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唱衰美國:中國製造的受害者

[複製鏈接]

398

主題

4821

帖子

4770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7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海外憤青 發表於 2010-12-7 23: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海外憤青 於 2010-12-8 00:01 編輯

在漢城G20高峰會議上,中美就誰的貨幣先貶值的問題上爭執不下,實在是一道奇特的風景線:都想讓自己的貨幣更賤一點。這裡面的核心問題之一就是"中國製造"。

"中國製造"以其低廉的勞動力和資源成本,用割喉的價格,橫掃世界經濟領域。一件終端售價20美元的襯衣,中國製造業只拿去1美元,剩下的19美元全被海外商人掠走,中國犧牲了自己的打工者、自然資源和環境,毫無疑問中國自己首先是"中國製造"的嚴重受害者。

但拿走19美元的西方發達國家(主要是美國),就此賺了大便宜了么?從帳面上、短期看是這樣,但從長遠看,美國也是中國製造的嚴重受害者。美國的重災區是紡織、五金小家店、和其它勞動力密集型的中小企業。

1)美國不是香港、新加坡,做做轉口貿易就發大了,美國是一個三億多人口的大國,人口就業是它國民經濟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雖然美國的經濟品牌如華爾街、矽谷、波音、微軟等為美國提供了大量的令人羨慕的高質量就業機會,但廣大中小企業積少成多,在任何一個大國里,都是就業機會的主要製造者。同時中小企業的工業採購,也在國民經濟GDP中佔有重大比例。

現在可好,"中國製造"令很多美國的中小企業、甚至整個行業,在短期內遭到毀滅性打擊而消失。經濟泡沫性發展的時候,看不到這一危害,現在經濟危機了,美國經濟復甦乏力、消費指數低迷、就業形勢一直不佳,...等等,光在那裡怪奧巴馬、民主黨有什麼用,誰讓你把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都搬到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來著!能量物質守恆,有一得必有一失。

2、按當年把製造業輸出海外的美國精英給美國人民灌的迷魂湯講,美國把這些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的工業放到海外,咱們就賺了大錢,也讓美國人民都干更得體的工作,多動腦筋少動手,大家都當白領,聽起來也是很有道理、蠻美好的。

但問題是,不是每個人都有那份智力和興趣去當巴菲特、比爾蓋茨、喬布斯,成萬上億的美國人也不能全從事MBA、律師和醫生,很多很多的普通美國人更適合和習慣在簡單的廠房裡、編個帽子做雙鞋、擺弄擺弄五金電器,雖然只賺個微薄的工資糊口(好一點的稱作中產),但這裡面閃耀著的是普通民眾自食其力、自我實現的光輝。

現在,美國很多這樣的中小企業垮了,都去銀行當經理老闆、都去當經紀商人、都去服務業端盤子?不可能!於是就業率成了美國的大問題。很多人失去了從事自己愛好的工作的機會,很多適應能力不強的人,可能就此躺在福利的溫床上吃救濟,其子女後代也會因此更加迷失未來。如此一來,必然毒化美國的整體社會環境,美立堅賴以立國的"個人奮鬥精神"也將逐漸消散,其危害深遠。

美國的精英們和中國的精英們一樣地壞,他們先用甜言蜜語乎弄大眾,等變革發生后,好處和利益被他們鯨吞掠走,痛苦和震蕩留給大眾享用。"中國製造"給美國帶來的巨大利潤,只是填爆了大資本家和精英們的銀行帳戶,普通美國民眾只得到傳統就業機會的喪失。

3、國王和貴族可以世襲培養出來,但偉人和名君只能憑他們自己的衝殺,鍛鍊出來。經濟領域也一樣,哈佛、MBA等是可以培養出腦袋靈活的算帳先生,讓他們當個CEO、UFO之類的是可以把一個大企業維持下去,但要想憑他們創造出微軟、蘋果、思科這些開創性的企業,不說絕對不可能,但很少見!

