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談談「埋頭搞經濟」的口號

[複製鏈接]

57

主題

109

帖子

29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楓 發表於 2010-8-24 09: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埋頭搞經濟」是本論壇某人提出的口號,他提出這個口號是為了主張「不爭論」修改教科書的問題,他們說經濟落後的湖北是特別應當「埋頭搞經濟」的。    雖然「埋頭搞經濟」不是由黨和政府提出來路線式口號,也不是一個流行的民間口號,但我認為討論一下這個問題以釐清一些道理,也還是有益的。

一.

    我認為「埋頭搞經濟」不是一個適合今日中國國情的口號。
    改革開放之初,有石家莊馬勝利發明了「大承包」,有張興讓提出「滿負荷工作法」,是一副「埋頭搞經濟」的架勢,報紙電台大吹了一通,好象只要大家都用勁,經濟就能上去了。
    沒多久,這個泡泡就破了,馬、張只紅了不多時。不信的話,現在到石家莊去找找他們,看看他們如今怎樣了?

二.

    之所以那個泡泡會破滅,是因為搞經濟有市場、投資方向、財力人力、風險等諸多問題,不是埋頭使勁就能搞好的。現在一般人不是不想搞經濟,而是不知道搞什麼好。
    我認為「埋頭搞經濟」的口號也許適合計劃經濟時代,那個時代有一個著名口號「小車不倒只管推,一直推到共產主義」。純粹從經濟意義上講,就是政府管發展方向和生產計劃,企業和群眾埋頭去生產,產品由政府定產包銷,企業所要做的只是努力完成任務,不存在產品積壓之憂。新產品的開發,新項目的上馬,是由國家進行財力物力人力調配,企業有強有力的條件保障,並且沒有投資風險。風險是由政府承擔,實際是由整個社會共擔的。在這種情況下,對於企業來說,「埋頭搞經濟」二字才有可行意義。
計劃經濟也許是不好,缺少競爭機制,企業沒有壓力也缺乏動力,政府壓力過重,計劃也難免有疏漏,據說政企不分也有很多弊端。所以計劃經濟被拋棄了。在其同時,「埋頭搞經濟」對於許多企業也就漸漸成為不可能的事情,終於有許多是再也搞不下去,只有破產變賣了事。而還存活的和新建的企業,是決不能「埋頭搞經濟」的,必須時時望天、見風使舵,有時要不惜停產和裁人,否則你也極可能搞不下去的。

三.

正是那些鼓吹「埋頭搞經濟」和不爭論「誰革命誰不革命」的那個派別,早就不安心於「埋頭搞經濟了」,他們積極地搞起了意識形態,修改起教科書來了。
爭論難道不是由他們所挑起的嗎?他們為什麼不埋頭搞經濟,卻玩起政治來了呢?他們對於以往的革命也不能放過,終於按捺不住跳了出來,必欲消滅它的一切痕迹方能后快。
這就叫樹欲靜而風不止。
連正統的資本主義也沒有做得這樣絕!——巴黎至今矗立著巴黎公社社員牆,倫敦至今安踞著馬克思墓,(最新消息說:法國南部城市蒙彼利埃將在該市豎立十尊名為「20世紀偉人」的雕像,其中包括新中國締造者毛澤東和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創建者列寧。)
可是這些人卻要把不適合他們的一切趕盡殺絕。他們究竟是能算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派別,還是能算作一個西方式的民主派別呢?

四.

湖北經濟難道是網民過度地談了政治才不能「崛起」的嗎?
中國人做事,歷來講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我們就從這三條來簡單談談:
沿海地區特別是特區,在改革之初得到中央的特殊政策扶持,這就是他們的「天時」。
得到這個「天時」,他們就得到各種優惠條件,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國內、國外的資金、技術人才,從而搶佔了先機。但是,這種優惠的政策扶持是不可能陽光普照的,即使現在中部西部得到他們當年同樣的優惠政策,大家也只是在政策待遇上彼此彼此,而已經形成的貧富差距已經很難改變。
沿海地區由於國際交通運輸的便利和瀕臨發達經濟圈,這是它們的「地利」,這是我們所學不來的。
沿海地區由於歷史原因(出洋的人多)和現實原因(先期開放),在招商引資上佔據明顯優勢,這是他們的「人和」。這種狀況也是很難改變的。
差距不但已經形成,而且還在擴大。君不見每年湖北培養的最優秀的大學生都在東南飛嗎?君不見湖北眾多的農民在外省打工嗎?賣的是力氣,賺的是小錢,經濟差距如何能不繼續擴大呢?
以上的不利因素你能夠改變、能夠扭轉嗎?如果不能改變和扭轉,你就是想破腦殼,累斷腰桿,你基本上就是一個給別人輸送人才和勞力的省,是一個打工者而已。
打工者是要惶惶不可終日到處找活乾的,他是不大可能篤篤定定、穩穩噹噹地「埋頭搞經濟」的。除非出現奇迹,你就同今日的弱勢群體一樣很難改變命運。

211

主題

2644

帖子

3927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27
沙發
珍惜眼前 發表於 2010-8-24 10:2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wazhh 發表於 2010-8-24 15:2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0 04:2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