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萬古警醒的偉大祖訓 -王均甫  (摘錄)

[複製鏈接]

181

主題

1025

帖子

1304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ourwrite 發表於 2009-6-4 09: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許多人在社會變動的過程中,一天比一天更多地聽到、看到、感覺到和熟悉了什麼叫腐敗。一開始,感到突然,感到不理解,甚至心底裏還嘀咕:社會咋就變成這樣了?但久而久之年復一年的腐敗的車輪,競成為一種社會正常狀態時,終於把人們碾壓得麻木了,下面這句很通常的話便說出了國人陣營龐大的百姓隊伍的歸順和無奈--「幹什麼都得走後門啊!不送禮辦不成事的!」
  人間的事,有時和大自然就有那麼多相似之處。自然界的風雲多了,到時就會雷聲大作,雨將伴之。當腐敗之風愈演愈烈,人民再也看不下去的時候,在共和國的首都天安門廣場開始出現高喊「懲治腐敗!懲治官倒!」口號的一批批群眾,而且人群一天天擴大,長時間競維持在百萬人的狀態,可謂新中國歷史之空前。當年筆者與家人或機關同事在離北京千里之外的家裏或機關,每天中午或晚上看電視時,被那種場面所感動、所震憾。(有些年輕的朋友不知道「官倒」的含義,順便告訴您:就是有些當官的或官員的親屬以及黨政機關依靠公共權力倒買倒賣社會奇缺物資而獲取暴利的簡稱。)
  現實告訴人們:當官的和代表公共權力的黨政機關,不能忘記權力是誰給的,應該為誰服務這樣一個原則。如果長期不以為然,那麼風雨交加就會隨時將至。在這個節骨眼上,也許體會毛主席「兩個務必」的偉大教導的意義,會來得現實些,體會得更深些。
  那場風波已經過去19年了,但是在這麼長的時間內,不少高官、學者在尋找毛主席-周總理體制結束後不久,腐敗怎麼會如此兇猛到來的原因時,卻一直陷入了困境,儘管其文章、書籍鋪天蓋地,但卻如同霧裏看雲,並未真正找到腐敗為什麼能生長得如此羽毛豐滿並惡性發展的歷史原因。
  事實上,鄧小平在下決定處理那次風波的四天前,與李鵬、姚依林的談話中已經說了實話。他說:「腐敗的事情,一抓就能抓到重要的案件,就是我們往往下不了手。」為了工作主動,他還告訴李鵬他們:要趕緊抓一二十件貪污、腐敗、受賄的案件,「要雷厲風行地抓」。(見《鄧選》第三卷第297頁)
  歷史的鏡頭將我們帶到新中國誕生後的第二年,毛主席、黨中央大張旗鼓地動員廣大人民群眾雷厲風行自下而上地開展了「三反」、「五反」運動,處置了劉青山、張子善等相當一批高官。毛主席認為:「對他們二人若不加嚴懲,我黨將無詞以對人民群眾,國法將不能繩他人!」他也十分動感情地說:「非殺不可,揮淚斬馬謖,這是萬不得已的事情。」對劉青山、張子善的兩聲槍響,表明了毛主席、黨中央懲治腐敗的決心,向社會表明以他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不會做李自成,決不會放任腐敗現象滋長下去!新中國「毛澤東-周恩來體制」運行了長達27年,之所以沒有出現腐敗的潮水,就在於他們以人民拍手稱快的措施摧毀了妄想滋生腐敗的苗頭!
  鄧小平自我感悟「就是我們往往下不了手」的真話說出了改革開放期間腐敗得以羽毛豐滿的真正原因。為什麼會「往往下不了手」呢?回答這個問題,是件十分令人嚴肅的事情。「下不了手」,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答應不答應?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高興不高興?「下不了手」究竟是一種什麼狀態的寫照?「下不了手」與毛主席留下的「兩個務必」的偉大祖訓有相通之處麼?凡此種種質疑想必「下不了手」會理屈詞窮。全國人民難以從記憶中抹去的1989北京風波,也許能從某個角度凸現了「往往下不了手」造成的被動和難堪,歷史在呼喚人們理性地反思歷史,絕不可失掉了謹慎謙虛而陷入了偏見和魯莽。
  毛主席之所以自始至終對與人民對立的腐敗分子手不軟,因為他身正無斜,因為他要帶領全黨推動社會進步,堅持無產階級執政以後繼續革命,保持黨的先進性,因為他是永不食言的人民領袖。1945年7月4日下午,毛主席二次邀請黃炎培到延安家裏做客時,黃炎培問毛主席共產黨能否跳出歷史週期率,毛主席滿懷豪情地說:「我們能跳出這個週期率。」在新中國第一個27年內毛主席、周總理等以勤政、廉政的輝煌實踐向黨和人民交了滿意的答卷,因而贏得了人民的愛戴,去世後名垂千古。可是他們怎麼會想到,在作古僅僅幾年之後,因對腐敗分子「往往下不了手」卻就重演了黃炎培擔心的那種情景:「既而環境逐漸好轉了,精神也放下了,……因為歷史久長,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並無法補救,……」
  正因如此,所以三十年來掌握公共權力的人們出現了前腐後繼的局面,老祖宗創造的那個「殺雞給猴看」的辦法也不頂用了,而且貪腐水平逐浪高,動輒超千萬元,上億元,連美國加州、洛杉磯、紐約的地產經紀都驚呼:從中國逃出的貪官,使當地高檔住宅的價格漲了一倍!而且都是百萬美元以上的豪宅,並常常用現金一次付清。這類貪官的數量很驚人,僅今年上半年中國反貪局、公安部就向美方列出的中國外逃貪官名單達1000多名。試問,當年對貪官採取「往往下不了手」的歷史責任該由誰來承擔?人民應該有權來質問。「往往下不了手」造成的災難已經鐫刻在人們難以忘記的歷史中,令人遺憾的是,目前這個陰影仍在徘徊。
  ……
http://www.mzdthought.com/html/lypl/2009/0112/9476.html
王均甫  中共邢臺市委黨校教授、晶牛毛澤東思想研究會副秘書長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2: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