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挖金礦的禁忌

[複製鏈接]

7176

主題

7333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24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本帖最後由 鳥兒不早起 於 2015-1-14 10:51 編輯

  記得我小時候,媽媽跟我分享她挖紅薯的經歷:本來只想挖出一個大紅薯的,結果沒想到順藤挖出了一連串的紅薯,很是驚喜!我想旅行之於我也是如此,因為參觀金瓜石金礦博物館,所以想要去了解古代鍊金術、曾經的淘金熱、挖金礦的禁忌、黃金的特性、金子五花八門的用途……旅行讓我像挖紅薯一樣挖掘出了這個世界的多姿多彩。

 
 

  綿長遼闊的時空里,黃金,罕見稀少、珍貴美麗、象徵無上的權勢與財富。黃金是人們探險和爭鬥的源頭,因這一抹炫目的燦爛金黃,人們便出發,往那蠻荒而去,由此發生了無數的爭鬥、殺戮、戰爭、掠奪。古代鍊金術用⊙代表黃金,而在古埃及,⊙象徵太陽。黃金的化學符號是Au,是由拉丁文Aurum縮寫而來,原意為「光輝燦爛的黎明」,古羅馬人將它理解為「黎明女神的名字」。

  鍊金術一詞Alchemy,源於阿拉伯文Al-Kimya,翻譯為技術。鍊金術是一門複雜而神秘的學科,有人把它定義為把賤金屬轉變為黃金或製備長生不老葯。還有人認為鍊金術使人類成為與神明同等存在的神聖技術,所以20世紀以來人們很容易把鍊金術師神話成擁有超能力的魔法師。

  鍊金術師認為「鍊金術」的精餾和提純賤金屬,是一道經由死亡、復活而完善的過程,象徵了從事煉金的人的靈魂由死亡、復活而完善,鍊金術能使他獲得享福的生活、高超的智慧、高尚的道德,改變他的精神面貌,最終達到與造物主溝通。

 
 

  當然,現代科學告訴我們,無論是通過煉金而達到長生不老,靈魂再造,還是把賤金屬通過鍊金術變成黃金,這些統統行不通。人們只能通過枯燥而漫長的挖掘、冶鍊來實現金子的採集。

  現在世界上值得開採的黃金礦,其礦石品位每公噸通常含有1.5公克到2公克的黃金。肉眼看得到的黃金礦,幾乎已經開採一空。而地球中真正的黃金儲量非常稀少,這也是我們如此珍愛它的原因之一。地殼中地殼中黃金的平均含量不到十億分之五,即1公噸的石頭裡,含有0.005公克的黃金,淡水與海水中的含量更少。目前全世界開採出的黃金總量,各方統計不一,據推估約為13-17萬公噸左右,其體積接近一個變成約20公尺的立方體。

  


  

  

  


  

  十三世紀,《馬可波羅遊記》出版,這本遊記把東方國度誇張地描繪成黃金遍地、珠寶成山的富裕黃金國,自然這激發了西歐商人到東方尋找黃金的強烈慾望。數百年之後,大航海時代開啟,這本見聞錄也間接開啟了福爾摩沙——台灣的尋金歷史。

  金瓜石是東亞的第一金都,位在台灣東北角的一座小山城,因為早年產金聞名,而成為一座著名的小金城,是台灣的產金地。從它的崛起、歷經繁華盛世,到金盡人散,沒落蕭條,前後才不過一百年的時間。金瓜石在歷經清朝、日治與民國政府三個時期的開挖后,金脈逐漸枯竭,從1984年後,逐漸走下坡,人口迅速外流,又加上火災燒了最精華的銅山裡,又遭琳恩颱風肆虐,山洪爆發,沿河人家十之八九都被沖走,現在的金瓜石已剩不到三千人。

  金瓜石黃金博物館並不是單獨的一棟建築,而是一片園區,裡面包括本山五坑、黃金館、四連棟、太子賓館、煉金樓、淘金體驗區、環境館、黃金神社。和曾經預想的黃金博物館不同,其中的黃金館內並沒有滿眼的金碧輝煌,而是像紀錄片一樣展示著金瓜石礦業的歷史變遷,在這裡,你可以通過立體微縮模型看到本山一到九坑的交錯縱橫長達六百公里的坑道與礦脈, 可見看到當年的礦工工具、生活器具,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信封、證件,陪伴見證了礦工們半世紀的採礦人生。

