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澳洲人的「那些事」

[複製鏈接]
匿名
匿名  發表於 2011-5-24 20:43 |閱讀模式
澳洲人的「那些事」

陳佳冀


講講澳洲,就要講講澳洲人,澳洲人的「那些事」說來很是有趣,很誘人,也值得好好探討考究玩味一下,這其實也能算得上是一門學問吧?包括他們的脾氣、秉性、嗜好與思維、想法、理念等等諸多方面都與中國人有著突出的差異與不同,今天便一一道來,所說所評皆屬我個人一家之言,也算是在澳2年來的一點點心得體會吧,權當消遣玩味之用,也希望能引起諸位博友的些許興趣,一同借澳洲人的「那些事」來感受這片遙遠的澳洲大陸所孕育的特殊文化與情感生活吧。

    澳洲人的「那些事」,說起來簡單,也很複雜,有時其實常常覺得澳洲人很難讓人徹底弄明白,無法做出準確的定位與評判,當然,這較之中國而言還是相對要簡單、純粹也容易得多,中國的問題中國人自己不方便講,也難講,而且根本講不出來,也講不明白,並且大家大多數也不敢於去講,所以還是潛藏在心裡有自己的一份認識與感悟即可,然後慢慢消磨慢慢融化就好了,敢情這樣實在最好,也算是愛國的一種潛在表達方式了;而一個中國人身在國外,對於國外的問題就大可以暢所欲言,無所顧慮了,澳洲好也罷,壞也罷,當然是有好有壞、有善有惡、有美有丑,哪個國家不是這樣呢,哪個膚色的人種又不是這樣呢,我不想妄自揣度、妄加猜測、妄作比較,我只想在此對澳洲人的「那些事」,其實也就是他們的脾氣、秉性、思維、特性等諸多方面加以概括性的掃描,這樣也不枉我在澳2年的蹉跎時光。而核心還是要聲明我愛澳洲、我愛澳洲人,當然我更愛自己的祖國,愛中國人,但我更希望從澳洲人的「這些事」中能激發出某些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與自我剖析、自我檢視的能力,就讓大家——澳洲人與中國人,澳洲與中國一起進步、一起前進吧。

    澳洲人很「懶」,其實不是懶惰,是有惰性,這惰性不是憑空而來的,生存壓力太小,競爭壓力太小,很多崗位現在供遠遠大於求,空缺很多找不到適合的人選。政府沒有壓力、公司沒有壓力、學校沒有壓力,除了休息就是放假,周六周日幾乎所有的行業,企業、事業,娛樂餐飲的,信息服務的,各行各業全都休息,大家出去郊遊,堪培拉最為明顯,到了周末、節假日如同空城一般,幾乎看不到人,都出去玩了,放鬆了,休閑了。即使平常,很多商家營業也是定點定時,想不幹了自然就不幹了,幹嘛乾的那麼辛苦呢,你干不幹都有錢賺,錢都夠花,就夠了。有時有點惰性是件好事,腦袋那根弦不用綳得那麼緊了,空蕩蕩的,不用那麼功利性的帶有目的性的承受巨大壓力的活著,對於身體而言著實是件好事,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幸福。可人是懶的,一代一代的承傳下去,結果一代比一代懶,不求上進,進取心、上進心不足,不善於用腦,不關心政治,不關心歷史,不關心自己的親戚、朋友,只關心自己與另一半的恩恩愛愛,腦袋僵化停滯了,思維停頓了,反應自然也跟著就慢了,連最基本得判斷力都有些難於識別了,看來,這個「懶」字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說得清楚的,但總之,這「懶」在澳洲容易,也可以;在中國,既難於實現,又絕對不能發生,否則自然後患無窮。

