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民黨落了個「不抗日」的罵名能怨誰?2 zt

[複製鏈接]

71

主題

2115

帖子

797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9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566 發表於 2010-1-3 13: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其次,「單純防禦」而不是機動作戰使國民黨軍隊在日軍的優勢火力下損失慘重。有時一天

之內,竟有10團官兵葬身於日軍的炮火之中,由此在國民黨軍隊中造成了一種嚴重的失敗情緒。

而單純的橫向防禦,往往一點遭突破后便引起全線崩潰,且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以至一潰千里。

原先預設的二線陣地往往不起作用,如淞滬會戰中,張治中率部花費數年興建的吳福線國防工事

未經使用便放棄了。到37年11月,離抗戰正式爆發不過幾個月時間,在華北以國民黨為主體的正

規戰爭已經結束了。

  同時期,武器裝備十分簡陋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卻逆向而上,殺向敵後。敵占區的廣大民眾,

急切地盼望有人來組織和領導他們保家衛國。在共產黨那裡,他們看到了希望。在共產黨的領導

下,各種抗日武裝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就以冀中根據地的開闢為例。37年10月,共產黨員呂正操率領的原東北軍53軍388旅691團,

拒絕與大部隊一起往南長途競逃,在晉縣改稱人民自衛軍誓師抗日。他們與中共保屬特委組織的

河北游擊軍互相配合,在半年中控制了整個冀中平原,建立了38個縣的抗日政權。38年4月,人民

自衛軍和河北游擊軍一起粉碎了日軍的第一次掃蕩,在冀中打開了抗日的新局面。

  再來看看地方政府。晉東北18個縣的縣長大多逃之夭夭,只有五台縣宋劭文和盂縣胡仁奎兩

位縣長堅持守土有責留了下來。他們自然與共產黨合作,參加了晉察冀邊區的創建工作。

  到38年10月,八路軍在敵後創建了晉察冀、晉冀魯豫、晉西北、山東等抗日根據地,形成了

廣闊的敵後戰場。八路軍從改編時的4萬多人發展到15萬多人,成為華北抗戰的中堅。新四軍也

開闢了蘇南和華中抗日根據地,從開始時的1萬人發展到2萬5千人。到38年底,與八路軍和新四

軍作戰的日軍已經達到40多萬,占侵華日軍總數68萬(東北地區除外)的58%,敵後根據地逐漸成

為了抗日的主戰場。

  由於正面戰場的抵抗和敵後戰場的開闢,打破了日軍速戰速決的美夢。38年10月武漢、廣州

淪陷后,日軍被迫停止了戰略進攻,轉而將主要力量用於敵後,對付共產黨的抗日武裝。自38年

11月到39年7月的9個月中,日軍在8個月中以85%的兵力對敵後根據地進行掃蕩,僅以1個月的時

間用15%的兵力對國民黨正面戰場作局部進攻。

  同時,日本對國民黨加強了政治誘降,用所謂「善鄰友好、共同防共和經濟合作」三原則作

為誘餌,企圖實行其「以華制華」的目的。而英美對日採取綏靖政策,極欲作為調停者,不惜以

犧牲中國抗戰的代價來維持所謂和平。在此氣候下,國民黨開始轉向。親日派汪精衛公開投敵,

而英美派蔣介石則走上了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道路。

  39年1月,國民黨在五屆五中全會上,確立了「防共、溶共、限共、反共」的方針。到了39

年11月的五屆六中全會上,國民黨進而從「政治限共為主」轉變為「軍事限共為主」,併發出了

進攻八路軍、新四軍的密令。

  隨之就發生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其代表性事件是前期的五大血案和後期的三次進攻。39年4

月30日發生博山血案,6月11日發生深縣血案,6月12日發生平江血案,9月1日發生鄂東血案,40

年1月11日發生確山血案,總共有近3千八路軍和新四軍指戰員(包括傷病員)及家屬被慘殺。39年

5月,國民黨調集胡宗南部30萬人從北、西、南三面對陝甘寧邊區實行封鎖包圍,以後就不斷挑

起摩擦,甚至大規模的進攻。到40年6月共侵佔邊區5個縣城和6個區43個鄉。39年12月山西的閻

錫山製造了十二月事變,進攻新軍和八路軍,同時破壞地方抗日民主政權,大肆殺害地方政府人

員和八路軍後方醫院傷病員,遇害者200多。39年5月到40年3月,國民黨軍隊更對八路軍前方總

部和129師發動進攻。由於共產黨適時提出了「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

持進步,反對倒退」的口號,在軍事上明確地採取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

人」的自衛原則,粉碎了國民黨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

  而使國民黨在政治上完全陷入孤立困境的是皖南事變。41年1月,皖南新四軍軍部和所屬部隊

9000餘人在奉命北移途中遭到國民黨預設重兵的圍殲,除了約2000人分散突出重圍外,大部犧牲

和被俘。事變發生后,全國震驚,海內外一致反對,各界人士紛紛開會和發表文章,譴責國民黨

的反共罪行。連英美也從自身利益出發,反對中國內戰。蔣介石陷入了十分狼狽的境地,被迫在

3月6日的參政會上保證:「以後決無剿共軍事。」

  進入相持階段以來,日軍對國民黨的正面戰場主要進行局部的有限進攻,實施政治和戰略上

的壓制性作戰。每次作戰通常在一個月之內,且往往在到達預定地區后即行停止或撤回。國民黨

軍隊則始終在戰略上採取消極地防禦作戰,缺乏對敵軍的主動進攻,因此在南昌、隨棗、棗宜、

豫南、上高、長沙等一系列會戰中,儘管廣大愛國官兵不乏英勇抗敵,壯烈犧牲,卻往往不能打

破日軍的作戰企圖。

  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軍為了確保在中國的佔領區,使之成為太平洋戰爭的兵站和

基地,對敵後根據地實施了更加殘酷的大掃蕩和治安強化運動;對國民黨則繼續執行政治誘降為

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政策。當日軍使用在華總兵力的72%對敵後根據地進行以「三光」政策聞名

