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鐵證待判》--第五章,根據非基督教資料考證耶穌的歷史性

[複製鏈接]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10-4-1 07: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B.根據非基督教資料考證耶穌的歷史性
  
  1C.塔西佗(Cormelius Tacitus,生於公元52-54年間)

  
  塔氏是羅馬史學家,曾於112年時任亞洲省省長,亦是公元後80-84年間不列顛省長、羅馬大將阿古可拉(Julius Agricola;公元37-93年)之女婿。在記述尼祿王史跡時,提及耶穌之死及基督徒在羅馬的情形:
  
  「所有來自人的安慰,太子的禮物,供給眾鬼神的香燭都無法贖清尼祿王焚燒羅馬城的罪名。當時基督徒人數愈來愈多,招致羅馬人的厭惡,為了壓制自己焚燒羅馬城的謠言,尼祿王假加焚城之罪於基督徒身上,並對他們酷施嚴刑。基督徒因縱火犯的罪名而招致了人們的仇恨。基督教的創始人基督,在羅馬皇帝提庇留(Tiverius,公元14-37年間)在位期間,被統管猶大地的羅馬巡撫本丟彼拉多(Pontiux Pilate)處死。這種迷信雖曾一度被壓制下來,但後來又死灰復燃,不但是在其發源地猶大地,且一直漫延到羅馬城。」編年史十五卷44(Annals XV.44)
  
  另外,塔西佗所著的《史記》(Histories)中,也有一殘片提及公元70年時耶路撒冷城中聖殿被毀的情形。該書為塞佛雷(Sulpicius Severus)所保存。(Chron.ii.30.6)。
  
  2C.陸西安(Lucian)
  
  陸氏是二世紀的諷刺家,常諷刺基督及基督徒們。他提到基督徒與巴勒斯坦猶太會堂的關係,並描繪基督是:「……因為創立異端邪教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一個人。……尤有甚者,基督是該教的立法者。他勸服信徒離棄希臘諸神,轉而敬拜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自己以求得神的饒恕,他也勸服信徒遵守他所制定的法律,並且宣稱所有信徒皆為兄弟。」(The passing peregrinus)
  
  在陸西安的《偽先知亞歷山大》一書的第25卷和第29卷中,也有幾處提到了基督徒。
  
  3C.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生於公元37年)
  
  此人乃猶太史學家,十九歲時成為法利賽人(猶太人的教法師)。公元66年時成為加利利反抗羅馬帝國統治的猶太軍隊司令,被擄后則歸順羅馬軍總部。以下他所說的一段曾引起多人激烈的辯論:
  
  「這時猶太地出現一位名叫耶穌的聰明的人(如果他可以被稱為人的話)。他能行神跡與奇事,又是許多喜歡追求真理之人的導師。跟隨他的人除了猶太人以外,還有許多外邦人。這人就是基督,但羅馬巡撫在我們的上層人物的慫恿下,判釘他十字架。從起初就愛他的那群人一直沒有離棄他,因為他在死後第三天又復活了。眾先知曾預言他的復活以及許許多多有關他的神跡奇事。基督徒就是從基督得名的,直到今天仍未完全絕跡。」[摘自約瑟夫著《猶太古事記》十八卷三十三章,約寫於第二世紀(Antiq.xviii.33)。]
  
  阿拉伯文的譯文中也有如下的記載:
  
  「在這期間,有一位智者名叫耶穌。他的行為佳美、品德高超,許多猶太人和其他國家的人都跟隨他,成為他的門徒。彼拉多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但他的門徒卻不肯離棄他的教訓。他們宣稱在耶穌被釘十字架后的第三天,開始向門徒們顯現,如今仍然活著。由此可見,他可能就是先知們所提到的救主彌賽亞。」
  
  以上這段話是從阿拉伯的一篇文章中錄下來的,題名為:「Kitab Al-Unwan Al-Mukallal Bi-Fadail Al-Hikma AL-Mutawwaj Bi-Anwa Al-Falsafa Al-Manduh Bi-Haqaq Al-Marifa。」該題名大致的意思是:「在全智引導下,在諸派哲學的成就上及在真理祝福之下所寫成的史書。」
  
  以上這卷文章是由阿伯比亞斯主教(Bishop Apapius)於十世紀時所寫成的。其中一段有如下的開場白說:「我們找到許多哲學書籍,其中都提及基督被釘十字架那一日的情形。」接著他列舉並引用許多古卷作品。這些作品有些是現代學者所熟悉的,有些則是前所未聞的。5/
  
