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防長試探中國底線(組圖)

[複製鏈接]

1040

主題

1295

帖子

20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oldgunner69 發表於 2010-10-13 12: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應越南國防部長馮光青邀請,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梁光烈將率代表團於10月10日—13日赴越南出席首屆東盟防長擴大會,並對越南進行訪問。11日,中國防長梁光烈與美國防長蓋茨舉行一對一會談,這將是兩國軍事領導人近一年來的首度會晤,也是3個月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就南中國海問題發表強硬講話以來中美軍事領導人的首度正式會晤。《環球時報》12日發表文章,《美防長試探中國底線》,內容如下:   中美兩國防長11日終於在越南見面了,一共會晤30分鐘, 但等待和準備卻是長長的9個月。  見面的緣由是兩國防長都出席越南召集的首屆東盟10+8防長會,見面被看成今年1月以來中美兩軍關係因美國對台軍售中斷後的重新開啟。但這顯然不是一次熱烈的剪綵,美方官員早就打預防針說,兩軍恢復對話並不像關閉和啟動開關那樣簡單。果然,蓋茨防長一到越南就針對南海說了中國很不願意聽的話。
  如果中美經濟團隊一直把兩國關係往熱絡拉,兩國軍事外交的意義,首先在於如何使兩國關係不變得太壞。美國今年以來熱衷於在南海做心理慈善,安撫所謂「被中國嚇得戰戰兢兢」的東南亞國家。而真正嚇住這些國家的,是美國要在南海搭建中美競爭的擂台。「南海有苦有樂的一張紙,被美國外交的巧手疊成戰鬥機,用來反過來嚇唬南海周邊國家。」廣西社科院學者孫小迎說。她同時認為,美國自己在南海問題上的行動和決心還沒存完全成型,美國至今還在試探到底把中國惹到哪一步,才會碰到中國的底線。
  美重申「引起中國憤怒」的立場
  中美兩國國防部長周二在越南河內舉行近一年來兩國最高防務官員的首次會晤。法新社稱,他們是為重建兩國間脆弱的軍事關係而努刀。
  據報道,梁光烈說,中美關係已經超出雙邊範疇,越來越具有全球性的影響。蓋茨說,兩軍關係是兩國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軍的持續對話至關重要,可以減少誤判和互不信任。
  《紐約時報》稱,蓋茨與梁光烈進行了半個小時的閉門會談,二人主要討論相互透明和理解對於防止不信任、誤算是何等重要。出於平衡的考慮,蓋茨沒有做出針對中國的直接批評。
  英國廣播公司稱,蓋茨接受了明年訪華的邀請,這是雙方尋求改善關係的跡象。
  蓋茨在當天早些時候的另一個發言被認為是「拒絕中國在海洋爭端上的立場」。法新社報道稱,蓋茨周一呼籲國際社會努力解決南海領土爭端,儘管中國反對任何由華盛頓以中間人身份促成任何國際協議。蓋茨在「明顯針對中國」的發言中說:「我們越來越發現,僅僅依賴兩國關係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多邊機制來應對如此重要的地區安全挑戰。」
  對於這番講話,「美國之音」評論說,蓋茨是在「重申這一引起中國憤怒的立場」。今年7月,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同樣是在越南表態說,美國主張形成一個解決南海問題的「國際機制」。這一主線與中國反對將南海問題國際化、多邊化形成對抗,被外電認為是製造了美中之間「新的火種」。
  路透社評論說,蓋茨此次的越南之行是要進行一次「高難度的平衡表演」,他既要努力恢復與中國的軍事交往,又要不顧中國的反感提出南海安全問題。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學者倪峰認為,希拉里7月講話時,美國介入南海問題的態勢就基本確定,美國的插手導致南海不再是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問題,而演變成大國之間的博弈。目前,南海問題已經繞不開美國,美國成為這個問題的重要參與者之一。雙方在南海問題上有很大分歧,中美防長會晤是一個互相摸底的過程。
軍事關係是中美關係的晴雨表
  「中美防長會晤的本身意義,比具體會談的內容更重要,它標誌著中美軍事關係開始走向正常。」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者金燦榮對《環球時報》說。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五角大樓官員表示,此次會晤只是消除摩擦的第一步,並不代表美中兩軍關係已經完全恢復。但這種對話將大大有助於雙方今後避免衝突。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五角大樓官員說,恢復對話並不像關閉和啟動開關那樣簡單,畢竟雙方的交往已經中斷9個月,重新再來不會那麼順利。
  《日經商貿》網站刊登文章稱,美中關係處於不穩定狀態,互相推搡,大喊大叫,但是卻互相無法拋棄,「就像一對拿著刀上床的夫妻」,雖然不安定,但是背後卻進行著非常巧妙的打算。
  新加坡《聯合早報》11日的評論說,中美兩國關係的演變似乎出現了一條潛規則,即幾乎每當兩國關係惡化時,首先就體現在軍事交流上,一方決定中斷軍事交流,而一旦兩國宣布恢復軍事交流,則預示兩國關係不久即將回暖。
  自今年1月美國對台軍售導致中美軍事交流中斷後,美國多次表示兩國軍事對話的重要性,還發生了美國防長蓋茨要求訪華被拒的風波。日本《產經新聞》的評論說,在中美關係,不斷冷卻之後,美國日益強烈地感受到軍事方面與中國建立信賴關係的迫切性,因此9月上旬以來,美方不斷、派政府要員訪華,摸索重啟美中軍事對話的途徑。雙方除這次的防長會晤,還已就14日和15日在夏威夷舉行軍事對話達成一致,屆時將就確保兩軍海上和空中安全深入交換意見。此外,雙方還將於11月和12月在華盛頓舉行由國防部副部長參加的高級別防務會議。
  倪峰認為,隨著中美國家力量的差距縮小,兩國軍事關係的分量在加重。美國現在對中國軍事戰略的判斷成為更加敏感的問題,美國人經常強調與中國戰略關係的穩定,而實現穩定的前提就是雙方對各自底線的探知,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作出準確判斷,實現戰略穩定。中美防長會晤因此意義重大。
  越南不想開一場吵架的會
  美國輿論中,美國是以高高在上的「救世主」身份出現在東南亞的。美聯社11日在報道蓋茨此次越南之行時就說,美國將安撫那些被中國「嚇得戰戰兢兢」 的東南亞盟友,向他們重申美國將致力於保衛他們在太平洋的利益,并力主通過外交手段解決這一地區的領海爭端。
  但東盟真對美國「感恩戴德」嗎?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此次在越南召開的會議叫首屆東盟防長擴大會議,簡稱東盟10+8防長會。越南對此次會議非常重視,把它當作越南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期間的一大成果,還想把此次會議變成一個新的地區國防與安全合作機制的開端。為此越南國防部副部長阮志詠中將先後訪問中國和美國,邀請兩國防長赴河內參加這次會議。
  據透露,越南並不希望此次會議開成一個提矛盾、比吵架的會,日本、韓國、美國、澳大利亞都想帶著最近發生的敏感議題來開會,但越南把這些敏感議題都攔在會議之外,泰國、寮國等國也很反對韓國、日本的做法。
  7日下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在回答日本記者關於南海問題是否會在本屆防長會上涉及時,越南阮志詠中將表示,南海問題不在本次會議討論的議程中,與南海相關的問題也不會列入議程。他說,「由於這是首屆會議,因此沒有足夠時間探討具體問題。」雖然各國在闡述本國和地區的安全政策時,可以涉及任何各自關心的問題,但「各國防長都已同意不將本次會議變成各國進行口水戰的舞台。」
  越南《人民軍隊報》也報道稱,作為該機制的提議者,越南呼籲首屆會議上各國能多花時間討論東盟10+8防長會機制的未來。

