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印度不服中美歐俄:結果鬧出國際大笑話

[複製鏈接]

1040

主題

1295

帖子

20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oldgunner69 發表於 2011-1-4 10: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印度在上世紀90年代後期獲得發射地球同步衛星的能力后,就一直在積極研發GSLV這種大推力火箭。所謂地球同步軌道,就是把衛星發射到距離地面3。6萬公里的高度,在這樣高度的衛星都是通訊衛星。如果一國有能力發射通訊衛星,也就有能力爭取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市場上佔據一席之地。因此,印度人把12月25日的發射看作是進軍國際商用衛星發射市場的重要一步,但很可惜,得來的只是一聲嘆息。   靠低價策略搶市場

  2007年4月,印度使用一枚自製火箭把一顆義大利衛星送入太空,並收取了1100萬美元的發射費。印度將這次發射定義為「首次完全意義上的商業衛星發射」。更重要的是,印度成為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發射商業衛星的國家。印度媒體曾自豪地說,「乘著這枚火箭,印度在茫茫太空的探索中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嘗到甜頭的印度航天業界,迫切感到應該繼續大力發展這項業務,爭取獲得更多國際商用衛星的發射合同,這樣一方面可向國際社會展示印度的技術實力,打造「印度製造」的品牌,另一方面也可從中獲得巨額利潤,為印度缺乏資金的航天工業添薪加柴。根據2008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預計到2018年為止,世界各國將發射1000顆衛星,其中七成為商用衛星,市場總額將會高達數千億甚至上萬億美元,且會以大約年均10%的增長速度持續高速增長。印度在2008年前後就制定了5年內佔據全球衛星發射市場10%的目標。

  相對於歐、美、俄等國昂貴的大推力火箭,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科學家表示,印度參與國際商業衛星發射市場的核心競爭力,是其性價比非常突出,在中低端市場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尤其是在2008年4月印度成功進行了「一箭十星」的發射,這種成批量發射大量小衛星的技術進一步降低了單顆衛星的發射成本。

  今年年初,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曾表示,計劃從今年起,增加衛星發射的數量,由過去平均每年發射2至3顆衛星,增至每年發射6至8顆。同時,大力發展自主研發的GSLV系列火箭,將運載能力從2噸提升至4噸。該組織還宣布說,要將發射費用減半,以低價策略同歐洲、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等國家展開更激烈的競爭。

  對大國身份的渴望

  印度輿論認為,太空領域的成功可以極大程度地刺激印度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同時也是印度大國身份的重要象徵。因此,在商業衛星發射領域,印度也持有同樣的觀點。在目睹歐、美、俄以及日本、中國等國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市場攫取的豐厚利潤后,印度認為,如果要以一個大國的身份來要求自己,就必須成為「商業發射大國俱樂部」的一員。

  從經濟層面來說,以人力資源為基礎的各項外包產業一直是印度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而在商業衛星發射市場,印度在人力資源方面同樣具備相當的競爭力。總部位於班加羅爾的印度空間研究組織是印度太空計劃主要的執行機構,在這裡,既有一批經驗豐富的普通工程師,也有不少技術精湛的高級專家,另外還有一套成熟的培訓計劃,可以讓新鮮血液源源不斷地加入。因此,同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相比,印度在人才儲備方面的優勢,使得其在人力資源方面投入的成本要低得多,如果能夠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市場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印度獲得的實惠自然也會更多。
百度里搜不到你,只好進搜狗!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 17: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