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和加拿大,一個不願做而不得不做的比較(2.00版)

[複製鏈接]

1

主題

5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騎虎走山 發表於 2009-11-26 23: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3年來加拿大一周年時,在網上曾經發過一個帖子,名叫「美國和加拿大,一個不願做而不得不做的比較」,當時不幸曾引起美加兩邊華人網上的罵戰,現在來加拿大轉眼七年了,輾轉遷移過蒙特利爾、多倫多、溫莎和溫哥華,如果原來的比較是走馬觀花的話,我覺得七年後有一定的資格做更深入的比較,於是在眾多受苦受難的朋友的鼓動下推出此篇的2.00版,歡迎加拿大華人拍磚、罵娘、CAO、KAO、TMD、SB,我只是覺得我說的是真話,真話雖然往往令人很難受很不舒服,但畢竟是真話。

從美國來到加拿大,當時第一個最大的感覺就是,在美國街上的行人好象都在笑,在加拿大街上的行人好象都是愁眉苦臉的,可能是冬天長的原因,加拿大的冬天接近半年,每天天氣陰沉,愁眉苦臉算什麼,沒有得抑鬱症就不錯了。要知道溫哥華的冬天每天下雨,據說得抑鬱症的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呵呵,現在在大的金融風暴下的經濟衰退,在美國逛,看到街上還是依然很多人在笑,當然也增加了不少愁眉苦臉的人,很多美國人房子都沒有了,要別人怎麼笑得起來。但是美國人顯然還是很自信的,巴菲特在電視上演講,說我們的工廠還在、玉米還在,美國人的才智和自信心還在。蓋茨也說,全世界最大的機會仍然在美國,我相信這兩位猛人的話,因為我看見美國人還在笑,蒙娜麗莎一樣的笑,是發自內心對未來充滿憧憬的笑,因為自信依然寫在他們的臉上。相反到加拿大朋友住的一條街,幾年前這條街上有二十多戶中國家庭,經濟危機下走得只剩下八戶了,這八戶有五戶留下的是婦女和孩子,男人不是在美國工作就是海歸了,真是妻離子散,天各一方,用愁眉苦臉來形容是在此篇1.00版,2.00版只能用一個「慘」字形容了得。在目前金融危機下,加拿大的華人高科技民工有很多到美國去打工,同時又有許多華人高科技民工在美國被下崗回加拿大。說加拿大高科技民工不是貶意,加拿大人到美國打工,其實跟中國農村的人進城打工一樣,一般都是把老婆孩子留在加拿大這個大農村,男的持TN簽證在美國找個活,這TN就是加拿大的民工在美國的一個暫居證,而且這個暫居證和工作是捆綁的,所以房子是不敢在美國買的,因為如果下崗了,TN這個暫居證就廢了,房子就得拋荒了,必須馬上回加拿大,否則是非法居留,抓住了就再也別想拿到美國的暫居證了。呵呵,一個國家國民的地位和尊嚴是靠國家的經濟實力決定的。所以加拿大高科技民工拿美國暫居證的痛苦和中國農民進城拿暫居證的痛苦是一樣的,甚至更痛苦,因為還要面試,還不能在美國犯任何錯,中國的農民工好在這個城市拿不到暫居證就到另外一個城市去拿,在美國卻是獨此一家,別無分店,牛吧!誰說美國沒有暫居證?美國的暫居證是對外來民工的,不是對美國公民的,所以天下沒有什麼平等,平等意味著你除非出生在美國這樣的國家。所以加拿大高科技民工一般一年就回鄉一兩次,不光是盤纏的問題,主要是老闆和天下的烏鴉一樣黑,能給你多少假呢?所以民工家屬每年都到美國進城,看看在美國打工的老公,去去迪斯尼,就像中國鄉下民工帶著老婆孩子到北京看看天安門,再照個相,又回鄉下去了。我說的不光是咱們華人這樣,加拿大土生的白人也一樣。

第二個感覺加拿大的車是不讓人的,這個問題似乎比以前還嚴重。不過這個問題與其他的問題比較則是根本不值得一提。還沒有來加拿大的朋友,千萬別想當然的以為加拿大離美國這麼近,受美國文化的影響,應該很多地方一樣和類似。到了加拿大后就會知道這種想法用老江的話來說就是TOO SIMPLE TOO NAIVE。從美國來加拿大的,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因為從高處往地處是很難適應的,差別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新移民到了加拿大后就會知道在加拿大拿駕駛執照是非常非常難的,而在美國則是如探囊取物,所以從美國移民來的朋友一定要考了美國駕照再過來。難還容易理解,雖然實質原因是因為承包給私人公司造成的,畢竟名義上還是為了你們的安全呀,所以路考一般考3-5次才通過很正常,考7-8次、12次也不是什麼新聞,據說有人考29次才通過,考試中心買蛋糕給考生慶祝。難理解的是你現在還得等,等什麼?呵呵,安省考官罷工,而且一罷就快四個月了。著急,沒有用,理由很簡單,這是個民主國家呀,畢竟有30萬人陪著你等呀,即使罷工恢復,正常排隊也得等半年。說起這裡的罷工,呵呵,誰都可以罷,垃圾工人罷,大學老師罷,火車司機罷,考官罷,馬上社區大學也跟著罷,走馬燈似的,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等吧,等到地老天荒也得等,看你還有沒有脾氣。再接著說考駕照,在加拿大連考筆試的交通手冊都收費,而且很貴,總之並沒有幾個人去買,倒是有許多人在網上賣複印件。而在美國則是免費索取的。這還不重要,無非幾十塊錢的問題,主要的是筆試通過後要等一年才能路考,而且在加拿大大多數省份要考兩次路考才能拿到正式的駕照。不知這種法律是如何通過的,卻坑了許多新移民。新移民來到加拿大后,第一面臨的是生存問題,那就是要找工作。在加拿大沒有車就象沒有腿,簡直就寸步難行,沒有車你叫別人怎麼找工作?找到如何去?但是不會有人理解和同情你的,因為這是你的事情,你就等吧,等到一年以後。並不是說一年以後你就能拿到了,你只是剛剛有資格考路考,等拿到正式的駕照還不知要等多久,因為別忘了,要考兩次才能拿到正式的,也就是說拿到正式的起碼要等兩年。在美國,你一個星期就能拿到駕照。因為美國是個汽車文化的國家,更重要的讓你儘快融入美國社會,融入美國社會最快的辦法就是融入到高速公路的車流里去,既刺激經濟,人們心裡也覺得爽。

