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靈] 看淡人間名利情緣 智慧無我真修實修(下)

[複製鏈接]

720

主題

736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5年2月8日悉尼好事圍玄藝綜述大型解答會盧軍宏台長開示摘要(下)

這個世界沒有人會將就你。一個老師與幾個年輕人談話,一時興起開了句玩笑,老師認為無傷大雅,但是年輕人馬上說:「老師,我們很尊敬你,沒想到你這個人講話這麼刻薄。」讓老師當場下不了台。老師很內疚自己不自重。將就你的,除了你的父母、至愛、親朋,還有就是暫時想利用你、以後一定會詆毀你的人。不要把自己變成老大,這是人生的一條底線。不要以為自己最偉大,否則會變得非常渺小,被任何人看不起。把握好這條底線,受益無窮;把握不好,輕則受辱,重則一生受累。要學大海,心胸寬闊,但處於最低處。希望大家好好學佛好好修心,才是真正的把自己改變,才是真正的想成為人間的聖人。(掌聲)

現在的我就是過去的自己,現在的自己又是未來的我,一切都是自己造因自己得果,人一迷惑就會種下不好的因,人不能糊塗,人一發脾氣智慧馬上就沒有了。人不能在發脾氣的時候決定任何事情,否則一定會後悔。愚痴的開始就是聽不進別人的規勸,失敗的開始就是自以為都是對的,煩惱的開始就是什麼都以為自己應該擁有一份。例如,悉尼有一位華僑,看到鄰居在賭場贏了32萬澳元,心中一直很難過,覺得「他能贏,為什麼我不能贏」,他就每天參與賭博,終於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傾家蕩產。一種賭博的人生心態是永遠不能得到解脫的,學佛人要把人間看成鍛煉自己心智、積福積德的地方,把人間看成是累積功德的旅遊點,旅遊結束之後,一切名利得失均會失去。人生不可得,無常也是煩惱的根,把煩惱帶入明天一定不會明心見性,只有徹底去除煩惱,每天快快樂樂開開心心地過日子,才能真正解脫自己心靈的憂傷。(掌聲)

1837年,美國總統安德魯·約翰遜在妻子過世后,對自己健康非常擔憂,家中親人都是死於癱瘓中風,他每天都認為自己必定死於類似癥狀,一直在這個陰影中恐慌地活著。有一天,這位總統在朋友家下棋,忽然雙手下垂,非常虛弱,臉色蒼白,呼吸困難,他說:「真的來了,我得了中風了,我右側偏癱了,我沒有知覺了。」朋友說:「你怎麼知道?」總統說:「我剛才在自己的右腿捏了好幾下,我一點感覺都沒有了。」朋友說:「老兄,你剛剛捏的是我的腿啊!」這個故事告訴大家,現代人意識顛倒,整天將別人的東西當作自己的,心態嚴重扭曲,看到別人有什麼自己也想要什麼,稍有不順心就恨心四起,只要有利益再傻的事情也願意做。悉尼機場很多人走私販毒,他們將毒品放入塑料口袋,吞進肚子,最後還是被發現,他們為了錢連自己的命都不要,這就是貪心變成痴。

在人間,再煩惱也要懂得總會解決;再急的事情要想到急也沒用,要慢慢做;再苦也要想到苦是暫時的。我們牙疼的時候苦不苦?嘴巴腫得真難受,但是一個月之後就不苦了。吃苦才能消業,再累也總有休息的時間。低調做人,就會越來越順利;懂得舍,才能得;常常幫助別人,才會有善緣,才會得到更多善知識的幫助。佛陀講「廣結善緣、廣種福田」,就是讓我們擁有貴人相助,多幫助別人,學會圓融做人、圓融做事,做一個普通人,不做老大,放下身段,不執著於人間的任何事情。

淡淡的菜大家都能吃,而鹽放太多了就不能吃了。做人做事也是這樣,不要把事情看得太重,太重就是太咸了,就什麼都做不了,太害怕;把事情看輕看淡,人間沒有一件事情是辦不了的,不就是這麼回事兒嗎,有什麼了不起的,我們多少困難都過來了,人間不就這些煩惱嗎?放下煩惱,尋找真正的解脫,是我們學佛的基本理念。看輕人間的一切事情,看淡人間的情,我們才能放下。

