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文化根基在大陸,要在體制外下功夫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1-1-31 11: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01-30)

  中華文化根基在大陸,要在體制外下功夫

  1、 中華文化根基在大陸,不在台灣。台灣存有一些形式上的東西。中華文化在大陸雖然形式、現象上有過短暫的休眠,但內容、本質並沒有死亡。台灣存在的東西,被西化的過分了。

  2、台灣局勢,紛紛擾擾,有的人、事,有其心未必有其份,應認真考量。

  3、台灣惡性事件接連發生,使人心情沉重!台灣當局為什麼不能公布槍擊事件真相?

  民進黨修正台獨路線,非一人能為之,若強為之,會有危險,台灣政治現實非常險惡。當然,懼怕不能成為借口,不能怕狼就不養羊了。

  4、國民黨、民進黨要和諧相處,念念不忘。這兩個政黨誰能真正代表台灣利益,就要施行和諧相處之道。這兩個政黨不能和諧相處,則說明誰也代表不了台灣利益,都是為一黨之私而忙碌,道理很簡單,如果這兩個政黨的爭鬥能給台灣帶來利益,則世事可能要大顛倒了。國、民兩黨誰罔顧台灣民眾利益於不顧,純粹為一黨之私,一己之私而率先發難,挑起事端,則道義上歸咎,天下共擊之。國民黨身為執政黨,更有責任和義務,兩黨和諧相處。

  國民黨、民進黨同時試著接觸大陸,消除各自的疑顧心理,主要看國民黨採取那些措施和合國、民兩黨。國民黨應該認識到,共、民兩黨處於對立隔絕狀態,對台灣沒有什麼好處,除非國民黨不希望台灣好。

  兩岸雙方要溝通,有溝通渠道,應該合理充分使用。體制性的排斥會使人們思考處事限於某種狀態中。雙方或者提防,或者有所圖,或者有恐懼,會造成誤解和曲折。所以放下成見,接觸溝通,平等協商,就有了解決問題的誠意和基礎。

  對於民進黨亦如是,雙方要接觸溝通,不應停留在口頭上。

  5、台灣應有一種政治秩序,無頭無序,一團亂麻。藍綠和解,試著找到符合台灣特色的政治秩序,對台灣的民生和他們的「民主」也有利。台灣朝野人士有切身體會,事實經驗,應該能夠找到。台灣社會被他們的「民主」欺騙了。

  綠營的說法,大致是和藍營相對而言。綠營裡面有「獨派」,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而且有一定的人數。台灣的台聯黨,大概是一個「獨派」黨。

  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於1949年,「中華民國」出現於1912年。共產黨人沒有繼續使用「中華民國」這個名號,肯定有原因。不能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時間上比「中華民國」成立得晚而否定她的正統性。如此,則成逆行了。國民黨失去了大陸的統治權,偏安台灣,最後形成分裂割據局面,國民黨當初為什麼沒有改旗易幟,獨立於大陸之外,也有原因。現實的力量大於「傳統」,「傳統」 的力量是潛在的,日漸式微,只有結合新的現實,才能具有新的生命。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明顯音符,過去的事情,當事者最有發言權,是那個時代的高峰,生活在另一個時代的後人不要隨意篡改,畫蛇添足。如果當事者當時沒有清楚說,那就可能是給後人留有餘地。

  7、細節影響成敗,有時候能決定成敗。

  做兩岸工作的同仁們,面對的是艱巨、曲折、複雜的任務。兩岸事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做這個事情的過程,就是一個探索、鍛煉、適應的過程。不斷提高認識,增加本領,包括心理素質,認知能力,開創性,適應性等等方面的內容,會在做這個事情的過程中逐步成長,逐漸明晰。

  共產黨有革命的傳統,對人們影響很深。革命的意義和作用,有積極方面,也有消極方面,姑且不去議論它。做兩岸關係事情,決不能存有革命的心態和思維,這已經不是這個時代的事情,而是要建設好、發展好人們生存的這片土地。

  兩岸工作,不能成為人們的全部工作,更不能成為一種生活,如果那樣,最後也做不好這件事情。這是一種工作,特別意義上的工作。人們當然要負責到底,不能半途而廢,信念起決定作用。有人做這方面的事情,中途退卻了,一是身不由己,二是缺乏信念,對兩岸關係發展會造成損失。

  細節影響成敗,用語言和文字很難全面表達。要點是,一要平常心態對待;二要處理好多方面關係,三是不能當成全部工作和生活。

  8、要在體制外下功夫

  兩岸關係之發展,要在體制外下功夫。過於注重體制內運作,會使兩岸關係陷入對立狀態,因為兩岸的體制有一定的排斥性。各自注重各自的體制,沒有突破的做法,會逐漸限縮到體制內。兩岸體制的排他性決定這種做法將會使兩岸越走越遠。數十年的對立已經說明了這一問題。人們應該對此有清楚的認識。

  要在體制外下功夫不是說不要體制了,體制內體制外相互連通著、促進者,某些方面又制約著。過去有兩會,現在又有經合會,還有各種論壇、平台、智庫交流等等。逐步向體制外發展,是解決兩岸結構性、制度性矛盾的最好方式,也對未來大範圍內事情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經合會未來怎麼運作,以及定位功能等等方面的內容,應該有意識得去推動,使之向人們預期的方向發展。