已經發展成熟的壟斷大公司,看起來很牛,但對人才創造性的扼殺效果強大,中小企業才是美國科技革命性發展的溫床。從愛迪生、福特,到蓋茨、喬布斯,無不是從自家小作坊摸爬滾打開始,在個人奮進中成長為科技經濟奇才。而大量的美國中小型企業的倒閉和消失,使很多美國的下一代青年,失去了這種鍛煉和成長的機會。

4、令美國政府和精英們沒想到的是,儘管利潤微薄,但無比吃苦耐勞的中國還是積攢了一大筆可以反制美國的財富。非常聰明的中國人也很快地從單純製造轉變到仿製,其山寨效率和質量之高,甚至可以擊潰正牌。如果當今中國能理順其社會關係,繼續其重視科技、尊重人才的30年發展道路,中國必將從製造大國變成技術大國,徹底挑戰美國在世界經濟領域中的霸主地位。

然而很遺憾的是,富裕發展起來的中國現在更有點象他們的宋朝祖先,從上至下地溫飽思淫慾,對褲腰帶以下的兩極科學有無比濃厚的興趣,對脖子以上的器官也更注重口和臉蛋、而不是腦袋,對孔方兄的膜拜超過了對人才和知識的重視和追求,所以我不認為中國在不遠的將來能完全取代美國的霸主地位。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已經狠狠地阻擊了美國徹底稱霸世界的步伐,為世界向多極化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契機。

結束語:如果單方面看1:19的中國製造是自殺,但中國製造同時也抑制甚至滅絕了世界其它國家的製造業,"我割喉、你也要斷臂",關鍵就看誰能忍受的了了。從十年前的WTO,美國壓中國開放市場,坐享美元對人民幣1:8的美事,到現在美國政府立法限制中國資產的海外輸出、並要哄抬人民幣的匯率,可見至少這一回合,美國人頂不住了,中國製造慘勝!

中國製造、印度製造等等海外製造的始作甬者是美國,美國成為受害者不能怨別人,只能悔自己,想不勞而獲,終究要害人害己。人類的歷史證明,不管多麼強大輝煌的帝國,只要它走上了令世人羨慕的"不勞而獲"的貴族化道路,它就走上了衰敗和瓦解的不歸路。


原創:海外憤青,倍可親,2010,11,11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480
沙發
sousuo 發表於 2010-12-7 23: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1395

帖子

73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3
3
SirCat 發表於 2010-12-8 00:07 | 只看該作者
好文!分析正中要害!
「美國的精英們和中國的精英們一樣地壞」
沒錯!
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8

主題

6129

帖子

25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73
4
fred_yu_job 發表於 2010-12-8 02:40 | 只看該作者
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417

帖子

10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1
5
修緣 發表於 2010-12-8 09: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海外憤青 1樓 的帖子

"美國的精英們和中國的精英們一樣地壞,他們先用甜言蜜語乎弄大眾,等變革發生后,好處和利益被他們鯨吞掠走,痛苦和震蕩留給大眾享用。"中國製造"給美國帶來的巨大利潤,只是填爆了大資本家和精英們的銀行帳戶,普通美國民眾只得到傳統就業機會的喪失。"

----
靠!!
海憤老大終於憋不住文采之磅礴而出, 再出強文!!
強烈建議加精!!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忽悠!!

新新儒教需要您!!
http://my.backchin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3861

帖子

176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63
6
漢紳 發表於 2010-12-8 09:3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5

主題

416

帖子

4949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949
7
Cannaa 發表於 2010-12-9 03:59 | 只看該作者
不管美國怎麼做,美國有話語權。什麼事情都可以埋怨他人,得了便宜還買乖。中國最重要的是能收購一兩個海外大媒體替中國說話。

這不,鄧文迪猶太老公試圖打開中國媒體市場失敗打道回府了嗎。
忍氣吞聲打工族,昏天黑地幾時休。在他人屋檐下,知道你的權力嗎?如果老闆整你,出路是:信上帝,見心理醫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8

主題

4821

帖子

4770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70
8
 樓主| 海外憤青 發表於 2010-12-9 06:06 | 只看該作者
Cannaa 發表於 2010-12-9 03:59
不管美國怎麼做,美國有話語權。什麼事情都可以埋怨他人,得了便宜還買乖。中國最重要的是能收購一兩個海外 ...