再來看物價。現在美元和加元基本上一比一,美國的物價比加拿大要便宜很多,美國的很多超市$1.79可以買兩盒雞蛋(24個),$1.79在加拿大連一盒都買不到(打折時也許可以碰到)。總之,物價方面在加拿大隻有一樣比美國便宜,就是看脫衣舞的價格,而且加拿大都脫光,美國還不能脫光,性能價格比上加拿大要便宜得多。服裝鞋襪更不用講了,同一個牌子,在美國買即使折算成人民幣也比在中國還要便宜。新車的價格以2009款豐田佳美做比較,同配置在加拿大售價$31000,在美國為$19000。所以每次從美國進加拿大海關,海關一定問你帶了多少錢的東西,加拿大海關關心的是稅,進美國海關,美國方面關心的是SECURITY。

加拿大的石油儲藏量位居世界第二,產油80%出口到美國,但油價卻比美國貴得多,貴多少呢?只要記住如果加拿大的汽油價如果是1加元/升,那麼美國的油價則在60-65美分/升,也就是說油價相差30%-40%。

房價則很難比較,美國每個州的差別太大,有貴有便宜,而加拿大的大城市如多倫多和溫哥華的稍微像樣點的房價一般都在50-60萬了,溫哥華60萬甚至買不到象樣的房,都是在雲中漫步了,要透支兩代人才買的起了。而佛羅里達奧蘭多絕對不比溫哥華差,20萬可以買到很好的帶游泳池的房。在加拿大購房要比在美國購房難很多,難在哪兒?難在貸款。在美國購房申請貸款有很多渠道,有銀行和許許多多的貸款公司,而在加拿大隻有銀行一條途徑。在美國是貸款公司的貸款求著你追著你貸,在加拿大是你求著銀行追著銀行。在加拿大,新移民首付要交房款的35%,銀行才會貸給你,而且還不是所有的銀行,只有極少數的銀行有對新移民購房貸款的業務,很多銀行即使新移民交首付50%都不貸,一定要有工作。首期付款40-50%在美國,這種客戶貸款公司要搶死了。幾年前美國更誇張地是搞出了零首期,貸款太容易了,所以次貸危機的泡沫一下把美國和全世界都搞垮了。今年美國政府為了刺激房市,政府送給買房的$8000,這在加拿大不敢想。

社會管理方面,加拿大更是望塵莫及了,而且美國效率高很多。以游泳池管理為例,美國社區的游泳池一年收$15元(有些地方可能多點,有些地方乾脆免費)管理得非常好。下池前要衝澡,要戴泳帽,每人都有單獨的泳道,如果泳道滿了,經泳道里游泳的人同意,一般都會獲得許可,可以共用一條泳道,否則只能等別人游完。而在加拿大和中國一樣,象下餃子一樣,既不用沖澡,也不用戴泳帽,都可以下池游,整個池子根本游不開,大家都在裡面洗頭洗澡。

中小學教育方面,美國和加拿大同年級比,美國難一些,如加拿大學生轉到美國同一年紀普遍趕不上,當然如果你是牛人猛人另當別論。
稅收在加拿大是最可怕的,在美國購物只加上5%-8%的消費稅,有的州沒有消費稅。在加拿大是13%。個人收入稅方面,總之,在加拿大如果年收入8萬以上,可能拿到手就4萬,差不多一半交稅。算了,不提也罷,提多了怕流鼻血,因為交的稅都去養懶漢和難民去了。

在加拿大,色情和賭博是公開合法的,賭場甚至是政府開的。在美國卻要保守得多,大部分州是禁賭的,可以開賭的州,賭場一般建在離市區很遠的印第安人保護區,而加拿大的賭場和色情服務都在大城市的市區。而且象吸食大麻這樣的毒品在加拿大是合法化,同性戀結婚也是合法化了。加拿大的總理聲稱這是加拿大走向文明的標誌,其實這個社會在很多方面在走向墮落。

