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英九的「識正用簡」與張之洞的「中體西用」》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1-1-1 09: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呂義國
  
  剛剛結束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因其首次移師位於內陸中部地區的湖南長沙舉行,及其首次以文化教育議題為主題而引起全球華人的廣泛矚目。
  
  用中台辦主任王毅的話來講,湖南長沙之所以雀屏中選,是因為這個地方人文底蘊豐富、歷史積澱深厚,現代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引領大陸風氣之先,內地媒體亦多采此說。但是境外媒體卻無一例外地提到,湖南是現任台灣領導人馬英九,以及宋楚瑜、劉兆玄等島內政要的故鄉,同時稱許近代以降的湖南人傑地靈,諸多湖湘精英縱橫國共兩黨馳騁台海兩岸,為國家作出了重大犧牲與非凡貢獻。境外輿論甚至因此憧憬馬英九未來首次登陸訪問時,兩岸論壇一定會再次來到湖南長沙,以及三湘父老萬人空巷喜迎馬英九回到故鄉的盛大場面。
  
  海外媒體的想象力當然很豐富,也誇張得比較可愛。然而,馬英九對兩岸論壇和兩岸事務正形塑出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卻是一個無可辯駁的不爭之實。馬英九在國民黨代表團行前接見吳伯雄主席時提出,國共論壇今後不妨稱作「兩岸論壇」,以便示人以公、告人以廣。結果,出席長沙論壇的國共兩黨高層,非常默契地將論壇名稱正式定調為兩岸論壇;馬英九早先提出兩岸合編《中華大詞典》的建言,也在長沙論壇期間得到大陸進一步的善意回應,有關部門表示兩岸合編的《中華大詞典》,有望在三年之內問世。如此種種,在在顯示馬英九對於兩岸關係的影響力,已經劍及履及無處不在。
  
  吳伯雄:「識正用簡」的最大推手 
 
  但鮮為人知的是,讓馬英九在兩岸影響力水漲船高如日中天的最大幕後推手,正是即將把中國國民黨主席棒子交卸給馬英九的現任主席吳伯雄先生。
  
  在稍早前馬英九提出兩岸民眾使用文字時應該「識正用簡」(又稱「識正書簡」),以便進一步推動兩岸文化教育和廣大青少年交流互動的提議之後,人在大陸訪問的吳伯雄幾乎是一夕之間,就確定了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以文化教育議題為主打內容,以及將論壇舉辦地移師到馬英九故鄉湖南長沙的決策,並告知大陸國台辦予以最終確認和敲定。對於吳伯雄的上述良苦用心和命意所在,馬英九自然是心知肚明感念肺腑。後來馬英九大動作為伯公祝壽,即為明證。
  
  由於吳伯雄此前對馬英九身邊部分幕僚頻頻放話頗不諒解,外人多據此解讀吳伯雄難逃中國傳統政治文化戀棧之宿命,告別權力的身影和姿態難以瀟洒完美。其實此論大謬,對伯公亦有失公允。記得20世紀90年代中期,曾經放言「哪怕只剩下一座阿里山,也要參選台灣省長到底」的伯公,在明確李登輝力挺宋楚瑜的立場之後,就選擇非常優雅地退場轉而支持宋楚瑜。如果沒有一種進退裕如的胸襟氣度,伯公又怎麼能夠在後來臨危授命倉促接手國民黨主席,卻創造出連續贏得縣市長、民意代表和台灣領導人三場選舉勝利的大開大合局面?
  
  古今之政治人物,以公私分明為宜,既不必因公廢私,更不能以私害公,此則賢者之所為。在中國國民黨歷史上,伯公的振衰起弊、力挽狂瀾之功,及其有守有為、知所進退之風,當可論定無疑。因此,在台灣島內一干政治人物當中,吾人試觀伯公折衝樽俎、縱橫捭闔之雅量遠致,實不下於阿里山之高,亦不遜於日月潭之深。民進黨戰將如雲,卻無法阻止馬英九一馬當先,舍除陳水扁家族貪腐拖累之外,蓋因綠營帳內並無擅長糅合捏拿如伯公其人之故也。
  
  對於信奉佛教之伯公本人而言,在短短兩年半中國國民黨主席任上業已創造登峰造極之成就,並成功輔選馬英九贏得台灣領導人大選之後,已經沒有什麼不可以失去。毋庸諱言,伯公唯一難以放心之處,實在其長子吳志揚競選桃園縣長之選情。若因自己無辜告退而影響兒子之選戰,則為人父之伯公又當情何以堪!馬英九後來借祝壽之機,公開說出吳家「一門三縣長」之故實,來鼓勵慰勉吳氏父子,也是感同身受人之常情,世人亦多所體諒與理解。
  
