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位澳洲母親的自述:文化生根 還需父母多用心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08-3-3 21: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在海外漂泊十幾年,有一個切身體會:融入當地社會並不能排遣我深深的鄉愁。歲月更替,更使我悟出,鄉思、鄉戀原本就是根的文化。它與生俱來、無法撼動,進一步說是屬於精神範疇之內的一種不可缺失的高級「享受」。而且,它有可能在異鄉植入下一代的心田。不僅僅是花草樹木才有根,人也一樣有根。人的「根」是頭頂上那片屬於你的藍天,腳下那片你立足的土地。

花草樹木離開了根會幹枯。人離開了根,心神上的「乾枯」比死亡還可怕。不管年輕年老,也不管男人女人,只要你是華夏兒女,無論走到哪、生活在哪裡,無論你出國、移民時間長短,最讓你揮之不去、縈繞在心頭的,始終是那無盡的鄉思與鄉戀,這就是根的文化。

1993年底,我這個工作了十多年的護士,終於被丈夫「拖出了國門」。一個職業女性突然變成了全職太太,使我深深地陷入了無盡的憂傷、失落、委屈與孤寂之中。在比利時漫長的歲月里,我極度思念家鄉親人,淚水流干憂鬱成疾。由此我更加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安全感、內心充滿了矛盾與衝突。

我愛自己,我要有自己的人生價值,我要去追尋。

可我更愛丈夫和女兒,我要履行身為人妻人母的責任和義務。然而滿心的思緒無處傾訴,於是我以書信、日記、散文及詩歌等形式寫了出來。更重要的是我把深情的思念與憂傷、落寞化為頑強的毅力與行動,迫使自己勇敢、堅強、主動地承擔了家庭重任,來支持丈夫、培養女兒,同時更新自己。

幾年下來,丈夫業績累累、女兒品學兼優、自己語言入門。同時我還寫了許多東西,它們都是自然而然地從我心裡流淌出來的,實實在在地反映了我們全家在異國他鄉生活、學習及奮鬥的真實情景,特別是那種孤寂與思念,都被我如實地、傷心地記錄下來。

起初,我以為自己因天生戀家的性格、身份的變化、語言的不通、文化的差異、娛樂的缺乏而導致自己不能融入僑居地的社會而愁腸百結,所以我和丈夫商定離開比利時。

1998年,我們移居澳大利亞。初到澳大利亞的我很開心,因為我不再「聾、啞、瞎」了。熱情大方、健談的澳大利亞人和多元文化的環境氣息,讓我覺得自己也是這兒的主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丈夫升為教授、女成績突出、我自己有了工作,一家人過得忙碌而充實。社會各界活動、應酬也算應接不暇,事實上我們已融入了當地的主流社會。

儘管如此,每逢祖(籍)國的傳統節日,我心裡仍是沉沉的。特別是春節期間,我總有一種不可名狀的無名火、莫名愁,欲發不能。後來我自悟:「這不還是那『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真實感受嗎?!」自那以後,每年春節,我必和幾家朋友聚在一起,包餃子、看「春晚」,與全中國人民共度除夕之夜。但晚會一結束,朋友散去,莫名的思緒又捲土重來,心裡空蕩蕩的。女兒也用殷殷的目光問:「媽媽,您何時帶我回國過年呀?」

我的心裡有一種酸楚,又很感動。我告訴自己,不管天寒地凍,我一定要帶上女兒回鄉過個年,好讓女兒飽享一次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飲食文化、藝術娛樂、厚重的歷史以及家鄉人們的萬丈豪情。

海外漂泊了十幾年,我依然鄉音未改,喜歡說家鄉話、聽家鄉戲;喜歡家鄉的風土人情、飲食習慣。這不是我無力融入當地社會,而是根的文化是骨子裡生就的,它分分秒秒隨著血液奔流不息,浸遍身心。儘管我早把澳大利亞視為故園家鄉來熱愛它,可就是生不了根。為此,我在心房一角為根文化留點兒空間,裝載著自己對根的思想感情心曲。

我在《一個母親的日記》中,為女兒寫下了十幾篇生日紀念以及其它有關女兒的文章,細細地、有條有理地記載了我女兒在海外的成長過程。這本日記培養了女兒樂於吸收東西方文化的性格,同時熏陶了她對祖籍國文化的熱愛。

我還寫了許多觀察生活的散文,中文寫作不但為自己解悶,而且也為丈夫和女兒平添了業餘閱讀與欣賞的樂趣。特別是女兒隨著文學水平的提高,思維觀點的深入深刻,也經常會發表看法、提出質疑、給予評語。女兒的心愿是當作家,從小編的故事五花八門,去年參加全澳英語寫作競賽獲少年組一等獎,獎品價值5000多澳元。

女兒3歲被帶出國至今,我是她唯一的中文老師,她也是我唯一的學生。這些年來,我們在家庭傳授中國文化,雖然我很辛苦,但也很欣慰,因為中華文化之根漸漸植入女兒的心田裡。每每帶著女兒回國探親旅遊,女兒都「樂不思蜀」。回程的日子一旦逼近,就傷心地哭泣,回回都把眼睛哭成「爛桃」似的。小時候在回程時女兒總說:「爸爸媽媽,明年再帶我回來好嗎!?」這幾年女兒大了,此話也不問了,可是一登機就手扶舷窗,一雙淚眼向外凝視。女兒這些思想感情的變化令我感慨不已,中華文化之根的力量是強大的,孩子幼小的心田是豐饒的土地,關鍵需要為人父母者勤耕耘,就像和風細雨,潤物無聲,根也就深深地紮下了。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5: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