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髖關節置換術后的訓練方法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6-6-6 20: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髖關節置換術后,長期功能鍛煉是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成功的重要環節,也是功能恢復好壞的的重要因素。

需做的準備:①病人停服藥物,如阿司匹林。②治好腳癬。③減輕體重以減少自己新的髖關節所受的壓力。④暫停吸煙。⑤訓練好如何使用拐杖。

家中生活設施安排:①在沐浴室要按放安全的握棒或扶手。②所有樓梯要有扶手。③早期康復時,要坐一個穩定的椅子,讓膝關節低於雙髖。④要有一個便桶坐墊。⑤沐浴時要有一個穩固的沖澡椅或凳子。⑥要有一個穿衣棒、穿襪輔助器及長鞋拔,讓病人在穿襪穿鞋時不要過度彎曲新的髖關節。

漸進式功能鍛煉方法。

術后第1周 術后當日即穿「丁字鞋」,術后第2天開始進行膝部按摩,可進行患側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和抗阻活動。術后3~5天行患側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並且進行患側髖、膝關節被動活動。通過雙肘支撐,在他人幫助下或雙手握住床上方的吊環挺起上半身,臀部抬離床面,保持10~15s,重複5~10次。術后第5天,在膝下墊枕使髖彎曲10°~20°,然後以膝部為支點做挺髖動作,即抬臀動作。

術后第2周 鼓勵患者在無痛範圍下進行主動的患髖膝屈伸能力訓練;屈髖度數為45°~60°或<30°,可在患肢下放置一滑板,患側足跟置於空心圓墊上在滑板上做下肢屈伸運動,在無痛範圍內加強患側髖周圍肌群和股四頭肌的力量性訓練;可逐漸抬高床頭的高度,直至患者能在床上半坐位,外側入路切口的患者,半坐時間逐漸延長(30~60min)。一天可重複進行多次,為坐站練習做好準備。有條件可用直立床訓練;繼續進行床邊體位轉換訓練,包括:半坐―躺轉換練習、坐―站轉換練習、卧―站體位轉換、在平行杠或四腳助行器內進行健腿支撐三點式步行,轉體訓練等。

術后第3周 做四點支撐半橋運動,即在雙肘及雙下肢屈曲位支撐下抬臀並在空中保持10s,重複進行10~20次,每個動作要求緩慢進行;加強步行訓練,開始在平行杠內進行,將步行周期中的擺動期和支撐期分解進行,分別進行前後交替邁步訓練,並逐漸過渡到步行訓練;平行杠內的步行平穩順利,則應過渡到拐杖步行,有條件進行減重步行;繼續加強患側股四頭肌漸進行抗阻訓練,不斷提高患側下肢的肌力;改善及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教患者藉助一些輔助設備獨立完成日常的穿褲、穿鞋襪、洗澡、移動、取物等,以減少患者患髖的彎曲度數;必要時進行適當的環境改造,如加高床、椅、座廁的高度,坐椅兩邊最好有扶手以方便患者坐立,讓患者盡量睡硬板床,穿鬆緊鞋和寬鬆褲,以方便患者完成動作。

術后4周~3個月 逐漸改善患髖的活動範圍,增加患髖的負重能力,使人工置換的髖關節功能逐漸接近正常水平,達到全面康復的目的。注意在3個月內,持拐步行、過障礙時患者腿僅為觸地式部分負重,上下樓梯活動,要求健腿先上,患腿先下,以減少髖的彎曲和負重,還可以在運動平板上進一步改善步態、步速和步行的距離,提高患者實地步行的能力,最後過渡到棄杖步行。

術后6周勿交叉雙腿,勿卧於患側,如側卧,雙膝間應放一軟枕;勿坐沙發或矮椅;坐位時勿前傾;勿彎腰拾東西;無論何時,術后坐一定要使膝部低於髖部;避免側卧三個月;勿下蹲;勿在床上屈膝而坐。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6: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