    澳洲人很「冷」,表面上看澳洲人很nice,可實際上他們真的很冷,冷的要命,我不是指他們的品性上,他們人其實都很善良,也很友愛。可他們的「冷」體現他們的親情觀念淡薄上,在我看來,澳洲人的腦子裡只有愛情,親情、友情、人情世故,等等等等各種情都似乎都不看重,特別是父母、孩子之間的情感太過淡漠,為什麼你經常可以看到澳洲老年人都七八十歲了,還要自己開著車去超市買東西、購物,老人要自己照顧自己,老人很辛苦,我已不只一次看到老大爺、老大娘在當街摔倒,當然,會有人攙扶,會有人耐心的給予幫助,可那不是自己的孩子,那是怎麼的滋味呢,也只有心酸落寞的份了。我承認,澳洲人獨立、自立的能力很強,18歲了自己就可以養活自己,即使拚命打工過得再苦再累也能挺過去,成長、獨立,完善都要依靠個人的實力,這是好事;80歲了還可以獨自生存、獨立開車、自己購物、自己去醫院、自己旅遊,自己享受,但開心嗎,不感覺到孤獨嗎,錢很多,享受得很愜意,錢積攢的自己都花不完,這樣感覺就真的很High嗎?就死而無憾了么?就我個人而言,我實在不能忍受在我老去的時候,身旁沒有我的子女相伴左右,我不是說我家庭親情觀念濃重,也不是我傳統思維「團團圓圓」的理念根深蒂固,人活著一輩子就竟在活些社么,起碼不能只有你眼中的唯一的愛人——你的丈夫或妻子,你還需要很多很多,如果如澳洲人那樣只局限在小家家似的二人情感世界里,的確很浪漫,也很堅貞,但這樣圓滿嘛,即使你們相依為命、白頭到老,老老的兩個人依偎在一起激情依舊,愛的更深更濃,但心裡是冷冷的,冰冰的,朋友在哪,孩子在哪,幸福在哪,一句話,我從不認為在澳洲生活能擁有真正的幸福,所謂的澳洲、國外幸福指數高,全是屁話,如果一天天無所事事,毫無壓力,每天沉浸在二人編織的情感小世界中,忽忽悠悠,一塊地、一個小花園、幾輛破車,沒事逗逗鳥、澆澆花,親親熱熱、郊遊閑逛,天天除了吃就是吃,吃的一個個心寬體胖,這就是幸福了?人呢,人的本質性存在意義在哪?人跟人的關係呢,人的社會性呢,交流、交往呢,傾訴、表達、愛戀、擔當、回味……這些統統在哪呢?難道都消融在看似愜意與溫馨的二人世界里了嗎?我看不然,澳洲人其實根本不會真正體會到這些東西,他們太「冷」了,他們並不幸福,他們走的時候很安靜也很落寞,他們失去了生命本該承受的重量與負擔。

    澳洲人很「直」,思維很直,不會拐彎,從不會適時變通,缺少姦猾世故的一面,你可以說很單純、很純粹,這其實真不好說這就是所謂的優點。來過澳洲的人都知道,澳洲人思維很直,很單純,不會拐彎抹角、因地制宜、適時變通,認準了一件事一種方法一條道一種思維走到黑,不撞南牆不回頭。拿開車來說,澳洲人的思維里只有一個恆定的交通規則,線路啊,開車的速度啊,車間距啊,轉彎啦、岔道了,停車位了,等等等等你都得按著固定的思維方式來,都是條條框框,不容你擅做改動,否則後患無窮。這也是中國人在澳洲開車總是很難適應,又常常招致澳洲人的破口大罵,因為你沒按照規矩來,稍微有一點屬於個人的發揮性變通,會把澳洲人完全弄懵的,以為你觸犯了天條律例,罪該問斬。這個時間你該拐出去了你稍微停頓那麼一下,你就會被破口大罵,因為你到了該拐的時間,你就得拐,虧了是在澳洲,就這麼些人,這麼些車,路上又從未有行人,如若是在中國,你要是不會適時變通,還那麼「直」,一切皆完全按照固定的思維邏輯來,那恐怕交通系統早癱瘓了,每年的交通肇事率可能就不知道要翻上幾倍了,後果自然不堪設想。

