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28個半」的歸宿ZT

[複製鏈接]

71

主題

2115

帖子

797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9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566 發表於 2009-12-30 12: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29年,莫斯科中山大學舉行大會,聽取並討論學校支部局的報告,由於分歧很
大,會議最後只好進行投票表決,結果大多數學生反對這個報告,只有29個人支
持,其中的徐以新因為年紀小、個子低、態度也不堅定,還只是個團員,被稱為
半個。據參加過這次大會的毛齊華(曾任浙江省政協主席)回憶,「28個半布爾
什維克」的提法是中大學生余篤叄(曾任紅四軍政委,1933年被張國燾殺害)為
了挖苦這些人而叫出來的。以後的王明宗派集團就是從這29個人發展起來的。由
於當時沒有記錄,29個人的名單並不確定,後來流行的29人名單中的有些人(比
如王明)並未參加那次大會。不過,王明宗派集團的主要成員基本上都包括在這
個名單里了。 幾十年過去了,這29個人都走完了各自的人生之路,其歸宿各不
相同,大致有以下四類,簡要介紹如下:

第一類 開國元勛


楊尚昆: 28個半中的很多人雖然曾經一度輝煌過,但後來的結局都不大美妙,只
有楊尚昆是個異數。除了文革期間一段外,他基本上是一帆風順,直至最後成為
國家主席。究其原因,大概是楊的性格比較平和之故。他回國沒多久就擔任中宣
部長、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等高級職務,其時正是王明路線猖獗之際,但他並沒
象其他人那樣滿口教條、滿腦宗派、驕橫跋扈。任叄軍團政委時甘當彭德懷配角
。抗戰時當北方局書記,後來當軍委秘書長、中辦主任,仍舊不事張揚,踏踏實
實幹自己的事。大概就是這種性格得到了毛鄧的賞識而得以重用。至於晚年形成
楊家將勢力並最終受挫,主要是乃弟的關係。

張聞天(洛甫): 洛甫是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理論水平極高。不過,早期的
他由於缺乏實際工作經驗,學理論有些食古不化,思想觀念充斥著教條主義和宗
派主義,對毛澤東符合實際的政治軍事路線缺乏了解,他批判毛澤東的正確路線
,態度非常激烈,用詞也非常尖刻。遵義會議后,雖然與博古分道揚鑣,但教條
主義宗派主義觀念仍未從思想上真正得到認識,一四方面軍會師后對四方面軍的
態度就是新形勢下的新表現。一四方面軍的分裂張國燾應負主要責任,但洛甫博
古等人會師之初的簡單粗暴態度也有相當責任。後來要把總書記職務讓給張國燾
也證明了他的不成熟。不過,從此以後,洛甫基本上是有功無過了。廬山會議上
的表現更是達到了讓人欽敬的高度,明知毛澤東對他心有芥蒂,明知支持彭德懷
可能會身敗名裂,但為了捍衛真理,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毅然站出來表明態
度,可歌可泣。

王稼祥:王稼祥是個典型的書生。終其一生,書生本色不變。他到中央蘇區最早
,曾以「搖鵝毛扇子」(陳伯鈞語)的身份,參與任弼時顧作霖對毛澤東的圍剿
,但一旦認識到毛澤東路線的正確,就第一個從王明宗派陣營中殺出來,毅然站
到毛的一邊。這時,任弼時、顧作霖、鄧發、項英、劉伯承正在寧都會議上對毛
大加撻伐,博古的臨時中央也是在一年後才來到蘇區。這就是書生本色,只認理
不認人。後來,王在遵義會議上把毛推上了領導崗位,又在1938年帶回共產國際
的指示,擊敗了王明的挑戰,對毛來說,可謂功莫大焉。毛是個恩怨分明的人,
因此一直重用王,長期擔任軍委副主席,王在七大落選中委后毛專門為他說情,
十大時又安排他進中委。王稼祥的性格內向,善思考不善交際,擔任紅軍總政治
部主任多年,除軍團級的領導認識外,對軍師級的幹部竟然都不認識,不免給人
一種孤傲的印象,七大中委落選,這是重要原因之一。毛澤東了解他的性格,在
延安曾安排他擔任中央國際政策研究室主任,但他對這件工作沒興趣,也不認真
抓。毛那句名言「抓而不緊等於不抓」,就是批評他的。

