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四代重殲讓美國航母滾遠點,隨時可截殺美預警機

[複製鏈接]

1040

主題

1295

帖子

20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oldgunner69 發表於 2011-1-2 11: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四代重殲讓美國航母滾遠點!兼論成飛四代對西太地緣政治重大影響

四代重殲問世,是一件必將影響和改變東亞政治格局的大事。筆者葉劍簡要分析如下------ CHN強網社區 bbs.

對於老美來說,意味著兩件以上大事:在西太平洋的活動將越來越不自由,軍費開支預算又需節節攀升,美國航母必須遠離中國海岸線。對於西太平洋國家來說,意味著:抱美國大腿的時代過時了。

一、有了四代重殲之後,隨時可以在作戰半徑內截殺美航母預警機,美預警機的逃跑時間最多只有1分38秒左右

bbs. 軍事論壇


首先強調成飛四代重殲是制空機。用於應對F22的威脅是第一位的。但是我們仔細研究發現,這個制空機可以有成為多功能戰機的條件。我們按照成飛四代照片分析測算,長度在21~23M之間。假定機頭七米、動力段七米(含發動機和進氣道的介面端),剩餘的多達7~9米。這是什麼?這是主彈倉!也就是我們的主彈倉可以長達7~9米。可能是兩個前後串聯可以打通的大彈倉。

這樣,論長度足夠掛載:(1)掛載一:遠程空空導彈(尤其是研發中的遠程衝壓空對空導彈),用於遠距離截殺航母編隊的預警機。 bbs. 軍事論壇

大型預警機對於0.2平米以內雷達反射面積的戰機發現距離不過一兩百公里(從寬按照200公里計算)。我方隱形機攜載射程70公里的現有的 PL12空空彈攻擊預警機,從被預警機發現到我發射空空彈,只需飛行大約130公里左右,即便按照巡航時速1.5馬赫而不是最高速度(大致為 1850~1900公里/小時的級別),只需要飛行0.07小時也就是4分鐘12秒左右(考慮到預警機移動,所需時間略多於此N秒)。如果攜載射程150 公里左右的研發中的遠程衝壓空對空導彈,則四代重殲只需要飛行50公里,只需要1.622分鐘也就是1分鐘38秒左右(考慮到預警機移動,所需時間略多於此N秒),就可以發射導彈攻擊預警機。這麼短的時間,預警機如何逃逸?如何呼喚護衛機群護駕?更何況目前護駕的三代半戰機F18或者未來護駕的不達標的四代機F35,不論隱形性、機動性、還是超巡性能,都不是成飛四代的對手。

二、有了四代重殲之後,可以有多種方式多種彈藥攻擊美航母群

bbs. 軍事論壇

(2)掛載二:優化摺疊彈翼的對地對海導彈、完全摺疊彈翼的雷石系列智能滑翔彈、研發中的SDB彈也就是小直徑炸彈

現有的對地對海導彈。包括:C803導彈全長:6.392米,YJ62(C602)包括火箭助推器在內的長度達到7米,C701彈長 2507毫米,C704/C705比起C701略長,缺數據,但可以確定短於C803。至於雷石系列制導滑翔彈、激光彈,長度更無問題。掛載C803、 YJ62導彈,主要是導彈翼展的摺疊壓縮問題。C803翼展1220mm,YJ-62翼展2900毫米,都需要壓縮,但是工程技術上都不難。上述彈種,射程在15公里到280公里之間,即便是掛載滑翔彈,射程也在60公里左右或者以內。都可以對地對海作戰。其中,雷石系列可以直接掛上四代重殲對地對海作戰。C803和YJ62必須經過摺疊翼展才能符合內掛條件。由於四代機是一個戰爭系統,四代機用雷達、彈藥都是同步開發的,其中彈藥的開發較之於戰機開發遠為容易,符合四代重殲掛載條件的,更小更強更遠的炸彈和導彈,未來必要時也會露面,再度帶給大家驚喜。

CHN強國網 www.


至於對地對海雷達和火控系統,完全成熟,早就在飛豹和J11BS/J11BH等型號上實現。直接安裝移植到四代重殲上即可。

三、美國航母群更須遠離中國海岸線1500公里以上範圍,在這個範圍內中國有了反航母雙保險

推演上述條件和過程之後,可以發現:四代重殲集群出擊、一部分負責截殺敵預警機,一部分負責直擊航母,一部分負責同敵方F18/F35格鬥的話,完全可以攻擊敵航母群。那麼,敵航母群必須遠離中國大陸海岸線多遠?計算結果是:我方四代重殲的機身大超過或者達到SU27的機長、載油多、並且未來很容易裝備現成的空中加油配置,經過一次加油的作戰半徑達到和超過飛豹的1650公里完全沒有問題(SU27內油作戰半徑就達到1500公里)。這也就意味著:航母至少必須遠離中方一線機場(1650公里+雷石滑翔彈的射程60公里/或者經過壓縮摺疊翼展之後的C803的射程約200~250公里-第一線機場離開海岸線一般200公里)=1510~1700公里。這也正好大致是「反航母彈道導彈」的1500公里左右的「拒止範圍」。

bbs. 軍事論壇

上述計算,其實都採取了保守數字,實際上航母群需要遠離中方海岸線更遠。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我國將 RCS>0.1平米 的統統歸為縮減RCS的3.5代(新標4.5代)戰鬥機:如J10B、T50、F18E、陣風、颱風。。。等,成飛J20的 RCS指標區間是:0.1至0.01平米,遠遠小於0.2平米的上述計算過程中的假定數字。所以,筆者葉劍認為:美國航母需要遠離中國海岸線多遠,他自己看著辦吧。