  「中體西用」與「經世致用」的歷史殷鑒
  
  在特定的時空條件和歷史背景下,馬英九果敢提出「識正用簡」的積極主張,並得到了國共兩黨高層與兩岸民眾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響應,證明他有望成為中國長期以來最具歷史格局與人文修養的政治家和領導人之一。
  
  馬英九「識正用簡」中的這個「用」字,與近世湖湘文化賴以大放光彩的一大核心理念——「經世致用」中的「用」字,以及晚清重臣張之洞所提社會革新和政治改革主張——「中體西用」中的「用」字,三者頗具異曲同工之妙,皆有「實用」 之意義和旨趣在內。所異者乃在三者側重點略有不同:近世湖湘文化的「經世致用」,志在尋求國家處於內憂外患時期的戡亂治安之策;張之洞的「中體西用」,則著眼於提出國家面臨內外交困窘境的革新改良之策;馬英九的「識正用簡」,卻是致力於針對國家暫時分治現實,而提出的兩岸文化交流主張和教育往還互動舉措。
  
  就現實意義而言,馬英九既不可能在島內「霸王硬上弓」式地強力推行簡體字,更不可能要求大陸全面推行繁體字。然則出於兩岸文化教育交流的迫切需要,進一步統一規範兩岸之間的文字書寫、印刷等交流方式,已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而且這也有利於建立兩岸民眾,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之間的民族認同感與國家向心力。因之,馬英九此舉更多的是出於現實交流的考慮和需要,更有理由得到大陸的積極回應。在長沙兩岸論壇期間,大陸教育部門已經出台多項推動兩岸高等教育交流互動的政策,使得馬英九的「識正用簡」主張,又面臨著現實需求的急迫性和必要性。
  
  從政治層面來講,大陸尤其不宜忽視馬英九這個看似並不經意,實則深謀遠慮的動作。必須指出的是,中國國民黨考慮到歷史恩怨與現實困難的錯綜複雜,如果要向共產黨提出在大陸地區施行政治改革,甚或從基層民眾開始推展民主政治的訴求,還是有一定的心理障礙與技術難度。更何況台灣政壇多年來不絕如縷的亂象叢生,使得民主政治這一舉世公認的普世價值,在大陸民眾眼裡早已失去吸引力和說服力——至少台灣式的所謂「民主政治」,並不為大陸民眾與精英階層所樂見。
  
  由此,倘使馬英九將來在文化教育領域,不斷提出越來越多的兩岸交流主張與溝通訴求,乃至提出兩岸共同編寫歷史教科書的要求,則是大陸方面無法拒絕的課題。因為在大陸面前,如今台灣所引以自豪的驕傲與資本,已經不再是它當初所謂的「民主政治」與「經濟發展模式」,而是在於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承繼與弘揚,以及日益規範的現代化教育模式——亦即台灣的軟實力所在。設若馬英九提出兩岸攜手編撰歷史教科書的要求,在中日韓三個東亞大國都能聯手編寫歷史教科書的背景下,將是大陸當局難以迴避的發展趨勢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23

主題

1041

帖子

179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99
沙發
shicai 發表於 2011-1-1 10:21 | 只看該作者
即呼籲大陸人民學會辯認繁體字而照樣書寫簡體字。但是問題來了﹐寫出來的簡體字又由誰來認呢﹖得要全世界其它地方的繁體使用者也要會認簡體字方可﹐認簡體不是查字典或者參照對照表這麼簡單﹐有不少簡體字與繁體字之間不是一一對應的﹐這些簡體字是由兩個或更多的繁體字歸並而成的﹐即從簡到繁會分出兩個或更多的繁體字﹐進而演繹出更多不同的意思。比如說『干』字﹐首先要分辨出這個是簡體字還是繁體字﹐若是簡體字﹐則要看出是『干戈』的 『干』 還是 『乾燥』的 『干』 還是 『幹事』的 『干』﹐這樣便造成了簡體不可譯成繁體的現象了﹐原因是中文不必要依賴上下文﹐獨字便可成意的。結果﹐『識繁寫簡』或『識正書簡』陷入了自相矛盾之中。
自由星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779

帖子

278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83
3
HappyUSANA 發表於 2011-1-1 11:14 | 只看該作者
這個跟當年白話文與文言文是一樣的,這裡面實際上是趨勢,不得不承認簡化字的優點遠遠多於其缺點。再者說了,古籍的繁體字總是有人讀、研究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779