陳昌浩: 陳昌浩這個人在28個半中比較另類。首先,他是唯一一個真正指揮軍隊
的統帥;其次,他的功大過也大。紅四方面軍的發展壯大他功不可沒,西路軍的
毀滅他也罪責難逃。他精明強幹、英勇善戰,對敵鬥爭堅決,他冒著風險坐飛機
向黃安城裡敵人扔手榴彈的故事很一直為四方面軍的人津津樂道;但張國燾為了
清除異己,殘殺紅軍將領,他又是重要幫凶。28個半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宗派思
想嚴重,但表現形式前後不同。早期是從中央到各根據地當欽差大臣奪權,打擊
當地老幹部;後期則是在各自獨立的根據地形成新的宗派。一四方面軍會師后這
一點特別明顯,洛甫、博古、凱豐等(甚至包括李德)為了維護中央派的利益,
對四方面軍大加打擊;陳昌浩則站在新宗派一邊,對中大的一幫老同學充滿敵意
,關鍵時刻不顧大局,追隨張國燾南下。在這方面,洛也好、陳也好,眼光顯然
都比毛澤東短淺,不知道大敵當前,聯合禦侮是第一位的,可惜當時毛澤東還不
能完全控制局勢,結果釀成了一四方面軍分裂的悲劇。西路軍受挫后,陳昌浩性
格變化極大,晚年膽小怕事,豪氣全無,文革時更是選擇了自殺之路。這一點和
李立叄很相似,李立叄也是早年大權在握時狂得沒了邊,飽受挫折后又走向另一
個極端,文革初以自殺了斷。

張琴秋(女):戰爭是殘酷的,對男人如此,對女人尤甚,敢於直顏面對這種殘
酷的女性都是偉大的,張琴秋就是位偉大的女性。張琴秋不是那種花瓶似的女性
,她曾經擔任過四方面軍總政治部主任、婦女獨立師長,還親自指揮打過仗,這
種經歷在中共女革命家中是獨一無二的,如果後來沒有離開軍界,她很可能會成
為55將軍中唯一的女中將。張琴秋長得漂亮、能歌善舞,但經歷坎坷,1932年紅
四方面軍西征,張琴秋身為師政治部主任,不得不離開她的丈夫沈澤民,而且這
一離開就是永訣。到川陝后,她和曾中生等人與張國燾的錯誤路線做鬥爭,遭到
了張國燾的打擊報復。和陳昌浩結婚後不到一年,又趕上西路軍失敗,孩子在戈
壁灘一出生就死了,然後又被馬家軍俘獲,吃盡千辛萬苦,顛沛流離,直到抗戰
爆發才被周恩來營救出來。好不容易回到延安,又受張國燾牽連被粗暴批判一通
。不久,陳昌浩赴蘇聯,第二次婚姻再告結束。後來與老戰友、原四方面軍總醫
院院長蘇井觀結婚,1964年,身為衛生部副部長的蘇井觀又因病去世。不久,文
革爆發,張琴秋因不堪凌辱,跳樓身亡,以死抗爭。回顧這位奇女子一生,真如
古人所言,紅顏命薄呀。

何克全(凱豐): 凱豐這個人很有意思,儘管他曾經貴為政治局委員,但知道他
的人並不多,前段時間中央台演《延安頌》,很多人看完后,向我諮詢,這個政
治局開會時頻頻露面的凱豐是幹什麼的?呵呵。凱豐最著名的事情就是他在遵義
會議上指責毛澤東「不懂馬列、只讀過《孫子兵法》」(其實當時毛還沒有讀過
《孫子兵法》)。當時,博古下台已定,凱豐依然堅定的支持博古,是很講義氣
的行為,不過,這種義氣此時並無積極意義,實質是頑固的宗派主義觀念,對黨
和紅軍是有害的。黨的七大上,凱豐本是中委候選人,但伍修權發言揭發他在遵
義會議上的表現,並反對他做候選人,結果凱豐被擼了下來,這也說明他並不是
多麼有代表性的人物。凱豐對敵鬥爭還是很堅決的,曾被敵人逮捕坐牢,堅貞不
屈。長江局時期,凱豐對王明的做法是不滿意的。還有,著名的《抗大校歌》就
是他寫的,他還主持過延安文藝座談會。1955年凱豐在中宣部副部長任上病故。


