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華裔入澳洲內閣看人才爭奪戰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3-6 20: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澳洲工黨的勝出及新總理陸克文(Kevin Rudd)的內閣名單,成了近日亞洲讀者的熱點新聞。
除了陸克文能講一口漂亮的華語之外,引起媒體矚目的地方是,內閣中出現了澳洲首位出生於亞洲的部長。出任氣候變化與水源部部長的黃英賢(Penny Wong),39歲,出生於馬來西亞沙巴州哥打京那巴魯。她8歲隨澳洲籍母親移居澳洲。

華裔子女能在像澳洲這樣的國家當上內閣部長,或許會令華人感覺與有榮焉,中國中央電視台也特別作了報道。

不過,引起筆者思考的是,如果黃英賢當年沒有移民,而是在馬來西亞沙巴州長大,今天她是否會像現在那樣成為一名新聞人物?

人的成長需要很多後天的培養,因此8歲就隨母親移民澳洲的黃英賢,嚴格說來,應該不能算是馬來西亞的人才外流。可是,從澳洲的新政局,以及從澳洲這數十年來的進展來看,我們可以肯定這個國家已比以前「走向亞洲」,澳洲國內的亞裔人才也不斷增加。

我們可以從兩方面看。一方面,這是個比較容易談商與合作的新澳洲;另一方面,澳洲也在吸引人才,參與了亞洲地區的「人才戰」。

相信在1975年廢除的白澳政策,是促成黃英賢與母親返回澳洲的因素之一。在過去30年裡,移居澳洲的亞裔人口逐年增加。特別在最近十幾二十年,新馬兩地國民移居澳洲的有顯著的增加。新加坡人選擇移民澳洲,或許因為它距離比較靠近。特別是珀斯 (Perth),它成了國人遷移澳洲的首選城市。

稍有注意澳洲時事者,應該會注意到新總理陸克文「親亞洲」的政策,如果他發現政策對澳洲有利,肯定會持續接受亞裔移居。澳洲地廣人稀,吸收外來移民順理成章。依我的想法,如果澳洲延續今天的政策,再過20年,它或許會像今天的中國,成為另一個崛起的大國。

在過去十多年,人才外流引起的負面影響逐漸受到世界各地執政者的重視。主要的原因有三個:第一,人口生育率的下降直接影響國家經濟的動力及國內生產總值(GDP)。新生嬰兒減少意味著人才的數量也隨之下降。它也加速了人口老化帶來的難題。

第二,教育的普及使到更多人有機會獲得高等教育。擁有高學歷就像取得護照,加強了他們的流動性。

第三,全球化的加速促進人才的交流和流動更為頻繁,導致人才流失的惡化。

在新加坡,多年以來政府經常談論的課題之一就是保住及吸收人才。為了抵消人民少生育造成的負面影響,當局放寬外國人成為永久居民及公民的限制。對擁有高學歷或技能的外國人,我們是來者不拒。

這種寬鬆政策的目的只有一個:加強新加坡的競爭力。對一個完全沒有資源的國家來說,這是生存之道。政界領導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人民解釋政策對國家存亡的重要性,並呼籲協助新移民融入社會。

有位學者說得好,執政者所負的重要責任就是給人民帶來希望。只有強而有力的執政團隊才能做到這點,而他們需要的就是人才。我們慶幸有個求才若渴的政府,除了保障經濟持續增長,更重要的,它讓國人對未來看到希望。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8: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