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警告:韓國別低估中國人的忍耐底線

[複製鏈接]

1040

主題

1295

帖子

20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oldgunner69 發表於 2010-12-27 09: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韓媒別低估了中國人的忍耐底線

  中評社北京12月26日電/光明網刊載作者邱林的文章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12月2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漁船與韓國海警執法艇發生衝撞與當前半島局勢沒有直接關係,中方對這一事件表示嚴重關切,要求韓方全力搜救失蹤船員,嚴懲肇事者。

  韓國媒體對此反應激烈。韓國《中央日報》指責「中國政府故做委屈」;《韓國經濟》社論稱中方應道歉;韓聯社援引分析稱,中國有可能想藉此事件,向韓方表達韓軍不顧中國反對在延坪島海域進行軍演的不滿。(12月24日《環球時報》)

  在當前地區局勢本已高度緊張的情況下,此次撞船事件將加劇韓中之間的摩擦。事件發生后,中國要求韓國釋放中國漁民並賠償損失,本來是合情合理的。韓國政府一開始強硬回應,後來才表示願意與中國就這次撞船事件進行聯合調查。

  實際上,根據《中韓漁業協定》,兩國漁船均可進入該水域作業,兩國執法部門分別管理各自漁船,相互通報對方國家漁船違法行為,但無權登臨對方國家漁船執法。但韓國卻表現得不計後果,執意要這樣做,而韓國媒體也藉此事發泄對中國的不滿。

  自「天安艦」和延坪島事件之後,韓國假想朝韓劃線,諸國站隊,而中國始終未按其所願入伙,韓國有情緒問題。觀察近期韓國媒體的表現,我們會發現。他們把矛頭直接對準中國,將仇恨的火苗引向中國。

  11月29日,韓國《朝鮮日報》發表一篇評論文章認為,中國現已成長為能威脅到美國的超強大國。隨著國力的增強,這些原則似乎不在中國眼中。中國開始對鄰國以力壓人,用「力量」取代「原則」,用「實際利益」取代「正義」。自2008年年底美國因金融危機大受衝擊后,中國開始露出在「韜光養晦」的旗幟下掩藏已久的獠牙。

  這篇評論道出了許多韓國人的心聲。以往中韓漁業衝突,雙方都是低調處理,但這次卻上升到外交層面,且韓國媒體紛紛跟進,擺出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架式。他們這樣做等於是在玩火。我們且不說韓國在外交歷史上有過什麼縱橫韜略,但在當今決不可小覷於它,韓國由於自身勢單力薄,身處強國擠壓的戰略空間,迫使它為生存學會站立。

  韓國似乎希望世界強國相互交惡,以保存自己成為左右拉攏的一支力量。但是,韓國顯然高估了自己,想在中國、美國和俄羅斯等大國間的博弈中分一杯羹。例如韓國幻想在美國的幫助下讓朝鮮「低頭」,最終完成韓國主導下的統一大業。

看來,美國是何等的精明,光一個「天安艦」事件就能看出來,美國重新確立了在亞洲的軍事優勢,佔了個大便宜,而韓國忙活了半天,惟一得到的就是跟美國戰略捆綁更緊密,將自己置於別人的掌控之中。

  一些觀察家認為,韓國現在應該好好地反思一下,不能只剩下追隨美國一條道路。既然韓國把半島統一作為最終目標,就必須多做一些有利於中韓雙邊關係的事情。

  最近,維基解密上公布出來的信息明明白白地顯示,韓國政府在多年以前就已經清楚地獲悉中國在南北對抗中更為傾向於韓國的立場,因為這包涵著中韓更多的經濟利益。

  然而,韓國欲調整對華關係的策略,不想讓自己被中國掩映在陰影下生存,想膨脹民族主義突出自己的形象,如果韓國這種冒進的戰略思維一以貫之,有可能對東亞的政治格局產生不利的影響。因為一個激進的韓國,將會把東亞帶進一個多事之秋。這是韓國人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絕路,甘當美國人的馬前卒,但他們忽略了在東北亞還有中國、俄羅斯兩個大國存在的事實。

  其實,韓國現在很多方面是自相矛盾的。特別是韓國的經濟以外向型為主導,在經濟上依賴中國非常嚴重。目前,中國是韓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最大的進口來源地。2009年,中韓雙邊貿易額達到1409.5億美元。韓國政府同樣將中國視為經濟發展的靠山,韓國的不少企業在中國有相當大的市場。

  因此,沒有中國,韓國的經濟就有可能崩盤。在這樣的情況下,韓國媒體既沒有資格,也沒理由指責中國。一些媒體試圖以犧牲中韓政治、經濟的長期利益,來獲取一時的轟動效應,最終損失的還是韓國的利益。應該說,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

  韓國媒體一味地指責中國,將加深中國對韓國人的反感。我們希望韓國媒體別把矛頭對準中國的事玩大了,聰明的韓媒應該清楚中國人的耐心的有限度的,應避免做挑戰中國人忍耐底線的事情。

百度里搜不到你,只好進搜狗!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1: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