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方下達出口禁令震動日本政商界!韓國也火燒眉毛

[複製鏈接]

1040

主題

1295

帖子

20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oldgunner69 發表於 2010-9-27 13: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本政府暗示,中國官員可能違反了全球貿易規則——在中日兩國就日本政府扣押中國漁船船長一事發生爭議之際,中方禁止向日本出口具有戰略重要性的礦物。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大畠章宏(Akihiro Ohata)表示,日本進口商已告知經濟產業省(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裝船的稀土金屬一直被有意扣在中國的港口。稀土金屬對於許多高科技產品的製造都至關重要,涉及從攝像機到風力渦輪機的許多行業。全球約97%的稀土源自於中國。


  「我們獲悉,中國商務部已發出指示,暫停對日出口稀土金屬的新合約和發貨,該部已不接受新的出口許可申請,」大畠章宏表示。
  大畠章宏補充稱,如果這些報告被證實確有其事,日本將考慮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我們將根據規則,採取適當的行動,」他表示。
  中國官員已否認對出口日本的貨物下達了禁運令。然而,中國政府對日方扣押中國漁船船長——日本當局周五已決定將他釋放——一事的憤怒反應不禁令人相信,中方可能會通過限制貿易來實施報復。
  中國總理溫家寶本周警告稱,對於扣押中方船長詹其雄,日本將「承擔全部責任」。詹其雄的船隻在中日兩國都宣稱擁有主權的海域與日本海上保安廳巡視船相撞。日本檢察官在宣布釋放詹其雄時表示,此舉是出於維護「未來日中關係」的需要。
  英國貿易商表示,中國港口的情況仍不明朗。儘管似乎可以肯定,近些天,稀土金屬、或許還有其它貨物的出口有些延遲,但這些延遲是否與中國官方政策有關的證據仍不確鑿。
  日本一家專業稀土金屬進口商表示,一船本應於周二離開上海港的貨物「還沒有裝船。但這種事情常常發生,我們不知道這是由於文書問題,還是有意耽擱。」
澳大利亞工業礦物有限公司(Industrial Metals Company of Australia)常務董事達德利•金司諾司(Dudley Kingsnorth)表示,貿易商當中有傳言稱,中方已實施了非正式禁令。
  「中方已責令許多出口商在月底以前暫停向日本出口稀土金屬,之後再重新進行評估,」金司諾司表示。
  日本最大一家貿易公司的一位管理人士表示,中國航空港和海港許多出口日本貨物的發貨似乎有所減速。但她補充道,其所在公司的駐華代表,尚未接到地方當局將採取任何官方行動的通知,而中國9月下旬和10月初的一連串國定假日,往往也會導致貨運延遲。
  在日本,稀土金屬出口本已是一個敏感話題——日本是全球最大的礦物進口國。對於中國削減總出口額度、並提高出口稅的舉動,日本政商領袖均表示關切。
  豐田汽車集團(Toyota)旗下的貿易部門豐田通商株式會社(Toyota Tsusho)正在印度和越南開發未開採的稀土礦,以降低對中國供應的依賴。
  隨著中國採取限制稀有金屬出口的「資源武器化」戰略,韓國產業界也火燒眉毛。因為雖然隨著高端產業比例的增加,稀土資源的需求擴大,但是幾乎大部分依賴進口。韓國去年從中國全部進口了2600噸稀土資源。韓國礦物資源公社流通事業組長梁光善(音)預計稱:「2008年全世界需求為12萬3600噸,在5年後將增至2~3倍」。礦物資源公社制定目標,計劃在2016年前,將現有的國內3噸鏑儲量增至1164噸主要稀土資源。
  地質資源研究院海外資源研究室長高相模(音)表示:「競爭國日本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就進入非洲和哈薩克等,準備確保稀有資源」,「我們也應該更積極地進行國內外勘探開發項目」。
鬼佬被迫說出真相:原來西方要的根本不是中國稀土


資料圖:中國國內的稀土萃取車間

  中國沒有理會那些貌似嬰兒啼哭的西方稀土需求,頂住了「壓力」,持續降低稀土產量,如今西方已經不再哀號沒有稀土了,也不再「揚言」要到WTO上控告中國了,事實上稀土產量就是減少了,西方深知:從共產黨出生的第一天開始,西方和資本主義就總是中國共產黨的手下敗將,今天依然如此,當年共產黨是乞丐的時候還敗得塗地,現在開始了壯年時代的共產黨更加不好惹,與其無休止的「告」下去,還是先解決「自己」的事情吧。
  在中國稀土政策下,西方最終露出了狐狸尾巴。7月28日,美國某能源政策分析家向國會提交了一份名為《稀土元素:全球供應鏈條》的報告,詳細分析了稀土的用途、全球稀土資源的供給鏈條、美國關於稀土的相關立法,「中國」一詞頻頻出現。它有兩章以「中國的角色」「中國在出口政策上的挑戰」為標題,並詳細列出了中國2009年的稀土相關數據。其「2009年全球稀土產量與儲量」表格清晰顯示:
  2009年,中國稀土儲量為3600萬噸,佔世界36%;產量則為12萬噸,佔世界產量的97%。與中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2009年的稀土儲量為1300萬噸,佔世界13%,而產量為零;俄羅斯儲量為1900萬噸,佔世界19%,產量為零;澳大利亞儲量為540萬噸,產量為零;印度儲量為310萬噸,佔世界3%,產量為2700噸,佔世界2%。報告還提到位於美國加州的礦芒登帕斯稀土礦。據悉,該礦日產量曾達2萬噸,但因中國廉價稀土的「衝擊」,已經封存起來,美國的鉬公司也已基本停產。報告說,由於採取減少採礦量、打擊非法開採活動,用配額和出口稅限制出口等措施,中國稀土出口從2009年的5萬噸到2010年3萬噸,全球將出現巨大的稀土供需「缺口」,各國急需尋求其它稀土進口渠道,以應對中國的「失信之舉」。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為合理行為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按人均儲量算,美國和俄羅斯都要高於中國。而因為處於產業下端,中國以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儲量生產出佔世界97%的稀土,儲量和產量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嚴重不對等。而美國坐擁全球稀土資源的13%,卻分文不動,百分之百地「依賴」進口。所謂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引起了一些國家稀土供應短缺的說法並不真實,應該說,它們短缺的不是稀土,而只是中國生產的廉價稀土。
  最後一句話很關鍵:原來西方需要的不是中國的稀土,他們需要的是中國的「廉價」,只要中國不廉價了,西方的嘴臉一定會暴露出來。可以想象,如果中國是伊拉克,那麼會有很多「道貌岸然」的借口,最後將中國打成「殖民地」,伊拉克在那裡擺著呢,而且也就是十年之內的事情。西方會採取的借口比如:「違反市場經濟原則,停止稀土生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等等。。。反正類似的「罪證」西方有的是,只要你足夠弱小,你就要陷入萬劫不復,這點伊拉克已經做出了榜樣。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2: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