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加爾文註釋羅馬書(115)第四章20. 並且仰望神的應許,總沒有因不信心裡起疑惑

[複製鏈接]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0-2-21 05: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 並且仰望神的應許,總沒有因不信心裡起疑惑,反倒因信心裡得堅固,將榮耀歸給神。
註釋:

  20.仰望神的應許,總沒有因不信心裡起疑惑 保羅想要說的是,亞伯拉罕並不是在不信的天平上來衡量證據,看主是否成就祂的應許。我們對於每一疑念的檢討,乃是平心靜氣、無動於衷的考驗,未經徹底調查的任何事均不宜相信。亞伯拉罕的確問神怎能有這事呢?但他這種發問是由於驚異而發的;正如童貞女馬利亞對天使發問,怎能有這事呢?此外在聖經中尚有其他例證。亞伯拉罕問,怎能有這事發生,乃是他受了驚異之故。所以每當聖徒得到有關神之作為的信息時,這種偉大性遠超過他們的理解,就發出驚嘆之詞,但由驚異而致於觀察神的大能。但是那不信的人譏誚他們這樣的發問,並拒絕為神話。這從猶太人所問基督的肉怎能可吃這件事上就可得知一二了。根據這個理由,當亞伯拉罕問像他一百歲,他的妻子已九十歲了,如何能生孩子而暗笑,就不必責備他,因為他雖在驚異之中,他仍降服了神話語的大能。從另一方面來說,撒拉的暗笑卻受了斥責,因她心中不信神的應許為真實。
  如果把以上所提的這些事應用在本題上,就叫我們明明看出,亞伯拉罕的因信稱義和外邦人的稱義是同出一轍。如果猶太人反對外邦人蒙召為不合理,他們就是藐視他們的祖宗。我們也應當記得,我們和亞伯拉罕處於同一的情況之中,我們都是違反神的應許。祂把靈魂不朽應許給我們,然而我們卻被死的毀滅性與腐朽所包圍。祂稱我們為義,然而我們卻滿身罪惡。祂證明祂以憐憫恩慈對我們,然而外面卻有祂的忿怒威脅我們。我們怎麼辦呢?我們必得閉住眼睛,忘記自己和有關自己的事,如此就沒有任何可以阻礙我們,叫我們不信神為真實。
  反倒因信得堅固 這一句與前一句相反,在前一句他說"信心還是不軟弱",這暗示他已經因信心的堅固勝過了不信。從此掙扎中脫出而得勝的人,乃是從神的話得武器與能力的人。當保羅說"將榮耀歸給神"的時候,我們必須知道以我們的信來印證神的真實,就是把最大的尊榮歸給神。在另一方面來說,拒絕神所賜的恩典,將神話語的權威擯拒於千里之外,乃是我們給神的最大恥辱。因此,在敬拜神的主要點上,乃是以順服的心來接受神的應許。真實的宗教是以信心開始的。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8: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