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武則天到張愛玲:中國文化女人排行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5-22 13: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姜少勇      
  
  一個女人,如何才能不做在歲月的風蝕下斑駁的岩層,而成為那顆只有時間才能打磨出的璀璨鑽石?在歷史文化的里程里,不只是做一顆湮沒無聞的鋪路石子,而成為歷史長廊中一道亮麗的風景?

  千古紅顏,大浪淘沙,能在偉大的文化進程中留下點兒什麼的女子,大都是與文字有些關係的。西施、昭君、貂嬋、楊玉環、趙飛燕,這些曾享有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環肥燕瘦盛譽的美女們,因為少了文化和精神的滋養,美貌隨著韶華一去無蹤,不得不感嘆流光無情,只是庸庸碌碌地在自己的天地間消弭了如花似玉的生命。不,她們不是美,只是漂亮。

  而女人真正的美,卻是來源於內心,來源於過人的才華,與深刻的思想。能與文字結緣的女人,往往才是最具有誘惑力的女人。

  曹植《洛神賦》里提到的那個如神女般翩若驚鴻、宛若游龍的甄氏,拋開帝后的身份不談,從她所作的《塘上行》里,也能讀到一個妻子對丈夫相思到極致的、一往無悔的深情泣訴,「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眾口爍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讓後人們想到一千多年前,一個風華絕代的的女子曾是多麼地依戀痴情與義無反顧。

  同樣的亂世佳人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後來與左賢王結成夫妻,在塞外度過了十二個春秋,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鄉。於是她寫下了著名長詩《胡笳十八拍》,音樂委婉悲傷,撕裂肝腸,敘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思念故鄉而又不忍骨肉分離的極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還有她對先父藏書的整理,都為漢文化做出了貢獻,使我們能夠站在歷史文化的高度去慨嘆一個文化女人的愛情與命運。

  卓文君,一個美麗聰明,精詩文、善彈琴的女子。可嘆的是十七歲年紀輕輕,便在娘家守寡。某日席間,只因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多情而又大膽的表白,讓久慕司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聽傾心,一見鍾情,毅然在漆黑之夜,逃出卓府,與深愛的人私奔,當壚賣酒為生,演繹了一場風花雪月的愛情。

  無獨有偶。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多少年後,當事業有成、飛黃騰達的時候,知天命的司馬相如竟厭倦了芳華已逝的糟糠之妻,產生了棄妻納妾之意。曾經患難與共,情深意篤的日子此刻早己忘卻,哪裡還記得千里之外還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文君獨守空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過著寂寞的生活。因此而作了一曲《白頭吟》:「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以這樣的句子表達了她對愛情的執著和嚮往以及一個女子獨特的堅定和堅韌,也為她們的故事增添了幾分美麗的哀傷。

  終於某日,司馬相如給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聰明的卓文君讀後,淚流滿面。一行數字中唯獨少了一個「億」,無億豈不是表示夫君對自己「無意」的暗示?她,心涼如水。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詩》:

  一別之後,二地相懸。雖說是三四月,誰又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道不完,百無聊賴十憑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秉燭燒香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做男。

  司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驚嘆妻子之才華橫溢,遙想昔日夫妻恩愛之情,羞愧萬分,從此不再提遺妻納妾之事。終使相如回心轉意。

  卓文君是聰明的。她用自己的智慧挽回了丈夫的背棄。她用心經營著自己的愛情和婚姻,終於苦盡甘來。他們之間最終沒有背棄最初的愛戀和最後的堅守。這也使得他們的故事千轉百回,成為世俗之上的愛情佳話。

  卓文君,一個有思想,有勇氣,敢愛敢恨的才女。她的一生,應該是值得的。比如充滿浪漫色彩的夜奔,比如可遇而不可求的一見鍾情,比如與愛的人攜手終老等等。女人一生如此,夫復何求?

  同樣可以比較的是楊玉環與武則天,同樣的絕色姿容,同樣的集三千寵愛於一身,不同的是楊玉環僅僅把她的魅惑停留在如花的外表,若說有什麼聰明之處,也只能是小聰明罷了。

  而破了男人皇帝慣例的一代女皇武則天,太宗在位時即為才人,如若不是飽讀詩書通曉天文地理,熟識歷史人文,縱使手段絕倫也不能登上九五之尊在歷史上光焰奪人,把她作為一個文化女人應該不算太牽強。

  二十五史中「隋煬帝忍痛斬麗華」,這個同樣盡得君王寵愛、在二十五史中著筆其姿容最多的女子,對她美貌的描述真是神來之筆:「美艷傾絕、髮長七尺,其光可鑒。特聰慧,有神采,進止閑華,容色端麗。每瞻視眄睞,光彩溢目。」可是她又怎能與後來婦孺皆知的薛濤並駕齊驅?