  從約瑟夫(Josephus)的著作中,我們也找到一些有關耶穌的弟弟雅各的記載。在《猶太古事記》第二十卷九章1節(Antiquities,XX 9:1)中,他描寫當時猶太人的大祭司亞納諾斯(Ananus )的事迹:
  
  「這位我們提到過的年青人亞納諾,繼承了大祭司的職位。他是個絕頂大膽的人,且是與猶太人的統治階級撒都該人同黨,撒都該人比一般猶太人更為嚴厲。亞納諾斯為人既有敢作敢為之性格,又見統治猶太地的羅馬巡撫法斯托(Festus)過世,而新任巡撫阿爾碧納(Albinus)仍在途中,於是他下令召集審判議會,將自稱是基督的耶穌之弟雅各等人提審,判他們違法之罪,定他們以亂石擊斃之死刑。」2/107
  
  4C.綏托紐阿(Seutonius,公元120年)
  
  此人是羅馬史學家,羅馬皇帝哈德理安(Hadrian )宮中大臣,專門負責編纂皇家史記。他寫道:「因為猶太人經常為基督徒之事起鬨,因此他下命將他們全部驅出羅馬。」[摘自《羅馬皇帝革老丟之生平》(Life of Claudius 25.4)]
  
  綏托紐阿又寫道:「尼祿王刑罰基督徒,因為這是一批迷信而可惡的群眾。」[摘自《羅馬諸帝生平》(Lives of the Caesars,26.2)]
  
  5C.普林尼長老、小普林尼(Plinius Secunds,Pliny the Younger)
  
  小亞細亞地區俾西尼亞(Bithynia,即今土耳其一帶)的總督,曾在公元112年時上書羅馬皇帝圖拉真(Trajan),請求指示如何處置基督徒。
  
  他解釋說,他曾大肆殺滅基督徒,男女老少皆不分。如今他不知是否應繼續屠殺任何被發現了的基督徒,抑或只殺其中的一部分。他又說,他命令基督徒向羅馬皇帝圖拉真的塑像下拜,又叫「他們咒詛基督,這些都是真正基督徒所不肯行的。」同封信中,他提到那些被提審的人:
  
  「他們只肯承認他們唯一的罪就是他們已習慣在某一固定的日子裡,天尚未亮之前聚會,大家選擇性地唱讚美詩,頌揚基督為神。且立誓不做惡事、不欺騙、不偷劫、不行姦淫、不作假見證,對自己答應的事絕不失信。」[摘自《書信篇》(Epitles,X.96)]
  
  6C.特土良(Tertullian)
  
  北非迦太基城的律師並神學家,在197年非洲羅馬法誕前為基督教辯護時,曾提到羅馬皇帝提庇留(Tiberius,14-37 A.D)與羅馬駐猶大地巡撫彼拉多之不同:
  
  「提庇留大帝在基督教開始傳布歐洲各地時,有機會聽到有關基督神性的真理,特將此事在元老院中提出,且出於他自己的抉擇,而贊成基督。然而元老院反對其立場,否決了他的提議,但提庇留大帝仍持已見,併發怒警告所有控告基督徒的人們。」[摘自辯護文(Apology,V.2),但有些史學家們對此段歷史的確實性深表懷疑。]
  
  7C.他勒(Thallus)--生於撒瑪利亞的史學家
  
  在外邦人當中最早提到基督的史學家是他勒,這些作品都是在公元52年左右寫成的,可惜如今他的作品均已失傳,我們只能從其他人的作品中略知其零星的片段。公元221年左右曾有一位名叫猶非利迦納斯(Julius Africanus)的基督徒作家常引用他勒的話。猶氏在評論他勒作品中有一段很值得我們注意的資料:
  
  「『他勒在其所著的史書第三卷中,對耶穌受難時,遍地都變黑了的情形解釋為日蝕,照我看來似乎不合理。』(當然是不合理的,因為日蝕不可能發生在滿月之際,而基督死時正逢滿月時節。)」
  
  由這段資料中我們看出,四福音書中記載耶穌被釘十字架時,黑暗降臨大地之事乃是家曉戶知的事,以致不信的人需要用一種自然現象來解釋黑暗發生的原因。2/113
  
  8C.腓拉更(一世紀的歷史學家PHLEGON)
  