其實話語權並不重要,如和平獎之類的,我就不贊成中國政府太在這方面爭那閑口氣:別人的錢他願意發給誰,就發給誰,人還能被唾沫淹死么?關鍵是看哪個國家是在真正奮發向上,實力有了,誰說都不怕,其實美老大是世界上被人罵最多的國家,現在還強大的它根本就不在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5

主題

416

帖子

4949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949
9
Cannaa 發表於 2010-12-9 07:5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海外憤青 8樓 的帖子

What do you want from us?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Apn09pRZCk

this is a typical example that China does need 話語權.
忍氣吞聲打工族,昏天黑地幾時休。在他人屋檐下,知道你的權力嗎?如果老闆整你,出路是:信上帝,見心理醫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417

帖子

10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1
10
修緣 發表於 2010-12-9 10:00 | 只看該作者
海外憤青 發表於 2010-12-9 06:06
其實話語權並不重要,如和平獎之類的,我就不贊成中國政府太在這方面爭那閑口氣:別人的錢他願意發給誰, ...

同意.
話語權不能忽視, 但實力更重要.
現階段即使中國能爭得一點點話語權, 能做的也不過是解釋自己的行為, 避免誤會.

實力有了, 話語權自然會跟著來.
光搞軟的不行, 軟硬兼施才是正途.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忽悠!!

新新儒教需要您!!
http://my.backchin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1163

帖子

129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9
11
snsnjsn 發表於 2010-12-9 18:22 | 只看該作者
這其實是個很有意思的哲學問題,事情總是一分為二,相輔相成。
中國的低成本製造,本質上是貨幣低估問題。對中國而言,從正面講,叫做大智若愚;從負面講,叫甘願被人剝削的賤人與傻二。對美國而言,從正面講,叫做佔大便宜;從負面講,叫佔小便宜吃大虧。
基本上,我認為中國吃虧大。
這就相當於地主與佃戶,美國是地主,中國是佃戶,地主長期佔便宜,形成了好逸惡勞,五穀不分,不會生產;佃戶長期勞作,受殘酷剝削,當卻學會了吃苦耐勞與生產技藝,形成了競爭力與適應力。地主終於經營不善,家道衰落,面臨生存威脅;而佃戶憑著勤勞能幹與勞動技能,卻有發達起來的兆頭。
在以上這個關係中,從客觀上講,佃戶還是吃虧了。因為之前的關係根本就是不公平的,佃戶儘管有希望的前途,但都是真正的勞動所得,並且被奪走了很大的部分;地主雖然面臨生存威脅,但這本來就是活該,是好逸惡勞,不事生產,長期佔便宜的結果。如果地主改弦更張,仍然可以過得很好,只是可能沒有能力再像以前一樣占那麼多過分的便宜罷了。
所以,我說,在這個關係中,中國還是客觀上吃虧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417

帖子

10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1
12
修緣 發表於 2010-12-9 21:45 | 只看該作者
snsnjsn 發表於 2010-12-9 18:22
這其實是個很有意思的哲學問題,事情總是一分為二,相輔相成。
中國的低成本製造,本質上是貨幣低估問題。 ...

嚴重同意!!
看到了問題的本質.

這要從將來的結果來看這個問題了.
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

如果將來中國佃農翻身做了地主, 那人口有15億的大地主, 比美國牛B都多了.
那麼現在等於是犧牲幾代乃至十幾代國民的辛勤勞動, 來換取地主的地位, 也算是值得了吧.

但如果將來中國只是一直維持佃農身份, 無法取得地主的地位, 那這幾代十幾代的辛勤勞動, 算是白費了.

打個比方, 如果現在一個中國人辛辛苦苦幹一周, 生產出來的東西只能換回一個美國人一小時生產出來的東西, 那麼中國人當然是吃了大虧的.

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對於國家來說, 是一檔生意.
政府是老闆, 最關心的是生意的利潤, 自然就不是很在意打工仔的艱辛了.

現在的情況等同於:

包工頭(中國政府)帶著十幾億農民工(中國的廉價勞工), 承包大老闆(西方國家)的工程.
做完工程之後結算利潤, 大老闆拿到利潤的大頭, 再補貼大老闆自己旗下的打工仔;
包工頭自然也拿到相當一部分利潤, 然後大部分分給建築公司的大小經理主管;
農民工幹得最辛苦, 但拿到手的最少, 僅能維持現在的生活水平.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忽悠!!

