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支派求約旦河東之地>

[複製鏈接]

3105

主題

3125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49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2-11 21: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兩支派求約旦河東之地>
讀經【民32: 1-42】流便子孫和迦得子孫的牲畜極其眾多,他們看見雅謝地和基列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就來見摩西和祭司以利亞撒……。】在民數記第三十二章中記載了,兩支派求約旦河東之地。當以色列人即將要渡過約旦河,得著神應許的迦南地為業時,【流便子孫和迦得子孫的牲畜極其眾多;他們看見雅謝地和基列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就來見摩西和祭司以利亞撒,並會眾的首領,說:『亞大錄、底本、雅謝、寧拉、希實本、以利亞利、示班、尼波、比穩,就是耶和華在以色列會眾前面所攻取之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你僕人也有牲畜』;又說:『我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把這地給我們為業,不要領我們過約旦河『…。】流便子孫和迦得子孫因他們的「牲畜極其眾多」,他們又「看見雅謝地和基列地是可牧放牲畜之地」,「雅謝地和基列地」位於約旦河東的高原,雨水充足,自古就是適合畜牧的優良草場,但卻位於應許之地的疆界之外(34:2-12)。「雅謝地」位於雅博河以南,包括「亞大錄、底本、雅謝、寧拉、希實本、以利亞利、示班、尼波、比穩」,是原來亞摩利王西宏的國土。「基列地」位於雅博河以北、黑門山以南,是原來巴珊王噩的國土。而人眼目的「看見」,歷來都很容易妨礙人揀選神的應許。於是兩支派就向摩西等眾首領請求:「我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把這地給我們為業,不要領我們過約旦河」。以色列人幾乎完成了他們曠野的旅程,而流便和迦得支派要求摩西不要領他們過河,他們要放棄將來在迦南的地業。這要求看來是合理的,因為他們的「牲畜極其眾多」和「看見」可牧放牲畜之地。但神並不要以色列人停留在河東,而是要他們得約但河對面的迦南地。可是流便和迦得支派的心思被眼前的好處拴住了,他們只注意自己的需要,卻忽略了神的心意,也放棄了神的應許,最終堅持停留在自己看中的河東,沒有進入應許之地迦南。流便和迦得支派既然堅持自己的定意,神也就任憑他們去得他們所要得的。神的允許並不是神的祝福,只有專心跟從神的人,才可以得神應許中的祝福。幾百年後,流便和迦得支派要為他們的選擇,自嘗苦果。因為那地雖然肥沃,但亞述人來侵時,他們首當其衝,並且他們是以色列國中最先被擄的人(代上5:26)。由此可見,活在神命定的應許里,要比活在活在神的允許里更為寶貴。

【摩西對迦得子孫和流便子孫說:『難道你們的弟兄去打仗,你們竟坐在這裡嗎?你們為何使以色列人灰心喪膽、不過去進入耶和華所賜給他們的那地呢?我先前從加低斯巴尼亞打發你們先祖去窺探那地,他們也是這樣行。他們上以實各谷,去窺探那地回來的時候,使以色列人灰心喪膽,不進入耶和華所賜給他們的地。當日,耶和華的怒氣發作,就起誓說:『凡從埃及上來、二十歲以外的人斷不得看見我對亞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應許之地,因為他們沒有專心跟從我。惟有基尼洗族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可以看見,因為他們專心跟從我。』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使他們在曠野飄流四十年,等到在耶和華眼前行惡的那一代人都消滅了。誰知,你們起來接續先祖,增添罪人的數目,使耶和華向以色列大發烈怒。你們若退後不跟從祂,祂還要把以色列人撇在曠野,便是你們使這眾民滅亡。『】兩支派的要求當即受到摩西嚴厲的責備:「難道你們的弟兄去打仗,你們竟坐在這裡嗎?你們為何使以色列人灰心喪膽、不過去進入耶和華所賜給他們的那地呢?」在此摩西嚴厲的指出,流便和迦得支派的要求會使其他支派的人「灰心喪膽」,甚至他們也會拒絕進入耶和華所賜給他們的迦南地。以色列人已經整裝待發,即將渡過約旦河,得著應許之地為業,但此時卻有兩個支派提出放棄進入迦南。三十八年前,上一代的十個探子因為畏懼眼見環境的險惡,「使以色列人灰心喪膽」,不敢前往承受神的應許(14:1-4),結果全部【倒在這曠野】(14:32),三十八年後,新一代的迦得和流便支派卻因為滿足於眼見環境的舒適,也可能「使以色列人灰心喪膽」,這將會成為整體以色列人反叛進入迦南,以致重演加底斯失敗的悲劇。所以摩西特別提到神對上一代以色列的懲罰,免得他們重蹈復轍。可是因這兩個支派十分留戀約旦河東之地,雖經摩西以古鑒今,嚴厲的警告,但他們心不死。但神帶領人的法則從來都是不變的,人若「灰心喪膽」,「退後不跟從祂」,結果永遠是在曠野「滅亡」。

