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靈] 智慧圓融洞悉萬象 海納百川自在無礙(下)

[複製鏈接]

720

主題

736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4年9月22日紐約世界佛友見面會盧軍宏台長開示摘要
想解脫就不能無明,無明就是不明白,當你明白了就不會怪別人,當你知道這個孩子是你的討債鬼,上輩子的事情,就不會怪他。有一個人在沙灘上躺著,非常休閑,很開心,突然被人踩了一腳,他一下子跳起來:「你為什麼踩我?」一看是一個瞎子,他接著一句話都不講了。這就是無明造成你跳起來,當你明白這件事情的時候,會把你的火壓下來。人不是動物,不會控制不住自己,很多人說控制不了自己是假的,真的碰到自己利益的時候就能控制自己了。(掌聲)
學佛人一定要懂禮貌,一定要得解脫,從自我做起,從莊嚴做起。學佛人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打哈欠也要掩口。學佛要端莊,要莊嚴佛凈土。如果自己不端莊,如何讓別人學佛,讓別人相信呢?人要有禮。當年孔老夫子講「克己復禮」,一個「禮」很重要。我們今天學佛要學禮,心裡有禮,外表才會有禮。一個人只要外表不好,一定是心裡出了毛病。很多人說「我開個玩笑」,只要他把玩笑說出來,你不要當作玩笑,很多都是他心裡想過的,他來試探你,所有的東西都是有根有源的。
人在吃苦的時候就是在轉心業,吃苦越多心業會轉得越快,毛病去得越快,就是在轉業障。要把生活中一切的苦難化為一切樂,要以苦為樂,就知道茹苦修行。苦就是快樂的因,我們要提升境界,只有吃苦的人,才會尋找一個讓自己解脫、未來不吃苦的方法;如果天天在享受,永遠不會想到怎樣解脫自己,怎樣能夠更好的修心。這就是為什麼在廟裡看到的都是吃苦的人在拜佛,因為吃苦之後他才想到要找出一個方法來讓自己解脫。有多少人享受著自己的生活,有錢有名有利,從來不知道拜拜佛,從未想到有一天自己會出事。學佛吃苦是一件好事情,是增上緣,就是增進你上進的一個緣分。
學佛人要學會,年輕的時候要快樂一點、簡單一點,年老的時候要簡單一點、快樂一點,真正地學會自在;要在吃苦受報中懂得自心還有自在的能力。人的一生離不開快樂和簡單,簡單的人容易快樂,快樂的人一定很簡單。真正的自在就是懂得,我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退一步海闊天空,才能在人間獲得真正的自由。(掌聲)
人生要簡單一點,現代人太複雜了,「你好啊,最近這麼乾淨啊!」「什麼意思啊,我過去不幹凈?」「老伯伯你今天精神很好!」「什麼意思……」人不要有太多的意思,因為太多的意思就沒意思,有了意思就沒意思,沒意思了真正就會有意思。人生每一步走來都需要付出代價,學佛也要付出代價,得到自己想要的一些,就會失去不想失去的一些;一個人只要有索取,就一定要付出。猶如一個人要買幢大房子,就要付出很多的錢,問銀行貸款,付出雙倍的工作來還貸款。人總是後悔,想要得到的卻忘記,為自己做過的事情而後悔。一個人不能總活在後悔中,當你得到了,又失去了,不能在後悔中活著,要認為這是緣分,就不會活在很傷感的感情中。(掌聲)
一個推銷香煙的人在巴黎的集市上大談抽煙的好處,一位老人走上舞台,對大家說:「女士們先生們,這位先生講抽煙有很多好處,我告訴你們,除了他講的這些好處之外,還有三大好處:狗見了會怕他;小偷不在抽煙人家中偷東西;抽煙的人永遠年輕!」台下沒人鼓掌,推銷香煙的一個人鼓掌,催他說下去:「你講講為什麼會這樣啊?」老人說:「常年抽煙的人駝背的多,狗見了以為要撿石頭砸他它,所以狗看見他就逃走了;常年抽煙的人夜裡天天咳嗽,小偷一進他家,以為他沒有睡著,逃走了;抽煙的人很少有長壽的,所以他們永遠很年輕。」所以一件珍品永遠是個寶,一個好的東西,再怎麼講它不好,它也是好的;一個不好的東西,再怎麼講它好,它還是不好的。一個邪說,一個經不起點破的任何的學說,只要經不起大家的贊同,就不是正的東西。學佛人要懂,我們在生活中碰到很多的邪說,有人說,只要傍上大款管他嫁得出去嫁不出去,這種邪說你聽了認同,你就是中邪了。很多人說大家都在做壞事,你也做,那你也是信了邪說。人間很多事情猶如包裝一樣,包裝很美,但是吸引你的並不是真正如理如法的東西,只有真正地理解和了解它,才能獲得真知真覺、正知正覺,真正好的東西是經得起考驗的,一個好人不停地說你的毛病,他是一個好人;一個人整天把你的缺點都說成好的,他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好人。要懂得忠言逆耳,良藥苦口。(掌聲)