  他的《編年史》已失傳,但仍存有一小殘片,上面證實耶穌被釘十字架時的全地黑暗情形。朱力·阿弗里肯的著作提到了這一殘片,他評論他勒對全地黑暗的看法后,引用了腓拉更的記載「在提庇留皇帝統治期間,在滿月時節發生了一次日蝕。」7/IIB,Sect 256.f16,P.1165
  
  在奧林金(Ovigen)的Contra celsum一書的第二卷,第14、33、59章,都提到了腓拉更其人。
  
  費羅本的De.Opif.mund.Ⅱ21說到:「關於這次黑暗……,腓拉更在其著作Olympiads中提到了。」他說:腓拉更提到救主基督被釘十字架時發生了日蝕,而沒有提到別的日蝕,顯然,他不知道從前也發生過類似的日蝕……,而且這件事也被提庇留時代的歷史所記載。4/11B,Sect 256.f16.P.1165
  
  9C.馬拉巴薩拉蓬的書信(Letters lf Mara Bar-Serapion)
  
  布如斯(F.F.Bruse)在《新約文件可靠嗎》(The New Testament Documents:Are They Reliable?Inter-Varsity Press.出版)一書中記載說:
  
  「大英博物館保存著一封有意思的信,這信約在公元75年之後寫成,但其實際寫成的日期已經不詳。此信系敘利亞人馬拉巴薩拉蓬給他兒子巴薩拉蓬的,那時馬拉巴薩拉蓬正被關在獄中,但他寫信鼓勵自己的兒子追求智慧,並指出凡迫害智者的必招災禍。他以蘇格拉底、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希臘哲人及數學家,死於公元前497年)及基督之死為例:
  
  「雅典人殺死蘇格拉底又有何益處呢?飢荒與疾病接踵降臨該地,審判他們的罪。薩瑪斯人(Samos,愛琴中海島上之居民亦屬希臘)燒死畢達哥拉斯又有何益處呢?不久之後,他們的土地被沙灘淹沒了。猶太人釘死他們的智慧之王又有何益處?緊接著他們的王國被異族所滅。上帝公平地處罰了這三個民族:雅典人餓死了;薩瑪斯人被海淹沒了。猶太人亡國了,被驅逐出自己的國土,從此流離四散。但蘇格拉底並沒有死,他活在柏拉圖的學說里;畢達哥拉斯沒有死,他活在漢娜(Hera)的雕塑中;智慧的王也沒有死,他活在自己所留下的遺訓中。」1/114
  
  10C.猶斯丁(Justin Martyr)
  
  約在公元150年左右,猶斯丁曾上書羅馬大帝安東尼庇額士(Antoninut,138-161年間任羅馬皇帝)維護基督教。猶斯丁當時所引用的彼拉多報告必來自羅馬皇家的檔案。他說:「『他們刺穿了我的手、我的腳』這句話描寫釘子如何把耶穌的手、腳釘在十字架上;在他被釘十架之後,釘他的人擲骰子分他的衣服。這些都是事實,可以從彼拉多下命所記的『行傳』中找到。」[摘自猶斯丁的辯護文上第四十八章(Apology1.48)]。
  
  毛耶(Elgin Moyer)在《教會歷史名人錄》(Who Was Who in Church History,Moody Press,1968出版)如此描寫猶斯丁說:
  
  「……猶斯丁是哲人與護道家,殉道家生於弗拉維亞拿波利城(Flavia Neapalis,在撒瑪利亞一帶)受過優良的教育,家境似乎十分富裕,使他不必工作而享受教育與旅行的生活。他熱心追求真理,曾先後深入地研究過苦修哲學(Stoicism)、亞里斯多德哲學(Aristotelianism)、畢達哥拉斯學派(Pythagoreanisms)及柏拉圖主義(Platonism),唯獨厭恨享樂主義(Epicureanism)。早年認識不少猶太人,但對他們的宗教毫無興趣。他對柏拉圖主義深感興趣,他自以為已快發現哲學的最高目標即認清神的異象。但一天當他獨自在海邊散步時,這位年青人遇見一位年老的基督徒,此人喜顏悅色,態度溫和莊嚴。這位謙卑的基督徒粉碎了猶斯丁對人類智慧的信心,向他指明希伯來的先知們比歷史上有名的哲學家們還要古老,他們的作品、教訓都預言到基督的來臨……』遵守這位老翁的忠告,這位柏拉圖主義的信徒變成了基督的信徒。他說:『我發現唯有基督教哲學最安全、最有益。』年輕的猶斯丁信主之後,就全心地為信仰辨護,並四處傳布基督教。」7/227
  