新新儒教需要您!!
http://my.backchin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71

帖子

23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3
13
FishChips 發表於 2010-12-9 23:03 | 只看該作者
懷疑,「憤青」不可能唱出如此有思想,有深度滴文章。

投訴,版主何以一個月後才搬出重量級文字。
halibut,my favorit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8

主題

4821

帖子

4770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70
14
 樓主| 海外憤青 發表於 2010-12-9 23:40 | 只看該作者
Cannaa 發表於 2010-12-9 07:53
回復 海外憤青 8樓 的帖子

What do you want from us?

Thanks for the show.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8

主題

4821

帖子

4770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70
15
 樓主| 海外憤青 發表於 2010-12-10 01:18 | 只看該作者
FishChips 發表於 2010-12-9 23:03
懷疑,「憤青」不可能唱出如此有思想,有深度滴文章。

投訴,版主何以一個月後才搬出重量級文字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8

主題

4821

帖子

4770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70
16
 樓主| 海外憤青 發表於 2010-12-10 10:28 | 只看該作者
修緣 發表於 2010-12-9 21:45
嚴重同意!!
看到了問題的本質.

佃農變地主要以下幾點: 勤勞肯干; 省錢會過日子;有腦子總著么買地的事情;有膽量動地主的乳酪等等。中國有什麼沒有什麼大家都看得清楚,我比較懷疑中國能變成大地主,所以文中用了「阻擊美國」的說法,中國的努力辛苦可以幫助別人成大地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8

主題

4821

帖子

4770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70
17
 樓主| 海外憤青 發表於 2010-12-10 10:31 | 只看該作者
snsnjsn 發表於 2010-12-9 18:22
這其實是個很有意思的哲學問題,事情總是一分為二,相輔相成。
中國的低成本製造,本質上是貨幣低估問題。 ...

中國如果只知道苦幹,或不動腦筋沉迷於簡單複製、或大手大腳的擺富,那都要吃大虧的,中國製造了三十年,卻沒有實現日本製造那樣的轉變,值得思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417

帖子

10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1
18
修緣 發表於 2010-12-10 10:5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修緣 於 2010-12-10 10:53 編輯
海外憤青 發表於 2010-12-10 10:28
佃農變地主要以下幾點: 勤勞肯干; 省錢會過日子;有腦子總著么買地的事情;有膽量動地主的乳酪等等。中國 ...


中國人多, 資源匱乏.
特別是石油鐵礦等戰略資源掌握在人家手裡, 海洋運輸線也掌握在人家手裡.
因此, 要翻身做地主, 道路很漫長.

但也不能否定這個過程也是有收穫的, 起碼無論如何, 房子建起來了, 百姓也用得起汽車.
生活質量提高了不少, 也算是不錯的收穫.

正如許冠傑所唱"邊有半斤八兩甘理想???!!"
只希望包工頭努力點爭氣點, 和善待農民工.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忽悠!!

新新儒教需要您!!
http://my.backchin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1

主題

1850

帖子

101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1
19
中南西北 發表於 2010-12-10 11:57 | 只看該作者
珞珈山、街道口,怪傑出沒;糯米雞、熱乾麵,成就精靈。

分享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417

帖子

10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1
20
修緣 發表於 2010-12-10 13:0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修緣 於 2010-12-10 13:03 編輯
海外憤青 發表於 2010-12-10 10:28
佃農變地主要以下幾點: 勤勞肯干; 省錢會過日子;有腦子總著么買地的事情;有膽量動地主的乳酪等等。中國 ...


中國現在是農民工進城.

勉強算是個小老闆, 離大老闆還遠著呢.
衣服可以換光鮮點的, 但一腳的牛屎味, 怕是多年都洗不掉的.

不過呢, 英國人美國人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我倒是比較樂觀.
希望中國能按照現有的大方向走下去, 只要不過於刺激美國, 發展的空間還是有的.

同時再低調發展科技發展軍力.
多搞潛艇, 少搞航母.

裡子有了, 面子自然會跟著來.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忽悠!!

新新儒教需要您!!
http://my.backchin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6 22: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