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什麼時候會導致尿素氮升高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6-5-20 04: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尿素氮偏高是怎麼回事呢,在我們生活中想必大家對於尿素氮偏高的情況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那麼大家知道尿素氮偏高的原因是什麼呢,尿素氮偏高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是腎功能最重要的指標,偏高、偏低的尿素氮值反映了腎功能的狀況。尿素氮值高於正常值,尿素氮含量較高。

       尿素氮(又稱血尿素氮)是衡量腎功能主要指標之一 。所以尿素氮偏高或偏低對非蛋白氮數值的影響較大。臨床上常選用尿素氮的檢測來代替非蛋白氮的測定。

       尿素氮是人體蛋白質代謝的主要終末產物。氨基酸脫氨基產生NH3,和C02,兩者在肝臟中合成尿素,每克蛋白質代謝產生尿素0.3g。尿素中氮含量為 28/60,幾乎達一半。通常腎臟為排泄尿素的主要器官,尿素從腎小球濾過後在各段小管均可重吸收,但腎小管內尿流速越快重吸收越少,也即達到了最大清除率。和血肌酐一樣,在腎功能損害早期,血尿素氮可在正常範圍。當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到正常的50%以下時,血尿素氮的濃度才迅速升高。正常情況下,血尿素氮與肌酐之比(BUN/Scr)值約為10,高蛋白飲食、高分解代謝狀態、缺水、腎缺血、血容量不足及某些急性腎小球腎炎,均可使比值增高,甚至可達20~30;而低蛋白飲食,肝疾病常使比值降低,此時可稱為低氮質血症。

  正常值

  正常成人空腹尿素氮為3.2-7.1mmol/L(9-20mg/d1)。各種腎實質性病變,如腎小球腎炎、間質性腎炎、急慢性腎功能衰竭、腎內佔位性和破壞性病變均可使血尿素氮增高。較易受飲食、腎血流量的影響,如有蛋白質分解因素—感染,腸道出血、甲亢等可使尿素氮升高。多腎外因素也可引起血尿素氮升高,如能排除腎外因素,尿素氮為21.4mmol/L(60mg/d1)即為尿毒症診斷指標之一。

  原因

  一、腎性偏高見於急性腎炎、慢性腎炎、中毒性腎炎、嚴重腎盂腎炎、腎結核、腎血管硬化症、先天性多囊腎和腎腫瘤等引起的腎功能障礙。

未標題-1
  二、腎臟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嚴重燒傷、休克、胃腸道出血、脫水、嚴重感染、糖尿病酸中毒、腎上腺功能減退、肝、腎綜合征等方面有很高的作用。

  三、腎后性偏高見於因尿路梗阻增加腎組織壓力。所以,為明確病因,最好跟醫生諮詢過後再決定治療手段。

  癥狀

  一、腎后性偏高見於因尿路梗阻增加腎組織壓力,使腎小球濾過壓降低時,如前列腺肥大、腫瘤壓迫所致的尿道梗阻或兩側輸尿管結石等。單純的尿素氮升高可以因為飲食中攝入過多的蛋白質類食物引起,改變飲食結構,平衡蛋白質、含糖類食物和蔬菜的搭配,很快就可以恢復正常。

  二、腎前性偏高見於充血性心力衰竭、重度燒傷、休克、消化道大出血、脫水、嚴重感染、糖尿病酸中毒、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肝腎綜合征等。

  三、腎高急性腎炎,見慢性腎炎、中毒性腎炎、嚴重的腎盂腎炎、腎結核、腎血管硬化症、先天性多囊腎和腎腫瘤引起的腎功能障礙。

  尤其是對尿毒症的診斷有特殊價值,其增高程度與病情嚴重性成正比,如氮質血症期BUN超過9mmol/L,至尿毒症期BUN可超過20mmol/L,通過這些數據的有效判斷,可以確保確診的準確性。

  尿素氮高怎麼控制?經常有患者提出這樣的疑問。實際上,腎病血肌酐、尿素氮高是以微小循環損傷,腎小球硬化和基底膜損傷為主要病理變化的。解決尿素氮高,就必須從這種病理原因出發,對因治療才能徹底。

  對於患者來說,血尿素氮高有兩種情況。最常見的是腎功能不全,包括急性腎功能不全和慢性腎功能不全,主要是腎功能損傷,尿素氮不能較好地從尿中排出;其次有少部分急性腎炎、腎病綜合征患者也可出現一過性的血尿素氮升高的情況,主要見於高度水腫,因少尿使血中的尿素氮不能隨尿排出,蓄積於血液中所致。

  注意事項

  1、減少食物總熱量。節制飲食,防止過胖,平時注意飲食要吃些新鮮的蔬菜水果,補充優質蛋白。

  2、限制嘌呤攝入,少吃動物內臟、海鮮、肉類、扁豆、花生、菠菜等。

  3、適當控制蛋白質的補充。每日1杯牛奶,1個雞蛋,2兩瘦肉基本能滿足機體對蛋白質的需要。

  4、脂肪能抑制尿酸排出,應少吃,特別是動物性脂肪。

  5、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尿酸排出,宜多吃米、面和穀類食物。

  6、保持充足的維生素B和維生素C,多吃綠葉蔬菜,多吃柑桔、蘋果。

    7、多吃鹼性食物,如白菜、蘿蔔、胡蘿蔔、土豆、香蕉、蘋果、瓜類、蘇打餅乾等,必要時可採用碳酸氫鈉,鹼化尿液,防止尿路結石;多吃粗糧和薯類飲食上:多吃紅色的食物,我們熟知的枸杞子、櫻桃、草莓、石榴南瓜、胡蘿蔔等食物都是有的抗氧化性,都是對心血管有好處的食物。長期吃。

  8、忌煙酒,尤其是啤酒,因為酒精容易導致體內乳酸堆積,誘發痛風。

  9、避免過度勞累、緊張、寒冷、潮濕及關節損傷等誘發原因。

  10、每天大量飲水2000-3000毫升,增加尿量,促進尿酸排出。

  11、不宜使用控制尿酸排出的藥物,如某些降壓藥、利尿葯、水楊酸類等藥物;如果和家人或朋友聚餐,多吃了肉類、海鮮,回家后及時服用碳酸氫鈉,可以防止或減輕發作。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8: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