    澳洲人很「笨」,澳洲人很懶,不愛動腦,只愛動手,好鬥,都很壯,男男女女,皆人高馬大,從小吃牛排、喝澳洲純牛奶長大自然不可小覷。男生185往上、女生175以上的一堆一堆的,而且個個身體狀如牛,身上都帶塊兒的,從身體素質上而言,我承認他們確實有人種優勢,從他們的運動項目上看,肯定是不屑那些中國人自我玩味的乒乓球、體操、羽毛球之類的,你看看他們貌似喜歡的只有橄欖球這樣的純粹靠身體制勝的項目,對此擁有全民參與的激情。從他們高度、厚度與壯度,以及他們做事的方式上看,就決定了他們不會很聰明,起碼不會智商很高,當然,這裡沒有歧視個頭高、體格健壯的人的意思,但起碼個頭普遍矮小、身體瘦弱的亞洲人智商要明顯高出不止幾個檔次。澳洲人的算術不好是出了名的,幾乎不會計算,100以內的加減法都算不明白,我打工的經歷告訴我這又豈止是算術的問題,他們的臨時反映之慢、思維進度之緩、拿筆姿勢之怪異(簡直五花八門)以及寫英文字母之凌亂難看,都可以窺見到這「笨」的真實涵義。

    澳洲人很「野」,他們獸性十足,從他們身上的汗毛與體態特徵都可以看到他們似乎還沒完全進化完善,特別到了老年哪種來自動物的野性之感更加強烈,現在中國的女孩已經不太像過往那樣那麼急於與國外白人聯姻,即使這裡面涉及到身份、財富等許多女孩子關注的急切問題,我覺得這很明智,中國人只適合找中國人,中國人只有和中國人在一起才能真正擁有幸福,不管男人還是女人,這是永遠顛簸不破的真理。澳洲人喜歡釋放自己的野性,方式是嗜酒和吸毒,他們有兩個面孔在做人,平常狀態日常日子裡一切皆平靜如初,你覺得他們很善良、很溫柔也很彬彬有禮,可到了周末節假日之時,他們轉瞬變得很兇,酒吧太多了,喝酒後打架鬥毆更成為家常便飯,我的一對朋友夫妻竟然也到鬼佬酒吧飲酒,結果慕名招致鬼佬的拳腳,打的很重,男生住院住了大半個月,還要自己付醫藥費,澳洲人打架就喜歡往眼眶上打,那大拳頭可不是鬧著玩的,我朋友被打得跟熊貓一樣,你說你報警吧,別忘了我說過澳洲人很「笨」,特別是澳洲的警察辦事效率低的驚人,反應之慢、行動之緩,讓你懷疑還有沒有報案的必要,如果國內的朋友還在抱怨中國警察怎麼怎麼著,我想你大可不必了,你要是真的接觸了澳洲警察,你就知道怎麼一回事了,能給你辦就不錯了。