帖子

278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83
4
HappyUSANA 發表於 2011-1-1 11:16 | 只看該作者

胡適與黃侃「鬥法」

本帖最後由 HappyUSANA 於 2011-1-1 11:19 編輯

胡適與黃侃「鬥法」


五四時期圍繞白話文運動的那場硝煙瀰漫的爭論,充滿了狡黠、機巧、趣味與智慧,點亮了新文化運動啟蒙的天空,也照亮了現代史的進程。
胡適是五四白話文運動最早的倡導者與實踐者。由於白話文是新生事物,當時社會上對此的反對異常激烈,反對白話文運動的有大學者吳宓、黃侃、林紓、梅光迪、章士釗等人,尤以黃侃為最。
黃侃乃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大弟子,恃才傲物,其狂妄與尖刻是出了名的。黃侃年輕時曾拜訪大學者王闓運,王對黃侃的詩文激賞有加,不禁誇讚道:「你年方弱冠就已文采斐然,我兒子與你年紀相當,卻還一竅不通,真是鈍犬啊。」黃侃聽罷美言,狂性立刻發作,竟道:「你老先生尚且不通,更何況你的兒子。」好在王闓運通脫,並未計較。
如此狂狷之人,又是反對白話文最凶者,黃侃對胡適進攻的火力之猛可想而知,一有機會便冷嘲熱諷。有一次,黃侃對胡適說:「你提倡白話文,不是真心實意!」 胡適問他何出此言。黃侃正色回答道:「你要是真心實意提倡白話文,就不應該名叫『胡適』,而應該名叫『到哪裡去』。」此言一出,他仰天打三個哈哈,胡適則氣得臉都白了。
又一次,黃侃在講課中讚美文言文的高明,舉例說:「如胡適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電報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趕快回來啊!』長達11字。而用文言則僅需『妻喪速歸』4字即可,僅電報費就可省三分之二。」
這一次,胡適回擊了,而且巧妙得令人拍案叫絕。也是在課堂上,胡適大講白話文的好處時,有位同學不服氣地問:胡先生,難道說白話文一點缺點都沒有嗎?胡適微笑道:沒有。這位學生想起黃侃關於文言文電報省錢的論調來,反駁道:怎會沒有呢,白話文語言不簡潔,打電報用字就多,花錢多。胡適說:不一定吧。要不我們做個試驗。前幾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給我發信,邀我去做行政院秘書,我不願從政,便發電報拒絕了。複電便是用白話文寫的,而且非常省錢。同學們如有興趣,可代我用文言文擬一則電文,看看是白話文省錢,還是文言文省錢。
同學們果然紛紛擬稿,最後胡適從電稿中挑出一份字數最少的且表達完整的,其內容是「才學疏淺,恐難勝任,恕不從命。」胡適念畢,不無幽默地說:「這份電稿僅12個字,算是言簡意賅,但還是太長了。我用白話文只須5個字:幹不了,謝謝。」隨後胡適解釋道:「幹不了」,已含有才學疏淺、恐難勝任的意思,而「謝謝」既有對友人費心介紹表示感謝,又有婉拒之意。可見,語言的簡練,並不在於是用白話文,還是用文言文,只要用字恰當,白話也能做到比文言文更簡練。
胡適一番精闢的闡述,是對黃侃「文言文電報省錢」之論調的回馬一槍。同學們聽后不由得紛紛點頭贊同。在胡適等的不懈努力下,白話文最終取代了文言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1041

帖子

179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99
5
shicai 發表於 2011-1-1 15: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HappyUSANA 3樓 的帖子

現在是研究字而不是研究文﹐本人也支持白話文﹐字是組成中國文化的不可再分割的
單位﹐必須維護。你說簡體字的優點遠遠多於缺點﹐說出理由來好嗎﹖
自由星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779

帖子

278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83
6
HappyUSANA 發表於 2011-1-2 04: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hicai 5樓 的帖子

最大的優點是易學易記。據說蔣介石先後兩次(一次在大陸,一次在台灣)推行簡體字,都沒有成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7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1-2 05:40 | 只看該作者
HappyUSANA 發表於 2011-1-2 04:19
回復 shicai 5樓 的帖子

最大的優點是易學易記。據說蔣介石先後兩次(一次在大陸,一次在台灣)推行簡體字 ...

