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14.34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Some one said, 「I would like return good for evil.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it?」 Confucius said, 「So, what do you return for good? You return justice for evil, and return good for good.」
在基督教社會,《聖經·舊約》也主張「以直報怨」。《利未記》第24章說:
19. 人若使他鄰舍的身體有殘疾,他怎樣行,也要照樣向他行。
20. 以傷還傷,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他怎樣叫人的身體有殘疾,也要照樣向他行。
21. 打死牲畜的,必賠上牲畜。打死人的,必被治死。
22. 不管是寄居的,是本地人,同歸一例。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中國古代,秦末劉邦帥軍入關,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史記·高祖本紀》)這和上述《舊約》所說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但是在《聖經·新約·馬太福音》第5章里,耶穌卻說:
「你們聽見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
婁師德的弟弟被任命代州(治雁門,今山西代縣)刺史。將要赴任時,婁師德問他:「我備位宰相,你又擔任州牧。榮寵過盛,會遭人嫉妒的。你怎麼做,才能避免自身的禍患?」他弟弟跪下說:「今後就是有人唾在我臉上,我擦掉就算了。這樣,哥哥大概就不必為我擔憂了吧。」婁師德神色憂慮地說:「我擔憂就是這個!別人唾在你臉上,是惱怒你;你擦去唾液,就是和他作對,將使他更加惱怒。應當含笑承受其唾,絕不要擦去,而讓唾液自然幹掉。」(參見《資治通鑒·卷第二百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