美國是一個鼓勵人民勤勞致富個人奮鬥的社會,加拿大則是一個鼓勵人民懶惰好逸惡勞的社會。在美國,我看到美國人干起活來是很玩命的;在加拿大,你幹得多,被政府盤剝得越多,最後你到手的是SHIT。而懶漢們靠拿政府的救濟卻可以過得有滋有味,你不服不行。

如果你在中國、美國和加拿大都炒股票的話,你就知道在加拿大炒股票是多麼地痛苦和無奈,為什麼痛苦呢?落後,實在是太落後了。在美國開個股票帳戶大概十分種就弄好了,剩下來就是錢到帳的問題,每筆手續費大概是$3-$7。我在加拿大開個股票帳戶總共花了三個星期,而且去催了四次,另一個朋友有共同的經歷,看來不是個別案例,是普遍的。銀行有投訴電話傳真,呵呵,都是聾子的耳朵,還是加拿大最大的銀行皇家銀行,傳真了三次投訴信,石沉大海,打電話投訴,銀行的證券部門都被阿叉把持了,阿叉接到投訴電話忽悠你說,好了,既然花了三個星期開帳戶,那就半年不收你的交易手續費吧,你聽了一定樂得屁顛屁顛的,畢竟每筆手續費$28.95刀呀,不是美國的$3刀呀,可是等你交易時發現還是收了$28.95刀,你一定不服,明明許諾半年不受手續費,怎麼還是收呢?打電話問,銀行馬上耍賴,說什麼時候答應你說半年不收手續費呀,誰說的,什麼時候說的?我KAO,難道我要把阿叉的名字記下,還要錄音不成?你一定爭辯說,你們電話不是錄音嗎?他會說NO,就把你打發了,朋友,這就是加拿大最大的銀行。如果你覺得開股票帳戶痛苦,呵呵,還只是痛苦一次,是短痛,更痛苦的是,銀行股票帳戶的股市行情不是適時的,通常要滯后30分鐘,我KAO,你下單買賣都是30分鐘之前的價,朋友這才是長痛啊,這不是炒股,是抓瞎。所以俺們只好不跟加拿大玩了,炒美國的股,美國股在GOOGLE上有適時行情,免費!朋友,你不要不相信,這還不是在加拿大炒股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加拿大股票帳戶上沒有股票的詳細記錄信息,沒有記錄什麼時候買入的,買入價是什麼,盈利是多少等等,KAO,你要麼自己拿張紙記錄下來,要麼把對帳單收好,賣的時候你好用手算算是賺是賠,慘吧!而美國和中國的股票帳戶裡面的信息記錄的清清楚楚,股市信息適時不收費,這才是一個現代商業社會呀,所以加拿大在這方面和美國和中國比,只是個三流國家,甚至三流都不是,根本不入流。

在加拿大,官僚主義是非常嚴重的,最後你會被官僚主義消磨得沒有脾氣。略舉幾例,剛剛登陸入境,移民官不好好檢查照片,一個月多月後移民局來通知,辦楓葉卡照片不合格,要重照,而且重照的時間安排在三個月以後。原本打算登陸辦好楓葉卡就回國,正常情況如果照片合格,在登陸后四個星期就寄來。如果等到三個月後重照,再等楓葉卡最快也要四個月。打電話到移民局要求提前照,沒有人理,寫信到移民局也石沉大海,最後只能等到三個月後重照,等拿到楓葉卡后是五個月後的事情了,原來的安排只能全部打亂。辦醫療卡也是出錯,按規定登陸三個月後就可申請醫療卡。但在蒙特利爾申請醫療卡時,工作人員說要從到魁省的那天開始計算,也就是說在登陸開始在多倫多呆的三個月不算,要我三個月以後再去申請。三個月後再去申請時,另一個工作人員說我三個月前就應該享受醫療卡,時間應該從登陸開始算起,於是馬上幫我辦理一個臨時的醫療卡。同一個機構,兩個人的說法完全不一樣,我相信誰呢?我的經驗是在加拿大的政府機構辦事,如果一人說不行,千萬別當真,多問幾個,每個人的答案一定不同,這個不行,那個說不定能行,百試不爽。

加拿大移民法的變動也可以看出加拿大政府做事有時簡直就不象是一個民主國家的做事方法,完全是在拍腦袋。2001年6月28日的新移民法的技術移民分數提高到75分一下子就把移民的大門給關死了,坑了不少人,而且連申請費都不願意退,簡直就是明火執杖的政府搶劫。一年不到實行不下去了,因為按新法連加拿大總理和移民部長也不合格,一下子又突然宣布分數降為67分,比原來老的移民法更寬鬆,朝令夕改,屁股決定大腦,也不知收緊的根據是什麼,放開的根據又是什麼。搞得申請人一悲又一喜,一驚又一詐。保守黨執政后又改移民法,技術移民職業由原來的300多類收縮到30多類,只差沒有說關門,苦了那些前赴後繼苦等的申請人。更可笑的是幾年前加拿大女移民部長用手上掌握的移民指標和一個開比薩餅(類似中國的燒餅)的阿叉交換燒餅,阿叉天天送燒餅,拿到移民指標后把移民部長給告了官,這兩人都不地道,雖然每個行業都有潛規則,可憐一個國家的移民部長的潛規則是為了一塊免費的燒餅而丟了官,貪污和潛規則的境界可謂實在低也;阿叉也太不地道,人家拿一個移民指標換你幾塊燒餅,還不是想省幾個,吃點啞巴虧就算了,非要把人家一個美女部長弄得灰頭土臉丟官才罷休,阿叉的潛規則的境界也真TMD。朋友,這些都是教訓,咱們中國人再精也精不過阿叉,所以無論在加拿大還是美國,中國人和阿叉永遠都是死對頭。IT公司的中國人都知道,中國人拚命幹活,阿叉會拍馬,會使陰,中國人大多吃虧吃在語言上,阿叉的英文雖然帶咖喱味,但比醬油味的英文好懂,人家的官話是英文,洋人聽得懂咖喱味的英文,沒轍!所以來美加前一定要把英文磨快,新東方和李陽瘋狂英語的大躍進搞法是行不通的,很多中國人都吃了這種搞法的虧,來了北美后,按新東方的搞法,看得懂,開不了口,按李陽的搞法,該吼的時候又不敢吼,這畢竟不是中國啊,不是什麼事情都可以吼的,真是啞巴吃黃連呀,反而不如那些偷渡來在餐館和農場打工的福建廣東的農民,他們還敢開口來句:Me no English(我不會說英語),呵呵,洋人還真猜得出來是什麼意思,馬上no English了。