都是語言學家發動。因政治原因而停止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1041

帖子

179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99
8
shicai 發表於 2011-1-2 19: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HappyUSANA 6樓 的帖子

這是其唯一優點﹐但它的「一繁對多簡」是它的最大缺點﹐它會對中國文化造成
斷裂﹐結果得少失多。
自由星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1041

帖子

179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99
9
shicai 發表於 2011-1-2 19: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小康人家 7樓 的帖子

多看結果﹐少問原因。
自由星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主題

779

帖子

278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83
10
HappyUSANA 發表於 2011-1-3 09: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hicai 8樓 的帖子

實際上我們回不到原始的像型文字了,從甲骨文到現在變化了很多。另外,這些簡化字早就出現在一些古代作品中,只是現在把其中的一些規範化、大眾化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1

主題

6683

帖子

316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61
11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1-1-3 14:17 | 只看該作者
shicai 發表於 2011-1-1 10:21
即呼籲大陸人民學會辯認繁體字而照樣書寫簡體字。但是問題來了﹐寫出來的簡體字又由誰來認呢﹖得要全世界其 ...

呵呵,你病的不輕啊。全世界當前讀寫簡體字的至少有15億人,你還是關心一下繁體字有多少中國人來認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1

主題

6683

帖子

316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61
12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1-1-3 14:35 | 只看該作者
繁體字是書寫手段和載體還相對比較落後,書面語言為簡約的文言文時代的產物。由於是使用簡約的書寫方式,所以一個字往往要代表一組詞或一句話的意思,因此,哪怕讀音一樣,每個字的圖形都不能錯的,否則字義就不清了。現在的書面語言,白話文早就取代了文言文,很少有單個字代表一組詞或一句話的情況。因此,繁體字可以大大簡略。發達的「發」跟頭髮的「髮」現在大陸用個「發」就可全部代替。因為在現代白話文中,這個「發」一般都會跟其它字組成詞組,從而不會混淆字義。漢字從圖形向象聲字發展必然是文字改革的最終方向。至於繁體跟簡體能否混用,或象形字跟象聲字能否混用,看看日文裡的平假名、片假名就知道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1041

帖子

179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99
13
shicai 發表於 2011-1-3 17:4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和諧2008 12樓 的帖子

一簡對多繁﹐並非你說的那麼簡單﹐在我說到詩詞賦之前﹐請參考以下網頁﹐這是對
你的最好答復﹕
http://www.yywzw.com/show.aspx?page=1&id=1552&cid=142
自由星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1

主題

6683

帖子

316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61
14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1-1-4 02:37 | 只看該作者
shicai 發表於 2011-1-3 17:43
回復 和諧2008 12樓 的帖子

一簡對多繁﹐並非你說的那麼簡單﹐在我說到詩詞賦之前﹐請參考以下網頁﹐這是對 ...

人類思維能力的發展進程是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再到邏輯思維。國人不能總徘徊在只會形象思維的原始初級階段。去繁就簡的一個重要功勞就是將國人逐漸帶出只會形象思維的牢籠,走向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自由天地。文字跟人類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相結合,這就是文字的進步。主張全面復辟繁體字的遺老遺少們直到今天還會將「發」、「髮」拿出來質疑漢字簡化的合理性,正好說明了他們的因循守舊與無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1041

帖子

179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99
15
shicai 發表於 2011-1-4 18:45 | 只看該作者
中文字是獨字成意的﹐中文字不須要跟其它字搭配纔有意義的﹐大家一見到「酒」字
旗就知道那店裡有酒賣﹐見到「麵」字旗就知道是吃麵的地方。那看到「面」字旗
是什麼呢﹖是吃麵的地方呢還是有人面桃花的地方呢﹖

你說組成詞組就避免了混亂﹐那你說簡體「她在下面」這個句子是說什麼呢﹖應理
解為「她在什麼之下」呢還是「她在下麵條」呢﹖其實我們都不知道這是簡體句子
還是繁體句子﹐只能說它要是簡體的話它表達了兩個可能的意思﹐但繁體就很清楚﹕
「她在下面」不等於「她在下麵」。這僅僅是一例﹐簡體的弊病應很清楚了罷。

那一百多個一簡對多繁的簡體字﹐恰恰是犯了邏輯的錯誤。簡對繁是一對多的邏輯
關係﹐連電腦都無法準確由簡譯繁的。這當然要質問了﹐因為這是反邏輯的﹐反科
學的。
自由星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1041

帖子

179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99
16
shicai 發表於 2011-1-5 19:15 | 只看該作者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1-1-4 02:37
人類思維能力的發展進程是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再到邏輯思維。國人不能總徘徊在只會形象思維的原始初級階 ...

