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人都動了手:沙祖康和美國部長差點打起來

[複製鏈接]

1040

主題

1295

帖子

20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oldgunner69 發表於 2011-1-13 09: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沙祖康個子不高,但是用「雄糾糾,氣昂昂」來形容他恐怕是恰當的。老沙有著絕大多數外交部幹部,確切的說,絕大多數中國人所沒有的個性和作派。沙確實是一個人物。我有時候想,一個男人能夠像老沙這樣「放肆」地活著,也算是不枉此生。老沙的「蠻橫」語錄經常在網上出現,實際上,他的位子並不是一個有太多新聞的位子,否則,「沙語錄」還會更多。

  一般人都會認為因為沙的強悍外國人不會喜歡他,而事實正好相反。許多和他打過交道的外國人都非常喜歡他。我想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沙的交流方式。他總是直話直說,坦率的驚人。在交流方式上,他其實更像歐美人。幾乎所有的外交部幹部在和外國人打交道的時候都很謹慎,習慣於講官話、套話,背口徑,特別是一般不直接回答別人的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西方的外交官和學者、記者在接觸了沙以後都有眼前一亮的感覺。當然,言多必失。老沙的很多發言也確實有問題,他本人也有一點不可克制的「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不良傾向」。為此他也沒少挨「敲打」。說老沙官運順遂,老沙本人肯定不同意。老沙在外交部內部據說人緣一般,唐、李大概都不喜歡老沙。倒是因為軍控談判,一些軍方的高層領導對老沙很是欣賞,說他是外交部的「硬骨頭」。據說老沙也對江澤民的脾氣,江叫他「沙將軍」。

  老沙不吃虧,吃軟不吃硬。據可靠消息,他曾經和美國衛生部長在日內瓦世界衛生組織的大會會議室外差點打起來,兩個人都動了手,互相推搡,因為旁邊的人拉架,才沒有大打出手。衝突的起因有不同版本,但大概是因為美國的部長說了一句髒話,老沙一點不吃虧,馬上反唇相擊。中美兩個部長級幹部發生如此的衝突,這大概也算兩國關係中一件大事。

  不過,老沙並不是外交部的另一個「紅衛兵」。本質上,他是一個很有思想的人。哈佛大學的一個博士生對比研究中國和印度的核武器發展,他的問題是這兩個國家幾乎同時開始研發核武器,為什麼中國成功地成為了核國家,而印度在很長時間裡沒有成功。我告訴他,你的這個問題沙祖康一句話就回答了。98年印度核試驗之後,沙曾經對印度裁軍大使說(大意):「中國和印度就一個區別,我們有毛澤東,你們沒有。」的確如此,這不是經濟的問題,也不是技術的問題,根本上是領導人的意志問題和貫徹意志的能力問題。

  老沙實際上粗中有細。我常想如果不是沙擔任中國的裁軍大使和軍控司長,九十年代的三個軍控談判大概結果和過程都會很不一樣。當時中國的底氣遠不如現在,整個西方圍剿中國,國際輿論也對我不利,核武器的問題又攸關國家利益,談判的難度可想而知。整個過程中,沙很注重研究,注重其它單位和研究機構的意見,對內對外的協調都展示了他粗中有細的一面。

  中國外交部的幹部大多是翻譯出身,因為我們對語言太過重視。當一個翻譯成長為一個大使之後,一個常有的缺陷是,他們往往缺少一個大國大使應該有的氣勢,另外,也許是習慣了翻譯別人的話,很多人自己不會講話,沒有思想,沒有主意。相比這些人,沙確實是一個難的的人才。

  不過,從老沙的各種發言來看,他也存在著中國官員目前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對台灣問題、日本問題和中美關係的認識缺乏應有的深度,往往用簡單的對錯、黑白邏輯來看問題。而且,自己的民族主義很強,卻不能夠理解別人的民族主義或民粹主義;自己的自我意識和民族主義在上升,卻難以理解別的族群也在上升的自我意識和民族主義;自己的國力上升了,腰杆子硬了,卻不能容忍別人因為力量對比的變化而產生的戒備和敏感。

  傳言沙有可能出任聯合國副秘書長,儘管這個位子需要身段柔軟,善於協調,沙有些過於好鬥了,不過,對比外交部的其他人,他也許能開創出中國人坐這個位子的新天地。

百度里搜不到你,只好進搜狗!

0

主題

7

帖子

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3
沙發
sonam 發表於 2011-4-16 03:57 | 只看該作者
寫的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9: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