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完美XX秘訣:「給」與「受」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林語堂和他的妻子廖翠鳳都是福建人,林語堂出生在漳州,廖翠鳳出生於廈門鼓浪嶼。林語堂在上海聖約翰大學讀書時,有兩個很要好的廈門籍同學——陳希佐和陳希慶兄弟。有一次暑假,林語堂去廈門的陳家訪友時,對陳氏兄弟的妹妹一見鍾情,可是陳家是個富豪家庭,對林語堂這個窮牧師的兒子不感興趣。陳父就將隔壁的廖家二女兒翠鳳介紹給他。廖家雖說家業不如陳家龐大,但在廈門也是名聲顯赫的富家。廖翠鳳的二哥也在聖約翰大學讀書,與林語堂也有交往。經陳父搭橋后,林語堂應廖翠鳳二哥的邀請到廖家做客。此時的廖翠鳳正在上海聖瑪麗書院讀書,對林語堂因學習成績優秀曾三次上台領獎的事早有耳聞,她躲在屏風後邊偷偷地看他,對林語堂頗有好感。晚上林語堂住在廖家,廖翠鳳還將他的衣服給洗了。第二天林語堂穿衣時發現衣服很潔凈,並不知道是廖小姐給洗的,還以為這是廖家待客的熱情呢!
對於這樁婚事,廖翠鳳的母親心裡並不認同,她覺得林家窮,為女兒的未來生活擔憂,就對她說:「從吃白飯的人家,嫁到吃糙米的人家,你受得了嗎?」沒有料到女兒卻說:「貧窮算得了什麼!」就這樣一錘定音,他們就定下了終身。
林語堂畢業后,應聘到北平清華學校中等科擔任英文教員。三年後他申請到美國留學。行前,於1919年1月9日與廖翠鳳舉行了婚禮,並帶她一起赴美讀書。婚後,林語堂同廖翠鳳商量說:「結婚證書只有在離婚時才有用,我們燒掉它吧,今後用不著它的。」一根火柴將結婚證書燒掉了。
林語堂在哈佛大學讀書期間,學習成績一直是甲等,可是他的助學金卻被取消了。原來是清華在美國的留學生總管施秉元拿留學生的津貼去做股票投機生意,失敗后,上吊自殺了。林語堂沒有了生活來源,恰巧中國勞工青年會招募華工,他就和妻子到法國去打工。後來德國馬克貶值,他們用自己的積蓄到德國萊比錫大學攻讀比較語言學。這期間,他們夫妻的生活仍然很拮据,為了維持生活,廖翠鳳只得變賣自己的首飾來補貼家用。外國人對玉器沒有興趣,每件首飾都賣不上好價錢。翠鳳雖然心疼得像割自己身上的肉一般,也不得不賤價賣掉。每當此時,林語堂總是安慰她說:「鳳,以後我掙了錢,再買給你。」廖翠鳳並不計較這些,依然相濡以沫地支持林語堂繼續讀書。
1923年林語堂攜妻回國,在北大擔任教授,20世紀30年代又到美國從事寫作,生活境遇大大改善,他與廖翠鳳的愛情依然夫唱婦隨,恩愛如初。1969年他們在台灣舉行結婚50周年慶典。林語堂為妻子準備了一副金質手鐲,上面鑄了「金玉緣」三字,並刻了詹姆斯·惠特坎·李萊的不朽名詩《老情人》。林語堂將其譯成中文五言詩:
同心相牽掛,一縷情依依。
歲月如梭逝,銀絲鬢已稀。
幽明倘異路,仙府應凄凄。
若欲開口笑,除非相見時。
當時的文化名人大多拋棄了舊家庭的髮妻,另找了時髦的知識女性。林語堂成名以後,廖翠鳳擔心他也會喜新厭舊。語堂安慰她:「鳳啊,你放心,我才不要什麼才女為妻,我要的是賢妻良母,你就是。」他很討厭矯揉造作、故作嬌弱的女性。有一次看見當時的紅明星林黛,林語堂很不喜歡。他說:「東方美麗的標準是板面、無胸、無臀、無趾的動物——一個無曲線的神偶,我要拿她來做木工的神尺。」
  
林語堂和一般懂得體貼太太的丈夫一樣,對女人愛穿著打扮的方面,表現得毫不吝嗇;他知道太太講究穿鞋,每次經過鞋店,總是鼓勵太太進去選購,自己則帶著孩子打發時間。
  
林語堂曾經說過:「只有苦中作樂的回憶,才是最甜蜜的回憶。」他們即使窮得沒有錢去看一場電影,也可以去圖書館借回一疊書,倆人守住一盞燈相對夜讀,其樂不改。所以大師亦說,窮並不等於「苦」,他從來沒有「苦」的感覺;世俗所謂的「貧窮夫妻百事哀」的邏輯,完全被他推翻了。
  
有雜誌採訪他們,問多年婚姻的秘訣,夫妻倆搶著說,只有兩個字,「給」和「受」,只是給予,不在乎得到,才能是完滿的婚姻。廖翠鳳實在地總結了幾條:「不要在朋友的面前訴說自己丈夫的不是;不要養成當面罵丈夫的壞習慣;不要自己以為聰明;不要平時說大話,臨到困難時又袖手旁觀。」林語堂則飽含深情地說:「婚姻生活,如渡大海,風波是一定有的。婚姻是叫兩個個性不同的人去過同一種生活。女人的美不是在臉孔上,是在心靈上。等到你失敗了,而她還鼓勵你,你遭誣陷了,而她還相信你,那時她是真正美的。你看她教養督責兒女,看到她的犧牲、溫柔、諒解、操持、忍耐,那時,你要稱她為安琪兒,是可以的。」
按他們女兒的說法,「天下再沒有像爸爸媽媽那麼不相同的」。林語堂好靜,廖翠鳳喜歡熱鬧;林語堂不修邊幅,廖翠鳳每次出門都要打扮得齊齊整整;林語堂好吃肉,廖翠鳳喜歡吃魚;林語堂多愁善感,廖翠鳳卻重視實際。然而這些不同的個性,卻沒有成為他們的婚姻的攔路虎,相反的卻成為婚姻互補的有機因素,使得他們的愛情永葆青春。有人問他們,50年婚姻的秘訣是什麼?他們夫妻搶著回答說:「只有兩個字,『給』和『受』。只是給予,不在乎得到,才能是完滿的婚姻。」林語堂也感慨地說:「我好比一個氣球,她就是沉重的墜頭兒,若不是她拉著,我還不知要飛到哪兒去呢?」
1976年林語堂病逝於香港,廖翠鳳將他的靈柩運回台灣,下葬於林家庭院後園,終日與他相伴廝守至今。

林語堂夫婦

7

主題

1095

帖子

32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卡通

Rank: 4

積分
3234
沙發
cartoonyang 發表於 2010-6-22 19:04 | 只看該作者
同心相牽掛,一縷情依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穿鞋的蜻蜓 發表於 2010-6-22 22:20 | 只看該作者
cartoonyang: 同心相牽掛,一縷情依依。
好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穿鞋的蜻蜓 發表於 2010-6-22 22:20 | 只看該作者
cartoonyang: 同心相牽掛,一縷情依依。
好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01: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