1

主題

5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9
沙發
 樓主| 騎虎走山 發表於 2009-11-26 23:21 | 只看該作者
在美國申請信用卡是很容易的,一般有SSN號就可以申請到,甚至根本不用申請,基本上都是不請自到,而且各種信用卡都爭著追著你使用。在加拿大申請信用卡則很難很難,一定要有工作,SELF-EMPLOYEE要兩年的稅單。新移民要申請一張$1000的信用卡,銀行要押$3000(如滙豐銀行)外加一筆$35申請費直到你有工作才能申請解凍押金,可想而知是多麼惡劣。

我還是這個觀點,在美國沒有窮人,只有懶人,因為連偷渡來美國的非法移民都能找到工作並在美國生存下去,即使是在這麼大的經濟危機下。美國所謂的窮人大都是不願工作的懶人。加拿大的窮人則真的是窮人,說起來你不敢相信,見過加拿大的窮人到開便利店的朋友店裡買一根煙,朋友這裡絕對沒有寫錯,的確是買一根煙,也見過加拿大人在路上撿煙屁股頭抽,別不信,還絕對都是白人,這些都是因為加拿大很難找到工作。新移民在加拿大是極難找到工作的,失業率就不談了,現在各國都很高,大約都是10%。加拿大不光是工作難找,對新移民來說,你過去的學歷根本不獲承認,還有你沒有加拿大工作經驗,這大概是專業工作難找的根本原因。認識一個移民來加,在大英帝國讀法律的朋友,黑人,拿到大英帝國的法學碩士文憑,加拿大不承認,不能做律師,黑人老兄認為是種族歧視,呵呵,即使你是律師,到哪裡去告呀,只得乖乖地重讀。報上說一個阿叉在美國耶魯拿的公共衛生的碩士文憑,在加拿大不承認,無奈之餘只能去開計程車,無奈也得奈。在加拿大沒有工作的新移民靠政府貸款去上學絕對是上策,這也是絕大多數人為你已經走平了的路,只能這條路走到黑,想另闢他途,歧路亡羊也。

在美國,你會發現美國人很天真、性格直爽、充滿活力、很容易相處、眼界也寬,他們的口頭禪是:THINK BIG, DO BIG。在加拿大,呵呵,加拿大人眼光很狹隘,很無知,俺說這話並不是說俺多有知,絕對是有依據的。舉個例子,一位加拿大老兄問我中國有沒有SCREEN,我說SCREEN算什麼,中國滿大街都是,公共汽車上都有,他說不是那個SCREEN,是……是,搞了半天才搞清楚,他問中國的住宅門窗有沒有紗窗?我KAO,我當時真的不是想掌他的嘴,氣得只想做「俯卧撐」,或者就「躲貓貓」算了。沒轍,這就是加拿大人的見識,所以加拿大統計局的報告說加拿大有一半人是文盲,不會基本的讀寫,這也就不奇怪了,這就是俺說的依據,這絕對是政府部門的報告,不是俺瞎編的。