四、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干預能力越來越弱,風險越來越大

www. 最好軍事戰略資訊站


一旦東海有戰事,釣島有戰事,美國航母群如果想干預,必須遠遠離開大陸海岸線上述距離。而一旦台海有戰事,美國在新加坡樟宜基地的航母群,再別想駛經南海馳援台海。在馳援途中就可以被殲沉海底。美國在西太平洋上的干預能力必然越來越弱,風險越來越大,代價越來越高,戰爭過程越來越曲折和複雜。

一旦台海有事,美國總統想到的問題將不再是:「我們的航母在哪裡?」而是:「我們的航母干預台海會不會被擊沉?」請問:美國有多少承受能力、為了台獨的利益為了日本人的利益,犧牲幾個航母上的生命呢?

www. CHN強國網


五、四代重殲出現之後,如果它美國想維持對華絕對優勢和西太平的優勢的話,美國面臨更大軍備開支壓力,包括下列:

1、美國航母必須更換艦載機才能同中國四代重殲PK,三代半的F18和所謂四代的F35是頂不住的。 bbs. 軍事論壇

美國現在已經開始招標新標準的六代機。他招標吧。這又是數百上千億美金的開支壓力。美國F35戰機的研發經費和開支,部分程度上可能已經打了水漂。當然是部分程度。

2、即便是F22/F35也必須增加光電雷達系統,提高「隱形機PK隱形機」的能力,他們已經在這麼做。 www. CHN強國網

每架要不要上千萬美金?187架F22至少多增20億美元左右軍費開支。

3、升級航母群的防空系統、雷達反隱形機系統 CHN強網社區 bbs.

現有預警機和宙斯盾發現中國四代重殲的距離太短了。必須配備長波雷達和多頻譜雷達以及甚至無源探測雷達或者無源探測系統。艦載防空系統難免要上效率比起攔射導彈更高的、看到即摧毀的激光攔射系統。這個他們正在搞,但沒有數百億上千億美金的開支,根本應付不了。

筆者葉劍很高興:讓負債纍纍的、戰線過長、反恐吃力、反核不得力的老美,去增加巨額開支吧。

六、對於西太平洋周邊國家和地區來說,不僅僅地面、機載和艦載的反隱形系統需要置辦和全面升級,不僅僅需要新增開支上百億美金,而且,必須看到:中國越來越強大,光抱美國大腿的時代過去了,不行了也不夠了

CHN強國網 www.


中國四代重殲未來2015年左右服役起,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現有的三代機全部成為廢鐵。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現有的雷達預警體系全部縮水到現有功效的N分之一。台海的天空,肯定是塌下來了。這一點,台獨們心知肚明。

對於周邊國家的三代機來說,必須像美國F22升級、增加光電雷達系統一樣,或者像俄國SU35一樣增加「反隱形雷達系統」,或者像演習中擊落過F22的F18電戰型一樣增加電子對抗系統。否則一旦開戰,速亡無疑。當然,即便升級了,一旦開戰,也不過是「晚死N天」罷了。三代機或者三代正以上戰機,對抗四代機,結果仍舊是一邊倒的。地面雷達預警系統必須升級長波雷達、多頻譜雷達、以及無源探測雷達體系。周邊國家的海軍,面對四代重殲、實為殲轟機,除非他們走大型化的路子,為自己的海軍配備大型、遠程雷達,否則將成為「案上魚肉」。林林總總加起來,每個國家地區不需要耗費百億美金以上。少數國家有技術也有點錢,可以獨立或者聯合開發自己的隱形機的,例如韓國-印尼聯合,印度自研+印俄聯合,都需要投入上百億美金。還不一定搞得出來,因為他們沒有風洞群、沒有RCS微波測量暗室等必須的基礎設施。更缺少材料科學、發動機工業等各方面的工業基礎。

www. CHN強國網

更主要的是:美國F22不出口,美國簡化版低檔版的所謂的四代機F35即便買到手、也在超巡性能、機動性能、隱身性能上落後於中國四代重殲,更主要的是由此看到:最貴的F22不賣,又貴又不好的F35不支,美國還能有什麼武器靠得住、可以以此對抗中國的四代重殲?筆者很高興告訴他們:中國越來越強大,抱美國大腿的時代過去了,不行了,不夠了。中國的發展經過種種問題的陣痛畢竟越來越強、無可阻擋,這就是隥公「發展才是硬道理」的勝利,這是所有的反華勢力、極右勢力、以及一直詆毀國家發展道路、詆毀改革開放道路的少數極左勢力,最為無奈的。最後,恭喜大家元旦快樂!新年快樂!葉劍寫於海南三亞

百度里搜不到你,只好進搜狗!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8: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