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靈] 香江處處傳佛音 天上人間齊稱讚(上)

[複製鏈接]

720

主題

736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6年7月4日盧台長世界佛友見面會開示摘要
佛香萬里沁人心,香江處處傳佛音,試問菩薩何處在,天上人間齊稱讚。
感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龍天護法、各位法師、各位嘉賓,和來自全世界的佛友們、義工們,還有香港聖約翰救護隊,大家好!
人間的感情雖然深,但是沒有我們的佛情深,因為我們今後是一起在天上生活的菩薩。(掌聲)今天拜師又有一千朵蓮花種植在天上,今天觀世音菩薩,還有我們最偉大的釋迦牟尼佛也來了。(掌聲)菩薩垂憐眾生,普降甘露,弟子們得到加持,要懂得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師父繼續講:蓮花難種今已種,菩薩難做今已做。
昨天(7月3日)大家在主會場曾經看到有一個女孩子,兩個眼睛看不見。法會現場台長給她加持,今天已經傳來好消息,她今天已經能夠看到電視機了。(掌聲)感恩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
這幾天,佛菩薩、龍天護法都來加持,誠心學佛的人,每個人都能消業消災。我們這幾天就像在天上一樣,有人給我們送食物,有人照顧我們,相互問 候,難道這不是人間凈土嗎?我們這幾天,佛友們法喜充滿,佛心在人間這塊凈土當中,競相開放的是我們的慈悲心,相互幫助,一起念經,一起學佛,視佛友為親人和自己的家人,這才是真正心靈的凈土,這才是我們人間真正的凈土啊。
給大家講一個精彩的反饋。「我叫沈同修,昨天膝蓋不好,不能彎曲站立,走路都難,靠坐輪椅,今天下午拜師之後,我扔掉了輪椅,自己可以獨立行走了,也不需要拐棍了,大家看了都無比的驚奇,希望大家相信心靈法門,心靈法門是法寶,萬分感恩偉大的觀世音菩薩。」(掌聲)
如果你今天得到了一件非常珍貴的珠寶,但你卻沒有意識到它的珍貴,你不愛惜,把它弄丟了,那你就等於沒有得到一樣。學佛也是這樣,當我們遇到了佛法,有了這麼好的機緣,我們不珍惜,最終我們就會失去這個寶貝。所以,大家要珍惜我們的佛法,佛法在人間不容易,因為越是寶貝的東西越是少,好好學佛就是珍惜我們自己的佛法和法寶。(掌聲)
一個人珍惜說起來容易,真正地做到是非常難的。我們現在每個人為了自己一點點的利益,或者遇到一點點坎坷和挫折,就認為菩薩怎麼不靈了,就捨棄了佛法,放棄了修行。想一想,佛法難聞啊,因為種子種下去,等到長大發芽是需要一段時間的。我們沒有真正地懂得佛法的價值,我們沒有用心去聽聞、思維和體會佛法,更沒有把佛法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上,所以我們就沒有得到佛法的真諦,煩惱的時候我們就找不到佛法了,把菩薩全部扔到自己的腦後,就猶如在觀音堂念經,一回家碰到不如意的事情, 馬上又罵又跳又叫。有一道菜叫「佛跳牆」:佛遇到了像你們這些不好好修心的人,佛看見你們都跳牆逃走了。(掌聲)
什麼叫珍惜?珍惜就是要把佛法這個正法當作能夠解脫和究竟一切利益的珠寶,每時每刻想著它、依賴它、依止它,向佛去祈求,千方百計不顧一切地保護佛法,不要讓它離開自己。懂得佛法真正的價值,那就叫珍惜佛法。我們人遇到了佛法,這不是一般人間的珠寶,我們發自內心地去拚命地保護它,去學習佛法、修持佛法,因為佛法能解決我們生活當中、心靈當中的煩惱,究竟解脫的問題。
