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玷污小龍女的尹志平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人(圖)

[複製鏈接]

3651

主題

3686

帖子

520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出水蓮 發表於 2014-12-23 17: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191年,尹志平(左)拜丘處機(中)為師。


  


  
電視劇中的尹志平


  於正版《神鵰俠侶》正在播出,除了小龍女變小籠包,觀眾還發現,劇中有一位人物改名了,那就是曾經「玷污」小龍女的尹志平,如今他叫甄志丙。據記者了解 ,歷史上真有尹志平這個人,因受到抗議,金庸才在新版《神鵰俠侶》中改成虛擬人物甄志丙。

  在武俠小說中武功平平、人品不佳的尹志平,其原型是中國道教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自小出家,轉益多師,集全真道道法之大成,接任全真道掌教后,大建宮觀,廣收門徒,使全真道趨於極盛。他一生不近女色,淡泊名利,道德高尚,與小說中的尹志平迥若兩人。

  生於官宦之家 兒時痴迷修道

  在當今社會,小說和影視作品對大眾的影響力遠遠大於嚴肅的歷史著作。某個歷史人物,其真實的記載往往關注者甚少,而經過小說家的加工創作和影視作品的形象化后,就迅速走紅,知名度大大提高。如全真道的尹志平,了解其人其事的本來只有道門中人和一些歷史研究者,自從他被寫入舊版《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后,就名聲大振,婦孺皆知。只可惜這名聲並非好名聲,而是壞名聲。因小說中尹志平玷污了許多讀者心目中的「女神」小龍女,被人們視為「淫賊」。

  這可冤枉了歷史上真實的尹志平。此人乃是中國道教史上赫赫有名的道士,全真道德高望重的第六任掌門。武俠小說的描寫如此醜化這位道教先賢,自然引起了道門中人及一些道教文化研究者的不滿和抗議。儘管作者曾公開道歉並在新版《神鵰俠侶》中把尹志平改為虛構的甄志丙,但舊版小說的尹志平已深入人心,要在人們心目中抹去其不良印象並非易事,因此有必要對他的生平、為人及修道理念作些介紹。

  尹志平,金元時期道士。字大和,道號清和子,山東萊州(今山東掖縣)人,生於金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祖籍河北滄州,《葆光集》序言稱其祖上有一母生九男,其中七八個都當了大官,各封八縣。北宋時徙居萊州后,「簪纓熾盛」。

  生於官宦之家的尹志平,稟賦異常,童年時曾不經意地「入定」,「冥然漠然,不覺心形俱喪」,和賈寶玉夢入「太虛幻景」有些類似。少年時聰明穎悟,讀書過目不忘,每天能記千餘言。14歲時,遇到王重陽的大弟子馬鈺,估計是被馬道長的仙風道骨迷倒了,就打算離家當道士,結果被父親狠狠地訓斥了一頓,對他嚴加看管。尹志平不甘心,找機會偷偷溜了出去,如願以償當了馬鈺的弟子。

  幾年後,心急如焚的父親終於把他逮住,強拉硬拽逼他還俗,並把他鎖在屋子裡。沒過多久,尹志平又逃了出去,結果又被抓回來。如此反覆多次,其父無可奈何,只好同意他出家當道士。可見尹志平的性格非常倔強,對修道已經達到痴迷的程度。

  看過《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的人,都以為尹志平年輕時是個帥哥。在金庸筆下,他「長眉俊目,容貌秀雅」,「羽衣星冠,眉清目朗」,比他更英俊的大概只有楊過了。查閱史籍,並沒有其相貌的記載,尹志平是不是帥哥,就不得而知了。

  40歲前修為已經超一流

  長得帥不一定武功好,武俠小說中的尹志平,雖然勤學苦練,其武功充其量也只能達到全真道第三代中第一流的水平,跟江湖上超一流高手根本沒法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屬於二流角色。實際上,尹志平的道學修為出神入化,是全真道各種道術的集大成者。他早年追隨馬鈺學了幾年,內丹修鍊已登堂入室;後來又拜劉處玄為師,洗心革面,超越塵俗,由俗人變成真正的道人;隨後又向「鐵腳仙人」王處一求教,獲益匪淺;學道須懂《易經》,郝大通是箇中高手,精通預測術,尹志平也得到了他的指點;1191年,尹志平在山東棲霞拜見丘處機,執弟子禮,久而久之,盡得丘師之「玄妙」。王重陽的七大弟子中,其中五個都把道法傳授給尹志平,可見他的道學修為在40歲前已達到超一流水平,絕非二流角色,他在丘處機之後接任全真道第六任掌門,可謂實至名歸。