徐以新: 16歲時就追隨周恩來參加過南昌起義。從蘇聯回國後分配到鄂豫皖根據
地,任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兼鄂豫皖蘇區的外交委員會主任,年僅20歲。
到川陝蘇區后負責與楊虎城部的統戰工作,與楊簽定互不侵犯協議,派武志平建
立秘密交通線。后因反張國燾被關押,直至叄大主力紅軍會師才被釋放。延安時
期先後任魯藝政治部主任、中直機關黨委書記兼中央管理局政治部主任。解放戰
爭時期任東北軍區政治部主任。建國後任駐外大使,外交部副部長等。1994年逝
世后錢其琛曾撰文悼念。

王盛榮: 六屆四中全會後被派往團中央工作,後到中央蘇區,任團中央少先隊總
隊長。當時同在團中央工作的陸定一、張愛萍晚年回顧往事時對王當時的左傾宗
派行為都頗有微詞。王盛榮曾於1931年當選為中革軍委15位成員之一,按說他跟
軍隊沒什麼關係,這點讓人不解。抗戰時期從團中央調中組部工作,1945年底任
齊齊哈爾工委書記。解放后曾任中南有色金屬工業管理總局局長。

第二類 革命烈士


秦邦憲(博古): 博古和王明是摯友,兩人的思想觀點、作風都很接近,都是嚴
重的教條主義者、宗派主義者,所以王明逃跑時把中共中央放心的交給了只有24歲
的博古。兩人的區別在於王明更自負,對黨、祖國更缺乏責任感。而博古因為到
了中央蘇區,親眼目睹了戰爭的嚴酷性,自己不懂軍事,知道只靠背馬列教條解
決不了現實問題,因而缺乏自信,於是先把希望寄托在李德身上,后發現李德不
行,壓力沉重,湘江失敗后曾想自殺 ,最後雖不大情願,但還是把總書記的位置
交了出去,說明他還是有一定責任感的。不過,遵義會議后,雖然他的宗派主義
思想大大弱化(並未消除,長江局時代又有所表現),但教條主義思想仍根深蒂
固。在延安主持解放日報時,辦報方針仍然充斥著黨八股。所以毛澤東針對這些
教條主義者搞延安整風,整頓黨風學風文風是非常有必要的。現在有些人想否定
延安整風,是不對的,整風後期康生搞搶救運動、肅反擴大化是錯誤的,但不能
因此抹殺前期思想整風的重大意義。總體而言,博古對中國革命的貢獻遠遠低於
洛甫王稼祥,而對革命事業的破壞則甚大。

沈澤民:資格很老,中共還未成立時他就是黨員了,是上海小組的成員之一。參
加革命后一直從事文學創作,雖然天資聰穎,革命熱情很高,但他這類人小資情
調比較嚴重,理想主義色彩較濃郁,而對中國社會的基本情況缺乏深入的了解,
往往患有嚴重的左派幼稚病。一旦掌權,必然好心辦壞事。他到鄂豫皖后是張國
燾排斥異己、打擊老幹部的重要幫手。張國燾率四方面軍西征后,他率25軍堅守
根據地打游擊。剛打個勝仗,形勢略有好轉,就又忘乎所以,再次左傾盲動,結
果使部隊遭受重大損失,無法在當地生存,只好北上長征。他也於1933年11月病
逝於紅安。他對革命事業的忠誠是無庸置疑的,但對革命事業的傷害也是很大的
。由於他的表現,中央對他的評價一直沒有明確,直到1963年他的遺骨重新安葬
,名字後頭才加上了「同志」二字。

夏 曦: 早年參加新民學會,1921年入黨,後到毛澤東主辦的湖南自修大學任教
。大革命時期在湖南與郭亮齊名,當過國民黨候補中央委員,中共五屆中央委員
,也算個老革命了,其閱歷和王明這幫書生完全不同,真搞不懂他怎麼會和他們
攪到一起。按理說,把夏曦放到革命烈士一類里實在是太抬舉他了,因為他對革
命事業造成的破壞比國民黨幾十萬人的圍剿都厲害。要是當初不是把他派到湘鄂
西,而是派到中央蘇區,有毛澤東這位老大哥鎮著他,可能他不至於變得那麼瘋
狂。我懷疑夏曦後來殺人殺得都心理變態了,後來溺水而死算他運氣。夏曦的罪
惡表現讓我們看到,不受監督的權力實在是可怕。