台長告訴你們一件真事,在我們澳大利亞,有一位東北男子漢,他的脾氣很暴躁,動不動就要舉手打他的太太,他的太太被他打習慣了,也沒有什麼話說,後來他的太太學了心靈法門,自己改變了很多,她就想讓他先生也學,先生開始不願意學,後來接觸了一下,當他來看台長的時候,台長送給他一串非常好的紫香木的佛珠。(掌聲)後來,他告訴台長,有一天,他又想舉起拳頭打他太太的時候,突然之間看見了這串佛珠,他心想自己是學佛人,怎麼可以帶著佛珠打老婆啊?護法神要懲罰的,接著,他舉起的手慢慢地放下了。(掌聲)所以,台長告訴你們,能夠手上戴著佛珠的人,就不會偷東西,不會打人,不會用你的手去做人間骯髒的事情,大家多帶佛珠吧。(掌聲)
我們要得到菩薩的般若智慧,一個人才會沒有迷惑,站得穩腳跟,生活才會有方向,要將惡緣轉變成隨緣,將隨緣轉變成善緣,這就叫緣分的轉換。舉個例子,今天家庭有了矛盾,夫妻吵架那是惡緣。然後先有一方不去跟對方吵,你愛怎麼罵就怎麼罵,這叫隨緣。當對方罵過頭了,時間長了他會自我反省:我不是一個好人,我為什麼一天到晚要罵別人?這個時候你就會把隨緣轉成善緣。想一想,人心都是肉做的,一個人惡是因為受到外環境的影響,如果我們人間都充滿了愛,這個世界將更加的美好。
佛法界講「無事無心」,因為這個世間一切的事情,你只要不把它當一回事,自然就無事了,沒有事你哪有煩惱的心啊,這就叫「無事無心」。人間一切的煩惱, 我們要把它轉成善緣。今天別人不喜歡我,我也要對你笑,對你好;今天別人在誹謗你、搞你,你也要能夠忍耐。要記住,這就是生活佛法,因為別人對你的攻擊,當你沒有物質把它擋住的時候,就相當於拿一把箭射向天空,射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會自動地掉落。猶如別人送給你一件禮物,你不收,這個禮物還是還給他;別人罵你,你不接受,他會自己更加生氣地收回他罵人帶來的業障,這就叫「一切自然來,一切自然去」。
有一天,法啟禪師聽到幾個小沙彌在討論佛教的宗派問題。有一個小沙彌說「禪宗第一」,有的說「禪宗最好」,討論間不乏對其他佛教的門派有歪曲和貶低之意。禪師立刻把幾個小沙彌叫過來,他說:「你們過來,去把寺院里的那根生長得非常茂盛的小樟樹修理一下。你們留一個樹杈,把樹邊上長出來的茂盛葉子全部剪掉、砍了。」一顆充滿生機、枝葉茂盛的小樹馬上變成了慘不忍睹的單枝獨桿。更嚴重的是,幾天之後,這顆不幸的小樹居然死掉了。這天夜裡,幾個幡然猛醒的小沙彌一起到法啟禪師的禪房,對那天的言論做了檢討。法啟禪師一點也沒有責怪他們,只是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們啊,佛教各流派之間一定要講究團結、相互映照、共存共榮。就好像我們這間房間里的燭光一樣,不只是哪一支蠟燭把這個房間照耀得這麼亮,而是整個房間十幾支的蠟燭才能使這個禪房的光融合起來,才可以滿房間生輝。把樹的枝葉全剪了,這棵樹顯不出光輝,也不能活得很長。」
佛教講究虛空法界,一切法相、一切的人、事物都是同來自一念自性,諸法平等,法法平等。(掌聲)現實生活當中,我們人難道不是這樣嗎?人和人之間、社會和社會之間、團體和團體之間,乃至國家和國家之間,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處,才能互幫互助、共謀發 展,爭取和平世界。(掌聲)一切的相互排斥和嫉妒、貢高我慢,對學佛人來說,你的心理生態環境最終一定會受到傷害。所以,只有團結起來,一起弘揚中華文化和佛教的精髓,讓世界大地每個人都擁有佛教的理念、慈悲心、包容心和寬容心,這個世界才是大同世界。(掌聲)