  11C.猶太他勒目(The Jewish Talmads)
  
  在猶太他勒目的《耶穌家譜》(Tol'doth Yeshu)耶穌被稱為潘特羅之子(Ben Pandera)。
  
  巴比倫猶太他勒目中亦記道:「………在逾越節的前夕,他們把他掛在十架上。」
  
  猶太他勒目中把耶穌稱為「潘特羅之子」(Ben Pandera或Ben Panttere)及「潘特羅之子耶穌」(Jeshu Ben Pandera)。許多學者都認為潘特羅(Pandera)這個字是將希臘文童貞女Parthenos一字曲解而來,等於稱耶穌是「童貞女子」。一位猶太人克勞斯諾(Joseph Klausner)說:「耶穌是私生子一事的說法在當時猶太人當中是很普遍的……」
  
  猶太他勒目中之《智者之書》(Baraila),其中評語極具歷史價值:
  
  「逾越節的前夕,他們把拿撒勒的耶穌(Jeshu)掛在木頭上。在此之前四十天,傳令官就宣布拿撒勒人耶穌將被亂石擊死的消息,因他廣施巫術,以欺騙手腕引誘以色列人誤入歧途。凡知任何有關此人之事的學者均可前來為他辯護,但是他們當時找不到任何人能為他爭辯,於是在逾越節的前夕就把他釘在十字架上了。」(Babylonia Sanhedrin,43a)--「逾越節之前夕」
  
  烏拉(The Amoa Ulla)是拉比猶迦南(R.Youchanan)的學生,第三世紀末居住在巴勒斯坦地,他說:
  
  「你認為拿撒勒人耶穌還有權上訴嗎?他引誘人誤入歧途。憐憫人的上帝曾說過:『你不可憐恤他,也不可遮庇他。』但耶穌卻例外,他與當時的官府當權者有交情。」
  
  猶太當局亦沒有否認耶穌所行的種種奇事、神跡(馬太福音九章34節;十二章24節;馬可福音三章22節),但他們認為這不外都是巫術而已。5/23
  
  猶太學者克勞斯諾(Joseph Klausner)寫道:「猶太他勒目中曾談及犯人被掛在十字架上仍系羅馬政府所施殘酷的死刑,猶太學者只知道羅馬帝國法庭有這種死刑,這一死刑非出自猶太的法律系統。甚至使徒保羅在加拉太書三章13節中也引用舊約聖經申命記二十一章23節的話說:『凡掛在木頭上都是被咒詛的。』用此來形容耶穌。」5/28
  
  撒都該人所著古卷Sanhedrin,43a中曾提到耶穌的門徒。
  
  「阿祖依之子西緬拉比(R.Shimeon ben Azzai)論及耶穌時說:『我在耶路撒冷城中找到一份關於耶穌家譜的記載,此人乃淫婦所生的私生子。』」
  
  克勞斯諾針對上點另加補充說:
  
  「最新版本的猶太他勒目註釋米示那經卷(Mishna)有記:『拉比亞哈修(R.Yehoshua)的話是不錯的。』(同版之米示那注經上有引用亞哈修的話說:何謂私生子?按照猶太人法院(Beth Din)的判決,每個私生子的父母都應被處死。)從這裡的資料來看,耶穌之存在是不足疑惑的。……「2/35
  
  在早期猶太人註釋潔凈禮的解經書Baraita中,提及書中主要人物以來色拉比(R.Elizer),他曾屢次提及耶穌。以來色說:「阿刻巴!你使我想起一件事!有一次我走在沙弗雷斯城(Sepphoris)的市場上,遇到一位拿撒勒人耶穌的門徒,名叫沙乾亞的雅各(Jacob of Sekanya)。他對我說:「在你們的律法書中有話說:『不可奉獻妓女的收入等。』那麼這錢又該怎麼辦呢?投入大祭司的毛廁中去么?只是我沒有回答。他又對我說,拿撒勒人耶穌教導我說:『從妓女雇價所聚來的,后必歸為妓女所得,』凡從骯髒之處來的錢必歸回骯髒之處去。這話頗為有理,為此我以違Minuth 罪名被捕。我違背了律法中Minuth這一條的規定:『離開此地,不要走近她的房門。』--因為那是地方政府的規定。」5/28
  