一個人的智慧要很好,一個人碰到什麼事情都要想辦法解決,而且圓融地解決,那就是智慧。人的智慧就像太陽一樣,可以照亮黑暗;如良田,可以滋長善根;如明鏡,可以洞悉萬象。一個人良心好,他碰到的什麼事情都是好事情,善良人一定會有善報。如大海一樣可以海納百川,一個人心胸寬大,再髒的東西倒入大海,也能染成藍色。智慧要如水一樣,是一個透明體,碰到什麼事情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你今天擁有再多的東西,再多的人間的房產、錢財,因為你沒有智慧,一切都是枉然。智慧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智慧會隨著事物產生,當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別人想不出解決辦法,而你想得出,就是擁有了智慧。順著人間的因緣而使你自己的智慧現前,煩惱來了,智慧就產生了,煩惱越多,有越多的智慧來制止和對治煩惱,這就是煩惱即菩提。(掌聲)
一個人想改變自己靠的是長久的動力和耐力。人生的改變靠的是一點一滴的累積,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今天行一點善,明天做一點功德,後天不停去度人、愛別人,用慈悲心一定會改變現狀,時間長了會慢慢陶冶自己情操,完全投身於學佛中,成為對眾生有益的人。常精進是學佛人重要的理念之一。很多人做生意做事情一事無成,因為沒有精進力,他們做一點,看看得不到利益就放棄了,這個做一點兒、那個做一點兒,最終一事無成,中國人有句古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掌聲)
春秋戰國時期,吳王登上猴山,猴子一看來了這麼多穿盔甲的人,全部散掉了,只有一隻猴子在樹上跳來跳去,顯示自己很有本領。這時候吳王操起弓箭瞄準猴子,一箭射去,沒想到猴子很厲害,一把抓住箭。吳王大怒,命令隨從一起射箭,猴子被射死了。吳王回過頭對顏不疑說:「這隻猴子自恃身手靈巧,藐視本王,自己找死!你不要表現太驕傲,你的神色也要注意!」顏不疑非常害怕,請聖人董梧指導他如何去除驕傲,變得非常謙卑,改變他的精神氣質。聖人經常告訴他:「學佛做人要放下看破,伴君如伴虎。」這樣他慢慢就不再有傲氣,遠離聲色名利,拒絕榮華富貴,三年後得到皇上的賞識。學佛人不能有傲氣,不能仗著自己學過一點本領、本事和佛學知識,就經常說人家不對,殊不知,你的知識在別人眼中可能只是一點點而已,太驕傲的結局都不是太圓滿。學佛人要戒驕、心靜止水、心靜如水,心安靜的時候才能看出世間的很多真相。舉個例子,兩個人在馬路上吵架,吵架的人不會知道誰對誰錯,只有邊上的旁觀者才知誰對誰錯。人活著真正需要的是智慧,給別人安排幸福的人,一定是一個明心見性之人,是一個幸福之人,給別人製造痛苦的人,自己一定是最痛苦的人。(掌聲)
人要改掉自己身上不良的好勝心——什麼事情都好勝,什麼事情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人要常滅自己的好勝心,不要去爭鬥,就活在自在安詳中。超出人生慾望的要求而追求品格的完善,把自己看得平凡一點,把別人看得高一點,就會脫離短暫的利益,不會擔憂煩惱,一個人只有把周圍的利益看得平凡一點,人家得到了——「我沒有關係,他是應該的,別人擁有的是他自己努力所得,我應該向他學習」,這樣就不會煩惱,不煩惱的人才會得到擁有。(掌聲)
