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林彪曾提出一個讓人吃驚的抗日戰略

[複製鏈接]

1040

主題

1295

帖子

20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oldgunner69 發表於 2011-1-4 14: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林彪在《關於抗大教育方針的講話》中,談到了他的抗日戰略。林彪從各方面論述了一個問題:「要爭取抗戰最後勝利,我們在軍事上只有採取進攻戰法,才能發揚我們的長處暴露敵人的弱點,才能取得新的大的勝利的戰局。號召「以攻為主,以防為輔,要把大部兵力分配打運動戰,以小部分的兵力打陣地戰與游擊戰」。

/來自中華網社區 ***/
    在一些人看來,中國與日本,雖然中國軍隊數量遠遠多於日軍,但還是敵強我弱,中國連防守都不行,去進攻無異於找死。但是,如果翻開軍事歷史看一看就知道,消極防守的陣地戰防不住敵人,不等於不能用運動戰戰勝敵人。為什麼防守打不贏,採取進攻就可以打贏?

/來自中華網社區 ***/
    林彪分析道:

    (一)從地形條件來看,中國的領土遼闊廣大,是守不勝守,防不勝防的,日本帝國主義採取包圍迂迴的戰術,我們就無法去守,我們有幾千萬萬個山頭,有幾千萬萬條路,怎麼去守呢?南口的天險,娘子關的天險,我們曾經守過的,結果敵人還是南面繞過去了。我們有大軍堅守的地方,敵人不攻,而是專找薄弱的地方和空虛的地方,這一打我們就非跑不可,我國地大的長處如果是採取防禦戰則這長處反而變成了我們的弱點。如果我們採取進攻的戰法,我們作戰的迂迴地區廣大,我們可以隨意選擇有利的機會消滅敵人,敵人想要包圍我們是辦不到的.

    (二)歷史上的一切天險,在今天的立體戰爭中,已大大地減低其價值,甚至失去其作用了。今天的戰爭要想防禦,必須建立新式的鞏固的要塞,可是我們中國過去沒有注意這個問題,只是依靠歷史上遣留下來的城,根本就不能抵禦強大的火力,現在如果全靠新要塞,時間也來不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採取單純的防禦,便是我們暴露弱點,而必然地要失敗。

    (三)要實行防禦必須有強大的火力來布置火網,但現在我們的火力還不行,要採取防禦便更暴露出我們的弱點,另一方面我們的步兵很多,這是突擊的力量,是衝鋒肉博的力量,對於進攻是有利的,是我們的長處。但是如果採取防禦,這個優點便不能產生。相反地,是便利日本帝國主義,可以調動幾十門大炮來向我們轟擊,可以調動一師人來消滅我們一團人,其次敵人曾經用六十門大炮來向我一個陣地轟擊並有飛機配合作戰,在這種情況之下,日本士兵常常不打仗,可以睡覺,儘管開炮向我軍轟擊。在南口與上海戰鬥之中我軍犧牲很大,但還有看不到日本兵的,因此在目前我們的火力比不上敵人的情況之下.

    (四)防禦是被動的,戰爭一轉到被動是很困難的,處在被動的地位對於敵人什麼時候來,多少兵力,從什麼地方來?這些問題都無法了解,等到敵人來了,挨了一頓打,還不知道敵人有多少力量,等到我們發覺敵人的兵力,要調兵來增援已經來不及了。

    (五)敵之作戰摜技,為包圍迂迴,如果我們採取防禦,死死地擺在一塊地上不動,則剛剛便利於敵之迂迴包圍戰法之實施,反之如果我們採取進攻,則迫敵處於應戰地位,而我們還能將敵包圍殲滅。

    正如林彪分析的那樣,以國民黨軍為主的中國軍隊,始終不能集中兵力與敵人進行徹底的運動戰,總是分兵把守,被敵人各個擊破。這有主觀和客觀的原因。客觀上,以國民黨軍為主的中國軍隊確實沒有意識到被動防守的危害,林彪還是對中國軍隊的戰略錯誤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林彪最後號召說:「在兵團戰術中,運動戰為主,以陣地戰游擊為輔,但其中有一個中心,就是都要進攻,要包括進攻的精神,以進攻為主要手段。運動戰以進攻的運動戰為主,游擊戰不能「游而不擊」,而要去襲擊敵人,防禦的陣地戰要準備隨時反突擊。總之,進攻是最主要的,我們要以攻為主。林彪不只是提出了戰勝日軍的理論,他也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了自己理論的正確。抗戰初期,林彪在平行關和廣陽分別指揮三個團和兩個團(缺6個連),各殲滅日軍一千人,取得了平行關大捷和廣陽大捷。李宗仁的台兒庄大捷也是在用一部分兵力防禦敵人的同時,用更多的兵力對進攻中的一路敵人採取主動包圍進攻的戰法取得的。

    有人說,中國是用持久戰和游擊戰取得的抗日戰爭勝利,不是用林彪的運動戰進攻戰略取勝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所以,林彪的戰略是錯誤的,持久戰游擊戰才是正確的。其實,這是曲解了歷史。中國並沒有靠「持久戰、游擊戰」取得抗戰的勝利,只能說「持久戰、游擊戰」使日本人沒有很快打垮中國,中國是依靠美蘇的勝利才戰勝日本的。日本戰敗時還佔領著大半個中國,日本人投降時中國人還莫名其妙。如果不是美蘇戰勝了日本,「持久戰」還不知道會"持久"到什麼時候,如果日本不去發動太平洋戰爭,愚蠢的把美國拖進戰爭中來,中國能不能勝利還不一定呢。說實話,日本人從來沒有認為自己是被中國打敗的,這也日本人現在也沒把中國放在眼裡的主要原因。

    林彪提出了戰勝日本人戰略方法。如果當時中國軍隊都能按照林彪的戰略實行,幾十萬中國軍隊每次對企圖長驅直入或迂迴包抄的一路日軍實施分割包圍,多打幾個平行關和台兒庄那樣的勝仗,每次消滅它一,二萬,這樣的勝仗只要打幾次,日本人根本不可能佔領大半個中國。日軍的武器並不比中國強多少,日軍的軍隊素質雖然好一些,但中國幾百萬軍隊,一次就算消滅不了日軍5萬10萬, 但是一次消滅日軍一,二萬還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中國軍隊實施正確的戰略,日本那點軍隊就想侵略中國無異於找死,日軍能逃老家就會感到很慶幸了。

百度里搜不到你,只好進搜狗!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8: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