    有一點,我不防告訴大家,那些想來的,要走的,嚮往的,討厭的。只要在澳洲,你隨時都是一個風險性的存在,不管你多大年紀(80歲以上應該沒問題了),歧視現象時有發生,有很多不確定以及不安全因素橫亘在你左右,就在前些天,又有中國留學生在超市門口被四個澳洲成年男子一頓暴揍,至今還在醫院裡打著點滴。印度人前些時候也遇到了嚴重的歧視,但印度人很抱團,他們上街遊行示威,而中國的情況大家知道,不抱團,保不起團,這和韓國、日本、伊斯蘭國家那邊都有明顯區別,所以即使你受難時,身旁有諸多中國人在場,也未必能有幾人伸出援助之手,他們不想幫你,其實也確是根本幫不到你。在國外,什麼事情你只能靠你自己,外國人的圈子你永遠融不進去,中國人的圈子你根本毫無指望,而且外國人也同樣不會出手幫你的,早就說過,這是一個只懂得自我享受的國家,一個個人主義盛行的民族實體。所以你並不安全,一直都是,在夜裡你一人行走始終都是提心弔膽,無論男生女生,其實男生倒是要尤其小心些,相比於女生實則風險係數更大;就在昨日,我身在號稱全澳洲安全度最高、最宜居城市的堪培拉,和幾位好友一起去湖邊散步,還被幾個澳洲小屁孩,一頓狂罵,支支吾吾,雖然聽不太清但那言語之醜陋惡毒可以想見,在澳洲你還必須要培養出一種特殊的品格,忍,無端的有端的容忍、忍受,不管澳洲人說什麼權當聽不清楚。記得有一次乘坐公汽剛一上車,酒氣熏天,後面的幾個醉酒澳洲猛男就來了一句,「中國人,滾下去!」你下去不就完了嘛,裝作沒聽到,可那種感覺好受嘛,你尷尬不,你羞愧不,你憤怒不,何必要受這份罪呢,澳洲好嗎?幸福度高嗎?真的就那麼輕鬆而愜意嗎?呵呵,要不您就先來澳洲呆上2年然後再做定奪吧!這裡是堪培拉,你不妨去悉尼那樣的國際大都市看看,當然,悉尼也分區,有的區號稱死亡暴力之區,你可以去好好嘗嘗滋味。而且據我所知,澳洲是整個世界西方國家裡歧視性相對最小的一個了,就已如此,你不妨再到偉大的美利堅、英格蘭、法蘭西去看看,到底有多「好」!媽的,在哪有咱們中國好啊,你來了你就該這麼說了,否則都是違心的、瞎掰亂造的。你是中國人你去了人家國家入了人家的國籍搶了人家的資源佔用了人家的位置,現在你算是個哪國人呢?你真的就覺得你自己脫胎換骨是人家國家的人了,可能你自己都不敢那麼認為,看看你自己的膚色,看看你的發質發色,再看看你那自以為很標準中式英語發音,再看看你再那個國家到底混了個什麼「人模鬼樣」吧。別再拿什麼食品安全、環境污染、社會福利、生活安全度等等等等說事了,說得我,說得國內的人,說得全世界的人都煩了,總比哪一天你正悠然自得的散步,突然旁邊飛馳而過的車裡拋出的啤酒瓶猛然砸到要強很多吧,要光是流流血擦破個皮也還好,萬一哪下沒砸對勁,再就此一命嗚呼,孰輕孰重你自己終於該摸索清楚了吧,到時候你也不會再提什麼食品安全之類的了吧?況且,國內的咱中國人身體不見得就比它外國人差吧,中國人現在都多長壽啊,我身邊的老人都活到快90歲了,那再老是拿食品安全說事還有意思嗎?

    澳洲人的「那些事」,其實說來也很簡單,澳洲人的懶、冷、直、笨與野,只是澳洲人偏於負面的情感表徵的一個側面,當然,可能有很多有失公允的地方,但它應當會對你從更全面的意義上去體認澳洲、理解澳洲人的生活、思維與情感方式提供某些幫助,而在下一篇博文中,也將從正面的積極的層面去加以理解、揭示,以達成我們對我們自己乃至普泛人性的某種昭示性的意義啟示。


1

主題

14

帖子

1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5
sunnydayau 發表於 2011-5-26 14:46 | 顯示全部樓層
來澳2年多,

覺得澳洲人很NICE,澳洲人的生活方式很RELAX。喜歡

完全不同意這文章的觀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1

帖子

7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6
vww 發表於 2011-5-27 07:16 | 顯示全部樓層
為什麼有許多國人在海外過的那麼辛苦?這篇一知半解的糊塗文章就是最好的解讀。如果你抱著這樣的心態,那還是早日回國吧,不要在海外丟人現眼了。

澳洲社會以及其它西方發達社會,在社會的各個方面都比中國發展的更為進步和完善,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國人來到海外,要想有所發展,有所作為,你就得放下你架子,認真學習人家的文化,技術,歷史和現狀。多交幾個真正的當地朋友,而不是僅僅在中國人的圈子裡轉悠,這樣的話,你就不會寫這樣膚淺,可笑的文字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06: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