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剖析「首楞嚴」

[複製鏈接]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0-12-2 22: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楞嚴經」內說得非常清楚,菩薩萬行屬因,是佛的因,佛的因地是菩薩萬行,」
首楞嚴」則是佛果。這部經著重首楞嚴三昧,佛在經中便親自解析甚麼叫首楞嚴:
它是一切事究竟堅固,任何一法,究竟堅固,它就稱為首楞嚴,名之徹法底源,不
動不壞,不動是不被外境所動,不壞是不為內惑的煩惱所壞,但是還有外境!你又
不為外境所動,一一法皆達其本源,這就是一切事究竟堅固,這就是首楞嚴。

這裡說的「首楞嚴定」不單是成佛在果上才有,在因中亦有,一切法都有首楞嚴定,
所謂因該果海,果徹因源,諸佛如來固然一切事情究竟堅固,但在修因時他萬行已
經究竟堅固,行行都未離開這個首楞嚴。

首楞嚴定佛固然有,佛弟子在因中亦處處都有,例如人人都懂得受如來的戒,出家
人受比丘戒,在家居士受五戒,還有菩薩戒,戒一定是即戒即定,若戒不能一直守
下去,半途而廢,你的定力何在?破戒多數是被外境所動,或為內惑所壞,內惑是
煩惱,能壞你的戒,境界是外來,能動你的戒。若你從初受戒直至臨命終的一刻都
不動不壞,能夠盡形壽究竟持戒堅固,你的戒中已經有首楞嚴定,即戒即定。菩薩
戒更不容易,你能夠盡未來際持戒清凈,戒中有定,這個定就是堅,即菩薩戒就是
佛戒,即佛戒就是佛定,則佛戒則有佛定,佛定就是首楞嚴定。

首楞嚴定既然遍一切法,就不但是指持戒堅固,若有一法離開首楞嚴定,它就是不
究竟,不堅固,它就是被外境所動,為內惑所壞,因此首楞嚴定的範圍是很廣泛的。


修禪定亦復如是,你也不要離開首楞嚴定。色界的四禪定是未究竟,未堅固的,它
會為外境所動,被內惑所壞,所以名為世間定。假如能即這個四禪定,不動不壞,
禪定究竟堅固,世間定就是出世間定。

又譬如人布施時,內不見有我布施,外不見有人接受布施,中間亦不見有所施之物,
不為內相,外相,物相所動所壞,三輪體空,這個布施裡面就有首楞嚴定。相反若
布施時有我相,人相,物相,這個只是世間布施,未曾究竟堅固到彼岸;所以布施
亦不能離開首楞嚴定。

忍辱更加不能離開首楞嚴定,忍辱離開首楞嚴定只名忍辱,不是忍辱波羅蜜,金剛
經中,過去釋迦牟尼佛被歌利王割切身體,他「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
無壽者相,如果忍辱到了到了波羅蜜的彼岸,割切他也不會覺得有割切,如果離開
首楞嚴定,四相現前,一定無辦法不起嗔心,有了我相,要嗔心不生?做不到,唯
有有了首楞嚴定,四相空了,在首楞嚴定中,嗔心也不起,不見有我被割切,不見
有人割切自己,不見有人我是非的割相,也不見有生死的壽者相,所以忍辱波羅蜜
也未能離開首楞嚴定。

我們今日用甚麼功修行,也不能離開首楞嚴定,持戒固然不可以離開,念佛,放焰
口亦不可以離開,放焰口是三密加持,口裡持咒,手來結印,心來作觀,你作觀時
能否究竟堅固?是究竟堅固肯定觀得成功,若你不究竟,不堅固,你必然觀不出來;
作觀之成與不成,就看你有沒有首楞嚴定。

首楞嚴叫做一切事究竟堅固,許多事情都未離開首楞嚴定,就是世間法也未離開首
楞嚴定,古時有皇帝名堯舜,其孝心能令天也感動,我們人人都可以孝順,能否感
動天呢?天是不會動的,如果離開首楞嚴定,我相信堯舜孝順就是孝順了,他也未
必可以感動天地。孝感動天,皆由他孝順一德已經究竟堅固,在我們佛教是謂定,
在儒教則為誠,孝的極點就是誠,誠則明,明則能感動天地,所以孝亦未離開首楞
嚴定。

「諸菩薩萬行」不能離開首楞嚴定,「修證了義」也是不能離開首楞嚴定,觀音菩
薩的「耳根圓通」之中的「,初於聞中,入流忘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
生」就完全是靠定力,我們若能反聞聞自性,外面動的聲音聽不到,你的定力究竟
堅固,不為動,靜兩種聲音所壞,色陰就破。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所聞的是動靜,能聞的是耳根,要耳根空不
容易啊!耳根空則六根清凈,我們所聞的聲塵空,能聞的耳根亦脫,回脫根塵,靈
光獨耀,這個又是首楞嚴定。沒有堅固的定,塵是不容易空的,何況六根空?能離
了塵,離了根,你的靈光就會露出來。我們人人都有靈光,但是它外為六塵所染,
內為六根所綁,所以不能顯露,唯有以首楞嚴的定力,外離六塵,內脫六根,這就
是定,故稱「修證了義」


我手寫我心!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沙發
jiandao 發表於 2010-12-6 15:10 | 只看該作者
老兄,我冒昧地勸你一句,真想學佛,從阿含開始,可能是一不錯的選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3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0-12-7 03:0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2樓 的帖子

受教!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4
jiandao 發表於 2010-12-7 03:1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iandao 於 2010-12-6 14:13 編輯
Djogchen 發表於 2010-12-6 14:07
回復 jiandao 2樓 的帖子

受教!