你們是台長的弟子,也是菩薩的弟子,你們要好好努力救人。如果你選擇活在別人的眼睛里,就註定會死在別人的嘴巴里。學佛人要活得自在,要活得好,不要讓別人的閑言碎語耽誤了自己,很多人的一輩子就是因別人的話「人家會怎樣想,人家會怎樣講」而害了自己,一點自由都沒有。不能因為別人對你的好和惡而影響你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那是無智慧和無自由的人。天天找菩薩,其實佛在心中啊。(掌聲)
人必須自己救自己,靠別人是救不了自己的。很多老人家靠著自己的孩子吃飯,過的是什麼日子?很多人靠著別人活著,墮落了多少青春年華?世間的一切都是無常的,一切都是敗壞不安的現象,一切事物最終都會灰飛煙滅,所有擁有的,和以為可以擁有和依靠的東西,都是暫時的,一定會離開我們,還有什麼想不通?我們過完的人生,過去就過去了,為什麼還要想不通?難道為了小時候跟別人爭吵,到現在還要痛苦嗎?過去必須忘記,未來必須擁有,好好地擁有未來就是要好好地修成現在。(掌聲)
學佛人被人攻擊要用慈悲心去對待他,就算他說你不好,你笑笑,「我們溝通很少,他也很可憐。他為什麼要講我?他想不通。他罵我,我沒關係,他會很難過,我真替他難過。」被人欺負的時候用善良對待別人,人家在欺負你,你就好好想想:「他真的可憐,我們上輩子可能是親人,這輩子這樣一定是有原因的。」別人誹謗你,你就用寬心去包容他,就算他罵你,你想一想:「沒有關係,我曾經也罵過別人,這是報應啊!」這樣一想,你就不會生氣了,「只是報應來的這麼晚,因為當時我罵人家,說人家不好,到現在才從這個人嘴巴里來罵我、誹謗我,報應來的這麼晚,應該早點來,現世報。」報應如影隨形,早點晚點都要到你身邊。希望大家要寬容,擁有寬容就擁有美好的生活;美好生活的基礎就是能夠原諒別人、慈悲別人、寬容別人,學佛人活在現實社會中,才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不虛。(掌聲)
有一個庸醫誤診別人家兒子致死,為了賠償,他將自己的兒子給別人做養子,過了一段時間,他又將人家的女僕醫死了,為了補償,就將自己的傭人給了對方。有一天晚上,有人敲門,說:「醫生啊,我夫人腹痛不止,請先生前往助診。」醫生將妻子叫出來,說:「賢妻,你要做好離別的準備。」我們應該想著怎樣避免壞事情發生,而不是時刻準備著一些無用的補償。人總是在做錯事情之後才想怎樣來圓這個事情,怎樣來補償,為什麼不能學菩薩知因懂果呢?早一點在自己的心中知道今天種下這個因會得到什麼果,就不會得到惡報。學佛人,見到所有的因都要怕,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什麼事情都敢做,等到果來了才害怕。我們學佛,畏因,才不怕果報。(掌聲)
學佛人需要醒悟,很多人過去不學佛,還不知道什麼是醒,是心靈與生命的充實。當心靈擁有佛法之後,會知道自己活在眾生中,不會死。不為眾樂迷惑,看見人間的快樂千萬不要被它迷惑。凡是有刺激的東西都帶有魔障,賭博、吸毒都是很刺激的。要懂得,我們過去認為應該過的生活方式往往不適合我們,我們一輩子做的很多事情並不適合我們,不要為不值得的人和事去浪費自己寶貴的生命。很多人因為過去被別人傷害過、欺負過,就一輩子內疚和恨來傷害自己,一定要忘記它。(掌聲)
寶貴的生命是真正的生命,不為人間虛無所迷,一切都是空的。木魚虛心,心是空的,木魚才響;鐘鼓空腹,鐘鼓中間是空的,聲音才傳得遠。要看穿人間事物的本質,將自己的心放空、放清凈,才能容納萬物,容忍萬人之心,因為眾生之心即為吾心。(掌聲)
學心靈法門的人要愛國愛民、遵紀守法,要慈悲待人才能換來更多的善緣。(掌聲)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心靈法門倡導者)


**目前,全世界超過一千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5: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