  尹志平幫蒙古人平息山東叛亂

  「修行之害,食、睡、色三欲為重,多食則多睡,多睡情慾所由生。」

  —尹志平

  武俠小說把尹志平列入二流角色,這個角色自然不會有什麼大作為。唯一值得稱道的是,他在接任掌門后,頂住巨大的壓力,堅決拒絕蒙古大汗的敕封,后雖被騙讓位,仍堅持反侵略的立場,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指揮全真道眾抵禦蒙古武士的進攻,並險些被殺。這些描寫,完全與史實不符。尹志平在劉處玄和丘處機當掌門時,已道名遠播,遠近尊禮,參道者不絕於路。1219年,成吉思汗的使臣劉仲祿奉命徵召丘處機,聽說尹志平是丘的高徒,便先到濰州(今山東濰坊)會見尹志平,尹志平認為可以趁此機會,以全真道教義勸化蒙古大汗,遂陪同劉仲祿赴萊州拜見丘處機,對促成丘處機與成吉思汗的會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丘處機晚年時,全真道已是北方最大教派。尹志平接任掌教后,大建宮觀,廣收門徒,弟子遍佈於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等廣大地區,「東盡海,南薄漢淮,雖十廬之聚,必有香火一席之奉」。全真道趨於極盛,尹志平「徒侶遍天下,聞望重朝野」,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對他仰慕不已。道書稱:「自古教法之盛,功德之隆,唯清和師(即尹志平)為最。」

  另外,尹志平並不是抗擊蒙古人侵略的英雄。恰恰相反,他是蒙古人的支持者。1223年,蒙古人侵略山東時,山東百姓紛紛抵抗,尹志平奉丘處機之命南下招降,利用他在山東的威望,平息了「叛亂」。

  尹志平有可能是好色之徒嗎?當然不可能。尹志平自少年入道,一生不近女色,不為七情六慾所擾。王重陽在創教時已規定:凡人修道必須斷酒色財氣、攀援愛念、憂愁思慮。尹志平掌教時,更進一步規定道徒要盡量減食、省睡、斷色慾,宣稱:「修行之害,食、睡、色三欲為重,多食則多睡,多睡情慾所由生。」這樣一位高道,與武俠小說中的描寫確實大相徑庭,難怪道門中人提出抗議了。

  曾寫詞贈成吉思汗岳母

  如果一定要找出尹志平的「風流韻事」的話,有件事還值得一提,那就是尹志平和元初的「公主皇后」及其母親袁氏的交往。

  「公主皇后」是歷史上一位曾經輝煌但不知名的和親公主。她原是金朝第七代皇帝衛紹王完顏永濟的第四個女兒,母親是欽聖夫人袁氏。在金國,她是岐國公主,宮裡面的人習慣叫她「小姐姐」。1211年,成吉思汗率領蒙古鐵騎攻打金國,1214年兵臨中都(今北京,當時是金國首都)城下。出於無奈,當時的金宣帝只好向蒙古求和,接受成吉思汗提出的撤兵條件。岐國公主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和親公主嫁給了成吉思汗,袁夫人見女兒還小,便提出要隨同前往,以便照顧女兒,得到了蒙古使者的同意。

  岐國公主嫁到蒙古后,得到成吉思汗的寵愛,特意為她修建了專屬行宮—第四斡兒朵。斡兒朵是宮帳的意思,在當時的蒙古只有皇后才享有獨自的斡兒朵。成吉思汗有44位妻子,擁有斡兒朵的只有4位,因此岐國公主的地位很高,可以單獨頒發懿旨,蒙古人都尊稱她為「公主皇后」。

  1220 年,丘處機應召率領18位高徒赴西域雪山見成吉思汗,尹志平是隨行弟子之首。1221年6月,丘處機等人到了「公主皇后」的斡兒朵,受到「公主皇后」的熱情招待,送上寒具等物。幾天後,袁夫人也前來一睹久仰大名的丘處機、尹志平等人的風采,她激動地說:「昔日稔聞師道德高風,恨不一見,不意此地有緣也!」 三年後,丘處機師徒東歸燕京,居住在長春宮。袁氏聽到這個消息后,從草原專程回到燕京,拜丘處機為師。同時,袁氏母女和尹志平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在尹志平的詩文集《葆光集》中,有一首《臨江仙》詞是專門寫給袁氏的:「十年飽諳沙漠景,一朝復到都門。如今一想一傷魂。休看蘇武傳,莫說漢昭君。過去未來都撥置,真師幸遇長春。知君道念日添新。皇天寧負德,后士豈虧人。」字裡行間既有對袁氏坎坷遭遇的同情,又有對袁氏拜丘長春(即丘處機)為師學道的讚許。

  「公主皇后」對尹志平也非常尊重,尹志平晚年經常到各地巡視修鍊,「公主皇后」十分惦念他,曾「遣中貴請師還五華山,夤奉香火,預作壽宮」。尹志平82歲去世后,「公主皇后」又為他處理後事。出於對全真道的特殊感情,她還下發了兩道懿旨,令各地官員保護全真道的宮觀、田園等財產。

沙發
想飛的兔子 發表於 2014-12-24 09:49 | 只看該作者
有部分人的歷史觀都是從電視劇中認識的,比如小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9 10: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