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什麼原因讓中國的民主進程嚴重受阻?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oshiyu 發表於 2015-12-13 20: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新浪專欄 觀察家 公方彬

  為了弘揚主旋律,我們更願意張揚光明面,比如講民族文化傳統,一言一敝之:優秀。搞民族虛無主義不行,因為民族自信和自豪感需要培養,民族精神力量又源於民族自信。為什麼孫中山先生說中國是一盤散沙,就是因為缺少自信心和自豪感。但迴避問題,對民族文化傳統只是概略評價,不作理性、客觀、公正梳理,其實不利於民族走向成熟,搞不好還會造成現實尷尬。

  辯證思維,正視乃至揭開民族傳統文化與民族文化性格薄弱處,甚至是劣根一面,也是培養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不可或缺的路徑和方法。盲目自信導致的可能是夜郎自大,可能是迷失於虛幻。而正視弱點才能克服弱點,這是民族走向理性和成熟的必由之路,對於化解當下的社會矛盾更有必要。

  習近平提出,問題是工作的牽引,問題是時代的召喚。正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同時避免小問題發展成大問題。以民主這一當下社會焦點問題為例,沒有人不認為民主是個好東西,只是由於直接利益關係而導致不同態度。受西方強勢文化和價值觀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對「直選」、「一票權」充滿了憧憬,這當然合乎邏輯,誰不想做自己的主人,做社會的主人?再者,規律表明,一個人沒有飯吃時,只關注一件事,就是找飯吃,但有了飯吃后,更關注的是精神世界,這註定涉及到民主。雖然手中真正有了一票權后未必使用(西式民主國家,參與投票的比例並不太高),且政治的操縱力量遠大於一票權,某種意義上,政黨政治不過是一種高級遊戲(內在的有可能是低級),但有和沒有不一樣,因為擁有是一種心理感覺。所以,我們為越南、緬甸改變選舉模式而心生羨慕,對印度這樣的人口比我們多,文化水平比我們低,貧富懸殊比我們大,但他們都採取了西式民主模式,中國為什麼不能?

  依照慣常思維和傳統話語系統,很容易作出一個基本判斷,中華民族更優秀,中國經濟更發達,中國共產黨更偉大,更無私,因而中國較周邊國家更適應西式民主(假定那是迄今更民主的制度),或更能創造出較世界更先進的民主制度,而現實看卻存在較大差距,並且較自己的目標亦有很大差距?重要原因在於受制於民族文化傳統或民族人文品格。我們可以通過比較來認識問題。

  與印度比,其經濟和社會基礎幾到無法與我們相比,至少物化形態看是這樣,但英國的殖民統治確實給他們留下了很多的西方價值理念,保證推行西式民主時獲得更多認同。與此同時,其民族擁有很強烈的宗教信仰,正是宗教弱化了「種姓制度」與分配懸殊的危害。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太多的「痞子運動」,且長期處於小農經濟社會,擁有強烈的宗法觀念,和小家庭意識,如此下來便喪失了民主生長的土壤。

  與緬甸比,這個長期不在中國人眼裡的近鄰,只是由於不久前的地震、邊境衝突,尤其是剛剛發生的民主選舉而進入視野。即使緬甸太多的落後,至少有一點是中國人所沒有的,就是宗教信仰造就的心態平和,純樸善良,講公德。不久前公布了世界慈善排名,緬甸超越美國排名第一,中國由倒數第八下降到第四。這不是能否搞民選的核心指標,但一定是生長民主精神的人文基礎。

  與越南比,雖然同為社會主義國家,但對社會主義的理解區別很大,特別是他們的價值觀很大程度上受法國殖民影響,所以,其獨立表達意志方面,其實比我們高得多,比如,在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議事時,敢於和善於提出不同意見,就是我們很多人做不到的,而這又是民主的重要條件或表現形式,等等。

  看一下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從延續能力上講,絕無僅有,但確存在低層次循環現象,比如,每一次農民運動都是把文明拉回起始階段。中國有幾大人文缺陷影響著民主進程:一是等級制度和仰視權威,沒有獨立人格,就沒有獨立思考,因而也就不存在獨立表達;二是缺乏公德意識和契約精神,遵循勝王敗寇的邏輯,就不會追求民主爭取;三是以我中心的功利主義,就不會生成擔當和自我犧牲,因而也就沒有推動真正的民主的動力,更願意借用民主的旗號達成自己的目的,一旦實現就會壓制民主,這幾乎成了一種「周期率」。這大致與中國歷史上的反腐相似,每當執政者推行反腐,贏得的是一致叫好聲,但這還不是源自公平正義,而是失衡心理。中國人更習慣於潛規則,且存在著以我為利益核心,在台下喊反腐,一旦掌握了權力就開始想盡一切辦法搞腐敗。所以,民主不掃清外圍,不解決制約因素,即使推進也可能半途而廢,這樣的教訓在中國近現代可以找出很多例證。

  上述分析,決不意味著筆者反對民主,恰恰相反,希望以有效措施加快推進民主進程,共產黨是打著民主的號召起家的,現有的憲法和核心價值觀也都在張揚民主,這裡強調民族人文基礎抑制民主進程,主要還是提醒人們在要求民主的時候,要反問自己,我追求什麼樣的民主,我能夠什麼樣的民主責任,這應當更基礎,更實在。

  總之,中國的大國道路,需要大國國民,而大國國民是需要啟蒙的,這方面我們似乎尚未開展,在一些方面和一些領域蒙昧主義似乎正在興起,這是需要警惕的。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4: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