  


  

  

  

  

  相比於圖文以及模型列舉式的博物館陳列,我更喜歡體驗式的學習,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樣,就千萬不要錯過黃金博物館的重頭戲——本山五坑。進入坑道之前一定會要求帶上安全帽的,不僅因為這是真實的坑道,而且也讓人們瞬間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只有黯淡光線的黑暗隧道吧,一起來探索坑道內的神秘世界,也親身感受下昔日採礦工人的艱辛。

  在坑道內,博物館通過蠟像來展示當年的採礦過程,模擬每一道工序,並且配合聲光效果呈現。現在我們看似有趣的探洞過程,對於當時來說還是條件相當惡劣的。據了解1942年英軍將在新加坡俘虜的523名戰俘帶來金瓜石,這些戰俘在日治時代時從事採礦工作,因為工作環境惡劣和糧食賠給短缺,在攝氏40度的本山六坑礦坑中工作的工人們因病而死或是虛弱到無法工作者甚眾。據統計,總計共有1135個戰俘曾在金瓜石為日本人勞役。

  如今女孩子可以隨便買張門票就進入坑道內,而曾經,女性是被進入進入坑道的哦!儘管早期坑道內有女性擔任扒土工作,但是後續為了避免搜身不變,所以金屬礦業公司在民國五十年之後便禁止女性入坑作業了。在坑道內是不可以隨便談論蛇的,因為據說這樣會導致挖不到金礦呢!當然,吹口哨也是禁止的,因為這樣的雜音會幹擾工作。

  


  

  

  

  在黃金館的二層,不僅看得到,還能真實地摸到無敵大金磚。這就是遠近聞名的鎮館之寶了!據說這個999純金大金磚可是要重達220公斤哦。儘管如此貴重,你卻可以親手摸摸它,因為叫你搬你也帶不走嘛!

  

  在這裡我還了解到,除了我能想象到的保值貨幣、珠寶首,黃金還出現在了我們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哦。由於金的高導電性和抗氧化性,所以黃金會被用在某些特定用途的線材。金電線曾被用在1924年曼哈頓計算的原子實驗里,而純金的音響訊號線,據說能夠激發出天籟般的聲音效果。一噸廢棄手機,竟然可以提煉出150g的黃金呢,因為黃金會被用在精度電路做接點,。食用金箔並不是現代人的專利,中世紀歐洲以及秦漢時代的富商,就有在食物中加入金粉的記錄了。不過,除了炫耀財富,食用金的效果幾何呢?除了這些,金子還有醫療用途呢,納米金,也就是金的微小顆粒,大概是頭髮直徑的十萬分之一那麼小,因為它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並且極其穩定,所以被用於很多醫療檢測中,比如抗自由基,關節炎治療等等。

  在金瓜石黃金博物館,除了可以學到很多黃金的知識,這裡也是風景極佳散步的好地方。太子賓館、四連棟,日式建築與昔日礦場結合,大自然中上等的檜木、紫檀、櫻花木被精雕細琢,以榫頭銜接的建築工法而無需任何鐵定而建築成型,讓我們身臨其中有一種安靜自在的感覺,當然,這裡也吸引了很多建築學者來此朝聖。

  


  

  

  

  

  

  

  金瓜石攻略:

  1、參觀時間:周一到周五:9:30——17:00;周六及周日9:30——18:00

  2、如果時間充裕,可以在金瓜石享用礦工便當,外面會包裹金瓜石地圖的布料,吃完之後包裹布、飯盒都可以帶走。

  3、金瓜石黃金博物館只有本山五坑和淘金體驗區是收費的。本山五坑的門票是50新台幣每人,淘金體驗區是100新台幣每人,每場只有50個名額。

  4、如果是住在九份,可以從九份打車或坐通往金瓜石方向的公交車,公交車15新台幣每人,大概15-20分鐘抵達。

  5、如果從金瓜石離開後去瑞芳,也可以從景區門口直接坐公交車直達瑞芳火車站,大概30分鐘車程,15新台幣。

  6、金瓜石除了有黃金博物館外,還有黃金瀑布、陰陽海等景點,如果天氣好的話,可以在景區門口坐891路遊玩,每到一個景點司機會停車5-10分鐘讓大家下車拍照,轉一圈大概40-50分鐘。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8: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