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崛起已成必然 當今中國沒有敵人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4-7-28 10: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原題:中國崛起已成必然西方國家無法遏制唯有臣服

  曾擔任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的柯偉林(William C. Kirby)是知名中國通,現在有著哈佛大學中國研究T. M. Chang講席教授、商學院史賓格勒家族工商管理學教授等身份,並受聘擔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投資教育基金理事。

  身為歷史學家的他,習慣了從歷史的視角看中國。柯偉林近日在北京接受《51軍事》專訪時表示,中國出色、積極地利用了和平環境,中國很強大,但尚未達到應有的自信。

  51軍事:您怎麼看「中國夢」?

  柯偉林:事實上,從孫中山開始,中國領導人就一直在談論民族復興。上世紀40年代,中國擺脫了不平等條約,結束了一個世紀的屈辱史,並在二戰勝利后成為一個強大國家。過去二三十年只是中國崛起的最新章節,中國恢復往昔的顯赫與權威不可避免。
  中國政治改革問題 道路艱難

  51軍事:在您看來,中國崛起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柯偉林:我覺得是政治改革問題。這項挑戰並不容易。我不推薦任何國家去模仿美國的政治制度,就像我從不建議任何大學去複製哈佛,因為這項工程過於複雜。

  在20世紀初,中國丟掉很多歷史制度:帝王制度、科舉制度以及粘合國家與社會的鄉紳制度。

  此後,中國從國際社會的菜單上攫取了各種各樣的選項:憲政共和國、袁世凱的「中華帝國」、軍閥割據時期無法無天的軍國主義、上世紀30年代短暫的法西斯主義、社會主義、50年代的斯大林主義以及由此衍生的60年代的毛澤東主義。

  中國自身的政治傳統值得審視。今天,就像一個多世紀以前那樣,中國需要公開討論它所面臨的重大問題,讓中國人的才華和經驗得到發揮。

  中國需要通過一些方式實現政治放鬆,實現康梁在1898年提出的廣開「言路」,以及對這個國家的重大議題進行實實在在的討論。中國新一代領導人正面臨制度化的巨大挑戰。

  拿反腐來說,每個國家都有腐敗,但長久整治腐敗唯有依靠開放制度,首先你得有誠實的警察,誠實的法官,開放的媒體。與危機年代相比,和平繁榮時期當然更適合改革。

  清末的改革遭遇巨大危機,包括軍事潰敗,民眾對統治精英徹底喪失信心。今天的中國並不是這樣。

  51軍事:今天「中國夢」的歷史語境顯然與一個世紀前大相徑庭。您怎麼看待今天中國的地緣環境?

  柯偉林:從越戰結束到今天,東亞地區擁有自鴉片戰爭以來前所未有的和平時期。從戰略角度看,這是中國面臨的極好時刻。

  今天的中國沒有敵人,沒有任何國家威脅中國的邊境安全:俄羅斯不是,日本不是,越南不是,印度也不是。中國沒有外部威脅。

  過去三十年裡,這種和平與安定始終是中國繁榮的基石。任何威脅到和平的東西都會威脅中國繁榮。中國出色、積極地利用了這一和平環境。這對中國而言是重大利好消息。

  有人說今天的東亞就像一戰以前的歐洲。這完全是胡說。一場世界大戰的發生不是無緣無故的,它有軍事部署在先。一戰前的歐洲人擁有戰爭計劃,並且那些計劃一旦實施就無法逆轉。

  如果你回顧歷史,會發現它跟今天東亞的情況差得太遠。

  缺少誠意的日本,愚蠢到讓人難以置信

  51軍事:您怎麼看當下的中美關係?

  柯偉林:最讓我吃驚的事件之一,就是今天我們正在經歷美中關係中一個如此重要、如此積極的時刻,而美中關係直到二戰時期都不是關注焦點,對於彼此也並非至關重要。

  二戰時期我們結為同盟,但很遺憾,很快我們就成為敵人。不過從上世紀70年代起,美中關係就成了對彼此最重要的關係。這其中存在歷史的偶然。美國的外交政策向來沒有建立在可靠情報的基礎之上。

  今天的美國人對中國的了解多得多,但是這種了解仍然不充分。美國人常常脫口而出:中國人這麼做,中國人那麼說,好像中國每一個人的想法都如出一轍。事實上,中國有那麼多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利益集團,以及各種各樣的看法。

  中國是個非常老練、非常複雜的地方,外人不會輕易搞懂。今天有美國生意人來到中國,拜訪了中國一個部,以為問題就解決了,事實上,問題才剛剛開始。

  51軍事:對中日之間的歷史問題爭端,您怎麼看?

  柯偉林:中國人執著地要從日本人那裡得到真誠的致歉,而日本人執著地拒絕這麼干。這就是問題所在。德國人道歉了很多次。

  日本人其實也道歉了很多次。但區別也許是德國人最終是真心實意地道歉,但對亞洲人而言,無論是韓國人,中國人,還是緬甸人,他們都不認為日本有誠意道歉。

  從日本方面來說,如果你想顯示誠意,你最不該乾的事就是去參拜靖國神社。這種愚蠢讓人難以置信。

  但是,中國也不要過度反應,給日本可乘之機。大國不應該讓一些小事件成為他們的核心關注點。日本也不是唯一一個面臨歷史挑戰的國家。

  當然,人們應該思考和銘記二戰歷史,但中日關係有幾千年歷史,在過去一百年間,中日之間也一直維繫著重要領域的合作。在中國現代史進程中,日本發揮了很多積極作用,第一代反清革命者也是在日本接受的教育。

  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中日關係也是很好的。彼時那些歷史問題並未消失,但人們選擇面向未來,而非過去。

  今天的中國年輕人,有的從未跟一個日本人照過面,但表現得比他們的長輩還要抗日,這是說不通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去參拜靖國神社,中國當然要抱怨,要抗議,但不要被這個問題困住。

  戰時的日本做了非常可怕的事情,但是歷史問題真的應該成為當代中日關係的核心嗎?

  北京在處理對台關係上越發老練

  51軍事:鑒於這種緊張的地緣局勢,中國還可以領導亞洲嗎?

  柯偉林:當然。中國無疑是重要力量。中國今天的挑戰不僅在於成為這種主要力量,還在於成為一個積極意義上的領導者。中國是「大哥」,可以向其他區域性力量提供支持。

  中國不需要去爭海上的每一個島嶼。北京也不需要跟鄰國在所有問題上達成共識。中國很強大,但尚未達到應有的自信。

  然而,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北京處理棘手的地區性問題已日趨圓融。拿台灣問題來說,2008年以來,中國大陸和台灣在以一種謹慎而非情緒化的方式處理兩岸關係,這樣的方式令人讚許。北京在處理對台關係上越發老練。

  51軍事:最近圍繞「習馬會」的議論很多。您覺得在不久的將來,兩岸有可能實現政治談判的突破嗎?

  柯偉林:我覺得時機已至。這是很有可能發生的。最終會不會發生取決於兩岸各自的內部政治。這不會給北京帶來任何負面影響。

  就在五六年前,兩岸衝突論還不絕於耳。大陸與台灣的衝突也許將來仍會發生,但是今天已無人談論這一話題。今天從台北飛到上海只需要1小時15分鐘。

  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和平的時刻。眼下兩岸關係正常化運作得非常好。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2: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