【兩支派的人挨近摩西,說:『我們要在這裡為牲畜壘圈,為婦人孩子造城。我們自己要帶兵器行在以色列人的前頭,好把他們領到他們的地方;但我們的婦人孩子,因這地居民的緣故,要住在堅固的城內。我們不回家,直等到以色列人各承受自己的產業。我們不和他們在約旦河那邊一帶之地同受產業,因為我們的產業是坐落在約旦河東邊這裡。『】迦得和流便支派因摩西的責備,他們就向摩西承諾,他們會盡上應盡的本分,在過約旦河後作為先頭部隊走在前面,並且等到其他的支派「各承受自己的產業」之後才回家。但他們要求能將他們的婦孺和牲畜留在他們所選擇的土地上。因他們認定約旦河東之地為他們的佳美之地,情願放棄將來迦南地的業權。可見這兩個支派一旦認定自己的「產業是坐落在約旦河東邊這裡」,就再也看不見神的應許,也看不見仇敵的危險,而是堅持自己所要的。一直要到等到被擄之後,才能明白自己的愚昧。同樣,今天我們若容忍自己的眼目偏離神,就很難再從自己、從環境中出來,常常要經受許多虧損之後,才能從失敗中學到教訓。【摩西對他們說:『你們若這樣行,在耶和華面前帶著兵器出去打仗,所有帶兵器的人都要在耶和華面前過約旦河,等祂趕出祂的仇敵,那地被耶和華制伏了,然後你們可以回來,向耶和華和以色列才為無罪,這地也必在耶和華面前歸你們為業。倘若你們不這樣行,就得罪耶和華,要知道你們的罪必追上你們。如今你們口中所出的,只管去行,為你們的婦人孩子造城,為你們的羊群壘圈。『】摩西雖然接受了兩個支派的請求,但這不等於是神的「應許」。迦南地是神的應許,河東地卻是人自己的嚮往。他們既然堅持自己所嚮往的,神也會任憑他們,但他們所得著的不是神的「應許」,只是神的「允許」。神的「應許」是上好,神的「允許」只是次好。因此活在神的「允許」里的這兩個支派,結果越來越遠離神、越來越得罪神,最後落在神的管教之中,首先被亞述擄去。(代上5:25-26)

【迦得子孫和流便子孫對摩西說:『僕人要照我主所吩咐的去行。我們的妻子、孩子、羊群,和所有的牲畜都要留在基列的各城。但你的僕人,凡帶兵器的,都要照我主所說的話,在耶和華面前過去打仗。』於是,摩西為他們囑咐祭司以利亞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並以色列眾支派的族長,說:『迦得子孫和流便子孫,凡帶兵器在耶和華面前去打仗的,若與你們一同過約旦河,那地被你們制伏了,你們就要把基列地給他們為業。倘若他們不帶兵器和你們一同過去,就要在迦南地你們中間得產業。『】這兩個支派再次當眾承諾,同時也提出請求:他們若兌現了諾言,在分配土地的時候,約旦河東之地就要分給他們。摩西知道自己進不了迦南地,無法監督兩支派能否兌現他們的諾言,他就把監督流便和迦得支派履行諾言的責任交給了以利亞撒、約書亞和眾族長。如果兩個支派沒有履行諾言,就不能得著河東地,卻能「在迦南地你們中間得產業」。之後這兩個支派表面上也是為著神的應許爭戰,在爭戰中也付出了代價,但卻不能享用神的應許,實際上是沒有目標的白白爭戰。同樣,我們在事奉中若不肯放下自己、得著基督,就不能進入祂榮耀的豐富,結果也是白白工作。人若堅持自己,神也會任憑人自行其是,表面上是為主受苦、工作,實際上都成了枉然。

【摩西將亞摩利王西宏的國和巴珊王噩的國,連那地和周圍的城邑,都給了迦得子孫和流便子孫,並約瑟的兒子瑪拿西半個支派。迦得子孫建造底本、亞他錄、亞羅珥、亞他錄朔反、雅謝、約比哈、伯·寧拉、伯哈蘭,都是堅固城。他們又壘羊圈。流便子孫建造希實本、以利亞利、基列亭、尼波、巴力免、西比瑪(尼波、巴力免,名字是改了的),又給他們所建造的城另起別名。瑪拿西的兒子瑪吉,他的子孫往基列去,佔了那地,趕出那裡的亞摩利人。摩西將基列賜給瑪拿西的兒子瑪吉,他子孫就住在那裡。瑪拿西的子孫睚珥去佔了基列的村莊,就稱這些村莊為哈倭特·睚珥。挪巴去佔了基納和基納的鄉村,就按自己的名稱基納為挪巴。】這時因迦得和流便兩支派提出的要求,「瑪拿西半個支派」也跟隨在後。可見神的子民之間若不能彼此扶持,就會互相絆倒、一起失落。後來這兩個支派和另外半個支派,在攻取了迦南全地后,就返歸約旦河東。但之後【以色列卻沒有趕逐基述人、瑪迦人,這些人仍住在以色列中】(書13:13)。因著和外族人雜處,不少以色列人與拜假神的外族人同化,開始犯罪作惡。因【他們得罪了他們列祖的神,隨從那地之民的神行邪淫;這民就是神在他們面前所除滅的。故此,以色列的神激動亞述王普勒和亞述王提革拉毗尼色的心,他們就把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擄到哈臘、哈博、哈拉與歌散河邊。】(代上5:25-26)結果他們飽嘗了亡國為奴、顛沛流離之苦。這對今日的信徒有著十分重要的警誡:我們千萬不要止步於「約但河東」!保羅的生命之所以有如此的美好,根本原因正如他所說:【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腓3:13-14)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效法保羅,在天路上「向著標竿直跑」,這樣我們就能得著【神在基督耶穌里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3:14)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4-27 05: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