人生是一趟沒有回頭開進墳墓的列車,途中有很多車站,上上下下,沒有人會陪你一直到墳墓,上上下下的旅客太多,都是我們的緣分,要珍惜因緣,旅途中我們會碰到各種各樣的人,大家笑一笑,和睦相處,很快時間就會過去。不幸運,很多緣分會離你而去;很幸運,旅途中他會陪你很長一段。要珍惜人生旅途中的善惡因緣,學佛人要將人生中的緣分看成——隨緣。(掌聲)

我們要相信佛,這是成佛的起點,我們要堅持念經許願放生,這是成佛最終的基本點。成佛必須要精進,想要成佛、想要人間成功的人,就要堅強。有一位年輕人問一位大師:「大師,我們在人間為人處世太苦了,有什麼方法可以教我嗎?」大師就說:「兩個人在挖井,一個人很會動腦筋,而另一個人很笨。兩人挖了兩米深,都沒看到水,笨人繼續挖,聰明精幹的人就換了個地方挖,最後笨人挖到了水,而聰明人換來換去一無所獲。」年輕人聽到這裡馬上說:「大師,我懂了,做事要持之以恆,否則將會一事無成。」大師繼續說故事:「聰明人經過數次嘗試,發現了一個水源;而笨人埋頭苦幹越挖越深,本來挖到的一些水並不是水源,所以他付出很多,但最終沒有找到水源。」年輕人馬上又說:「大師,您說的人生這個道理我也明白,人應該在不斷總結經驗中適合自身的環境,而不應刻板,更不應執迷不悟。」大師笑笑,說:「這個故事還沒講完,這兩個人雖然竭盡全力,聰明人換了很多地方,笨人拚命往下挖,兩個人還是沒有挖到大水源。」年輕人說:「那我們做人有沒有處世的準則和哲學?」大師說:「其實這個地方根本挖不到水的源頭。我們為人處世之道也是如此,沒有任何一個方法可以套用在生活中,沒有一個事情是一成不變的原則,一切要靠摸索和體悟。」人間也是,你以為他是你的老公,永遠這麼愛你,就可以隨便說話,隨便做事;以為他是你的孩子,就不當回事,天天罵他講他,你以為你是誰?最後會找不到根,因為人間的道理隨時隨地都在變化,學佛要以悟性為基礎,要如理如法地學,要學會人間佛法,以佛法指導人生,才不會永遠失誤。(掌聲)

為什麼水果幾乎都是圓的?植物學家說過,所有體積相等的物體中,只有圓形的面積是最小的,水果長成圓形,表面的水蒸發量很少,害蟲在其表面的立足之地很少,不管風從哪裡刮過,吹過水果表層對水果的影響程度都是最小的。台長就是告訴大家,人應該做事情要圓融。人應該學水果,最大限度地縮小自己的外表,謙虛,去除我慢之心。縮小自己是一種內心的強大,縮小自己能抵禦外來風暴的襲擊,這就是人間講的低調,在家中要低調,在社會上也要低調,做人低調就不會受人傷害。希望大家愛護好自己的心,不要受到更多煩惱的傷害,學會低調,學會愛護自己。人要知足,不要太高調,我們今天擁有的,要把幸福感降低,天天不滿足就天天活在痛苦當中,如果天天覺得「這個夠了,滿足了,那個可以了」,幸福感一降低,就天天活在快樂當中。不要太過於追求人間一點一滴的得失,放下自己才是智者。(掌聲)

總是回憶過去,雜念會多;總是想著未來,妄想會多;真實面對現實人生,用智慧去化解和解決矛盾,才是真修實修的人。修行人心中要尊重別人,才能縮小自己。你尊重先生,先生一定會尊重你;你尊重自己的孩子,孩子會尊重你;你尊重自己的同事,同事會尊重你。我們不要容忍任何雜念的侵襲,看清它才能消除心中的業障,一定要克服它,不管什麼麻煩來了,想一想我們是學佛人,我們擁有菩薩的慈悲和愛護,我們能夠克服困難,因為學佛人看到的永遠不是昨天而是明天。(掌聲)

