華關係的主流。但如果有國家以為打著「友好、合作」的旗子可以繼續損害中國的南海主權權益,顯然是打錯了算盤,找錯了對象。
中國維護南海權益的方式更加靈活
南海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海南島的漁民更是將南沙海域稱為「祖宗海」,千百年以來,漁民們世代相襲、父終子繼以傳統漁業生產的方式向世人宣告,南沙群島是中國的神聖領土。現在島礁建設的完成使得漁民的漁業生產更加多元,不僅漁業捕撈擁有了堅實的後勤保障,遠海漁業規模化養殖也因為有了陸地相關設施的支撐而成為可能。
在和平建設時期,島礁存在本身就是國家海洋主權權益的象徵,同時,維護南海權益方式的豐富還體現在另外三個方面。一是島礁基礎功能的完善,在極大地改善駐島人員的生活工作條件同時,意味著我們在南沙的民事存在的基礎更為紮實。二是島礁建設以後,為我們在南海相關海域開展海洋科學研究、海洋生態保護、氣象觀測預報提供了現實可能,這些功能彰顯的是國家在相關主權海域對合法權利的行使與維護。三是隨著島礁基礎功能的進一步完善,使得中國為海上搜尋與救助、防災減災、打擊海盜,為在南海海域航行的所有船隻提供航行安全等地區海洋公共物品的能力會有質的提升,這為中國更好地承擔地區海洋的國際責任,履行國際義務提供了保障和可能。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中國更關心南海這片海域的安全與穩定,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比中國更依賴南海海域的安全與穩定。中國通過「建設」的方式維護自己合法的海洋主權權益,是為了讓自己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而可信的保障,也是在為地區海域的安全與穩定提供必要的責任和義務。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9: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