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逃犯為何能72變?

[複製鏈接]

713

主題

805

帖子

2161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森林木1 發表於 2011-12-19 15: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網爆全國逃犯72變,變演員變專家!逃犯72變,這人還真有意思,(潛伏)成了他的潛伏之地。逃犯72變,曾經有一句話很流行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可能是唐僧。逃犯72變,到了現在,騎白馬的不一定再是王子或者唐僧,而是逃犯。近期,幾個逃犯著實火了一把,有的高調地到電視上相親成為「白馬王子」,有的忙著出演電視劇爭個明星頭銜,更有的以專家的身份摻和一下全國關注的曹操墓事件……讓人啼笑皆非的同時,更讓人深思,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如此放肆而無「後顧之憂」的走到了聚光燈下?我們是不是該對個中的緣由進行深度的反思:究竟是逃犯的演技水平高超,還是我們的識騙能力太差?
按照一般常理,僥倖逃脫的犯罪嫌疑人,應當是「惶惶若驚弓之鳥、急急如漏網之魚」,隱名埋姓、晝伏夜出,甚至玩人間蒸發。可現實卻是大相徑庭,他們可以公然以假身份招搖過市,或參加招聘、或接受訪談,或電視相親,甚至可以拍電視連續劇,做名寺住持,當「知名學者」,這種挑戰社會正義、忽悠民眾智商、考驗警方能力的膽大妄為,令人吃驚更催人反省。
  也許,逃犯「潛」而不「伏」、不甘寂寞的高調張揚,甚至可以逍遙法外10多年,多半出於對本人演技的自負和對「最危險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常識的篤信,但社會缺少全民皆兵、群防群治的防範氛圍,警方缺乏鍥而不捨、執著緝兇的韌勁和恪盡職守、慧眼識騙的職業敏感,也是重要原因。吉思光等一大批逃犯的相繼歸案,的確彰顯了此次全國統一「清網行動」的巨大威力,但這種地毯式、拉網式的清剿行動為什麼不能成為常態?警方與百姓互動、開微薄、發「三國殺」通緝令等喚起民眾、震懾犯罪的緝兇方法,能不能形成打擊犯罪的能動機制?這應當成為吉思光「潛伏門」帶給社會的最大啟示。
  事實上,無論逃犯採取何種漂白手段,但有一點卻是繞不過去的坎,那就是假身份證。應該說,在身份證識別系統全國聯網后,只要保持足夠警覺,識別身份造假應該不成問題,但就是這樣一個並不高明的偽裝伎倆卻可以輕易得逞。身份證在管理和使用上的漏洞和亂象可見一斑。由於身份證承載著公民太多的個人信息和交際功能,因此,加強對身份證真偽的鑒別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8: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