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所有教育手段到了孩子青春期都將失效,只有這一招還能管用10年

[複製鏈接]
匿名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匿名  發表於 2023-2-27 14:37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多做飯,代表著對孩子默默的愛,溫暖,付出。 <br />
作家劉小念的一篇文章里,父親和青春期的兒子大吵了一架,老爺子聽說之後,教育自己的兒子: 當爹的,對兒子就兩個字,一個是愛,一個是熬; 不管兒子可不可愛,越是在他不可愛的時候,越是要堅定不移、不求回報、默默地愛。 在愛里長大的孩子,就算離譜,也早晚會變得靠譜。 青春期的孩子彆扭又敏感,最渴求的就是父母無條件的關愛。 不是因為「我學習好才愛我」,而是全心全意希望「讓對方成為他自己」。 只有當情感的壁壘被打破了,感受到被愛的孩子,內心才會柔軟下來,願意對父母敞開心扉。 <br />
少說話,則意味著少嘮叨,少說教,給孩子充分的空間與自由。 <br />
心理治療師李子勛曾說過,家有青春期孩子,父母要做到「不求不助、有求必應」。 青春期的孩子思想獨立有主見,如果父母一味侵佔孩子的邊界,無視孩子的感受,只會激發孩子的逆反情緒。 所以,父母要放下權威者的心態,學會避其鋒芒,在孩子求助的時候適時出現。 少一點嘮叨、指責,多一點尊重和共情,才能贏得孩子已經進化的心。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 「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圖,他的教育效果越大。」 當你閉上嘴、多做飯、不鎮壓、不逃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9: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