南海會變得更糟嗎?  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事實是,在美國攪進南海問題之前,由於中國的剋制,南海爭端在近些年呈不斷緩和之勢。英國《金融時報》在一篇惡意猜測中國未來可能會隨著實力的增強而更加咄咄逼人的文章中也承認,南海等問題存在的爭議大部分已沉寂幾十載, 「迄今為止,中國一直樂於把這些爭議放在不太重要的位置,傾向於採取魅力攻勢,力圖使鄰國相信,中國崛起不會構成任何威脅」。
  美國《耶魯全球化》在線雜誌的文章也說,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展開縝密的外交「魅力攻勢」,目的是要將自身打造成一個好鄰居的形象,全身心致力於促進中國以及東南亞的經濟發展。
  金燦榮認為,美國雖然想攪進南海問題,把事情鬧大,但它的目的未必能夠實現。除了中國並沒有在南海問題上像美國說的那樣強硬之外,南海國家也缺乏一致對付中國的決心。越南不願意與中國成為戰略上的死對頭。
  越南近期炒作「南海屬於越南」比較多,越南外交部發言人多次強調越南對包括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在內的南海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越南《青年人報》、《青年報》、「越南網」等媒體隔三差五就會拿西沙群島、南沙群島、漁民等進行炒作,激起越南國內百姓的民族情緒。越南事實上也存在一些贊成將美國拉入南海問題的聲音。但越南官方及國內主流媒體沒有明確表示希望美國介入南海問題。
  美國國務院國際信息局出版的《美國參考》8日一篇報道稱,美國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說,對南海有領土要求的任何國家都無意讓美國在解決分歧中起直接作用,「它們沒有尋找一個調解人的意願」。
  事實上,東盟的真實想法是「左右逢源」。據泰國INN新聞社8日報道,泰國武裝部隊司令部軍官納塔帕表示,美國是泰國的軍事合作夥伴,而泰國也正在加強和中國在軍事上的合作,希望美中兩個大國進行良性競爭,不要在南海和東南亞造成地區的動蕩。
  馬來西亞《南洋商報》的評論說:東盟「沒有捨棄中國和擺脫中國影響的能耐」,而且「礙於內部的各種矛盾和先決條件大不同,東盟內部整合在可預見的未來三五年,甚至數十年內都不可能實現,還是一邊繼續向中國示好,一邊向美國靠攏,來一個"左右逢源"才最實際!」 (駐美國、越南、日本、泰國記者 尚未遲 黃孟哲 孫秀萍 孫廣勇 王曉雄 本報記者 徐盼)
沙發
wazhh 發表於 2010-10-13 21:06 | 只看該作者
歡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8: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