  克勞斯諾(Joseph Klausner)曾評論以上那段文字說:
  
  「由以上那段文字中『拿撒勒人耶穌的門徒』以及『拿撒勒人耶穌教導我說』這兩句話看來,這是早期的作品,其故事鑿實切要,此書的其它章節也沒有什麼出入,這些說明此書的原始性不足令人疑惑。與其他作品間唯一的區別是他稱耶穌為『拿撒人耶穌』(Jeshu of Nazareth)而非『潘特羅的私生子耶穌』(Yeshu ben Pandera)。」5/38
  
  12C.大英百科全書
  
  最新版本的大英百科全書曾以兩萬字來描寫耶穌這個人,他所佔的篇幅遠較亞里斯多德、西賽祿(Cicero)、亞歷山大大帝、凱撒大帝,釋迦牟尼、孔子、穆罕默德或拿破崙為多。
  
  在論到世間關於拿撒勒人耶穌的記載時,大英百科全書寫道:
  
  這些各種記載證明:在古代從未有人懷疑過耶穌的歷史性,即使是基督教的敵人也不懷疑,十八世紀末,有些作者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開始爭論耶穌的歷史性這一問題。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仍在爭論此事。
[本話題由 Servant 於 2010-03-31 19:03:01 編輯]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沙發
溫和寶 發表於 2010-4-1 08:17 | 只看該作者
自己看看這些「證據」吧,還真好意思拿出來啊?
且不說這些證據來源的真假,我們就暫且算是真的好了。就是真的,也是幾百年後的人給幾百年前的人作證,並非親眼所見,以訛傳訛的可能性太大了。基督教得勢之後寫的文章,就如同文革中寫的黨史,其真實性。。。。?我就不說什麼了,大家自己判斷吧。
坦白地講,我對聖經歷史研究功力尚淺,可即便如此,我也看出不少破綻。你這些「證據」若是貼到反基大本營去,不被批得體無完膚才怪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3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10-4-1 09:11 | 只看該作者
溫和寶: 自己看看這些「證據」吧,還真好意思拿出來啊?
且不說這些證據來源的真假,我們就暫且算是真的好了。就是真的,也是幾百年後的人給幾百年前的人作證,並非親眼
你要我說什麽呢?
你說,沒有一點歷史記錄;
我找出這些所謂的歷史記錄,你又要說,這些歷史記錄,不是歷史記錄。。。

那你說,什麽樣的歷史記錄,又是歷史記錄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4
溫和寶 發表於 2010-4-1 09:59 | 只看該作者
Servant: 你要我說什麽呢?
你說,沒有一點歷史記錄;
我找出這些所謂的歷史記錄,你又要說,這些歷史記錄,不是歷史記錄。。。

那你說,什麽樣的歷史記錄,又是歷史記錄
你又在裝糊塗吧?你真的不知道什麼叫歷史記錄嗎?
你拿出的那點東西別說是客觀記錄歷史事件的正史了,就是連野史都算不上。都是些「據朋友的朋友的朋友說」之類的玩意。只能在你們教內忽悠忽悠受騙的教眾,就別拿出來丟人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5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0-4-1 11:40 | 只看該作者
有趣的問題。查了一下維基:

http://en.wikipedia.org/wiki/Historicity_of_Jesus

有關於此事的鏈接,其中列舉了不同來源的文件來構造一個「歷史上的耶穌」。[本話題由 自由之靈 於 2010-04-01 11:41:16 編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6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10-4-1 11:49 | 只看該作者
自由之靈: 有趣的問題。查了一下維基:

http://en.wikipedia.org/wiki/Historicity_of_Jesus

有關於此事的鏈接,其中列舉了不同來源的文件來構造一個「歷史上的耶穌」。
還是沒有懂。

在這個時候,我們的思維中,常常有一個假設,那就是,其他的記載,比聖經的記載正確。
(我沒有說,這個假設是否正確,但是,我們的思維中,潛意識的有這個假設)。

所以,我一般告訴大家,基督徒只相信聖經,這就是所謂的「唯獨聖經」的重要性。
我們知道,聖經在挑選,翻譯,校對,是比較嚴謹的;
而其他的書,我們知道,常常會出錯。
甚至,會隨著時代而變。