再說說加拿大商業上的陷阱,這是新來的移民不得不防的,因為涉及到買房買車,都是大件頭的東西。和美國比,加拿大商業上的陷阱很多,稍不留神就掉進去了,而且是大的陷阱,我覺得和美國比是因為加拿大的法律沒有美國的健全。先說買房,比如我碰到一個什麼陷阱呢?我買了房一年以後,一天突然收到一張水電單,水電單是兩年以前的,單上的金額是$600多元,那時這個房子根本就還不是我的,水電公司為什麼要找我扯皮呢?因為它找不到以前的房主,實際上還不是以前房主的,是以前房主的租客的,就更找不到了,那麼好吧找不到他,就來找我,我當然覺得無辜,當然不支付這筆錢,好,你無辜,你有種,水電公司比你更有種,它直接通過市政府把這筆錢劃到你的地稅里,而且還要加一筆$50元的手續費,呵呵,市政府和這些壟斷的水電煤氣公司都是穿一條褲子的,明白了吧。你當然不服,去找市政府,說你是無辜的,好話說了一大堆,呵呵,好話全部是廢話,市政府說,這是我買房子時我的律師的錯,因為律師沒有查清楚這個房子有沒有欠債務,的確是律師的錯,但政府不能混帳到和壟斷公司穿一條褲子呀,想象也是,政府不和這些壟斷公司穿一條褲子,難道和我們這樣的小人物穿一條褲子嗎?呵呵,象不象在中國呀,可這是加拿大,一個民主的國家。沒有辦法,只有去找買房子時委託的律師,因為這就是律師的錯,律師錯在哪兒?錯在律師本來應該花$35元支付水電公司查這個房子有沒有欠費,但貪心的律師為了省這$35元沒有到水電公司查,這樣就造成了我多支付$600多元。這就是加拿大律師的操守,地地道道的白人律師。好了,你一定要律師賠償這筆錢,呵呵,他們可是吃人不吐骨頭的東西,錢進了他的口袋,想讓他吞又吐,做夢吧!你去告他,你還要花高昂的律師費,況且他就是吃被告和原告這碗飯的,再說你有時間去耗嗎?只有吃啞巴虧,認了!朋友,一點小處不謹慎,就掉進陷阱,況且這還實在不是我們應該謹慎的地方,應該是律師把關,記住,買房時一定處處提醒律師,不要相信他們,因為加拿大的律師就是這樣的素質和職業操守,即使他不高興也要說,往往你相信他就是損害自己的利益呀。我這只是個幾百塊錢的小CASE,再說我的一個朋友碰到的買房的大CASE。這位老兄千尋萬覓終於找到一個稱心如意的房子,呵呵,在加拿大想稱心如意真的很難。開始一切順利,等到要CLOSING的那天,才知道這個房子的房主已經離開加拿大一年多了,總之人在海外,全部委託律師在處理,當然簽字可以傳真,總之他的律師可以跟他包圓。那麼現在就出現了一個大的問題,如果這個房子當初是20萬買的,現在30萬賣,那麼這個房子的買賣房主就賺了10萬,根據加拿大的法律這10萬的盈利的一半也就是5萬要報收入所得稅,也就是說可能上交政府幾千元的稅。這筆稅應該是原房主交給政府,但原房主已經離開加拿大一年多,可能再永遠也不回來了,那麼政府收不到這筆稅怎麼辦?呵呵,涼拌!跑了和尚跑不了廟,政府是永遠不會認賠吃啞巴虧的,政府就把這筆稅款轉到買房的新房主身上,呵呵,你覺得你無辜,你是冤大頭,是嗎?可是除非你做個堅強的人,比豬堅強還要堅強,否則是不會有人同情你的,你知道嗎,你被吃定了,你要知道加拿大政府是個什麼都要管的大政府,跟中國政府差不多,你自己想想你的官司的勝算有多大?於是這位老兄在CLOSING這天幡然返悔,拒絕成交。呵呵,俺找的律師操守不行,這位律師可不是生油的燈啊,呵呵,不成交,好,你有種!看誰更有種!這位老兄不知道OFFER就是合同,到CLOSING這天不成交就是違反合同,這個房子是前房東貸款買的,每兩個星期都要支付利息,於是律師每兩個星期都把銀行的利息帳單寄到這位老兄那裡要他支付,因為他已經簽了OFFER,這房理論上就是他的了,他得支付利息,一個月後這位老兄就崩潰了,和他自己的律師商量后硬著頭皮吃下這筆有毒資產。朋友,你看了后買房一定要三思而行呀,千萬不要頭腦發昏就往裡跳,向無辜的人扯皮是加拿大商業陷阱裡面的無恥無賴的最高境界。說完買房再說說在加拿大買車,買車的陷阱也多如牛毛,我只講最大的陷阱,是買車人一定要注意和要避免的,就是從私人手上直接買車。從私人手上買車輛,車輛過戶到你的名下一定要有三個文件,分別是E-TEST,SAFETY CHECK和USED VEHICLE INFORMATION PACKAGE。好了,從私人手上買車,前兩個文件一般不會有問題,有問題過不了戶,(從DEALER手裡買,大膽的DEALER有可能在SAFETY上造假,因為大的DEALER自己做SAFETY,自己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朋友買車碰到過),出問題的可能就在USED VEHICLE INFORMATION PACKAGE上,這份文件上註明這個車以前有幾位車主,是否有事故和抵押(LIEN),千萬注意這個LIEN,陷阱就會出在這裡,如果LIEN是0,說明車輛沒有抵押給其他的機構,如果LIEN是1或2,說明這個車已經抵押給了一個或兩個機構,抵押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修了車沒有支付費用,也可能是向銀行貸款買的車,所以還抵押在銀行,總之,如果LIEN不是0,則這車不能買。你一定要明白,這輛車即使已經抵押出去了,也可以賣也可以過戶到你的名下,如果你買了過戶了,其實根本就不是你的,因為車輛已經抵押出去在先,這就是法律的漏洞之所在,陷阱就在這裡了。如果因為你的無知,你買了一輛抵押的車輛,興高采烈地開回家,你會發現早晚有一天一輛拖車公司的卡車開到你家把這輛車拖走,因為這車不是你的,早已經抵押給別人了,儘管已經過戶到了你的名下,仍然不是你的,你可以怔怔有詞地拿出車保險和車輛登記,但車仍然不是你的,你只不過是竹籃打水罷了。你想要回錢,沒門,要錢沒有,要命有一條,坑你的人連命都不用給你,他只需要簡單地宣布破產,你就沒轍了。這樣的無賴在加拿大還不是詐騙,警察把他還沒轍,這在加拿大的司法界定義為民事糾紛,呵呵,到那時你就是敲破自己的腦袋想問正義在哪裡,答覆你的是在無賴手裡。在美國這樣的事情聽都沒有聽說過,因為美國的法律太完善,過了戶就是你的,冤有頭,債有主,誰欠你的債找誰去,不會找無辜的人扯皮。加拿大商業上的陷阱還有很多,什麼簽五年水電費固定費率不漲價呀等等等等,都是騙人的把戲。新移民來加前就容易把加拿大想象得很美好,什麼加拿大人友好善良,平易近人等等,都是移民公司誤導人的鬼話,加拿大人、美國人、中國人等等人性的基本面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不同的國家的法律完不完善的問題。在加拿大不要說法律不完善,連很多法官都是葫蘆僧,判的很多案也就是葫蘆案了。僅僅舉一例,俺開車被一公共汽車從後面撞了,注意是從後面撞的,警察來了,說是因為我想換線,所以被公共汽車撞,呵呵,我的魂想換線,我被撞的車還在我的線內,反倒是公共汽車的那條線是末尾了,也就是沒有線了,要換到我這條線,我當然不服,警察說我不跟你吵架,我說這不是吵架呀,起碼要講理啊,呵呵,誰跟你講理呀,警察和公共汽車公司都是市政府的,這就是潛規則,警察說你不服去法院,注意警察根本不照相留證據,(朋友們,出了車禍一定要自己照相留著證據啊,加國警察是不會幫你做的)我當然去法院告警察。開庭時,法官問我有沒有證據,我沒有照相的證據,警察說她有證人,法官說叫證人出庭,呵呵,證人就是肇事的公共汽車司機,朋友們,肇事者能作為證人嗎?!葫蘆僧居然採用這樣的證人的證詞,我KAO,朋友們,潛規則哪裡都是,以後只有自己多加小心為妙。廣告電話一定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話是真的,在加拿大所有花言巧語的話最終目的就是讓你掉進陷阱。你要是相信所謂的善良友好,就準備以後自己扇自己吧。

