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直腸出血是怎麼回事?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4-9-7 0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直腸出血的病因(1)肛門疾病:肛門疾病是引起便血最常見的原因,痔瘡、肛裂引起的便血都是便后滴血,嚴重的可以噴血,血色鮮紅,血與糞便不混和,肛裂引起的便血常伴有排便后肛門痛疼。痔瘡出血,常常是在排便用力怒掙時,有小腫塊由肛門內向外凸出,並有滴狀或噴射狀鮮血排出,出血量可大可小,內痔出血常常無痛。

  直腸出血的病因(2)直腸疾病:直腸息肉是直腸的良性腫瘤,大便帶血是直腸息肉的主要癥狀,距肛門很近的直腸息肉有時也會脫出肛門以外。此種疾病常見於兒童。

  如果有人持續便血,有下墜感,大便次數增加,出現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的情況,同時有體重在短期內明顯下降的情況發生時,則提示可能有直腸癌發生的可能,這樣的情況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尤其是老年人。

  直腸出血的病因(3)結腸疾病:結腸同直腸一樣,也可有息肉與癌症的發生,潰瘍性結腸炎、痢疾等病也可引起便血,此類大腸炎性疾病引起的便血多半混有粘液或呈膿血便,並伴有腹痛、發熱、里急后重等癥狀。此外,一些比較少見的疾病,如腸傷寒、腸結核、腸套疊等,也會有便血的癥狀發生。

  全身性疾病: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凝血機制紊亂、膠原病、尿毒症以及某些少見的傳染病如鼠疫、斑疹傷寒等,都會出現便血。但在這些疾病中,便血僅僅是全身出血的一部分,便血的同時,會有全身其他部位的出血現象,因此,鑒別起來並不困難。

        好轉反應:肝硬化—肝腫瘤患者:肝功能指數GOT.GPT.AFP(甲種胎兒蛋白)會升高,全身、顏臉轉黑,大便有時帶血絲或血塊、口喝、皮膚搔癢、長麻疹、肝斑、牛皮癬,3-6個月後逐漸恢復正常。痔瘡患者:患部會腫痛,短暫性出血,一個月後逐漸好轉。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8 02: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