中文字是獨字成意的﹐中文字不須要跟其它字搭配纔有意義的﹐大家一見到「酒」字
旗就知道那店裡有酒賣﹐見到「麵」字旗就知道是吃麵的地方。那看到「面」字旗
是什麼呢﹖是吃麵的地方呢還是有人面桃花的地方呢﹖

你說組成詞組就避免了混亂﹐那你說簡體「她在下面」這個句子是說什麼呢﹖應理
解為「她在什麼之下」呢還是「她在下麵條」呢﹖其實我們都不知道這是簡體句子
還是繁體句子﹐只能說它要是簡體的話它表達了兩個可能的意思﹐但繁體就很清楚﹕
「她在下面」不等於「她在下麵」。這僅僅是一例﹐簡體的弊病應很清楚了罷。

那一百多個一簡對多繁的簡體字﹐恰恰是犯了邏輯的錯誤。簡對繁是一對多的邏輯
關係﹐連電腦都無法準確由簡譯繁的。這當然要質問了﹐因為這是反邏輯的﹐反科
學的。
自由星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1

主題

6683

帖子

316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61
17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1-1-6 00:51 | 只看該作者
shicai 發表於 2011-1-5 19:15
中文字是獨字成意的﹐中文字不須要跟其它字搭配纔有意義的﹐大家一見到「酒」字
旗就知道那店裡有酒賣﹐ ...

錯了。你的知識面太窄了。外國人的廁所門口寫一個「Men",別人也同樣知道是男廁所的。你老婆罵你,或者你被你長官訓斥,你都不用看書面文字怎麼寫、罵你的謀個字象什麼,臉色馬上就會發青,這說明你還是有抽象思維能力的。所以,中國人並不是離開繁體字而活不下去的民族。簡體字只是向著象聲字的方向邁進了一小步,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實踐,絕大多數華人都用得得心應手,只有你們極少數人經常擺出一副只會看圖識字的天真小朋友的樣子。不了解真相的,以為你們是幾個腦殘,幾個不識字的半文盲;了解真相的,當然知道,你們想復辟的不僅僅是繁體字這麼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1041

帖子

179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99
18
shicai 發表於 2011-1-7 19:29 | 只看該作者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1-1-6 00:51
錯了。你的知識面太窄了。外國人的廁所門口寫一個「Men",別人也同樣知道是男廁所的。你老婆罵你,或者你 ...

你未能否定中文字是獨字成意的﹐至於其它文字是不是一樣不在討論範圍。

用像聲字去挑戰一般人的抽象思維能力祇會帶來混亂甚至令人無法對上號﹐例如簡
體科學名詞「幹細胞」﹐它本身既是簡體字又是繁體字﹐那麼它要是簡體的話﹐你
說是等於繁體的「乾細胞」呢﹐還是「幹細胞」呢﹐還是「幹細胞」呢﹖一個簡體
字「干」至少發現有兩個普通話讀音和三個其源自的繁體字﹐一般人連讀都會讀錯﹐
怎樣能發揮抽象思維能力去馬上選出正確的答案呢﹖

簡體作為一個文字系統是非科學的﹐所以無論你出於什麼動機﹐它都沒有存在下去
的價值﹐繁體本來就分明準確﹐又是簡體的祖宗﹐為中文之最佳字體。
自由星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1

主題

6683

帖子

316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61
19
和諧2008 發表於 2011-1-8 00:29 | 只看該作者
shicai 發表於 2011-1-7 19:29
你未能否定中文字是獨字成意的﹐至於其它文字是不是一樣不在討論範圍。

用像聲字去挑戰一般人的抽象思 ...

你這種舉例很可笑。分明是在嘲笑現代中國人的智慧。照你這種邏輯,用象聲文字的國家沒法活了。英文中有很多讀音相同、寫法一樣的字或詞根、詞綴,如「De、Ex、In、 Mono、Re......" 它們跟不同的字或片語結合,就具有不同的內涵。同樣道理,中文「發財」、「發達」的「發」跟「理髮」的發,掌握現代漢語的中國人就絕對不會認錯或讀錯。也許象你們這樣的極少數人會「聲稱」分不清出字義和讀音,但你們並不能代表主流社會。如果你喜歡玩象形文字,我強烈推薦你去中國雲南的麗江去跟納西族學習東巴文字,他們的象形文字比漢字更漂亮、更形象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20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1-9 04:5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1-1-9 05:02 編輯
shicai 發表於 2011-1-3 17:43
回復 和諧2008 12樓 的帖子

一簡對多繁﹐並非你說的那麼簡單﹐在我說到詩詞賦之前﹐請參考以下網頁﹐這是對 ...


你提供的網頁強調了簡體字要版規範化。這是當然。台灣人寫簡體字就缺乏規範化。所以常用錯。如復、復、複


不分等。其實在簡體字是分開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8: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