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孩子成才不可或缺的四種磨鍊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6 02: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09-24 16:04  來源:網路 編輯:小武


[導讀]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僅取決於智力因素的良好發展,更重要的在於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從小具有堅強意志和良好的溝通情商等非智力因素的養成。只有在強健的體魄、良好的習慣、豐富的情趣、平衡的性格的基礎上,才能發揮孩子的聰明才智。 如今, 家庭教育 不再是...


    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僅取決於智力因素的良好發展,更重要的在於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從小具有堅強意志和良好的溝通情商等非智力因素的養成。只有在強健的體魄、良好的習慣、豐富的情趣、平衡的性格的基礎上,才能發揮孩子的聰明才智。
  
  如今,家庭教育不再是教育的邊緣方式,教育孩子的過程,就是父母人生的又一個輪迴,又一次機遇,伴隨著孩子成長,父母也在成長,而且,以愛作為基礎,恰恰是家庭教育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然而,老天爺似乎總是在捉弄成年人,我們做父母的時常忘記孩子兒時的特點,往往過多的溺愛扭曲了我們對孩子的態度,過高的期望值妨礙了我們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與越來越多的孩子接觸中,在與越來越多的父母交流當中,我們對孩子的教育產生了這樣的共識,孩子的教育不能沒有「四種磨鍊」。
  
  一是飢餓磨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孩子很少會為每天吃什麼而犯愁。從小餵奶開始,生怕孩子餓著,孩子不用動,奶頭就往孩子口裡塞;其實讓孩子主動覓食是最好的訓練方法,乳房離孩子的嘴有點距離,讓孩子自己摸索的找到奶頭,用飢餓感驅動孩子的求生本能。長大點了,吃得慢,奶奶不厭其煩地喂,不少孩子上了小學三四年級還要大人喂;吃得少,爺爺買來零食,哪能讓寶貝孫子餓著呢。為什麼相當多的孩子有偏食、挑食的習慣,而且食慾比較差?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無規律地進食,孩子常常是零錢不離身,零食不離口,到了吃飯的時候自然就沒有了胃口。二是無節制地進食,只要醒來,「吃」個不停,以致於孩子的精力都被用來消化。
  
  二是勞累磨鍊。由於現代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孩子幾乎與勞動無緣,父母也很少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致使孩子不知道什麼是累。活動量小,缺乏必要的鍛煉,造成孩子肢體懶散,肌肉無力,連讀書時也感覺到有氣無力,這不僅影響身體發育,也影響智力開發,更易產生脆弱、自私的性格。
  
  三是挫折磨鍊。兒童意志薄弱者甚多,這與他們的生活總是一帆風順有關係。小的時候,父母總在替孩子著想,甚至孩子還未開口時就為孩子安排好了一切,我們的孩子不用動腦筋,不用花費任何精力,就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一切。時間一長,孩子遇到問題,不知道用變通的方式解決,更缺乏戰勝困難的勇氣。而挫折教育不是吃苦教育,不是勞動教育,更多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父母不妨人為地設置一些困難,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以開拓他們解決問題、克服困難的思路和能力。
  
  四是約束磨鍊。一些孩子在家裡非常任性,一到外面更像一匹脫韁的野馬,讓父母傷透了腦筋。要使孩子有教養,父母從小就應該明確規定一些孩子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比如打人、罵人,糟蹋東西等,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沙發
sujie_alex 發表於 2011-10-6 04:4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總斑竹 發表於 2011-10-6 06:59 | 只看該作者
光有磨練不行,必需在磨練時給予好的引導,否則不如不磨,換而言之,能給予好的引導,磨不磨都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4

帖子

12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2
4
5gaoxing 發表於 2011-10-26 15:42 | 只看該作者
挫折磨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8: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