陳原道: 回國后先後任河南省委組織部長、順直省委組織部長、江蘇省委常委。
1933年被叛徒出賣被捕,在南京雨花台壯烈犧牲。其妻劉亞雄也是蘇聯留學生,
曾任順直省委秘書長,解放後任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常委等。劉亞雄之父劉
少白更是傳奇人物,他曾是山西的大地主、省議員,后受女、婿感召,追求進步
,遣散家財,參加中共,解放後任山西省政協副主席。

宋盤民(宋盤銘):從蘇聯回國后,分配到湘鄂西根據地工作,曾任湘鄂西中央
分局委員,少共中央分局書記,紅叄軍九師政委。地位和鄂豫皖的陳昌浩相同,
但命運卻大相徑庭。他因不滿肅反擴大化,被同為28個半的夏曦作為改組派抓了
起來,后賀關趁夏曦不在把宋釋放,夏回來后,又把宋抓了起來並於1933年12月
公審槍斃。

殷 鑒: 1931年任中共順直省委書記,被捕后關在北平軍人反省院(即著名的草
嵐子監獄),為所謂「61人叛徒集團」的成員,在薄一波等人被營救前病逝於獄
中。

第叄類 可恥叛徒


王 明(陳紹禹): 30年代初依助外力爬上中共最高位,從此完全唯蘇聯人馬首
是瞻。毛澤東曾評價他是:對別人(蘇聯)的事考慮得太多,對自己(中國)的
事考慮得太少。屬於老一代的香蕉。為人專橫跋扈,心胸狹窄,又嚴重缺乏自知
之明。寫的歪詩不過是順口溜的水平,卻自視甚高,還出版詩集。1956年赴蘇治
病,中蘇關係破裂后,站在蘇聯一邊與中共為敵,1974年病死於莫斯科。

孟慶樹(女): 王明夫人。一個非常霸道的女人,王明也讓她叄分。1983年病死
於莫斯科。

李竹聲: 曾任中山大學副校長。六屆四中全會後任臨時中央政治局成員,1934年
6月任上海中央局書記時被中統逮捕,特務向他勸降時辯不過他,後派高級理論特
務勸降成功,遂叛變,並供出盛忠亮地址,使其隨後被捕。後任中統科長,解放
后被抓獲,1973年病死獄中。

袁家鏞: 又名袁孟超、宋叄。1933年曾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後任全總黨團書記
。1934年6月與李竹聲等16人被中統逮捕,后叛變,當了中統特務,改名嚴英。

盛忠亮: 又名盛岳。曾任中共上海中央局宣傳部長,李竹聲被捕後接任上海局書
記,1934年10月被捕叛變,后當了中統特務。盛忠亮後來曾寫過一本書《莫斯科
中山大學與中國革命》,現在最流行的28個半的名單就是出自他的這本書。

王雲程: 曾任中山大學支部局組織部副部長。1931年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1932年
任團中央書記,后兼任上海局常委。1933年被中統逮捕,遂叛變,並使羅登賢廖
承志等被捕。

孫際明: 又名孫濟民,曾任團中央組織部長,與王雲程同時被捕叛變。


朱阿根: 又名朱志遠,曾任中山大學支部局組織部副部長。1931年至1933年任江
蘇省委常委、組織部長。

汪盛荻: 又名王勝弟,1932年任江蘇省委宣傳部長。


第四類 下落不明


何子述: 曾與王明博古王稼祥一起反對立叄路線,受到李立叄處分。六屆四中全
會上,因米夫的壓力,何子述等四人的處分被撤消。

王保禮: 蘇州工人,曾任中山大學副校長(花瓶性質)。


杜作祥(女): 曾任上海局婦女部長,后被捕。


朱自舜(女): 又名朱子純。


李元傑:


蕭特甫:

430

主題

2296

帖子

3884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3884
沙發
yuxin_9605 發表於 2009-12-31 00:38 | 只看該作者
謝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2: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