好啦,還是說說你的問題吧。

你是對,聖經中的保羅的書信,有看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7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0-4-1 11:53 | 只看該作者
Servant: 還是沒有懂。

在這個時候,我們的思維中,常常有一個假設,那就是,其他的記載,比聖經的記載正確。
(我沒有說,這個假設是否正確,但是,我們的思維中,潛意
也許我的引號引起了誤解。我隨便查了一下網上的資料,有許多這方面的文章。咱不是專家,只好看維基。 那裡有一些不同的文字來源,是支持基督在歷史上存在的真實性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8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10-4-1 11:55 | 只看該作者
自由之靈: 也許我的引號引起了誤解。我隨便查了一下網上的資料,有許多這方面的文章。咱不是專家,只好看維基。那裡有一些不同的文字來源,是支持基督在歷史上存在
我們還是可以看。
但是,要對聖經比較了解,知道哪些是與聖經相符,哪些是不同的。

不過,這個都不一定能夠作到。包括我自己,去找參考資料的時候,也會出現類似的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9
溫和寶 發表於 2010-4-1 12:08 | 只看該作者
聖經在翻譯校對謄寫方面比較嚴謹是可以認可的。但是對一個謊言嚴謹地傳下去,最終不還是謊言么?充其量就是一個長時間沒有走樣兒的謊言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6

主題

1701

帖子

648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8
10
傻蛋吞椰酥 發表於 2010-4-1 18:48 | 只看該作者
Tacitus 頭一個,已經是造假了,這是著名的「歷史探針」之一,(試探基督徒絕智程度:達爾文探針,考古探針,歷史探針,文本探針)。

只見大傻從兜里掏出大針,往腦袋上這個扎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283

帖子

29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3
11
從不迷路 發表於 2010-4-2 15:09 | 只看該作者
歷史上有耶穌的記錄,和歷史上有耶穌死而復活的記錄,應該是兩回事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12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10-4-2 20:27 | 只看該作者
從不迷路: 歷史上有耶穌的記錄,和歷史上有耶穌死而復活的記錄,應該是兩回事吧?
迷路兄好,好久不見,是否回國腐敗去了啊。而且選了一個特殊的日子出現,我們都不知道是否節日的特殊節目啊。

歡迎歸來。

你說的問題,非常好。
其實,這個帖子,是為了回答溫版在下面這個貼中,31樓的所說的一句「狂言」,他是這樣說的,
「大家要知道的是,除了基督教自己編的這本聖經之外,真實的歷史中沒有任何有關耶穌的哪怕是一點一滴的記載。」
http://my.backchina.com/space-207999-do-thread-id-9257-page-2.html
哈哈。[本話題由 Servant 於 2010-04-02 07:28:07 編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13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0-4-2 20:51 | 只看該作者
從不迷路: 歷史上有耶穌的記錄,和歷史上有耶穌死而復活的記錄,應該是兩回事吧?
迷兄好。
迷兄說的對,網上確實有一些其他來源論述歷史上的耶穌的文章;可是復活這件事,除了聖經之外,就沒有任何歷史資料記載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283

帖子

29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3
14
從不迷路 發表於 2010-4-3 17:21 | 只看該作者
迷路了,所以沒來

你的第一條證據,那個Tacitus,他的那段文字提到基督,是指耶穌嗎?如果他沒在書的另外地方指明Christus=Jesus,你舉出來這段Tacitus的文字完全不應該被當作證據。