有一個年輕人,他去買碗,來到店裡,他自己順手拿了一隻碗,其實這隻碗的質量很不好。他聽別人說,買碗有個竅門,要拿一個碗去碰撞另外的碗,碗與碗輕輕地碰,如果發出一種清脆的聲音,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碗。但是他碰了所有的碗,都是失望,因為聲音都是非常的沉悶、渾濁。就連老闆捧出的自認為是他店裡最好的碗,一碰還是那種渾濁的聲音,最後都被他搖搖頭放回去了。老闆很是納悶,就問他:「你老是拿手中的這隻碗去碰別的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他得意地告訴老闆,這是一位長者告訴他的挑碗的訣竅,當一個碗和另一個碗相碰,一定要有悅耳的聲音。老闆恍然大悟,拿起一隻碗笑嘻嘻地遞給他說:「小夥子,你拿這隻碗去試試看,保管你能挑中自己滿意的碗。」這個小夥子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非常奇怪,他手裡拿著的每一隻碗都會碰出清脆的響聲。老闆笑著說:「小夥子,道理很簡單,你剛才拿來試碗的這隻碗本來就是一個次品,你用它試碗,那聲音一定是渾濁的。你想得到一個好碗,首先要保證自己拿到的那隻也是好碗。」
這個故事就是告訴我們,學佛人要去幫助別人,我們在家裡要想和睦共處,不要去說別人的不好,看看你自己這個碗是不是次品,你再去講別人身上的毛病。我們的生活與佛法一樣, 人的心跟心的碰撞也要付出真誠,你才能碰撞出清脆悅耳的心聲。(掌聲)自己帶著猜疑、嫉妒和戒備之心和別人相處,你難免就會得到別人的嫉妒、猜疑和戒備,這就叫報應。其實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自己生命中的貴人,前提條件就是你應該與人為善、慈悲交友。學佛人付出真誠會得到相應的信任,你獻出愛心,你就會得到尊重。相反,你對別人虛情假意、猜測甚至忌恨,別人給你的只能是一堵厚厚的牆和一顆冷漠的心。(掌聲)
我們每個人生命當中都有一隻碗,碗里裝著善良、信任、寬容、慈悲,也裝著虛偽、狹隘、嫉妒和自私。要清除內心的雜質,去和另一隻碗碰撞,你的心靈就會碰撞出佛的光芒。做慈悲的自己,才能碰撞出善良的別人;修好自己的心,你才能救度更多的有緣眾生。(掌聲)
有人問,在人間煩惱太多,很多人說我真不知怎麼個活法。請記住,佛法就是你生活當中的「活法」。你只要用佛的法到生活當中好好地活,你就會活出一個精彩的人生,能斷煩惱、破無明的智慧,你就是擁有菩薩的佛法。
在2500年前,目犍連的弟子和阿難的學僧在一起談話,兩個人相約同聲贊誦經唄,這件事情被其他的比丘告訴了佛陀,佛陀聽到后,叫人去把這兩位比丘找過來,兩個人過來見了佛陀,向佛陀頂禮,佛陀問他們:「你們是不是彼此贊誦經唄,比賽什麼人最勝最妙?」兩位比丘同聲回答說:「是的,佛陀。」佛陀開示道:「你們難道沒有聽我以前開示過嗎?如果比丘懷有勝負心、競爭心,與外道梵志有什麼不同呢?佛陀的法有降伏、有教化,諸比丘在受法的時候,一切言行要與經、律相應,否則自己都起了競爭心,你又如何化導群生呢?」也就是說,你自己有競爭心了,你怎麼去開導和教化別人呢?(掌聲)
佛陀進一步開示道:「讀誦很多經唄,不一定是最好,比如算牛頭數,自無半分毫,實在不是比丘應該要學習的。學道最重要的是對於所誦習的法義,要奉行和實踐。所以說,雖誦千章經卷,不懂意義何在,不如聽聞一句,而能奉行得道;雖誦千言義理,不能通達,不如確實奉行一句好話,而可得到解脫。」(掌聲)

**目前,全世界超過一千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5: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