  兩岸關係,離不開體制,包括人員構成,兩岸情況大致相同。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是「本」,需要在「本」的基礎上發展突破,敢為天下先。當然要實事求是,穩步推進。

  北京 李慶文

《聯合早報網》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沙發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1-1-31 17:41 | 只看該作者
荷蘭漢學家說,臺灣人更似中國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3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1-2-1 01:15 | 只看該作者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1-1-31 17:41
荷蘭漢學家說,臺灣人更似中國人。

可惜的是很多台灣人。並不承認他們自己是中國人。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1

主題

6683

帖子

316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61
4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1-2-2 02:03 | 只看該作者
聽今天的港臺人說中國話,兩句話裡面倒夾了三個英語詞彙。象這樣子如何傳承中華的文化?更別說復辟繁體字了。我看,遺老遺少們是徹底沒戲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7

主題

4157

帖子

227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2270
5
mimidustie 發表於 2011-2-2 05:03 | 只看該作者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1-1-31 04:41
荷蘭漢學家說,臺灣人更似中國人。

從文革開始到80年代,這樣說還有道理,李登輝,陳水扁執政后,再加上個「教改」后,就十分靠不住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6
cenote 發表於 2011-2-2 05:30 | 只看該作者
新鮮人 發表於 2011-2-1 01:15
可惜的是很多台灣人。並不承認他們自己是中國人。

誰說的?

在海外拿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護照就已經顯示是Chinese了,

只是他們故意要區別大陸來的或台灣來的....

台灣人知道大陸政策最氣憤一邊一國,故意說是台灣國的人

其實台灣內部也自己區分本省人(講閩南語群體)和外省人,此外,客家人自成一家,既非本省人也非外省人!

最可憐的是以前被稱為「高山族」的原住民,他們人數最少,純血統的幾乎不足百分之一...

清靜無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7
cenote 發表於 2011-2-2 05:42 | 只看該作者

中華文化根基目前還在台灣,大陸已逐漸趕上

新鮮人 發表於 2011-1-31 11:52
 (2011-01-30)

  中華文化根基在大陸,要在體制外下功夫

不得不感概「逐鹿中原」這個名詞~~

誰得中原誰當家作主!

大陸以前不正常的錯誤政策,台灣還可以以正統中華文化自居。

可是一旦正常了,「逐鹿中原」的戲就快演完了,「鹿死誰手」除了笨蛋阿Q外,幾乎所有的台灣人都知道
清靜無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8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1-2-2 11:36 | 只看該作者
cenote 發表於 2011-2-2 05:30
誰說的?

在海外拿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護照就已經顯示是Chinese了,

說臺灣認自己是臺灣人,就說臺灣人不承認是中國,是主觀的。

中國人說自己秈祖藉是一種習慣,臺灣說是臺灣人,香港人說是香港人,

澳門人說是澳門人,北京人說是北京人,廣州人說是廣州人.........,

他們有分別嗎?為甚麼強加於臺灣人不認是中國人? 莫須有!

臺灣人如果全部人都認為是中國人的話,早就宣佈獨立了,藍營回朝,

說明大部分臺灣人還是認同國藉是中國人!

同宗同源同文化的背境,是洗脫不了的,這是中國人的習慣。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9
cenote 發表於 2011-2-2 11:56 | 只看該作者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1-2-2 11:36
說臺灣認自己是臺灣人,就說臺灣人不承認是中國,是主觀的。

中國人說自己秈祖藉是一種習慣,臺灣說是 ...

姑且不論中國,台灣,北京,上海,香港,廣東等人...

而以漢人比率來區分多寡的話,

台灣漢人佔百分之九十八,大陸是百分之九十四。

若說漢人是中國人的話,可見台灣的漢人比率超過大陸...
清靜無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10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1-2-2 15: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aiting275 於 2011-2-2 15:34 編輯

把繁簡的爭議看成戰爭,看成「逐鹿中原」,可算是天下第一人了!

文化如果不能承傳,那麼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但是人總是會有回想,

希望把自己的東西能傳下去,是人的習慣。

越南改了文字幾十年,社會上是以越南未為主了,但是,過年的揮

春等依然使用繁體漢字、喜慶、廟宇都是使用繁體漢字為主,是傳統的延續。

文字,並不是戰場,原則上是屬於意識形態的東西,很難說正錯,是人的主觀為依歸。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11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1-2-9 06:31 | 只看該作者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1-2-2 15:33
把繁簡的爭議看成戰爭,看成「逐鹿中原」,可算是天下第一人了!

文化如果不能承傳,那麼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

說了半天,也不能否認,中華文化根基在大陸。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5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59
12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1-2-9 14:45 | 只看該作者
中華文化的根基當然在大陸了. 很多反共的人總是拿幾年的文革說事. 文革雖然破壞了點文物, 但也豐富了許多政治,科技, 文化的東西. 昔日秦始皇焚書坑儒. 把儒都坑了, 也沒能消滅各家文化. 更何況是幾年的文革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2: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