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靈] 隨緣換得佛性來 慈悲人間得真諦(下)

[複製鏈接]

720

主題

736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5年1月21日馬來西亞檳城世界佛友見面會盧軍宏台長開示摘要(下)

諸惡莫作,是學佛的基礎,一個人什麼惡都不能做;眾善奉行,是行菩薩道的願力,只有不作惡的人,才會行善,心中充滿著善,怎麼會去作惡呢?整天作惡之人心中怎麼會有善良的東西呢?我們必須諸惡莫作,才能眾善奉行。(掌聲)

劍橋大學有位老教授,在又一批學生面臨畢業的時候,他自稱患眼疾失明了,敬仰他的同學紛紛前去看望他,教授問:「你是誰,畢業后你想做什麼,小時候的夢想是什麼,未來想做什麼?」誰知在畢業前,老教授的眼睛好了,老教授說:「在我即將雙目失明的時候,我意志消沉,同學看望給了我很多的力量,我精心準備了一份禮物,就是我們談話的錄音。今後當你們在人生旅途中失意、迷茫、不知所措的時候,希望你們能夠聽聽錄音。」因為當時有很多學生在看望教授的時候說,教授您放心,我一定給您爭氣,我一定怎樣。但是人隨著時間、世界和社會的變化,慢慢會失去自己真正的勇氣與信念。
學佛人也是這樣,開始的時候,「觀世音菩薩,我一定好好修,我要一世修成,我要到天上去!」沒幾天,還沒上天,經文已經不念了。學佛一段時間后,在失去對學佛的信心的時候,要常常回憶自己的初始心——我開始的時候是怎樣學佛的?因為傷到自己了,覺得人間一切無常不可得,覺得自己失去了太多,才遁入空門,才懂得學佛的真諦,才知道要捨去人間進入佛道。常常回憶當時的願力是什麼,就是你的初始心,你真正學佛的目的是什麼,也是你的初始心。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痛,永遠要回憶別人給你帶來的喜悅與恩典,擁有感恩心是慈悲心的基礎,所有的人都要存感恩心,今天誰給你準備了膳食、椅子,誰將你們引入佛門?要感恩,這就是慈悲心的基礎。我們怎麼會識字的?是老師。我們怎麼會長大的?是父母。孝敬父母,尊重老師,尊重所有的佛友,尊重所有的有情眾生,戒殺生,在人間才能慢慢去除自己心中的污垢。不恨別人就是解脫自己,恨別人是最大的損失與最吃虧的生意,恨別人不能讓別人有任何損失,反而傷害自己,去除恨心才能擁有善心。(掌聲)

我們人不要浪費時間去想過去發生的人和事。過去有很多難過的事情,過去就是過去,就是沒有了,過去就應該忘記,永遠要往前看,不能回憶過去讓自己承受傷痛,經常回憶過去讓自身難過會分散學佛的精力,更不能浪費生命在一定會後悔的人和事情上,如果每天痛苦,就是在浪費生命,每天痛苦是因為每天在追求那些使你痛苦的事情。只要擁有慈悲之心就擁有了一切,學佛讓我們擁有慈悲,學佛就是學會慈悲,讓我們所有的佛友們「一念慈悲心,百障全消盡」。(掌聲)

有一位老人在哭,警察過去問他:「老人家,你出什麼事情了?」老人說:「我75歲了,家中有一位25歲的妻子,又聰明又漂亮,還瘋狂地愛著我。」警察問:「那你為什麼還要哭?」老人說:「因為我想不起來家住在哪裡了。」75歲的老人找一個25歲的妻子,記性不好連家都記不住,就算擁有了也會失去。要做與自己相對應的事情,人對慾望不知道適可而止,不知道什麼年齡該做什麼事情。慾望不能再高了,明明腸胃已經壞了,還要不停地吃這個吃那個,明明沒有經濟能力,還非要買大房子,還說「銀行就是我的小金庫」,還得起嗎?一輩子就在金庫里鑽不出來了。人間的一切不是想做就能做的。要常常懺悔,常常覺得「我過分了,我做錯了,我懺悔」,才是真正的智慧。(掌聲)

學佛真的是用心的,你們都會念《心經》,《心經》為什麼厲害?《心經》是般若心經的精髓,就是智慧的精髓。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都依止般若波羅蜜多,就是大智慧到達彼岸。什麼是大智慧?大智慧的學佛人就是救度眾生的人,忘我的人,懂得怎樣讓這世界更多慈悲的人,擁有大智慧才能達到般若波羅蜜多。證得菩提無上正果,要用般若智慧了解佛、證悟佛、修佛、懂得生死、了脫生死、了解生命的本原體,那就是不生不滅的本性。(掌聲)

智慧是什麼?人間有聰明與智慧兩種:人間的聰明是計量利弊得失,比如今天跟人家做生意多賺了別人一百元,你好像得到了,你很聰明,但是人家知道你多賺了一百元,下筆生意不跟你做了,你就損失了幾千萬。智慧的人是舍,我該賺多少是多少,我不多賺,我完全無所謂,別人看你走得正行得正,下一筆生意繼續與你合作,這就是智慧。整天佔小便宜、賺別人一點點就開心的人,是小人;天天付出、幫助別人的人,就是聖人。

生命的本原體,就是真正的靈魂,是不生不滅的,人的靈魂不會另外生出,也不會滅度,因為皆具佛性,一個人再怎麼壞也是有良心的。一個殺人不眨眼的魔在最後宣判的時候,被問最遺憾的是什麼,他掉下眼淚,說:「我對不起自己的母親。」這就是他的良心與本性,但是已經被五欲六塵污染了,失去了真正的本原體,這就是良心。而我們學佛人擦乾了自己骯髒的五欲六塵,沒有太多的需求與慾望,沒有種下讓自己掉入地獄的因,我們用良心做事,用智慧做事,用菩薩的智慧來解決人間的難題,這就是般若。(掌聲)