的最慘無人道的大掃蕩時,國民黨的正面戰場反而沉寂了下來。

  最能反映出國民黨消極抗戰的是蔣介石與史迪威之間的衝突。

  歐戰爆發后,英美對華支援轉趨積極。40年10月,英國首先開放了封鎖已達3個月的滇緬路,

援華物質開始源源進入。41年11月,滇緬邊境情況緊急,為了確保滇緬路國際交通線的通暢,決

定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於是有42年初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由於各方面的原因,10萬遠征軍作

戰5月有餘,最終以損兵折將而告終。中國西南唯一的國際交通線被切斷。

  42年1月,同盟國正式組織中國戰區,蔣介石任統帥,美國的史迪威出任參謀長。史迪威對

中國的期望很大,上任不久就提出中國軍東進奪還武漢和南進奪取河內的作戰計劃。羅斯福也希

望蔣介石儘快在中國開闢第二戰場,蔣介石則推說中國軍隊的裝備落後,補給困難,要等打通印

緬道路得到充分援助物質后,才能作戰。

  據羅斯福的兒子艾利沃特回憶,43年在開羅會議期間,在談到對日作戰問題時,蔣介石沒有

表現出什麼興趣。羅斯福終於明白了:「中國軍隊一心只放在監視共產軍上,根本無心和日軍作

戰。」

  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失敗后,分別退往雲南和印度接受美械裝備和訓練。按照開羅會議的

商議,中國軍隊將在1944年春季向緬甸日軍發動進攻,可是屆時中國軍隊卻遲遲不動。羅斯福多

次催促蔣介石出兵,蔣介石以美國不給10億美元貸款為由,要把第二次緬甸戰役推遲到1944年雨

季以後。羅斯福被蔣介石的態度激怒,放出狠話:「如果閣下再不出兵,美國將斷絕一切經濟軍

事援助。」在羅斯福的強壓下蔣介石才被迫出兵,1944年4月,何應欽率新軍進入緬甸,開始了第

二次緬甸戰役。

  史迪威對蔣介石只想得到武器裝備卻不願作戰的作法十分不滿,幾次要用美國援助來裝備中

共領導的軍隊,並提出按戰鬥力來分配援助物資。44年9月為解救在滇西龍陵的遠征軍,史迪威

提出調圍堵陝甘寧邊區的胡宗南大軍南下作戰。這下戳到了蔣介石的痛處,最終導致了史迪威的

離任。羅斯福對中國軍隊的抗戰徹底喪失了信心,取消了在中國開闢第二戰場的計劃,連向中國

軍隊提供武器的熱情也冷卻了。魏德邁接替史迪威上任后,向羅斯福提議用美式武器為中國軍隊

裝備三十六個師,並進行美式訓練,被羅斯福擱置不理。

  國民黨的消極避戰帶來的是其軍隊的腐朽。

  進入1943年後,美軍於2月7日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的勝利,成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

從此日軍開始走下坡路。1943年春夏,中共領導的敵後根據地在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后,開始

進行局部反攻。到43年底,基本恢復了原有的根據地面積。44年八路軍和新四軍發動了更大規

模的反攻,大片國土被解放,日偽軍龜縮到鐵路沿線的狹小區域中。

  與之成為鮮明對照的是國民黨的正面戰場。由於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連連敗退,海上運輸

線被美軍切斷,急須在中國大陸打通一條從滿洲到越南的陸上通道,並攻佔美軍在中國大陸的

軍用機場。1944年春季,日軍結集50多萬軍隊向豫湘桂地區大舉進攻。駐河南的湯恩伯守軍40

余萬,面對5萬多日軍的進攻,竟然全線潰敗,前後不過38天,河南全省就被日軍佔領。守軍司

令湯恩伯首先脫離戰線逃走,軍官們則忙著把自己的親屬財產轉移到安全的內地。面對日軍的

進攻,中國守軍無心抵抗,在戰場上甚至出現幾百人的日軍追打上萬人中國軍隊的狀況。在歷

時八個月的豫湘桂戰役中,中國軍隊損失兵力五、六十萬,喪失河南、湖南、廣東、廣西等省

大部和貴州一部,丟失大小城市146座及美軍空軍基地7個,飛機場36個。在已成為強弩之末的

日軍面前,國民黨軍隊遭此敗績,不由得蔣介石不感嘆:「國土喪失之廣,戰地同胞流離痛苦

之深,國家所受的恥辱之重,實在是第二期抗戰史中最堪悲痛的一頁。」

  抗戰勝利后不久,國民黨便在三年半的內戰中輸給了共產黨。這與國民黨在抗戰中的表現

是完全分不開的。還是引王造時的那句話:「只有決心抗日,只有積極抗日,才是唯一出路,

才是唯一安內的辦法。」正是國民黨當局先是「不抗日」,後來又「消極抗戰,積極反共」才

導致人心喪盡,最後終於連安內也談不上了。


  如果我們不過高地估計自己的智力而貶低當時人的智力,則無論如何,國民黨落得如此下

場都是咎由自取。

430

主題

2296

帖子

388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884
沙發
yuxin_9605 發表於 2010-1-3 14:0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4 16: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