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過是一碗人間煙火

[複製鏈接]

737

主題

737

帖子

4535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5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是夜。燉了一小鍋蘿蔔牛腩,盛一碗,低頭趴在碗上聞一聞,瀰漫的熱氣撲到了眼鏡上,摘下眼鏡,用木質小勺舀一點,慢慢入口,有些燙,咂吧咂吧嘴,竟然是出奇的香。

  湯里並沒有放什麼名貴的調味料和滋補藥材,只有蘿蔔、牛腩、水和鹽,簡簡單單,清清爽爽,味美大抵是因為熬久了一些。

  熬得久,是一個挺有意思的詞,於菜品,於人生,道理如一。有幾年,日子過得比較艱苦,總是碰壁,也曾在深夜裡痛哭。問父親,「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卻沒有收穫?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嗎?」

  父親答:「熬得久了總會收穫。」

  就像田野里一望無垠的麥子,雖然飽經三九臘月的凜凜寒風,雖然在春天裡憋著勁兒躥個子,但哪怕差一分一秒熬不到炎炎夏日,麥穗就不能在陽光下發出金色的光芒。

  熬得不久,還差一點火候,麥穗便不會低頭,牛腩湯就不會鮮美,事情也不會功成。大道至簡,煮菜看似煮的是一粥一湯,卻包含著萬千世界,不是嗎?

  說到由美食悟人生之道,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汪曾祺。他的《談吃》,文字明白如話,娓娓道來,將食材來歷、食客品味和食宴氛圍講得頭頭是道。這酸甜苦辣的人生況味,在舌間縈繞,對生活的熱愛也躍然紙上,世俗煙火和琴心雅韻相契相合,毫不違拗。

  汪曾祺談到昆明一處的炒菠菜甚是美味,為什麼呢?油極大,火甚勻,味極美。他和蔡瀾對吃的看法一致,推崇袁枚《隨園食單》中所提的「素菜葷做」。這講的是用葷料來增添素菜的豐富性,挖掘簡單食物的別樣風致。就像是蘆蒿炒臘肉,單炒野生蘆蒿,會有些青澀,難以入口,但是在烹炒的時候,稍稍添一點點臘肉借味,就大為不同,更能嘗出蘆蒿的清和鮮。

  真正的「素菜葷做」其實來自潮州菜。潮汕人認為,純素的食物不耐飢餓,而且寡淡無味,要讓食物鮮美好吃,必須葷素結合才能實現。

  《紅樓夢》第四十一回里,賈寶玉曾道:「這些破荷葉可恨,怎麼不叫人拔去?」倒是林黛玉想起殘荷聽雨的美,談到李商隱那首詩,「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秋夜寂寥,由天瓢潑下一場急雨,雨滴敲打在殘荷上,脆響如鈴,宛如天籟,讓人能在繁華褪盡的蕭索里,心生坦然對枯榮、靜觀世事沉浮的成熟和豁達。

  繪一幅畫,覓一份愛,和做菜其實並無二致,少不得那些看似錯落,實則有致、入味的搭配。菜一素一葷,夠香。書畫的一枯寂一豐富,入禪化境。愛人性情的一急一緩,一英雄豪邁一溫柔如水,彼此攙扶,情投意合。

  這世界萬物,道理萬千,其實也不過是一碗人間煙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9: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