宋朝有一位禪師,年輕的時候還沒有出家,醉酒後與人爭鬥,不小心將人打死,他畏罪潛逃,然後出家刻苦修行,大徹大悟,每次說法都有幾百人聆聽法音,在他七十多歲的時候,有一天他突然沐浴之後升座,告訴大家:「你們今天都不要動,也不要說話,老僧讓你們看看什麼是因果報應。」中午,一位軍營的武官來了,拜佛后看見禪師坐著那裡,馬上拿出弓箭要射他,禪師合掌說:「老僧等你多時。」武官很驚訝地說:「我不認識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慾望要射死你?」禪師說「欠債還錢,欠命償命,因果不爽,你動手吧。」軍官覺得很奇怪,就問:「我從來不認識你,你為什麼要這樣?」禪師就將自己四十年前打死一個人的情況告訴他,武官從來不認識字,突然大聲吟詩一首:「冤冤相報何時了,劫劫相纏豈偶然?不如與師俱解釋,如今立地往西天。」一個人要懂得因果、懂得報應,不管你今世修為多高、功德多大,均無法逃脫因果定律,只有在徹底醒悟、絕不造因、不造新業,才是唯一的解脫之道。台長就是解釋了一個問題告訴你們,很多人說,「我天天在做功德,天天在布施,我付出了這麼多,為什麼我還在受苦?菩薩你開開眼,為什麼不救救我啊?」因為這是你過去造的因,所以現在必須承受果報,而今生種下去的不會馬上長出來。從今天開始諸惡莫作,只做善事,每天種善因,很快就會法喜充滿,心想事成。(掌聲)

開心法喜是自己所造,悲傷煩惱也是自己所害,只有徹底離開煩惱、不造新業,才能悔其舊業,擦乾淨自己一切不好的因果,才能真正了解人生的真諦,人生的真諦就是世事無常。(掌聲)

眾生多受益一天,法雨就多灑一天。你們受益了,菩薩就開心,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法門,每個法門都是幫助眾生修成正果,主要在於人是否能真正理解修成正果的真諦,人是否能夠明心見性。我們學佛不是迷信,不是迷佛,是向佛求法——怎樣悟到生命的無上智慧和解脫生死的方法。師父引領眾生悟佛、知見,佛的智慧,認識宇宙人生的萬法真相。光靠人類的智商無法分析出宇宙空間的真實相,2500年前佛陀就說宇宙三千大千世界,科學家已經驗證了銀河系太陽系與佛法所講的相一致。佛陀在2500年前就說人有一天會飛,你們今天不就是應驗了佛陀的話飛過來的嗎?以後到了天上,我們只要拉一片雲踩著就可以到馬來西亞的上空做護法,更不要擔心飛機失聯。(掌聲)

師父希望你們真正覺悟,真正擁有菩薩的般若智慧,徹底明白,要為天下人之樂而快樂,為天下人之憂而擔憂;要有正法做引導,否則盲修瞎學,未見其利先見其害,一定要謹慎學佛,正信正念,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佛,「我今天思維像不像菩薩,我的語言行為是不是菩薩?」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你就是一位人間菩薩。對於自己的問題,動不動就生氣、罵人、嫉妒別人,調伏自己的習性,時時自我觀照,保持戒律,才不會落入名利的陷阱中。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佛有佛法,我們可以幫助很多人,懂得怎樣用我們的善心去幫助別人。有時候你們可以幫助一個人,也會因為不當心傷害一個人,猶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你們學會一點點佛法的時候,度人的時候不要去胡編亂講,不然可能會毀一個人的慧命。希望你們每天花五分鐘看一篇《白話佛法》。

將自己的心鍛煉成:在學佛上剛強猶如一把寶劍,在生活中猶如水,要懂得柔情似水,用寶劍斬斷人間的煩惱情絲,用佛陀和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感化每一個有緣眾生,這樣才能心無罣礙,無罣礙故。(掌聲)

學佛人在學佛的時候要嚴肅,不要嘻嘻哈哈,有些人不分場合嘻嘻哈哈,這是不莊嚴,古代拿刀的護衛低吼「威武」,馬上就很嚴肅了,學佛人講話要莊嚴。

佛緣一線牽,慈悲在心懷。學佛只許前進不許後退,才能勇往直前!脫離人間的各種煩惱,才是真正的一個自由人,進步、努力、精進、善良,把所有人間的煩惱全部去除,心中就擁有慈悲,擁有愛,擁有包容,擁有圓融。(掌聲)

人與人就是一個緣分,有時候不經意地說一聲「再見」,可能永遠就見不到了,珍惜因緣。今天我們還能在這裡,說明我們有緣分;哪天沒有緣分了,我們心中也無愧於別人。有緣的時候珍惜緣分,不要等無緣之時才懺悔難過。要放下自己,要包容別人,要謙虛,五十年後我們都是一家人。不許生氣、不許難過、不許在人間倒退,要學會好好地愛惜眾生,愛惜自己的慧命。每個人的成長都是靠著眾生的培養,人不是獨居的動物,是合在一起群居的,有緣眾生在一起就是我們的福氣。大家在一起才是真正的快樂,只有大家一起弘法,一起救度眾生,這個世界才是一個和平的世界,才是一個完美的世界。謝謝大家,感恩所有到這裡來助緣的佛友們、朋友們,也感恩馬來西亞的佛友們!謝謝大家,感恩法師們!(熱烈掌聲)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
**目前,全世界超過七百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6: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