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春節習俗]正月初八:穀日 順星

[複製鏈接]

540

主題

6187

帖子

211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盤古教主

Rank: 4

積分
2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ickbird 發表於 2010-2-17 07: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穀日

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順星

民間以正月初八為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祭祀用兩張神碼,第一張印著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張是"本命延年壽星君"。二張前後撂在一起,夾在神紙夾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後方正中受祀。神碼前陳放著用香油浸捻的黃、白二色燈花紙捻成的燈花,放入直徑寸許的"燈盞碗",或用49盞,或用108盞,點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黃昏后,以北斗為目標祭祀。祭祀后,待殘燈將滅,將神碼、香根與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順星節習俗

依照道教和星象家的說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日、月、水、火、木、金、土、羅候、計都九星輪流值年照命)。人的一年命運如何,完全操在這位值年星宿手裡,而每年正月初八日為諸星君聚會之期,又傳為「諸星下界」之日,故在這天祭祀星君(即順星),便有可能獲得星君的垂佑。因此,人們有的到白雲觀星神殿(即元辰殿)去燒香順星。但不論是否去廟裡進香,是日晚間,天上星斗出齊后,各家都要舉行一個順星的祭祀儀式。《燕京歲時記》:「初八日,黃昏之後,以紙蘸油,燃燈一百零八盞,焚香而祀之,謂之『順星』」。在家裡散燈花順星之同時,很多人到白雲觀元辰殿去參加順星祭典。
元辰殿俗稱「星宿殿」或「順星殿」。殿在白雲觀西路。殿中塑有六十年花甲子的六十位星宿神像。
凡到元辰殿順星的人,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本命星宿,如果是甲子年生人,就到甲子太歲金辨大將軍的塑像前,燒香、磕頭、布施之後,再到今年當值的星宿。如果今年是癸亥年,就再到癸亥太歲盧程大將軍塑像前燒香、磕頭、布施,即可保佑你一年順遂。
順星用的星神碼一共兩張。頭一張印著「星科」、「朱雀」、「玄武」等名目,並分別列出其所屬的星宿名。中間為「八卦」,里圈印著天干、地支字樣,外圍繞圈印著十二屬相的圖案。后一張是「本命延年壽星君」,放在星神碼的後邊,只露上端名號。兩張同時夾在一個神紙夾子上,放於正廳天地桌後邊正中。
星神碼前邊擺上用黃、白兩色燈花紙捻成的燈花,謂之「金銀燈兒」(用香油浸捻),共一百零八盞,有用四十九盞的。也有按所謂《玉匣記》「本命星燈」之數者。通常都放在一個大型金屬盤子里,用小銅錢壓好,祭祀時全部燃點。以三至五碗熟元宵(每碗五個),清茶一杯為供品。前設香爐、蠟扦等供器,蠟扦下分別壓著黃錢、千張、元寶等敬神「錢糧」。祭祀時,由長輩主持,燃燭上香,全宅按尊卑長幼次序行三叩首禮,肅立十分鐘左有。待香燭欲盡,再依次三叩首后,即請香根,將星神碼及錢糧一併置於庭院事先準備好的錢糧盆中與松木枝、芝麻秸一起焚化。同時燃放鞭炮。
祭星時,還要在案頭、灶台、門坎、鍋台等處各放一盞「金燈」(黃燈花)予以點燃,謂之「散燈花兒」。有辟除不祥之意。祭星儀式結束后,全家即聚在一起吃一頓元宵。
順星節傳說