最近有個從美國海龜的孫博士在北京擺地攤睡大街,一時引起轟動,似乎孫博士在美國混不好才龜回去,其實他真的是有病,他的這種強迫妄想症我在加拿大就碰到幾個中國移民有,而且十分嚴重,其實加拿大很多中國移民精神狀況是十分堪憂的,很多人都患有輕重不等的抑鬱症,我覺得原究其因是加拿大漫長陰暗的冬天和嚴重的生活壓力造成的。我認識一位M先生,一位X女士都患有嚴重的強迫妄想症,他們和孫博士一樣,時時刻刻懷疑加拿大政府要害他,有人要向他的食品里下毒,全身感染,使他身體里長蟲子,甚至妄想加拿大政府派出特工人員竊聽他的電話,監督他的上網,盯他梢,甚至收買了他所能接觸的所有的人等等,我KAO,也不知道他算那根蔥,值得加拿大政府這樣興師動眾。這種病發展到嚴重時就是在加拿大灰狗巴士上割人頭吃人腸子的李偉光。中國移民精神堪憂的另一原因是移民前後的社會地位的反差太大,心理落差更大。中國的技術移民在國內大部分都是很牛的人物,絕對不是什麼蔥,什麼蒜,不是猛龍不過海,來加拿大後由於找不到專業工作,嚴重注意是「專業工作」,一下子由高處不勝寒變成起舞弄清影,那個凄慘狀況更何似在人間。運氣好的,在加拿大讀了幾年書,找到專業工作,成了中產階級和成功人士,可大部分人都沒有這種運氣,淪落到社會底層靠打工渡日,打工就是工廠流水線、超市、農場等,我KAO,問一下加拿大政府,這些都是你們從海外精挑萬選來的碩士博士呀,來加拿大后卻成了加國的民工、棒棒,不能這樣擂人呀。我相信來加拿大的技術移民,每人都有一本血淚帳要控訴,都有一本難念的經要聲討,真所謂冷暖自知呀。這裡,俺要很贊猛誇一下咱們中國的女人,真乃巾幗也,真是疾風知勁草,板蕩知巾幗,中國女人真是能吃苦耐勞。中國女人不象中國男人那樣有那麼多心理壓力而落下來的差,什麼苦活累活都爭做搶做,據我的觀察,大部分中國移民家庭里最先找到工作的都是女人,真可謂里裡外外一把手,中國巾幗早當家,所以在加拿大各條戰線都活躍著中國巾幗英雄的身影。在加拿大吃軟飯的中國男人是大有人在,呵呵,來世也別去想開洋葷,還是找中國女人吧,踏實。總之,在加拿大看到渾身是膽雄糾糾的中國男人少,很多人眼高手低,心高氣傲,大事做不了,小事做不好,不像很多白垃圾雖然智商沒有中國的碩士博士高,可是人家動手能力超強,在這個社會一樣活得很滋潤,於是乎很多移民失落著、頹廢著、詛咒著、鬱悶著、海龜著、海而不龜著、愛國著、憤青著、憤老著、自閉著、妄想著、意淫著、找老婆出氣著、出家著、信教著,呵呵,中國的應試教育很成功,成功地培養出一大批沒有自信的人,於是乎萬丈的雄心沒有了,在中國那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也沒有了,如同困獸,想做事,不知做什麼,百無聊賴之中,見達賴來了要吆喝幾句;見癩昌星沒有被遣返要痛罵幾聲;見蔣博士跳樓了,要奚落幾句;見孫博士擺地攤睡大街了,要得意一番;見有人說中國不好了,就虛火上升跟你急,好像對祖國是多麼地赤膽忠心,俠肝義膽;見有人說中國好就嗤之以鼻地HO-HUM一聲,一副已經融入加拿大「主流」的面孔;見有人說美國不好,就加倍詛咒,恨不得再踏上一腳;見有人說美國好,就要拍磚,就要裝出一副多麼愛加拿大的嘴臉;總之一句話,利益沒有均沾也。我見那些利益均沾的成功人士,即有加拿大國籍綠卡又在國內有生意的人士,總是笑眯眯地說兩邊都好,為什麼都好,老婆孩子在加拿大享受這邊的福利,中國那邊有花天酒地,有二奶,有一地雞毛,有大紅燈籠高高掛,當然都好;吾見那些同時擁有美國加國國籍綠卡的人士,也都說兩國都好,為什麼都好,夏天來加拿大度假,其他時間去美國賺錢,病了來加拿大免費看病,老了來加拿大拿退休金,呵呵,利益均沾也。為什麼加拿大的華人吵鬧著要中國政府承認雙重國籍的嘩聲最大,想利益均沾也。不過話說回來,當年孫中山當選中華民國大總統時,兜里揣的卻是美國護照啊,按現在中國的國籍法,孫中山不僅當不了總統,還得拿暫居證。

