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胖MM不孕的秘密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0-11-30 00: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已婚青年婦女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一種以卵泡發育障礙、胰島素抵抗和雄激素過多為其特徵性改變的病因複雜的神經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常發生於20-35歲,除肥胖和體重增加外,常伴有月經稀發、閉經、多毛和不孕,這是由於體內存在過高的雄激素所致。

不孕、反覆流產、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也是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就診的原因。多囊卵巢綜合症的遠期併發症主要有糖耐量異常、非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肥胖、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

隨著現代生活的變化,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病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目前,多囊卵巢綜合征已成為輸卵管性不孕之後第二大不孕原因。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病原因還不明確。

研究發現其與胰島素代謝異常、女性體內雄激素偏高有關,而肥胖女性胰島素偏高也是致病的原因。另外與遺傳因素、環境污染、生活壓力過重有關。

由於精神緊張、藥物作用以及某些疾病等的影響,使丘腦下部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失去周期性,以致垂體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比例失調,造成卵泡雖然發育但不成熟也不排卵,成為囊狀卵泡,天長日久就生成很多囊狀卵泡,最後卵巢就形成葡萄狀的多囊卵巢。

多囊卵巢綜合征女性呈現多囊卵巢的表現,在超聲波檢查下,可見到卵巢內許多小卵泡在卵巢的周邊呈現特殊的輪狀排列的現象。

除卵巢呈典型的多囊性特徵外,還會合併無月經或月經異常、高雄素癥狀及肥胖等臨床表現,在多囊卵巢綜合症的患者中,約有40%-60%的女性有肥胖現象,50%-90%有多毛症,而其中55%-75%患者會遭遇不孕的問題。在具有正常月經的婦女當中也有20%左右會出現多囊卵巢,但偶爾會被一般醫師誤以為是多囊卵巢綜合征,因此卵巢的囊狀變化雖然是診斷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依據之一,但並不適合用來作為診斷的唯一依據,

對於月經不規律、肥胖,毛髮比較重,痤瘡的女性,要警惕有無多囊卵巢綜合征。應及時前往專業生殖內分泌診療機構進行超聲、血性激素的檢測,胰島素抵抗實驗,以便及早明確診斷。對於此病的診斷還應注意:大多數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症的女性都有身體過胖的問題,但患病的女性當中,有三分之一的女性相對於她們的身高來說並不胖。

在確診多囊卵巢綜合症之前,必須先行排除其他可能與多囊卵巢綜合症易混疾病。可能與多囊卵巢綜合症發生混淆的其他病症包括糖尿病和甲狀腺疾病。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一般治療以飲食調節和控制體重為主。患者應該積極致力進行鍛煉減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攝取,從事日常工作或進行規律鍛煉,有益於長期身體健康、排卵和妊娠。

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治療以誘導正常的排卵為主,可以口服排卵藥物或注射針劑,促進卵泡生長。對於腎上腺雄激素分泌旺盛的患者,可使用類皮質激素如強的松等也可有效抑制其分泌。另外,使用胰島素增敏劑,如美迪康和曲格列酮,不僅可改善機體胰島素抵抗,而且可明顯改善排卵。因為增進機體組織細胞的敏感性和穩定性,比單純的促排卵重要的多。若是經過3-6個月周期的藥物治療,仍未有良好的排卵,體外受精試管嬰兒的治療是最佳的選擇。此外可行腹腔鏡手術,以鐳射或電燒灼將卵巢表面的不成熟的退化卵泡部分清除,但可能合併盆腔粘連、卵巢萎縮。

如果患者沒有生育問題或短時不想懷孕,則治療目標將著重於維持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以避免子宮內膜增厚或癌變,並降低雄激素。使用口服避孕藥減少卵巢與腎上腺雄性激素的分泌,同時可以維持正常月經。如果患者較肥胖,應鼓勵其減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罹患糖耐量異常或糖尿病的機會比一般人大許多。而且發病時間也比較早,因此尤其對於肥胖的PCOS患者宜進行相關篩檢。

因此,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應在專業生殖內分泌醫師指導下,進行科學、系統、有針對性的規範治療,切勿盲目用藥。

(ZT)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3: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