大師客氣,我是瞎說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5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0-12-7 04:0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0-12-7 08:07 編輯

回復 jiandao 4樓 的帖子

不敢當!阿含經是佛陀的首轉法輪,學佛的必經基礎,讀」阿含經「是解義,明義,
而讀楞嚴經是了義,未知你同不同意?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6
jiandao 發表於 2010-12-7 04:24 | 只看該作者
Djogchen 發表於 2010-12-6 15:00
回復 jiandao 4樓 的帖子

不敢當!阿含經是佛陀的首轉法輪,學佛的必經基礎,讀」阿含經「是解義,明義,
...

No,haha,my friend.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7
chico 發表於 2010-12-7 04: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6樓 的帖子

讀愣嚴和讀阿含不矛盾。每個人領悟接受能力不同, 不必一刀切。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8
jiandao 發表於 2010-12-7 04:42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0-12-6 15:28
回復 jiandao 6樓 的帖子

讀愣嚴和讀阿含不矛盾。每個人領悟接受能力不同, 不必一刀切。

愣嚴"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阿含"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恭候教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9
chico 發表於 2010-12-7 04:47 | 只看該作者
jiandao 發表於 2010-12-7 04:42
愣嚴"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阿含"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恭候 ...

到其他宗教里求。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0
jiandao 發表於 2010-12-7 04:48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0-12-6 15:47
到其他宗教里求。

you are right,thanks a lo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1
chico 發表於 2010-12-7 04:5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12-7 05:23 編輯

回復 jiandao 10樓 的帖子

不客氣,上帝,有;阿拉,有; 黃大仙,有。。。。。
黃葉止啼,安了就好。

你到了耶和華門下,心安了。我在佛家大門外,心也安了。

「病起藥興,病妄則藥妄「。天下宗教無非舉空拳以止啼而已。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2
jiandao 發表於 2010-12-7 05:17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0-12-6 15:57
回復 jiandao 10樓 的帖子

不客氣,上帝,有;阿拉,有; 黃大仙,有。。。。。

安了就好? 真安?假安?"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3
jiandao 發表於 2010-12-7 05:27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0-12-6 15:57
回復 jiandao 10樓 的帖子

不客氣,上帝,有;阿拉,有; 黃大仙,有。。。。。

天下宗教無非舉空拳以止啼而已?是不是有點頑空的味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4
chico 發表於 2010-12-7 05:4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13樓 的帖子

先得問問。你對頑空是什麼定義啊?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5
jiandao 發表於 2010-12-7 05:48 | 只看該作者
chico 發表於 2010-12-6 16:42
回復 jiandao 13樓 的帖子

先得問問。你對頑空是什麼定義啊?

頑空是什麼定義?   光說"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lo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6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0-12-7 08:0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6樓 的帖子

你不同意我所講,那一定有你的見解,願聞!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7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0-12-7 08: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iandao 6樓 的帖子

我未知你有沒有讀過」楞嚴經「如果我用聖經來比喻,看你接不接受?阿含經就好像
聖經里的福音,而楞嚴經就好像聖經里的啟示錄,這樣你會明白他們都是那麼重要,
又如Chico兄所講你不必一刀切。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8
jiandao 發表於 2010-12-7 08:25 | 只看該作者
Djogchen 發表於 2010-12-6 19:17
回復 jiandao 6樓 的帖子

我未知你有沒有讀過」楞嚴經「如果我用聖經來比喻,看你接不接受?阿含經就好像
...

歷史地看,阿含的記載大概比較接近釋加摩尼的教誨,大乘經典最好說成是法身佛的宣說,哈哈,瞎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9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12-7 10: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0-12-7 10:47 編輯
Djogchen 發表於 2010-12-2 22:01
「楞嚴經」內說得非常清楚,菩薩萬行屬因,是佛的因,佛的因地是菩薩萬行,」
首楞嚴」則是佛果。這部 ...


老兄,如果我沒記錯,你曾主張密宗的男女雙修是佛說,可是楞嚴經卻有這麼一段話:

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覺。讚歎淫慾。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淫淫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愚人信受,亡失本心,惑為菩薩;常說:眼耳鼻舌皆為淨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


你可以既學密宗,又受持楞嚴經嗎?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20
 樓主| Djogchen 發表於 2010-12-7 21: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0-12-7 21:27 編輯

回復 Dhammapala 19樓 的帖子

老兄你對事理有點混淆,我並沒有主張密宗的男女雙修是佛說,我只是在事件上提出
佛陀曾經在入滅之前到印度南方向當地國王說法,因為佛陀知道當地國王佛法因緣
已經成熟,所以向他講說「時輪金剛」而「時輪金剛」的內容是「無上密法」,而
雙身法只是無上密法內的一種修法

如果你要強持說這種男女雙修在你的腦海里是一種淫穢的行為,而且一如楞嚴經所
講:-讚歎淫慾。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淫淫相傳,我亦無法阻止你這樣
想法。

在事上佛陀是有傳授過此法,但必須對方在一個成熟的因緣下,在理上,不是每個學
密法的學者都可以授持這法,所以與楞嚴經是拉不上關係。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4: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