傳說這一天是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是長輩給兒孫認星星的時候。正月天寒地凍,在院中不能久站,真正認星星還是在夏天的晚上,這一天主要是從香蠟鋪中請來的「星神馬兒」上所列的星宿名號來了解「天文」了。順星節祭星儀式在夜裡舉行,有錢人家擺108盞燈花,一般人家也可擺49盞,最少是9盞,代表日、月、水、火、木、金、土,羅侯和計都這九位流年照命星宿。燈碗形似小小高腳杯,有泥質的也有銅質的,內放豆油,燈捻用「燈花紙」捻成。祭拜「星神馬兒」后,由主婦把這些燈花分別擺放在寢室、廚房、客廳的案頭、炕沿兒、箱櫃以至院內台階、角路、門洞等處,宛若一次燭光晚會,名曰「散燈花」。這時,在這神秘的燈花群中,長輩要向兒孫講「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保持「慎獨」的重要性,因為「流年照命星宿」時刻在監視著每個人的一舉一動,「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散燈花極有浪漫色彩,任你企盼,想象,直至所有燈花燃盡,然後全家互道「星禧」后,燈光才得重亮,鞭炮才得點響,院中的「錢糧盆」內松木雜枝點燃,如同篝火一般使人聯想翩翩。
廈門傳統習俗——正月初八敬天公

漢族的敬天思想是非常突出的,認為天乃宇宙的主宰者,對萬物具有強大的統治力、正是基於這種觀念,皇帝被稱為"天子"。天子也必須順應天意,如果違反了,就喪失天命,就會有一位真命天子來取代他。
無形的"天"同時也被具體化了,稱為玉皇大帝,俗稱天公。每年的正月初九為天公生日。"天公生"是廈門民間一個極為隆重的節日。年初七就開始制米龜、圓、"牽",蒸發糕、。初八晚上,暮色初合,便當"天"擺上八仙桌。沒有庭院的,則擺在窗口邊。隨後擺上十二碗乾鮮水果,十二碗素菜,以及蒸好的米龜、面乾等。也有些人家供葷菜,那就要雙份的五牲,十分隆重。
敬天公的大紅燭是新的,香爐是專用的,燒的紙錢也是特製的"天公金"。"天公金"較一般紙錢大,正方形,刷金箔,而且必須折成金元寶的樣子。
當所有的供品都擺好后,一家人便開始點香拜夭公。連抱在懷中的嬰兒也不能免。往往由母親抱著,把點著的香塞在孩子手中,象徵性地拜幾拜。當母親的,口中還要念念有詞,祈禱孩子平安長大。一家人中若有一人外出,也得由弟妹或配偶替他(她)上香。
到了深夜11時,子時已到,便是初九天公生日,開始燒"天公金",燃放鞭炮。舊時,你若是正月初八夜在廈門,最好別太早睡,否則,全市此起彼落的鞭炮聲,定會把你吵醒。最苦的當然是那些帶寶寶的媽媽。子夜時分,寶寶怎能不睡?夢中被震耳的鞭炮驚醒,啼哭不止,甚至第二日還得吃幾個"珠珀驚風散",實在懊喪!燒紙錢,放鞭炮,或是擾人清夢,或是引起火災,這種習俗實在應改。好在廈門市一聲令下,已經禁絕鞭炮,移風易俗,此等陋習已不復存在。
穀日節活動一覽

我們整理設計了以下節日活動供同胞參考:
①觀谷
穀日節當日,全家著漢服,離開城市來到鄉村田野,大人向小孩子介紹基本農業知識,全家觀看各種越冬作物的長勢,讓小孩和大人一起親近農業,幫助孩子樹立尊重農業、農民、愛惜糧食的意識。在體驗的過程中,同時啟發小孩愛護生態環境的觀念。
在大春節期間,來到郊外田野,也是一種很好的休息遠足活動。
②食谷
返家后,由孩子親手製作一餐穀物晚餐給全家食用。如讓孩子親手和面蒸饅頭、親手製作麵條、親手淘米蒸飯、親手熬粥,大人只作必要的指導,而不要代替。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更真切的懂得糧食的珍貴,勞動的不易。
③養谷
城市生活節奏很快,人們難得親近一次自然。建議穀日節,全家赴花卉市場選購一些觀賞作物(市場有售,如「觀賞穀子」等)在家中栽培,一年四季悉心養護這種「作物」。

312

主題

5824

帖子

398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981
沙發
自由之靈 發表於 2010-2-17 11:20 | 只看該作者
謝謝介紹。這兩個以前好像都沒聽說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0: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