Tacitus的編年史15章44節的英文譯文,你看看,和你提供的中文有沒有差異:
[15.44] Such indeed were the precautions of human wisdom. The next thing was to seek means of propitiating the gods, and recourse was had to the Sibylline books, by the direction of which prayers were offered to Vulcanus, Ceres, and Proserpina. Juno, too, was entreated by the matrons, first, in the Capitol, then on the nearest part of the coast, whence water was procured to sprinkle the fane and image of the goddess. And there were sacred banquets and nightly vigils celebrated by married women. But all human efforts, all the lavish gifts of the emperor, and the propitiations of the gods, did not banish the sinister belief that the conflagration was the result of an order. Consequently, to get rid of the report, Nero fastened the guilt and inflicted the most exquisite tortures on a class hated for their abominations, called Christians by the populace. Christus, from whom the name had its origin, suffered the extreme penalty during the reign of Tiberius at the hands of one of our procurators, Pontius Pilatus, and a most mischievous superstition, thus checked for the moment, again broke out not only in Judaea, the first source of the evil, but even in Rome, where all things hideous and shameful from every part of the world find their centre and become popular. Accordingly, an arrest was first made of all who pleaded guilty; then, upon their information, an immense multitude was convicted, not so much of the crime of firing the city, as of hatred against mankind. Mockery of every sort was added to their deaths. Covered with the skins of beasts, they were torn by dogs and perished, or were nailed to crosses, or were doomed to the flames and burnt, to serve as a nightly illumination, when daylight had expired. Nero offered his gardens for the spectacle, and was exhibiting a show in the circus, while he mingled with the people in the dress of a charioteer or stood aloft on a car. Hence, even for criminals who deserved extreme and exemplary punishment, there arose a feeling of compassion; for it was not, as it seemed, for the public good, but to glut one man's cruelty, that they were being destroyed.
http://mcadams.posc.mu.edu/txt/ah/tacitus/TacitusAnnals15.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主題

1283

帖子

29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3
15
從不迷路 發表於 2010-4-3 17:23 | 只看該作者
自由之靈: 迷兄好。
迷兄說的對,網上確實有一些其他來源論述歷史上的耶穌的文章;可是復活這件事,除了聖經之外,就沒有任何歷史資料記載了。
你好!
那些記錄,仔細看看,有沒有可以當作史據的質量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6

主題

1701

帖子

648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48
16
傻蛋吞椰酥 發表於 2010-4-4 00:43 | 只看該作者
那麼在異教徒中,有沒有有關耶穌的記載呢?經常被提到的是塔西特(Tac
itus)的《編年史》,其中有一處提到羅馬皇帝尼祿放火燒羅馬,嫁禍於基督
徒,對他們大肆迫害,並說基督徒的名稱來源於基督,他被行政長官彼拉多處死。
這一條明確提到彼拉多,似乎也與福音書吻合,因此有一些聖經學者視之為耶穌真
實性的一個重要證據。但是,第一,這本書刊行於公元115年之後,那時耶穌已
死了快一百年,福音已廣泛傳播,其記載的獨立性和可靠程度都極低。第二,尼祿
嫁禍基督徒之事純屬子虛烏有,當時(公元64年)基督徒在羅馬根本沒受迫害,
保羅就大模大樣地在羅馬寫他的書信,這是連《新約全書》也這麼說的。第三,他
沒有明確提到耶穌,而只是說「基督」(Christus),這個詞來源於希臘
語,與救世主同義,而在耶穌的時代被視為基督或救世主的人不少。第四,塔西特
在提到彼拉多時,稱他為執政長官(procurator),但是彼拉多的真正
稱呼是總督(prefect),執政長官是塔西特時候的羅馬統治者的稱呼。福
音書在稱呼彼拉多時也犯了同樣的錯誤,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這或者是塔西特根據
福音書寫成,或者是後來的基督徒篡改。

  總之,沒有任何可靠的旁證證明耶穌的存在。耶穌如果是個無名小卒倒也罷了
,但是福音書聲稱:「耶穌的名聲傳揚出來,希律王聽見了」(可6:14),「
他(耶穌)這事的風聲就傳遍了猶太,和周圍的地方。」(路7:17),顯然是
一個名滿天下的著名人物,居然沒有任何的歷史文獻、任何當時的歷史學家留下有
關他的任何可靠的記載,豈非怪事?
=============================

我們這裡有些基連老方十幾年前的東西都沒看過,就張個大嘴巴瞎咧咧,有意思么?

《鐵證帶盤》已經早被非基判完了,結論:作者弱智。

傳者更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68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盤古教紅衣主教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680
17
人間的盒子 發表於 2010-4-4 01:25 | 只看該作者
耶酥這人或許有過,「屍體找不到就是復活了」這個推斷實在是很可笑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18
溫和寶 發表於 2010-4-4 02:01 | 只看該作者
就和那個「愛因斯坦信基督教」的謠言一樣,不管人們怎麼揭穿,依然還是有基督徒們照傳不誤。
首先是傳教需要說謊,不說謊傳不下去。再就是臉皮厚,這也是多年的工夫練出來的。管你怎麼批,我還是照樣傳我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2: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