加拿大的醫療資源好,每人都免費看病,大病重病連藥費都免了。就是去見醫生大人白衣天使要等很久,多久呢?如果是動手術的大病,可能等到你嗚呼唉哉也見不到,為何?因為人人都在濫用醫療資源,因為全都是免費的。美國的醫療保險雖然不能和加拿大比,其實窮人不用怕,去醫院還怕你不給看,最後拍屁股政府買單。在美國倒霉的是中產階級,看病要花錢,買房,孩子讀書,沒有一樣不花錢,一樣是三座大山壓在頭上。可是如果美國的醫療改革也走加拿大這條路,美國就真的玩完了。

加拿大平均收入低於3萬5的家庭,每個孩子大約每月有$300-$400的牛奶金,很多來加的難民和一些信仰莫名其妙宗教的人就敞開肚皮生孩子,靠孩子的牛奶金養活全家,加拿大的道德教育真好,教育孩子從出生就賺錢來孝敬父母。中國的超生游擊隊如果到加拿大來可就發大了。這些美國就差遠了,最多給低收入的家庭一些買奶粉的購物券。

有一點許多在加拿大的朋友可能沒有注意到,早在今年九月份加拿大政府就急不可耐地宣布加拿大的經濟衰退已經結束,沒有想到十月份的失業數據一下增加了4萬多個,其實加拿大的經濟衰退遠沒有結束,吾認為大的危機才剛剛開始,為什麼這般說?君不見加幣和美元幾乎1:1了,加元的升值必然導致加拿大的製造業大規模的破產倒閉,加拿大經濟又高度依賴美國,美國經濟如果不好轉,加拿大隻會更糟,美國經濟即使好轉,加元和美元等值,美國為何要採購加拿大的產品,一美元可以到中國和墨西哥採購更多的產品,況且美國為了救市印了幾千億美元,美元想不貶值都難,換句話說,加元升值是必然。再過幾年,大家就會看到,屆時加拿大將淪落為一個完全的資源出口國,如若此,加拿大未來的工作機會可想而知。

朋友,如果你認為你對加拿大了解更多,可以拍磚,可以如果你認為讀了後有點收益,我感到欣慰的是對你有點幫助,沒有白費時間寫這麼多。朋友,俺把托爾斯泰的話改改:來到美國和加拿大的中國人,驚喜和幸運都是相似的,不幸的悲劇各有各的不幸。我在加拿大有許多朋友不幸被生活擂倒了,我總是勸他們,朋友,活著就是一種鬥爭生活,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如果一點精神也沒有,起碼也要拿出一點阿Q的精神勝利法,呵呵,毛主席他老人家總是千言萬語地教導我們大致如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們的同志遇到困難的時候,要鼓起我們的信心,拿出我們的勇氣,這信心是什麼?就是楊子榮的打虎上山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這勇氣是什麼?就是李玉和的渾身是膽雄糾糾的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有了楊子榮這種革命英雄主義氣概PLUS李玉和的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管它是美國還是加拿大,都會被我們擂翻。朋友,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來到北美,這共同的目標是什麼?無非是要把生活的爐火燒得比中國要更加地通紅,朋友,不要說我們現在可能一無所有,我們要做北美的主人!
(全文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577

帖子

14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4
3
EPLO 發表於 2009-11-27 13:59 | 只看該作者
牢騷不少,快回國吧。再不回去,黃瓜菜都涼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246

帖子

18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1
4
ding_ding_ding 發表於 2009-12-1 12: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ing_ding_ding 於 2009-12-2 02:50 編輯