  薛濤生於唐代宗大曆三年,幼時即顯過人天賦,八歲能詩,其父曾以「詠梧桐」為題,吟了兩句詩:「庭除一古桐,聳干入雲中」;薛濤應聲即對:「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唐德宗時,劍南節度使韋皋是一位能詩善文的儒雅官員,聽說薛濤詩才出眾,就破格把樂伎身份的她召到帥府侍宴賦詩,薛濤遂成為成都著名營伎。一年後,韋皋惜薛濤之才,準備奏請朝廷讓薛濤擔任校書郎官職,后雖未付諸現實,但「女校書」之名已不脛而走,同時也被世人稱為「掃眉才子」。

  當時與薛濤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張籍、杜牧、劉禹錫、張祜等,都與薛濤有詩文酬唱。

  薛濤在閑雅之餘,常把樂山特產的胭脂木浸泡搗拌成漿,加上雲母粉,滲入玉津井的水,製成粉紅色的特殊紙張,紙面上呈現出不規則的松花紋路,煞是清雅別緻,她便用這種紙來謄寫自己作的詩,有時也送些詩箋給友人,人們把這種紙箋稱為「松花箋」或「薛濤箋」。唐人喜用彩箋題詩或書寫小簡,其實都是學了薛濤的樣。

  皇帝的深宮豪宅中,嬪妃爭寵,常常危機四伏,有的為了求全,只好主動避讓。班婕妤是名門之女,少有才學,漢成帝時被立為婕妤,趙飛燕姐妹得寵后,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學,班婕妤恐日久見危,求侍奉太後於長信宮,作了一首《團扇詩》:「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這首小詩詞彩清新,情致哀怨,而表現的卻委婉含蓄,有一種怨而不怒的氣度。

  提到才女,不可不提到李清照,李清照生於名宦之家,幼時過目不忘,出語驚人,博覽群書。齊魯壯麗的山川涵育了清照創作靈性,少女時代即名噪一時,嶄露崢嶸。她文詞絕紗,鬼斧神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尊為婉約宗主,是中華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這位絕代才女,一顆故中國最寂寞的芳心,那些流芳百世的清詞麗句,只要有點文化的人都能背詠一兩句的:「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或者是「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後來「雖處憂患窮困而志不屈」,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殫精竭慮,編撰《金石錄》完成丈夫的未竟之功。

  文化女人的胸襟與氣度絲毫不讓鬚眉。后蜀的花蕊夫人,一闕「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謝甲/更無一人是男兒」的《述亡國詩》令多少七尺男人為之汗顏?更有壯志凌雲的的鑒湖女俠秋瑾,「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拼得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的大聲疾呼,又讓多少讀者激情滿懷,豪氣頓生?

  還有那個永遠傳奇紅塵里的張愛玲,那些撥動了多少男男女女心弦的玲瓏剔透的語句,多少年後依然令人著迷: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這些文化的女人呀,已經讓人分不清究竟是因了你多情而敏感的內心才青睞於文字的細膩,還是文字的細膩讓你的內心更加多情而敏感。無論幸福還是幽怨的女人,終因了文化,顯得是那麼的與眾不同,那隻握筆的紅酥手,也因了文化的賦予,而更加溫婉細膩,那如花似玉的生命,也因了文化而更加燦爛鮮活。

  在人類歷史的長廊中,在紅顏的千嬌百媚中,回眸而望,文化女人永遠是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姜少勇的BLOG。原題:文化女人,歷史長廊中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27

主題

1685

帖子

36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1
沙發
丁巳 發表於 2006-6-30 07:20 | 只看該作者
good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582

帖子

12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27
3
浙江玉環 發表於 2006-11-17 16:45 | 只看該作者
一個談不上是愛國者,但絕對是維護國家完整統一的女政治家
一個談不上是賣國者,但絕對是追求個性完美和諧的女漢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9

主題

3785

帖子

1085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085
4
徽塵 發表於 2006-11-28 11:17 | 只看該作者
o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7: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