有一位佛友的孩子得了血管瘤,醫生說:「救不活了,趕緊準備後事吧。」父親非常難過,一邊為孩子準備了一個精緻的小棺材,一邊到處求人幫忙。後來結緣到心靈法門,全家一起為孩子念小房子,同時結緣了一些,燒了近四千張小房子之後,奇迹發生了,孩子的指標慢慢正常了,癌細胞消失了。很多人都來向他道賀,他父親說:「感謝菩薩啊!但是可惜,我這個棺材錢不能退回來了。」眾人聽了這話都傻了,現代人真的是要錢不要命。有一個聽眾打進電話問台長:「台長,最近棺材降價25%,我能先買幾個嗎?」我都傻眼了,跟他說:「你這樣吧,正好降價就先買回來,木頭肯定很好的,現在豎起來當大櫥,等你死的時候再橫過來躺進去。」(眾笑)

每個人每一天的生命如同一張白紙,不能亂塗亂寫,生命很可貴,不能亂吃亂喝,不要做壞事,每做一件事要三思而後行,就不會給自己帶來太多的煩惱。人一生的行為,不管是善的還是惡的,都是時間的累積,累積的果就是你的人格。天天做好事,你的人格是善良的;天天動壞腦筋,你的人格就是惡的。轉個角度看世界,這個世界很大,人顯得非常渺小;要換位思考與朋友的關係,就會覺得眾生皆具佛性。(掌聲)

有兩個人在交談,一個人問水手:「你喜歡大海嗎?大海非常冰冷。」水手說:「海並不可怕,海是明朗廣闊的,我們一家人都愛海。」那個人又問:「你父親愛海嗎?」水手說:「他愛海,但是他死在海里。」「你祖父愛海嗎?」「他愛海,他死在大西洋里。連我的哥哥也在海上風暴中失蹤了。」那個人說:「既然如此,我絕不會到海上去。」水手問這個朋友:「你願意告訴我,你父親死在哪裡嗎?」「我父親死在床上。」「你的祖父呢?」「也是死在床上。連我的姐姐也是死在醫院的病床上。」水手說:「這樣看來,你永遠不要在床上睡覺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人間到處都是危險,但是懂得人生危險的人,才能越過危險。就如學佛人一樣,如果你不懂得佛法,永遠不會學佛。懦弱的人生怕一點閃失就給自己帶來不幸,所以他會放棄生活的理念,而這其實就是他最大損失。而學佛人知道苦,不怕苦,知道人生就是鍛煉我們意志的地方,是讓我們改變的最好的地方,我們今天聞到佛法,就好好念經,求菩薩保佑,一定會身體健康、心靈健康、子孫滿堂。(掌聲)

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拿自己已知的經驗去判斷未知的事情,這樣一定會失誤,拿錯誤的推論當作正確的結果。千金難買早知道,萬金難買後悔葯,學佛人要接受現實,從別人身上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知因懂果,學菩薩畏因,不學眾生畏果。活在智慧中,就沒有後悔,就不會有愚痴。希望大家一定要懂得,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是完美的,放下了、想通了,就獲得完美。心的圓滿在於自身對社會的認知,你認為這個事情是對的,實際上不一定對的;你認為這個事情是錯的,不一定錯的,只是你的一種感覺與見解。把這種見解轉換一下,盡量往善處想,就是圓滿;天天把自己的見解往壞的地方想,就是缺陷。(掌聲)

有一個父親,總覺得「兒子與媽媽這麼可愛這麼親,我作為父親為何與兒子沒有親熱的感覺呢?今天休息在家要,我要做一次媽媽,和老婆互換身份」,兒子晚上回家,進門就說:「媽媽,我回來啦!」爸爸圍著圍裙從廚房裡走出,面帶微笑說:「寶貝,你回來啦,你爸爸出去了,等一會兒就回來。」一會兒妻子回家了,兒子哭著說:「媽媽,爸爸瘋了!」什麼樣的身份做什麼樣的事情,學佛人要做菩薩事情,必須捨去人間的煩惱,學菩薩的人必須做善事。(掌聲)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
**目前,全世界超過七百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4: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