有些納悶,既然加拿大象地獄,美國象天堂.你丫怎麼到了加拿大7年了還在地獄里轉悠,是不是本事不夠,還是也得憂鬱症拉?否則,怎麼也該看到你丫騎虎在美國的山頭上轉悠。不該在加拿大的地獄里繼續受罪。你丫人生還有幾個7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73

帖子

19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8
5
大刀槍 發表於 2009-12-2 02:12 | 只看該作者
ding_ding_ding , 你丫是Yankee吧. 要知道俺加拿大農村戶口容易辦,美國城市戶口比較難搞.所以很多人象騎虎那樣先在加拿大落個腳.沒想到女人孩子一落地,她們就喜歡這廣大的農村了.
正如文中所說,女人撐起半邊天.這社會地位一下提高了.孩子們在老師毀人不倦的教導下,樂不四蜀. 你說,這騎虎還能不待在這兒嗎. 在說了,美國這麼多槍,多危險啊.美國生活節奏快,俺們鄉下人還過不慣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

帖子

1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
6
加拿大卡爾加里 發表於 2009-12-5 02:30 | 只看該作者
哪兒都有混的好的和混的跟驢蛋似的. 你這種看法只說明你自己的心理陰暗, 豈不知加拿大過的很滋潤的大有人在. 就你那狹隘的眼光, 真不該在俺們這廣袤的美麗大農村待著. 俺們落後但自得其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

帖子

1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
7
LoserBuster 發表於 2009-12-5 08:51 | 只看該作者
物以類聚
樓主之所以作出這樣的評論是可以理解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

帖子

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
8
don1945 發表於 2010-2-11 13:43 | 只看該作者
personal viewpion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90

帖子

2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2
9
overseaman2001 發表於 2010-2-12 01:03 | 只看該作者
LZ的標題不倫不類,確實是找拍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匿名  發表於 2010-2-16 13:48
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
11
匿名  發表於 2010-2-17 05:15
作者一定沒見過達拉斯女人開車,那是世界上最蠻橫無禮的。Cowgirl的名聲不是虛的。這些女人的笑也定義了『皮笑肉不笑』。
12
匿名  發表於 2010-3-6 06:46
我來加拿大5年了,沒有你的這些不好的感覺。這裡的人無論認識不認識基本都會笑一笑(如果對視)。開車也很禮讓,到是我初來時不太讓別人,但現在被改造好了。怎麼倒霉事全讓你趕上了。既然你那麼喜歡美國那你還待在加拿大幹嗎?
13
匿名  發表於 2010-3-15 05:12
我們在加拿大生活10多年,去美國很多次,每一次去美國都更覺得加拿大生活平衡一些,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想過要離開加拿大。還有很多朋友去了美國工作最後都回來了。對你寫的這些現象感到摸不著頭腦,我們生活在加拿大,怎麼沒有這種不好的感覺呢?。有人說如果自己的心態不好,那麼看什麼都是灰色的,我想這些都是你自己心態的反映。去過世界很多其他地方,最喜歡生活的地方是加拿大。在全球城市生活的多年評比中,加拿大都是數一數二,而美國都是在20多位。我想這些官方的評比應該是比較客觀吧!
14
匿名  發表於 2010-3-15 05:14
我們在加拿大生活10多年,去美國很多次,每一次去美國都更覺得加拿大生活平衡一些,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想過要離開加拿大。還有很多朋友去了美國工作最後都回來了。對你寫的這些現象感到摸不著頭腦,我們生活在加拿大,怎麼沒有這種不好的感覺呢?。有人說如果自己的心態不好,那麼看什麼都是灰色的,我想這些都是你自己心態的反映。去過世界很多其他地方,最喜歡生活的地方是加拿大。在全球城市生活的多年評比中,加拿大都是數一數二,而美國都是在20多位。我想這些官方的評比應該是比較客觀吧!
15
匿名  發表於 2010-3-19 00:33
怎麼倒霉事全讓你趕上了!  來加拿大五年了,從沒遇到你說的問題,呵呵,算你點子低吧!
16
匿名  發表於 2010-3-24 13:13
我在美國東西兩岸混了二十多年,也去過加拿大東西兩岸多次。美國沒有你說的那麼好,加拿大也沒有你說的那麼糟。同樣的窩心事在美國,在加拿大都有發生。美國總體上說機會選擇比加拿大多一點。美國雞蛋有賣到快3塊一打的時候,汽油也有漲到快5塊的時候。
17
匿名  發表於 2010-3-25 18:20
我來了加拿大快20年了,基本上認為本文的情況屬實,這種文章應該是對加拿大了解很深的人才能寫出來的。中國都是這樣,沒遇到麻煩前,覺得別人都是危言聳聽,遇到麻煩了,就開始要求同胞募捐或是精神崩潰。相信我,我就是學法律的,這篇文章真的很真實,對中國來的新移民應該是很有幫助的。
18
匿名  發表於 2010-3-29 07:44
買房買車的介紹絕對真實靠譜,對被擂翻了的移民的形容也很真實生動幽默。
19
匿名  發表於 2010-3-31 11:18
回復 1# 騎虎走山
mark: 1.0 - F; 2.0 F+
20
匿名  發表於 2010-3-31 13:48
還有,加拿大找個4萬年薪磕頭碰到天,美國拿個8萬易如反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7: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